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华,武啸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乳磨牙大面积缺损仍然是目前儿童口腔医学领域的一种常见症状,常由急性龋病引起。其冠部牙体组织的修复方式临床上较多采用的是树脂直接充填和预成冠修复。近年来出现关于乳磨牙树脂嵌体的临床应用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1]。本实验对树脂嵌体与预成冠修复乳磨牙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月我院牙体科收治的根管治疗(RCT)后大面积缺损的乳磨牙患儿85 例,男39 例,女46 例;年龄(5.9±0.6) 岁。共计97 颗乳磨牙,其中第一乳磨牙51 颗,第二乳磨牙46 颗。随机分配至树脂嵌体组及金属预成冠组,其中树脂嵌体组第一乳磨牙28 颗,第二乳磨牙19 颗;金属预成冠组第一乳磨牙23 颗,第二乳磨牙27 颗。两组患儿牙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乳磨牙占彡面大面积缺损,且至少累及一个轴壁;乳磨牙均行RCT,根充填完善,根尖炎症状得到控制;患牙功能尖侧咬合间隙至少达1 cm;患儿配合能力良好。排除标准:乳磨牙轻度缺损;乳磨牙经RCT后根尖炎未得到有效控制;患牙对占彡牙明显伸长至其功能尖侧咬合间隙不足1 cm;患儿配合程度差;家长不同意行树脂嵌体或预成冠修复的患儿。
金霸王车针(Coltene,瑞士);Elasti-Dam橡皮障(Coltene,瑞士);FiltekTM Z350树脂(3M,美国);可乐丽树脂水门汀;Silagum硅橡胶印膜材(DMG,德国);Jet Blue Bite咬合记录材料(Coltene,瑞士);Die-Stone超硬石膏(Heraeus,德国);Caviton暂封膏(GC,日本);树脂充填器(LM,芬兰);光固化灯;玻璃离子粘固粉;金属预成冠及配套工具(3M,美国)。
树脂嵌体组:乳磨牙经完善的RCT后,玻璃离子垫底,按嵌体洞型预备原则进行窝洞预备,功能尖侧占彡面均匀降低至少1 cm,非功能尖侧占彡面降低至少0.5 cm,预备体边缘线成直角且清晰,缺损达龈下者必需排龈、止血;硅橡胶取模,翻制石膏模型,制作树脂嵌体,分层固化,制作完成后进行二期光固化处理,复诊时试戴合适后行嵌体粘接,调占彡。
预成冠组:乳磨牙经完善的RCT后,玻璃离子垫底,树脂充填形成核,按预成冠牙体预备要求行牙体预备;选取适当大小的预成冠,修剪冠边缘直至达龈下约0.5~1 mm处,打磨边缘至光滑,调整咬合高度至适合后玻璃离子粘固粉粘接金属预成冠。
分别于术后第6,12,24 个月时复诊,按改良式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SPHS)评估系统的评估指标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改良USPHS(见表1)。各项评估指标达A级(满意)或B级(可接受)评为修复成功,只要有一项指标评为C级(不满意)则综合评为修复失败。成功率=(满意+可接受)例数/总例数×100%。
表1 USPHS评估系统
两组术后第6,12,24 个月复诊时记录各个修复体的各项评估指标,并进行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修复效果比较 例(%)
复诊时未发生纳入病例的乳牙脱落。其中,树脂嵌体组中,6 个月时,2 颗树脂嵌体发生脱落,1 颗树脂嵌体的边缘牙体组织的釉质发生劈裂,2 颗牙龈轻微充血;12 个月时,新增1 颗修复体继发龋;24 个月时,新增2 颗修复体边缘碎裂,2 颗冠边缘继发龋,3 颗修复体占彡面轻微磨耗。金属预成冠修复组中,6 个月时,2 颗牙龈轻微充血,1 颗牙龈炎症;12 个月时,3 颗预成冠松动,2 颗预成冠发生继发龋;24 个月时2 颗冠脱落,新增1 颗继发龋伴牙龈轻微充血,1 颗预成冠占彡面磨孔。