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娇
[摘 要]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各学科进行融合的教学理念。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用课程思政优化相关学科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端正思政政治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中外建筑史是高职院校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涵盖古今中外诸多著名建筑的历史、特点等内容。授课中应注重运用课程思政教学,对相关环节进行优化。
[关 键 词] 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课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68-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深受教育部门的重视,尤其强调各类课程教学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优化中外建筑史教学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同时也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真审视以往授课过程、总结相关教学经验、借助课程思政教学,促进中外建筑史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
一、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传统中外建筑史教学中只注重建筑特点、结构、工艺等内容的讲解,缺乏对学生思政方面的引导,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尤其无法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给其带来思想上的触动。事实上,中外建筑均是人类智慧的具体体现,蕴含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工匠精神。考虑到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可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其思想认识,给其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帶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1)展示经典古代建筑。授课中认真收集我国古代建筑相关的图片资料,课堂上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同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从建筑外形、内部结构、色彩搭配等角度进行鉴赏,分析古代建筑的特点、功能等,鼓励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给其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使其能够认真领略古代建筑的功能及其精美的结构,感受古人的伟大智慧以及蕴含在建筑中的匠人精神。(2)讲述古代建筑发展历程。在教学过程中边为学生展示图片边为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化与发展,并给予针对性的启发与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并非一朝一夕而成的,是经过数个朝代的更迭,无数个建筑师精益求精努力的结果,尤其通过展示建筑上某个构件在不同时期时的结构构件,引导学生思考构件结构不断改进的目的与作用,尝试揣测匠人的设计思路、意图,体会古人精益求精的具体过程。(3)引发对工匠精神的思考。工匠精神是一种重要的职业精神,尤其在当今社会中这一精神难能可贵。为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精神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该精神的感化与熏陶。课堂上围绕所学内容,设计与工匠精神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工匠精神在建筑设计、建造中的意义、在推动我国建筑业不断向前发展中的作用等,给其思想带来良好的教育,给其学习带来良好的启发,使其认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应认真学习、践行工匠精神,寻求进步,如此才能创作出价值更高且深受人们欢迎的作品。
二、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不良思想“蠢蠢欲动”,给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无形的负面影响。加上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做出一些对国家不利的偏激行为。针对这一情况,中外建筑史课堂应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做好学生爱国情怀的培育,使其认识到爱国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关系我国的繁荣昌盛。
中外建筑史课堂上,借助课程思政培育学生爱国情怀时应注重考虑以下内容。(1)为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建筑资源。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不同时期出现很多著名的建筑,现存的古代建筑数以万计。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分布在我国各地区各种著名的建筑,认真介绍一些建筑的建造背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发挥的作用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建筑资源,而且部分建筑历史悠久,不仅对研究古代建筑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一些建筑成为著名的景点,是我国重要的宝贵财富。(2)做好中外建筑的对比分析。授课中注重做好与国外建筑的横向对比。课堂上通过展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外建筑,分析中外建筑的特点以及在功能、作用上的差异,尤其重点讲解我国建筑的优势,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在建筑建造上精湛的技艺,提高学生的民族优越感以及文化自信,为更好地激发其爱国热情做好铺垫。(3)积极开展爱国教育活动。认真研究中外建筑教学内容与爱国情怀培育的契合点,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爱国教育活动,如收集与中外建筑相关的教学视频、纪录片等,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感受我国建筑的威武与庄严以及领先于我国建筑的建造技术,进一步激发其爱国之情。或者围绕中外建筑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鼓励学生引经据典,认识到我国的一些古代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建造工艺上在当时更是领先于世界。至今一些建筑仍魅力不减,每年吸引很多的外国游客,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其爱国情怀。
三、借助课程思政教学,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更是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而著称。不得不说,我国在建筑上取得的成就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的结果。中外建筑史教学中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将民族观教育融入相关教学内容中,为学生介绍各民族著名的建筑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懂得尊重国内外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尤其注重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文化等内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做好不同民族建筑风格的教学。众所周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以及民族性格,这种不同往往会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因此,中外建筑史教学中应通过展示国内外不同民族的建筑图片、视频资料等,引导学生从不同民族的角度入手分析建筑风格,使其能够掌握不同民族建筑风格的特点,能够根据建筑特点分析出所属的民族等,逐渐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进行关注,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做好铺垫。(2)引导学生分析民族特点与优点。讲解中外建筑史知识时,为学生穿插讲解与建筑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如通过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建筑外形、结构、使用材料等,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建筑差异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在建筑上体现出了哪些民族的元素等。同时,为学生讲解相关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的形成过程等,加深学生对相关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3)注重给予民族观树立时的引导。对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自觉尊重、团结其他民族,有助于其优良品格的形成。为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教学中应为学生分析当前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使其认识到认同、理解、尊重其他民族的重要性,即,我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很多方面优于其他民族,但也不能骄傲,尤其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在建筑领域更应以包容的姿态,尤其要看到其他民族的优点,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吸取其在建筑设计上的创新手法,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设计水平。
四、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我国不同时代下的建筑不仅体现着建设者高超的技艺,而且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因此,开展中外建筑史教学中应注重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就要认真研究课程思想教学的要求,充分吃透其内涵,结合中外建筑史课程特点,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
(1)讲解建筑中体现的文化元素。在古代,建筑具备遮蔽风寒、供人休息的功能,同时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一些文化元素。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化以及文化给当时建筑的外观、功能带来的影响,课堂上应注重为学生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化内容,通过展示相关的建筑,引导学生寻找当时文化的痕迹,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通过各种文化元素的应用,使学生感受我国建筑美轮美奂、庄严威武的特征。(2)分析建筑工艺在历史上的先进性。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课堂上还应注重为学生分析不同时期我国建筑所用的工艺以及建筑工艺的演变,使其感受工艺的复杂性。如“一斗三升”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外观精美,是我国古代楼阁中的主要构件。同时,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将国内建筑与国外同期建筑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国外建筑与我国建筑在工艺上的区别以及存在的差距,认识到我国当时建筑工艺水平的高超。(3)做好对中国文化的启发与引导。课堂上为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更好地关注,应注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调查任务,要求学生以某时期我国的建筑为例,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当时的文化发展状况,研究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另外,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我国建筑中体现的文化开展相关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思考从我国的建筑中能够展现出当时我国文化的哪些特点,使学生真正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当时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更好地提升文化自信。
五、总结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不仅有助于“立德树人”工作更好地落实,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而且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真正做一个经得住诱惑、思想政治素养高的优秀学生。中外建筑史介绍了不同时期中外建筑的相关历史、演进,是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人文艺术素养的重要课程。教学中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课程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积极探讨相关措施,运用课程思政对中外建筑史教学进行优化,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想得到很好地塑造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黎汇敏.互联网背景下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学,2020,11(3):78-79.
[2]周杭.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在职业建筑教育中的探索[J].北极光,2019(12):158-159.
[3]王琰,于皓皓.浅析互联网时代高校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9(15):10-11.
[4]王延存.《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2014(12):335.
[5]裴根.对比法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186-187.
[6]宁玲.《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建筑,2011,31(2):53-55.
[7]黄淑娜.藝术设计专业的中外建筑史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92.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