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 杨永春
【摘 要】文章在社会学理论知识与调查的基础上,对丹寨县汞矿厂遗址的转型升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历史沿革、构成要素、遗址价值、遗址转型方向和设计理念,指出遗址转型的优劣势和转型的机遇,以及转型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汞矿厂遗址;设计理念;矿洞;民族风情;遗址公园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2-0203-05
1 丹寨县汞矿厂遗址概况
丹寨汞矿厂遗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黔南两州丹寨县与三都县交界处的山岗中,厂部设于丹寨县扬武乡大发硐。矿区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黔南折皱带东部,三丹大背斜的西部,属黔中高原贵州地貌分区黔东南浸蚀剥蚀构造中低山地貌,称为“三丹汞矿带”。厂部距贵阳市224 km,距都匀市63 km,距凯里市83 km,距丹寨县城13 km,距三都县城37 km,交通极为方便。丹寨汞矿厂遗址近现代工业建筑遍布于名叫“慷许”的山弯河谷边,东西两侧峰峦重叠,山体连绵,为南北河谷走向,北高南低。工业区东接扬武乡羊浪村,西邻龙泉镇高排村,南抵龙泉镇排廷村,北缘扬武乡五一村。矿带北起扬武乡朱砂厂,南止三都县坝桥矿点,南北长约36 km,东西宽1~2 km,面积约为50 km2。从北向南主要矿点:北起扬武镇朱砂厂、羊角厂、赛宝厂、宏发厂、四相厂等,称为丹寨水银厂;南面的矿田厂、谭家厂、牛场厂、交梨厂等称为三都交梨矿田。全厂共有4个采矿车间,开采的矿洞有广平硐、天星硐、赛宝硐等。汞矿金属储量丹寨境内占80%以上,三都交梨矿区及其他外围地区汞矿金属储量占20%左右。整个矿区气候温和湿润,冬天高山寒冷,低谷温暖,故有“热三合(三都),冷八寨(丹寨)”之称。年均气温为14.7~17.4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量为1 505.3 mm。整个工业区内无较大的地表水,有羊巫小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建筑群周边进入三都水族自治县汇入都柳江水系,水资源较丰富,矿区山上生长着马尾松、杉树、杂木、棘荆、茅草等植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矿区总部背靠大山,沿着弯曲小河而建,矿区地面平坦,路面、操场、步道均水泥硬化,路旁种植有梧桐等行道树。工业区西有公路直通五里堡接321国道(7 km);北有公路(3 km)至扬武乡老八寨接丹寨-雷山县道,两条公路环回,交通便利。当地周边村民以苗族、水族为主,他们中过去曾有部分老人参与过采矿炼汞,现以种养业为主。附近村民对现存汞矿工业建筑遗址有较好的保护意识。2008年8月,丹寨汞矿厂遗址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丹寨汞矿历史沿革
2.1 兴起时期
据记载,1 000多年前当地民间就开始私下开采汞,未发明火药前,人们用最原始的开采方法(用小钻子将岩石一小块一小块地打下來,碰到较硬的岩石就用柴、煤堆积起来烧红后浇上冷水使岩石开裂,然后用钻子或大锤打下来)进行采汞,因此,前来采矿的人们说“见矿打矿,打了就放,有矿就采,无矿就烤”。这种最原始的开采矿洞深度一般在100 m左右,矿洞很小,只能一人卧地进出采运矿石,现在丹寨汞矿矿区仍遗留着当时原始采矿时的遗迹。据记载,唐朝时期,贵州土司进贡朝廷的礼品中,就有丹寨的水银。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中,对八寨水银厂采汞有着全面而详细的记载。
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都匀府在丹寨设“五加河水银厂”;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在丹寨开办大发洞水银厂;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国、法国出资金与贵州路矿局合股在丹寨开采汞矿;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丹寨县来了一吴姓的县官,上任后,派他的儿子带兵到当地修了几个羊角灶,称为“公灶”,炼出水银;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盐道陈明远承办贵州矿务局,建立英法水银公司,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开采丹寨汞矿。
