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摘 要:按照思政“金课”标准,将地方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概论”课的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向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合与转化,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实施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教学内容设计与融合,以守正创新为遵循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思政“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原则,从课堂教学、思政综合实践和第二课堂多维度打造“概论课”“金课”,起到传播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概论课;金课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文明的产物[1]。红色文化不仅指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还包含革命胜利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而创造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地方红色文化对“概论”课的独特作用
红色文化包含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内容丰富,既涵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又涵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榜样文化,将红色文化具有的独特内在气质和外在魅力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讲述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了解国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地方红色文化中的遗址遗迹让历史再现,能够充实“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现“概论课”的理论性;地方红色精神提供政治导向、先进文化引领道德教化,能够增强“概论课”的思想性;地方红色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用巨大,能够提升“概论课”的针对性;地方代表性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能使青年感受身边的榜样力量,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加强“概论课”的亲和力。用好地方红色文化这一宝库,对打造“概论课”“金课”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概论课”的举措
1.以问题导向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内容,体现高阶性
“概论课”是高校思政课重要内容,但在教学中存在着三个问题,第一,教材内容与课程改革创新要求之间的矛盾。专家指出,2018版教材为了保证教材的严肃性、权威性、准确性,其教材的文件语言色彩依然很浓[2],这势必会影响到教材的可读性,而教材的可读性直接影响“进头脑”的效果。第二,从青年学生成长特点来看,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已经是“00后”,大部分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对于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既没有亲身经历,又体会不深,且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自我意识强烈,分析判断能力比较欠缺,易排斥空洞的理论说教。第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没有有效地融入教学中。比如,笔者所在大学的山西省素有“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籃”之称。许多纪念地和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1997年以来,15个基地场馆先后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3]。如此丰富浩大的红色文化资源,多年来收集整理和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力度不够,进课堂效果不佳。
基于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对地方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概论课”教学中做了积极的探索,做到一方面丰富“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增加“概论课”的鲜活性,以体现“概论课”的高阶性。为此,逐年加大对红色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教学研究资助力度,鼓励教师申报红色文化专题项目,对红色工业遗产保存与开发,将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等。同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红色案例、红色故事、红色精神传承等系列教学素材,运用到“概论课”课堂教学、思政实践和第二课堂中,有效化解
“概论课”教学素材特色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育人效果匮乏的难题。
2.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遴选、设计与融合,体现挑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4]。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中寻找合适的素材合理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体现红色文化与“概论课”体系的几个融合。
(1)红色文化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课程理论逻辑融合。“概论课”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课程内容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紧密相连,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要运用红色文化中的革命故事、建设故事、改革故事串起课程的内容,对融入的红色典型事例,在选取时要强调代表性。在理论的阐释上,要注意从实践中阐释理论,从问题中提炼主义。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将红色文化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融合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融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组织教师开发中国故事系列微课程,以故事讲理论、以理论分析故事。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深入研究专业培养规格中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和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
(2)红色文化与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有机融合。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5]。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要”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研究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在潜移默化中把理论体系变成学生的信仰体系[6],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具体到“概论课”教学,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励志教育、求真教育、力行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增加思政综合实践课学时,按照春、秋两季学期分别进行课题指南解读、学生思政实践调查研究项目设计及实施,以及之后的课堂成果汇报和评优。近年来,每年的思政综合实践课都把地方红色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立项主题,鼓励学生结合老师的立项题目开展思政综合实践课,激励学生了解当地红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3)红色文化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地方特色的有机融合。红色文化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和建设改革年代,学生主观感受不强,应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中的文艺作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构建视听结合的立体教学内容,运用自媒体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的有效促进。比如,在讲到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时,结合具有代表山西地方特色的山药蛋派文学作品影视资料,解读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真谛。幽默生活化的语言、栩栩如生的表演,让学生们听得兴趣盎然,使理论不再生涩。
三、以守正创新为遵循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创新性
“概论课”教学在守正的基础上要实现改革创新,这是“概论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途径。“概论课”守正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打造“概论课”金课,可以结合地方红色文化积极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现场体验式教学
采用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部分授课内容采取现场体验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和现场体验结合起来,以理论事,以事助理。比如,在山西太钢渣山公园参观渣山纪念馆,讲述劳模李双良将渣山改造为生态公园,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除了课堂教学,在每年开展的学生暑期实践课持续开设红色文化主题实践内容,“概论课”教师参与到红色文化内容的实践小组,深入到红色文化景区,采用现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看文物,听讲解,给予理论更多的生命力。近年来,思政实践红色小组参加的老师越来越多,不仅学生从中受益,老师也从现场汲取了很多课堂教学的素材。
2.叙事教学法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講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年青一代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7]。叙事教学法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红色故事融入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兴奋感,增强授课时效性。叙事教学法要注意叙事教学“故事”的合理选取、叙事方式的非说教性和多样性,以及叙事过程的把控,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从而实现由情感、意志到信念的转化或升华。在叙事教学法中,我们选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用故事来阐释理论,廓清学生困惑。比如,在讲述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时,选取发生在晋东南的沁源保卫战来讲解“麻雀战”“袭扰战”“运动战”等概念,用抗日群众自创的打击敌人的多种方法诠释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鲜活的红色故事、详实的数据避免了讲述的概念化,引导学生对理论的思考和理解。
3.嵌入式教学法
嵌入式教学法能够给予理论教学更多的生命力。运用嵌入式教学法将地方红色精神作为专题贯穿于“概论课”教学中,为理论赋予更大的生命力。为充分利用太行精神等地方红色资源,丰富“概论课”教学,探索采取讲座和专题报告等形式,解读和诠释地方红色文化精神。另外,也将红色文化景区作为学生假期思政实践地点,让学生担任志愿讲解员,为群众解读地方红色精神。同时,组织“概论课”老师作为顾问指导学校艺术社团编排红色主题剧目,传播地方红色文化精神。
4.线上线下结合法
新媒体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破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多方面困境,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融合。“概论课”教学中,通过与教育技术企业合作,为教师提供教学辅助手段支持,包括智能化课堂教学辅助APP使用、微视频制作、智慧课堂、红色文化视频学习资源库建设等,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上好“概论课”的能力。“概论课”教师还以课程内容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收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利用微视频的艺术形式,自编、自导、自主制作相关微视频,用镜头记录身边的榜样人物或英雄人物,记录家乡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修复情况等,用镜头记录现实生活,在课堂进行展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助力“概论课”金课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景国,李怡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红色文化建设思考[J].理论导刊,2013(2):77-80.
[2]秦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 年版)》修订说明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10-14.
[3]胡苏平.红色三晋: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2015.12.
[4] 徐京跃.习近平到韶山 [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3-24(1).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5-02(1).
[6] 张兴华.“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9(3):63-67.
[7]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18(1).
[本文系研究项目专项“红色抗战文化为红色旅游赋能作用研究”(编号:RZ1900001356 )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