经过对两组患儿分别使用不同方法修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见在术后第6,12,24个月时两组间的修复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儿童乳磨牙的龋病发生率较高,常由乳牙的解剖及组织学特征、儿童的饮食习惯等多因素导致,龋病进展快且累及范围广,故临床上大面积龋损的乳磨牙多见。龋病不仅对患儿口腔局部造成各种影响,降低咀嚼效率,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儿童机体、心理的发育[2]。当用树脂直接充填时,由于树脂类材料的特性,通过光固化方式便可完成材料的固化,且有可比拟于天然牙的美观度,是临床上广受医生和患者欢迎的一种牙体充填方式[3]。目前,金属预成冠被认为是解决大面积缺损的乳磨牙冠部修复的最好方法,成为治疗儿童牙病的重要手段,它可有效恢复占彡面形态、重新恢复咬合关系、恢复适当的邻接,实现最大限度地保留乳磨牙,延长乳磨牙存留时间直至继承恒牙的萌出,诱导恒牙列的建立和颌面部的正常发育[4-5]。由于树脂类材料性能的改进,近年来出现了树脂嵌体的临床应用报道,它结合了树脂材料的优越性能和嵌体显著的修复效果,既弥补了树脂直接充填造成微渗漏的不足,也解决了嵌体修复的昂贵费用问题[6]。树脂嵌体色泽美观,与树脂类水门汀结合使用,固位力增强、继发龋率低,同时采用高嵌体的设计,增强了剩余牙体组织的抗力性,且树脂嵌体于模型上制作,保证边缘密合性和个性化制作,特别适用于对占彡牙伸长、间隙有轻度丧失的乳磨牙的修复[7-8]。本实验通过将树脂嵌体与金属预成冠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24个月后修复成功率达85.11%,与金属预成冠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中发现24个月后树脂嵌体组有轻度磨耗、继发龋、以及修复体的脱落问题,有些薄软的树脂嵌体边缘会出现破坏现象。在金属预成冠组会出现牙龈红肿以及边缘不密合的问题。两种修复方式都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但是基本都不影响临床的正常使用。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两种修复方式作为乳磨牙冠部修复方案的可行性,临床医生可视乳磨牙的冠部条件作出相应方案的选择。
通过树脂嵌体组边缘出现的破坏现象可以分析得知,在进行牙体预备时,一定要避开咬合接触点,当咬合空间不足时,要保证功能尖处至少1.5 mm的厚度。非功能尖处的制备厚度可相对保守,至少1 mm的厚度。而本实验中金属预成冠的牙体预备几乎是在树脂形成的核上进行,牙体组织的牙合面预备量相对树脂嵌体组更少。
本实验中两组方式修复后都出现牙龈不同程度充血的情况,提醒临床医生,无论行树脂嵌体修复或预成冠修复,均需检查边缘密合性,调整冠边缘的光滑度,粘接后务必检查是否存在粘接剂的残留。此外更重要的是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应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口腔卫生宣教,从而也可降低继发龋的发生率[9]。两组中都发生了个别修复体固位问题,所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残冠较短的乳磨牙,可优先考虑行树脂嵌体修复,利用髓腔固位方式增强修复体的固位力。良好的隔湿至关重要,引导患儿达到理想的配合度后,可在四手操作下棉卷隔湿行牙体修复,但当患牙条件较好时应尽量在橡皮障下行树脂嵌体的粘接,进一步保证粘接效果的持久性。
儿童乳磨牙根管治疗后可考虑使用树脂嵌体进行修复,其修复成功率与金属预成冠相似,最大程度地恢复乳磨牙的形态和功能,有效恢复乳磨牙的咬合关系,降低继发龋的发生,同时兼顾美观要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儿童口腔科医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