2.2 发展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曾在八寨勘探汞矿,时间长达半年;民国十年(1921),开办大发洞汞矿和朱砂厂汞矿;民国十七年(1928),大发洞生产汞28 t,居贵州省第二位;民国二十四年(1935),大发洞水银厂招商承办;民国二十五年(1936),地质专家张兆瑾、刘国召、王日伦、熊户先到大发洞开展地质矿产调查;民国二十九年(1940)7月,三合、八寨汞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和贵州矿务局接管,设为“三八厂”,进行大面积开采,并收购当地农民炼的汞,“三八厂”主要开采大发洞、羊子洞、鸭子洞、冷饭洞、四相洞等。厂矿有工头、矿警,并在矿山最高处建有1座碉堡,对矿工进行监督管理。“三八厂”的生产方式是原始的手工采冶方法,即是油灯照亮、手工打眼、火药放炮、人力运石、竹筒抽水、土法烧炉。1944年,日本军队进攻丹寨之前,厂里管理者跑了,“三八厂”因而停办。之后,矿区恢复了过去分散经营的局面,几十个矿工留在矿上自行开采,他们实际上受当地地主、官僚们的控制,生活十分艰苦。
2.3 鼎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省都匀专区公安处劳改科多次派干部和技术员到丹寨大发硐矿区了解汞矿开采情况,并于1952年5月5日设立国营丹寨水银厂,当时全部职工为21人,当年生产汞0.4 t。1953年9月,贵州省公安厅劳改处接管汞矿厂,命名为“贵州省公安厅劳改处丹寨汞矿厂”,下设4个工区1个分厂,即“一工区(大发洞厂)、二工区(晒堂厂)、三工区(宏发厂)、四工区(四相厂),三都分厂(交梨、王家寨)”。1974年改为“贵州省丹寨汞矿厂”。1955—1959年,丹寨汞矿厂利用当时的技术人员、土专家或外请教师为工人举办各种技术技能培训班共计12期,培育出厂里所需的各类技术员1 271人,期间还外请了苏联专家库克林、杜尔钦斯基来到丹寨汞矿厂指导工作。
此后,我国自己培养的科技人员不断毕业分配到丹寨汞矿厂工作,鼎盛时期各类技术人员有9 000多人,因此,汞矿厂在建设方面和生产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矿区面积扩展至丹寨、三都两县。在20世纪60~70年代,丹寨汞矿厂生产建设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年产汞750多t,年产值达1 900多万元,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经济收入,并成为当地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2.4 衰败时期
丹寨汞矿厂对丹寨、三都汞矿带的开发,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矿产资源日益贫乏,产量下降严重,到1986年,矿山井下仅生产汞8.6 t,汞矿资源枯竭,1987年停止井下生产。1981年,贵州工学院学生在丹寨水银厂、宏发厂矿床的二件样品中发现有富金矿显示,品位为18 g/t和7.4 g/t,贵州省109地质队和104地质队相继在全矿区对汞矿含金带进行研究,认定“三丹”汞矿带含金,命名为“三丹金矿带”,概算全部储量为858 kg。1985年8月,武警黄金部队十二支队进驻矿区,开展黄金普查。经开发可行性研究论证后,报请国家黄金管理局审批,于1988年批准立项,生产黄金。1989年5月,因转产黄金,更名为“贵州省丹寨金汞矿厂”。1989年7月以生产黄金为主的工厂破土动工,1990年完成土建工程,总投资达1 147万元,1991年3月开始调试。由于丹寨县金矿是贵州省乃至全国开发利用微细粒原生金矿,其开采流程相当复杂,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技术和设备远远达不到开采要求,到1991年底,全面停工停产。
3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的构成要素
3.1 工业建筑
汞矿老厂部办公楼:双层建筑房屋1栋,苏式风格,砖木结构,小青瓦顶。1楼外墙为砖砌,2楼外墙加木条灰浆,房屋外表层为浆制花纹装饰,占地面积为291.49 m2,整体保存完好,房屋外墙上的标语、宣传画清晰可见。
苏联专家别墅:小别墅2栋,单层建筑,砖木结构,苏式风格,建在半山腰上,占地面积共124 m2,整体保存完好。
汞矿子弟学校:1959年2月,建成汞矿子弟学校和托儿所,后来托儿所迁出。子弟学校由办公楼、教学楼、教师楼等6栋房组成1个大三合院。其中双层建筑4栋,单层建筑2栋,砖木结构。学校占地面积近1 hm2,建筑面积为4 577.23 m2。校园整体保存完好。
汞矿医院:前面沿街,后面沿河,房屋1栋,三层建筑,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建筑面积为2 023.22 m2,整体保存完好。
工商银行汞矿营业点:房屋2栋,其中,双层建筑1栋,为砖混,浇筑平顶;三层建筑1栋,为砖木结构,整体保存完好。
汞矿电影院:1957年12月建成大礼堂(汞矿电影院),苏式风格,单层建筑,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占地面积为698.42 m2,座位1 042个,整体保存较好,以前的电影广告清晰可见。
汞矿新厂部办公楼:双层建筑房屋2栋,苏式风格,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办公楼前面为大广场和露天篮球场,占地面积为9 990.17 m2,整体保存完好。
汞矿职工宿舍:职工宿舍有房屋115栋,除几栋为双层、三层外,大多数为单层建筑,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它们沿河而建,错落有致,遍布厂区,其中最长的一栋有39间。整个职工宿舍占地面积共52 800 m2,除几栋墙体垮塌外,总的整体保存较好。
