护理本科生元认知能力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

2020-03-20 09:36:36王新玲温成露王睿雅张雪雁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护生元认知本科生

王新玲,代 蕊,温成露,王睿雅,张雪雁

(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能力及学习动机日益成为护理专业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的能力、心理状态、认知策略、任务目标等多方面的认知[1]。元认知能力是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关系到护理专业学生未来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护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的制订对于其自身学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标的制订是基于一定动机的,而这种动机放在护生身上就称之为学习动机。因此可以说学习动机直接推动着护生的学习行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护生的学习质量[2]。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山东省某医学院校护理学院2016级、2017级和2018级统招本科护生共249人为调查对象,护生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43±1.23)岁;其中男生37人,女生212人;农村护生175人,城镇护生74人;独生子女81人,非独生子女168人;2016级护生88人,2017级护生69人,2018级护生92人;曾担任过班委的107人,未担任过班委的142人;被调剂的护理本科生158人,自愿报名的护理本科生91人;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生139人,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生110人;毕业后从事护理专业的本科生183人,毕业后不从事护理专业的本科生66人。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1)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3]:该量表由康中和研制,采用1~5级评分,该量表从元认知能力的时间过程把元认知能力分成4个维度:元认知能力计划、元认知能力控制、元认知能力调节和元认知能力评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0.93。该量表共有24道题目,计分方法为:从不为1分,很少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2)学习动机问卷[2]:该问卷由黄希庭等人编制,采取1~6级评分,共6个维度,分别为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此问卷信度和效度较高,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514~0.853。该量表共26道题目,计分方法为:完全不同意为1分,大部分不同意为2分,部分不同意为3分,部分同意为4分,大部分同意为5分,完全同意为6分。

1.2.2 调查方法 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问卷填写说明,并强调测评结果的意义及其保密性。参加调查的护生采用匿名的方式独立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时间在30分钟以内,对于缺项及时补充,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共发放问卷249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性100%。

1.2.3 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研究结果

2.1 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一年级元认知能力得分(85.27±11.91)分,二年级元认知能力得分(81.17±11.48)分,三年级元认知能力得分(84.13±11.32)分;男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1.97±13.23)分,女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4.04±11.37)分;城市护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3.61±11.15)分,农村护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3.78±11.90)分;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3.81±11.82)分,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3.63±11.50)分;毕业后从事护理专业的护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2.96±11.70)分,毕业后不从事护理专业的护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5.88±11.36)分;专业服从调剂的护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3.21±11.80)分,专业不服从调剂的护生元认知能力得分(84.63±11.43)分。

2.2 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表1 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得分元认知能力计划23.69±4.03元认知能力控制21.42±3.15元认知能力调节20.28±3.64元认知能力评价18.35±2.79总分83.73±11.66

2.3 本科护生学习动机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2 本科护生学习动机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n=249)

3 讨论

3.1 护理专业本科生元认知能力现状

护理专业本科生元认知能力得分为(83.73±11.66)分。本研究中元认知能力计划得分最高,其次为元认知能力控制和元认知能力调节,元认知能力评价得分最低。元认知能力计划在元认知能力的4个维度中具有引导作用[4],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护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制订计划,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护理专业研究生元认知能力控制和元认知能力调节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护理专业研究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发现问题会适时进行调整,努力改善自身不足,根据自身需要正确选择学习的知识[5]。本研究中元认知能力评价得分低,表明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及不足,不能适时调整并加以改正。因此,在护理本科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恰当地引导,合理地指出本科护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指导其加以改正。

3.2 护理专业本科生元认知能力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护生的元认知能力有差异(P<0.05),一年级元认知能力大于二年级,三年级元认知能力大于二年级。低年级本科护生刚升入大学,对大学校园的生活充满好奇,想要通过大学生活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陶冶情操,改变现状。而高年级的本科护生对大学生活已有所了解,可能会产生倦怠感,使得元认知能力显得不如低年级本科护生高。但在高年级见习期间,护生即将面临实习就业、考研等问题,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见习期间,医院的所见所闻也帮助护生树立了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使得元认知能力再次回升。因此,对于护理教育者,应该让护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临床工作,认识并学习临床专业技能,熟悉护理工作以及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培养护生对于职业的认同感以及责任感,让护生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水平,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3.3 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

学习动机是引发学习者主动学习、不间断学习的出发点,是维持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激励与引导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内在需要[6]。元认知能力是指自己所具备的认知的知识和能力,是对自己认知状态和认知过程的一种知觉和调节的能力。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能力能帮助其推进认知的追求和兴趣。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的学习动机与元认知能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P<0.05),即元认知能力越强,学习动机越强。通过提高本科护生的元认知能力,能加强本科护生对自己的认知,激发学习动机,制订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护理本科生的教学中,应注意护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促进护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保持。

猜你喜欢
护生元认知本科生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4:02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26:14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
外语学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