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究

2020-03-17 09:29张国忠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问题意识初中历史

张国忠

摘  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开端,其在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养成问题意识,不仅可以为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使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扎实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学习能力。对此,我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积极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07-01

在历史学习活动参与中,学生必须要具备两种意识,一种对历史价值有明确的意识,一种则是问题意识。因为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从具体的材料出发,在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等辩证思维的作用下,对历史知识内容深入思考,以此由历史现象探寻到历史本质,扎实;理解历史知识,同时从中汲取经验,以史为鉴。由此可以看出,在历史学习活动参与中,养成问题意识是多么的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时,一般采取以下方式。

1.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切入点。因为,在历史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其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往往会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仅获得有价值的历史知识,还形成问题意识。对此,我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时,一般会立足教学所需,为学生提供极具矛盾性的信息,以此为载体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在信息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外交事业的发展”为例,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如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等。在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我国外界事业发展的史实。为了加深其理解,我在新知教学过程中,为其展现了《乔的笑》该信息资料,以此引导其在阅读中,探寻我国1971外交的细节内容。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自主地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乔冠华在相同的时间既出现在了联合国大会上,又在北京会见了基辛格呢?教材中给出的联合国大会的时间是1971年10月,而基辛格访华的时间是1971年7月。我们要如何解释这一差别呢?该问题一提出,就点燃了所有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我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与联合国大会和基辛格访华有关的信息,看看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情况呢?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体验中,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地提出问题,还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汇总,探寻更多的历史知识,丰富历史储备。与此同时,其問题意识将获得一定的发展。

2.提出启发问题

教师作为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其要想培养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力,结合教学所需,有效地为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进而使其在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中,获得问题意识的发展。基于此,我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为学生提出极具启发性的问题,以问题点燃其思维。以“抗日战争”为例,立足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对抗日的态度,我提出了这样极具开放性的问题:有人说,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态度首先是积极的,其次才是消极的,而有人觉得,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态度首先是消极的,其次才是积极的。那么,在国民党的态度到底是积极为主,还是消极为主呢?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国民党的抗日态度进行分析,进而在利用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同时,其还可以在保持问题意识的情况下,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进而获得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3.拓展知识问题

历史知识的掌握是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的。在这样的过程体验中,学生不仅可以发挥其自主性,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还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扎实掌握历史知识。尽管教材是教师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但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对此,我在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会以教材为切入点,将其中的历史知识讲清楚,还会拓展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以此使其在由历史现象向历史本质过渡的过程中,真正地形成问题意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例,在教材内容讲授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新中国是在1949年建立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在1956年底在基本确立,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在新中国建立之时就确立呢?再以“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为例,我在教学之后,对比商纣王和唐太宗的夺权,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商纣王杀害自己的叔父继位,唐太宗杀害自己的兄弟继位,但历史评价商纣王是暴君,而唐太宗是明君呢?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提出启发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借此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扎实理解历史知识,形成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郭红莲.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5):89-90+94

[2]刘翠萍.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67-68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问题意识初中历史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