汞矿供销社:与汞矿医院相邻,房屋4栋,砖木结构。其中,双层建筑1栋,单层建筑3栋,占地面积共700 m2。现双层建筑保护完好,单层建筑房顶椽皮折断。
汞矿红卫桥:连接一车间和厂部,桥长24 m,内跨10.6 m,水平面高6.7 m,桥面厚0.7 m,层面为水泥浇筑。桥面两边用砖砌,1.1 m墙作护栏,能通行各种货车,桥头前面有一个工人塑像,现保存完好。
汞矿幼儿园:1964年幼儿园迁出汞矿子弟学校,在此重建幼儿园。幼儿园有房屋1栋,苏式风格,双层建筑,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占地面积为378 m2。整体保存完好。
大發硐粮站:房屋2栋。其中库为单层建筑,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办公楼兼职工住宿为3层建筑,砖混结构,浇筑平顶。总占地面积为974.6 m2。整体保存完好。
饭店:房屋3间,面积为300 m2,单层建筑,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墙体部分垮塌,房顶椽皮折断。
3.2 矿洞遗址
丹寨汞矿矿脉连接了黔东南和黔南两自治州的丹寨、三都两县广大地区,开采的主要矿洞有大发洞、羊子洞、鸭子洞、冷饭洞、四相洞、蟒蛇洞、广平洞、广平洞、天星洞、赛宝洞、新晒宝洞等,共计100多个。矿洞结构复杂,层级很多,坑道纵横交错,上下相连,洞中有洞,千姿百态。洞内的隧道、巷道、矿柱、刻槽、图画、标记等完好无损。进入洞中,关上照明工具,除了岩缝里渗水“嘀嘀嗒嗒”的悠远回声,一片漆黑,使人不由得产生阵阵恐惧。这些大小不一、幽暗深长、形状各异的矿洞遗留在森林茂密、杂草丛生的山野之中,有古代、现代和当代的洞。
3.3 厂房遗址
汞矿高排车间厂房:房屋51栋。其中,一层建筑48栋,双层建筑1栋,三层建筑2栋。为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占地面积为9 900 m2,整体保存较好、一般、较差兼有。
汞矿机修车间厂房:房屋6栋。其中,一层建筑2栋,双层建筑4栋。为砖木结构,小青瓦顶。占地面积为6 870 m2,整体保存较好。
汞矿动力车间厂房:房屋6栋。其中,双层建筑3栋,三层建筑2栋,四层建筑1栋,砖木、砖混结构皆有,小青瓦顶。占地面积为6 680 m2,整体保存较好。另建有45 m高圆柱形烟囱3座,底座直径5 m,烟囱口直径3 m,其中一座已倒塌,余下两座保存完好。
金汞矿黄金车间厂房:房屋9栋。其中,单层建筑6栋(支撑式3栋),双层建筑3栋。砖混结构,小青瓦顶。总占地面积约为19 800m2。局部建筑物有生物破坏现象,但整体保存较好。
苏联风格的火电厂建筑:为了生产需要,1953年2月,汞矿厂利用羊巫河水源自办电厂,有发电车间、机电车间、动力车间等厂房建筑。建筑遗存至今,有的厂房墙体垮塌、屋顶开裂漏水,电厂内遍布各种各样锈迹斑驳的机器设备。
3.4 生产设备
20世纪50年代初,丹寨汞矿厂在抓好技术工人培训的基础上,大量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以代替钢钎、铁锤的手工打眼、自打自爆的原始作业方法。从1954年开始,用风镐、凿岩机代替手工打眼,洞内逐渐安装了空气压缩机、锻钎机、捲扬机、水泵、扇风机等。1972年7月,投资30万元,建成现代化的选冶流程工程。建厂之初,冶炼方法是用原始的 “神仙灶”,后来改为“羊角灶”,但都属于土法冶炼,燃料开始用柴火,后来改为烟煤,污染严重,经常发生人员中毒现象。1953年,开始建平炉3座,1954年12月建成第一座18 t高炉,到1963年底,全矿区拥有18 t高炉28座、15 t高炉2座、30 t高炉4座、马沸炉2座。
4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的价值
4.1 历史价值
丹寨汞矿1 000多年来,在风风雨雨中经历各种不同的开采者,更换了无数的主人,有官办的、民办的及英法外资与贵州路矿局合股办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办的。开采方法经历了原始土法开采、机械开采、现代化设备开采等过程。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工业生产场景、人事变动、发生在此的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都有其历史价值。矿洞、机械、厂房、学校、商店等遗址涵盖了传统工业到近现代工业各个时期,工业物质遗存不仅反映了汞矿历史的变迁,也真实地再现了丹寨汞矿厂曾经的辉煌。
4.2 经济价值
1949年前的经济价值难以统计。从1952年5月建厂到1987年停产,35年来,国家对丹寨汞矿厂投资达1 439万元,建成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达72 376 m2,到1986年底,共生產金属汞6 797.3 t、朱砂124 t,完成工业总产值18 477万元,实现利润7 359万元,平均每年229.9万元,缴纳税金1 582万元。它为我国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5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的转型模式和设计理念
