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艳玲
摘要:作业作为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设计高中地理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种能力。笔者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入手,立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和高中地理学科规律的前提下,探索高中地理作業设计的科学路径,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综合思维素养;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地理,在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主导下,一直都被视作“副科”,在整个高中课程中的地位不高。当前,随着我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铺开,“3+3”模式已经处于起步阶段,高考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根据调查显示,2017年山东安徽在施行“3+3”模式中,地理学科的选择是最多的,在学生的认知当中,地理是相对比较好学的科目,而且没有大量的背诵任务,在此想法的引导下,地理学科日益被边缘化,教师更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教学活动也没有那么上心了。笔者在经过长期的调查中,综合各种数据文献,采取个体访谈,追踪观察的方法,对近些年来我国高中地理高考题型、平时作业设计、作业类型进行归纳,分析当前我国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当前我国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科学性地在综合思维培养视域下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原则、方法、案例,其主要作业类型包括分层作业、分组作业,也包括课堂作业、课下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线上、线下作业等。
一、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原则
其一,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要尊重科学性原则。首先 高中生的生理心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就是说每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快慢、深度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明显接受能力强,学习新知识非常快,而有的学生则接受知识非常慢。针对学生个性的差异,教师在作业设置中,不能一刀切,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设置,确保学生学习自信心。其次,课本知识是间接经验,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经验的概括,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在作业设置中教师要严格检查作业的设置,确保没有任何错误。
其二,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要尊重综合性的原则。所谓高中地理的综合性就是充分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解决复杂难题。这种综合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综合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对于相同问题用不同学科知识来解决、总结提炼不同学科的知识。这种综合性消除了学科之间的空隙,有利于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全面掌握各学科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综合思维素养。
其三,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要尊重创新性原则。随着高考的深化改革,高中地理作业的设置也应该尊重创新原则。这个创新主要表现在文本信息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内容创新以及评价方式的创新。文本信息的创新,是通过完善知识结构,创新作业文本信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形式的创新,是不能构陷于传统作业的窠臼,而是通过知识图、简明语录的形式,将作业的创新形式表达出来。
其四,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要尊重有效性的原则。作业的本质就是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更是检测学生学习效率的手段。在传统作业模式下,其目的就是为应试,进而导致了作业内容繁杂、形式单一,逐渐使学生失去兴趣,大大降低了作业的效率。而笔者提出的有效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高中地理作业的高效性,是通过整合资源、丰富形式、提高效率等路径,达到减负增质的效果;二是高中地理的效益,这个效益有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高效性就是通过作业实现知识实践之间的短期效益转换,也包括立德树人长期效益的转换。
其五,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要尊重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原则。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地理课程是生活的延伸,要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
二、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内容
其一,有效整合综合思维高中地理作业的训练。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因此,作业的设计非常重要,第一步就是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贴合教学目标,找好与教学内容的衔接。第二步就是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更加明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该掌握的,应该掌握哪些内容。第三步则是丰富作业类型,整合有效作业形式,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多方面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其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完成作业。作业的主体是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创新作业形式,丰富内容,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将作业分为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也可以设计组合型作业,这样不同难度的作业相互配合,不同形式的作业相互配合,使作业时常保持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三,创新作业方法,提高综合素养。现代智力理论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有8种智力形式,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学生表现出的能力,如果思维方式单一,学生的智力能力开发就会单一。作业的训练,就是锻炼学生多种智力组合,如开展素质拓展、小组合作、社会调查等。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种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三、以《海水的运动—世界洋流》为例创新高中作业设计形式
1.内容选择:本节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2.设计目的:本节教学内容一直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难点。海水运动主要包括洋流、潮汐等,其中洋流最难掌握,并且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如果要将本节课把握准确,就需要学生有立体化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全面思考能力。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笔者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将教学重难点逐一分解,在作业设计上采取了分层组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系统知识体系。
3.遵循原则:综合性、趣味性与有效性。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理念,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类型,全面有效地将知识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按要求掌握。
4.分层组合作业:笔者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将本节的知识点分为一般难度、中高难度和较高难度,不同等级的难度都设计多道题,让学生自行选择,比如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选择三个一般难度和两个中等难度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要选择一个中等难度和三个高等难度的。一般难度和中等难度适用于一般学生,对于组合作业的设计,一来是为巩固学生的基础,二来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
5.时间分配:一方面课堂作业的安排一般不多于10分钟,训练题型也应该以基础训练和中等难度训练为主,课堂不宜安排较大难度的练习;另一方面,对于课下作业,应以温习巩固为主,时间可以稍长一些,仍要以学生自选为主。
总而言之,本节课非常重要,难度也很大,尤其是洋流的走向以及分布情况,是学生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上述联系的设计,就是将洋流的相关重难点进行分解,作业的设计也遵循基础、拔高、拓展三个层次,不同层级难度不同,基础题必做、拓展题选做,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号入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训练需求。同时,有些类型的题将气温带与洋流相结合,将学生所学知识前后联系,不仅温习了以往知识,夯实了知识基础,也帮助学生明确了本节教学目标。教师在以后的练习设计中,也要重视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之间的相互使用,在思考分析时也要重视学生综合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