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芬
近年来,如何促进辖区内幼儿园均衡优质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是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滨海中心幼儿园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为此,我园依托新区学前教育城乡一体、镇域一体的良好管理机制,深入挖掘地域优势,以构建三级教研网络为保障,以教师素质提升、教研形式创新为路径,以“融”特色园本课程研究为方向,实现了全街道幼儿园融合共进,教师、幼儿同生共长的生态发展。
以“合”为基,构建教研网络
为改变小园、民办园教研流于形式、教研主题不深入的现状,我们以中心园为示范,优化组合、融合资源,构建了街道、片区、班级三级教研网络。
以点带面,成立并发挥中心教研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成立由中心园园长、社区园负责人及全街道业务骨干组成的中心教研组,实施项目负责制,指导各片区、各园结合实际开展相关活动,及时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后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园际联动,组建并释放社区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片区内几个园共同制定教研计划,每一个片区由一所社区园牵头,规模较小的园根据社区园的安排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同时社区园及时将本园的经验与片区内村办园进行分享,有效提高了保教质量。
问题落地,发挥并放大班级研究的实效作用。为推动一日活动中的真研究,中心教研组成员与班级教师积极交流,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与班级教师统一观察视角,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现场引领教师正确看待幼儿发展,审视自身教育行为。
以终为始,激活成长内驱力
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耐心,更需要有慧心。而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引领教师“找童年”“唤童心”,引导教师思考“我们怎样才能读懂孩子”等,从而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找回童年——体验式教研。我们发起了以“找回童年”为主题的体验式培训。如每投放一种新材料,我们便组织全街道的教师开展大教研,大家“变回”小孩子,肆意地玩,最后形成新的发现。
我的培训我做主——订单式培训。针对新教师,邀请有经验的班主任、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实操性指导。针对成熟教师,帮助其寻找亮点并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针对骨干教师,为其搭建更高平台,让其参加高层次的培訓学习。
我做滨海幼教达人——放大二次培训效应。根据教师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外出学习机会,每次学习归来教师们都会认真整理、梳理精华,园所及时组织二次培训。
我思故我在——随时随地做教研。教师们经常自发地针对一日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进行研讨。如“孩子争抢玩具怎么办”等,在餐前饭后的交流中,困惑可能就会轻松解决。
以“融”为根,丰富特色课程
课程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支撑。近年来,我园深入开展“融”特色园本课程研究,希望通过融合滨海丰富的山文化、海文化、军港文化,实现幼儿、教师、幼儿园、家庭的同生共长。
广泛搜集,融滨海特色于课程。自2015年起我园便组织全街道教师共同参与搜集关于滨海的过去及现在的资料,确定了“融”教育理念,获得了大量的可用资源。
集中整理,融《指南》精神于课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各领域目标将园本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分类,从而达到园本课程与省编教材的融合。
主题集备,融团队智慧于课程。以主题前备为主,并穿插进行主题后备。教研负责人会深入班级,跟踪观察并组织研讨预设方案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不断总结积累,为优化园本课程打好基础。
经过以上的探索尝试,我园的研训内容实现了多元化、层次性,形成了“人人参与学习、处处都有研究”的氛围,教师专业性有了新突破,富有滨海特色的“融”课程不断丰富,全街道幼儿园办园水平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滨海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