5.1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的转型模式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实地考察厂区、走访在丹寨汞矿工作过的相关人员和附近村民,结合工厂建筑风貌、周边的地域环境、村民生活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风土文化特征,丹寨汞矿工业遗址的转型模式应定为生态开发模式下的遗址公园,取名为“丹寨汞矿遗址公园”。
5.2 “丹寨汞矿遗址公园”设计理念
5.2.1 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
丹寨汞矿遗址周边众山环绕,原始森林密布,风景十分迷人。连绵不断的大山和原始森林为丹寨汞矿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屏障,其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公路从山谷中进入厂区。厂区小道在群山中环绕,蜿蜒通向各矿区。厂区四周分布着朱砂村、高排村、排廷村等苗族、水族民族村寨。村寨四周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果树外就是种着不同蔬菜的菜地和一望无际的层层梯田。来到这里,你可以从树上采摘下原生态的新鲜水果,可以到菜地里采摘纯绿色的可口蔬菜,可以到水田里抓鱼,可以去体验犁田、插秧、打米。困了、累了,就去老乡家喝上几碗红薯酒,或者与村姑对唱山歌。如今,丹寨汞矿遗址周边已是满目葱茏,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各种各样的鸟声汇聚成美妙的交响曲,展现出郊野的美景。这里集山、岩、谷、洞、树、水、桥、田、石、古建筑为一体,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山清水秀、返璞归真的云上日子。
5.2.2 与全县的旅游大格局相结合
丹寨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为940 km2。县内居住着苗族、汉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瑶族、土家族、仡佬族等22个民族。县境内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均气温为12.6~17.2 ℃,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丹寨县从北到南的重要旅游景点主要有石桥古法造纸、龙泉山万亩杜鹃景区、丹寨县万达小镇、卡拉鸟笼村、高要梯田、排廷瀑布、猫鼻岭森林公园。
丹寨县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在旅游线路上,丹寨东接雷山、北连凯里、南临三都县,是贵州东南部“凯里云谷田园—石桥—丹寨—荔波—都匀”观光农业和文化旅游精品环线的重要节点,是南下广西、广东必经之地,是打造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休闲度假旅游的绝佳区域。丹寨未来将被打造成西南和珠三角避暑休闲城市、世界苗族同胞的乡愁文化家园、国内外苗族“蚩尤文化”的观光体验目的地和康养胜地。
5.2.3 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相结合
丹寨苗名fangb yul(音:方尤),丹寨是蚩尤部落后裔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留下和传承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蚩尤文化和千姿百态、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苗族锦鸡舞、苗族贾理、过苗年、苗族祭尤仪式、“吃新节”、“扫寨”祭祀仪式、“开秧门”祭祀仪式等代代相传;芒筒芦笙制作、鸟笼加工、苗族服饰、民间蜡染技艺、剪纸、织锦、刺绣等独秀一方。
6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转型的优劣势
6.1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转型的优势
6.1.1 丹寨汞矿历史悠久,遗址保存完好
丹寨汞矿已有1 000多年的开采历史,历史久远,在我国甚至亚洲都是屈指可数的。古人开采的只能容纳一个人小洞、现代化机械开采的有轨矿洞都静静地躺在山丛中;各式各样的建筑特别是苏式房子屹立在弯曲的小河边,工厂、车间、厂房、机械原封不动地经受着日晒雨淋,有的房屋墙角垮塌,有的机械锈迹斑斑。丹寨汞矿工业遗产的庞大规模,不仅向人们诉说它曾经的辉煌,而且是我国汞工业发展的一段历史见证。丹寨汞矿工业遗址是历史及大地的恩赐,是珍贵的实物史料。
6.1.2 丹寨旅游业发展形势为丹寨汞矿工业遗址的转型注入活力
