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先生的孩子在江西南昌豫章师院附属学校读初一。九月份剛开学时,学校就收了900元的校服费,近日又要求家长再补交一笔钱。舒先生表示:“现在家委会在群里说,要补交1400元。”补交费用的通知是11月16日家委会成员发布在班级群里的,通知后面还附有校服的报价单。上面显示,学校订购的校服共13件。班级群里不少家长都对校服价格存在异议,家委会成员在群里回应称,校服的样式和面料是学校决定的,家委会无法干涉。
(摘自北晚新视觉)
点评:有关校服的新闻不是一件两件了;有关校服的争论,也无非一是价格二是质量。但是,在上面这条新闻中,“家委会”醒目地进入我们眼睛。家委会是干什么的?是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的。可是,现实中,就如这新闻所言,常常是学校的各种要求,“家委会无法干涉”。参与作用、把关作用全不见了,这样的家委会不就成了摆设了吗?这是家委会的悲哀,其实更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