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银娟,刘勇强,寇桂香,顾婷婷,江 珺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300)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以在临床教学中模拟真实病人的表现来考核或指导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参与者,具有模拟病人、指导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1]。由于规范化培训管理、来源及成本等诸多因素,SP成为医学院校目前存在的教学难题,国内外部分学者在应用SP教学的基础上,选用医学院校学生作为SP,称为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P)[2-3]。
健康评估是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与临床护理衔接,并通过全面客观的评判而提出护理诊断、指导护理措施的重要课程,是现代护理专业中的一门主要课程[4]。在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理论讲授、教师演示、多媒体辅助等传统教学方法。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知和诊治体系的飞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对病人健康和身体状况的评价快速准确,而健康评估因其复杂性和较强的实践性而成为教学的难点。近年来,由于医疗法规的完善、医患关系紧张、病人维权意识增强等原因,给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见(实)习教学带来了挑战。SSP教学法作为一种客观、高效的教学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提高教学效果找到了新途径。现基于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教学实践的对比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择我校某个年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共113名作为研究对象,均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明确相关法律细节,报备校学术委员会备案审核同意。这些学生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岁。随机选取平行一班作为对照组(54人),二班作为实验组(59人),两组学生入校后各科平均成绩以及自拟学生学习能力评价量表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均使用同一种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新颖主编的《健康评估》),并且两组学生授课教案、教学进度、教学计划相同。
表1 两组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得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P人数54 59-入校后各科平均成绩81.53±0.34 80.76±0.84>0.05学生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得分82.61±0.58 82.53±0.45>0.05
1.2.1 对照组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教师演示、多媒体辅助等传统教学方法。
1.2.2 实验组方法 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参与的教学模式组织实践教学,具体如下。
(1)SSP剧本编写。选用《健康评估》第二、三、四章,导入情景中的典型案例为素材编写SSP剧本。剧本背景提供详细的病人资料,以便SSP理解、把握所扮演病人的病史、典型体征、心理-社会等评估要点及注意事项。剧本编写以临床思维的建立、意外情景的应对(比如病人或家属不配合、不理解等)与沟通协调等为原则[5],由教研室集体讨论修订,尽量贴合实际,符合逻辑[6]。(2)SSP培训。SSP熟悉剧本→研读病例→模拟练习→体会、反馈→指导、纠正。
1.3.1 实施流程(见图1)
1.3.2 典型案例介绍(见表2)
(1)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实行教考分离,由教研室统一出题,进行闭卷考试,按教学大纲规定标准阅卷评分;技能操作考核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分组进行抽签考试,考核内容由健康史评估(40%)、身体评估(30%)和病例分析(30%)三部分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核方法及评分标准相同。(2)问卷调查:制作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的整体印象和学习效果、深化理论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依照满意、一般、差3个等级进行评价。共发放问卷113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实验结果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图1 SSP教学实施流程
表2 SSP典型案例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P人数54 59-理论成绩83.56±0.96 85.78±0.78>0.05技能操作成绩82.34±0.37 93.56±0.54<0.05
表4 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n(%)]
表4结果显示,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对在实践教学中运用SSP教学法的效果表示满意,而对照组对在实践教学中运用传统教学法的效果的满意程度不如实验组(P<0.05)。
健康评估的教学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文化与精神等各层面的整体性评估,立足于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护理角度做出护理诊断及监测和判断病人病情变化的能力[7]。SSP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在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模式,提高沟通技巧,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收集资料、身体评估方法的过程中逐步明确自己最终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而不只是在掌握某种技能或操作[8]。
通过初步观察,应用SSP教学可以提高健康评估实践教学质量。SSP能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临床场景下理解和构建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学生通过与SSP交流,能及时发现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保证了操作的正确性及规范性。在利用SSP进行临床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设置沟通障碍,考核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爱伤观念,对其不当之处予以指导,显著提高了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9]。同时,将SSP与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结合,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缩短了传统的、被动机械的操作练习时间,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学习知识、学习技能。教师授课时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联系临床实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扮演病人也存在局限性,如表述过于专业或带有诱导性,表演不真实,或者对某些疾病的演示过于典型,彼此过于熟悉难以营造真实情景。虽然SSP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但不能逼真地模拟所有体征和疾病的客观表现,只能模拟疾病的主观部分,且SSP能模仿的疾病种类和症状是有限的[10]。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使用SSP,减少SSP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和局限性,为SSP的推广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但SSP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因此有关该课题的研究还应继续深入,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出更多更优质的护理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