抢抓万达小镇带来的大好发展机遇,围绕“一山一城两镇五园八寨”全域旅游体系,加快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全县旅游发展持续“井喷”。201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67.12万人次,同比增幅54.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78亿元,同比增幅61.19%。其中,接待国内过夜游客同比增长42.76%、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83.52%。万达小镇演艺剧场及会议中心、玻璃栈道等项目建成投用,游客集散中心、山水体旅等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这些旅游项目必将吸引更多游客的眼球,带动旅游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同时为丹寨汞矿工业遗址的转型注入强大活力。
6.1.3 丹寨汞矿遗址区位优势明显
丹寨汞矿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黔南两州丹寨县、三都县两县交界处的山岗中,矿部设于丹寨县扬武乡大发硐。开车出厂部不远就有高速公路,可直达贵阳市、都匀市、凯里市和丹寨县城,丹寨县重要景点高要梯田、排廷大瀑布离矿区仅5 min路程,万达小镇、龙泉山、扬送尤公祠、卡拉苗寨等景点和高速路口、高铁站离矿区也就10~20 min的路程。景点集中、交通运输网络发达为游客往来提供了方便。
6.2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转型的劣势
6.2.1 保护意识落后
矿区矿洞群一般都分布在中间低洼、四面环山的山体岩壁上,岩壁上都是大小不一的矿洞,由于时间久远,风吹日晒,有的山体逐年垮塌,部分矿洞台面暴露。建筑物修建时间久远,大多是砖木结构,自来水、电线等年久失修,安全隐患严重。厂房、机械设备裸露在外,锈迹斑斑。厂区几年前租借给他人经营生产化工产品,导致水源、土壤受到深度污染。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业遗产保护认识不足,只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台、报刊宣传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度不够。工业遗产保护单位没有具体明确,分散于多个单位,只有具体单位责任明确,保护才会落到实处。例如,丹寨汞矿退休老职工王玉珍受单位委托,用几年时间,翻阅各种资料,最终写成近5万字的《丹寨汞矿志》,但躺在发黄而又破旧的信签纸上20多年,也没有人整理打印。
6.2.2 资金来源短缺
丹寨汞矿工业遗产转型升级,是一个时间长、投资大、短时期难以收回成本的工程,必须借助外来资金才得以实现。丹寨县是一个只有18万人的小县,2018年全县GDP为32.95亿元,人均GDP为26 594元,財政收入在全省收入靠后。工业遗产的转型升级不仅具有经济社会价值,还具有更高的公益属性。可以将工业遗产的保护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在土地使用、财政、税收上制定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消除环境污染、土地纠纷等障碍,吸取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这是工业遗产保护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7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转型的机遇
丹寨县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贵州省脱贫攻坚“五个专项治理”交叉检查;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退出县调研;顺利通过州级审查并实现零漏评、零错退的“双零”目标;顺利通过2018年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同时,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业非常重视,丹寨汞矿工业遗产转型升级工作已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2019年8月19日《2019年丹寨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丹寨汞矿工业遗址:“……污染防治积极有效。……完成丹寨县汞矿化工厂车间历史遗留32万m3含汞废渣治理,……加快推进龙泉山蚩尤文化城、石桥景区、高要景区等项目建设,加快龙泉山风景区客运索道建设,力争启动金瓜洞、金汞矿遗址项目等景区景点建设。”此外,丹寨县是贵州省省长联系县、国家统计局对口帮扶县、万达集团整县帮扶脱贫县等等,加上近年来丹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为丹寨汞矿工业遗产的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转型面对的挑战
工业遗址转型升级在丹寨县是首例,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有借鉴其他工业遗产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但如何与本地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将是转型升级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同时,近年来,工业遗址公园如雨后春笋,各地都兴建了类似的公园。特别是贵州省万山汞矿遗址公园,已经建成多年,都是以汞出名,以“汞都”为名片,这就给丹寨汞矿工业遗址转型升级出了难题,如何因地制宜、水土相服、彰显自我特色,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9 丹寨汞矿工业遗址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对策
9.1 加大宣传力度
丹寨汞矿厂曾经是我国乃至亚洲知名的汞矿厂,当年有“小香港”之称,丹寨县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或者到过丹寨汞矿厂。曾经欣欣向荣的汞矿厂变成现今静静地躺在山岗上的汞矿工业遗址,今天,知道和了解汞矿遗址的人慢慢变少了。长久以来,我们对工业遗产的宣传主要体现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自媒体等新兴方式对工业遗产的宣传较少。丹寨报刊、电视台等经常宣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少报道汞矿工业遗址的存在及如何保护利用,大多数丹寨民众对工业遗产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对汞矿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识。因此,我们要利用丹寨每年开展的各种活动大力宣传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电台、电视和报纸等平台的作用,不断开展丰富、多样化的宣传,扩大宣传范围,使遗产的文化价值和认知深入人心,从而推动丹寨汞矿遗产保护与开发顺利开展,使丹寨汞矿工业遗产成为丹寨的历史名片与城市灵魂。
9.2 明确保护责任单位
丹寨汞矿工业遗产长期以来没有明确保护责任单位职权,形成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的现状。有利益大家上,有矛盾有问题相互推诿,丹寨汞矿厂1991年底全面停工停产后,由于缺乏遗产保护意识,受利益驱使,相关人员纷纷把汞矿厂的车间、学校、办公楼、厂房等向外出租。租赁的老板在这里开办了化工厂、选矿厂、养猪场、养鸡场等,几年时间,汞矿厂的河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建筑物遭到破坏。现实告诉我们,各职能部门若不能责权分明,就无法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县委、县政府要明确相关单位的职权、责任、义务,协调它们开展汞矿遗产保护和转型升级工作。
9.3 加大资金投入
丹寨汞矿工业遗产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落实相应资金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当前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和相关机构拨款进行有效转型升级的特殊阶段,可以考虑在有约束和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引入和利用民间、社团、私人企业甚至国际资本,实现工业遗产转型升级资金多元化。大力争取县内外关心丹寨、关心丹寨汞矿遗产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形成县委、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互动的丹寨汞矿工业遗产转型升级利用的良性格局与机制。
10 结语
丹寨汞矿工业遗产是我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科技、历史、经济和教育价值。当前,丹寨县对遗产的保护利用、转型升级还处在萌芽阶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和探析,并积极借鉴、学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媒体要大力宣传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转型升级的可行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和资助。
参 考 文 献
[1]杨路勤.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6.
[2]王玉珍.丹寨汞矿志[Z].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