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牧远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是当今从小说改编成电影次数最多的俄语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人们不仅通过小说来感受这部文学经典所带来的魅力,传播媒介的丰富,使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剧来更加深刻的体会这部文学著作。在改编成电影后,最为成功的是1935、1948、1997、2012年四个版本,本文将从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教育作用、艺术的创作和视听语言四个角度对2012年乔·赖特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进行分析。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艺术学理论、视听语言
一、从艺术的特征角度来看《安娜·卡列尼娜》
(一)形象性
1.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包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列夫·托尔斯泰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以小说为载体进行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进行主观艺术加工的客观形象,都是作者所见所闻真实发生的故事,同时这部作品包含了托尔斯泰当时所处俄国的时代背景下所影响的思想,要求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束缚。这部艺术作品形象是客观可见的文学著作,也是包含作者思想情感的主观加工,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
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内容需要依托形式来呈现给观众,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观众在欣赏一部艺术作品时,首先感官感受到的是艺术的形式,观众之所以被这部艺术作品所影响、有所感悟,正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的体现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艺术家对他想表达的内容所依托的形式也不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人通过绘画来表现内容,有人通过文学来表现内容,有人通过电影来表现内容。无论是《安娜·卡列尼娜》的小说还是电影,首先直接作用与观众感官的是作品的形式(文字或荧幕),进而被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所吸引(追求爱情的悲惨故事),只是创作者表现内容的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将艺术进行形象化,展示给观众,让观众对艺术传达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
3.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纵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凡是成功的藝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共性。正因为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于一身,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在2012版电影中,无论是安娜还是沃伦斯基,都不同于以往的电影作品,正是由于导演乔·赖特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与结构以及再创作与其他导演有所不同,才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故事情节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无论哪个版本中,观众看到的都是追求爱情自由的安娜。在这一版本中,乔·赖特塑造的安娜充满着活力与激情,迷人、高傲、敏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正是这部影片不同于其他版本独特的个性,同时这部影片所展现的故事都是通俗易懂的,观众都能清楚的看明白故事情节,这也是这部影片相同于其他版本的共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饱受好评的经典佳作。
(二)主体性
比较1935、1948、1997、2012四个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每个版本都体现出不同创作主体的风格。如1935年的版本,导演将安娜塑造的美丽、智慧和孤独,将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情进行美化,使影片更严肃性,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而2012年的版本,导演将安娜刻画的更加充满活力与激情,舞台与现实时空相互交错,故事情节更丰富,一悲一喜的俩条主线展开叙事,相互交融,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电影影像犹如一幅精美的油画作品,这部影片也体现了乔·赖特的独特风格。
二、从艺术的教育作用来看《安娜·卡列尼娜》
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
在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创作过程中,与原著相隔100多年,以前人们的家庭观念、情感理念、道德秩序与如今存在较大差异。那个时期的人们被封建思想道德所束缚,托尔斯泰希望通过作品来引导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由。100多年之后,社会物质和意识形态的巨变,社会大众的意识快速觉醒,女权运动高涨,独立自由的女性更能在当代社会下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乔·赖特则希望通过作品来引导人们拒绝贪婪,正如导演借助列文口吻来表达自己对爱情和家庭的态度:“我会为爱而死,但不会为他人妻死,渎神之爱不是爱情,欣赏他人的妻子是好事,但沉迷肉体情欲是贪婪、一种暴食,神赐予我们的天赋好让我们挑选另一半使人性完整,滥用神圣的天赋和家畜没什么两样。”
三、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安娜·卡列尼娜》
1935年美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主要以安娜为中心,围绕安娜、沃伦斯基、卡列宁三人的情感纠纷进行叙事,详细的叙述了安娜对婚姻的背叛、对爱情的追求直至最终自杀,对于列文这条线索上的事件描述很少,一笔带过。和原著相比,电影故事情节单一,枯燥无趣,使原著的情感色彩有所变质。
1948年英国版的电影与1935版电影相比,仍然是以安娜、沃伦斯基、卡列宁三人的情感纠纷为主线,只是在部分情节设置上有所不同。1948版中添加了沃伦斯基在一次军官宴会上,所有人都喝醉了,只有他坚持到了最后,在故事开头就展现了他多么看重前途和荣誉,为后面不会与安娜私奔埋下伏笔,暗示了后来安娜悲剧的发生。
1997年美国版的电影,以列文的视角来讲述安娜的故事,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意味着列文的故事情节要比以往俩个版本变多了。这一版本中还在安娜的情欲上进行更多的描述,淡化了周围世界对安娜有形无形的束缚,减轻了安娜的悲剧性,使人物角色的深度不够。
2012年美国版的电影,比前三个版本更加创新,舞台与现实时空相互交错,场景切换更像是一台舞台剧。在2012版中,故事情节则是以安娜和列文俩条主线展开叙事,俩条故事线索同时进行,列文故事情节的丰富,也丰富了原著中所传达的不同阶级对比的意义。以往的版本中,都在很大程度上抹去了列文代表的理性的故事线索,只有2012版电影延续了原著中俩条完整的叙事线索,从这点不难看出,这个版本可以说是改编忠实度最高的一部。
四、从视听语言角度来看《安娜·卡列尼娜》
在2012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乔·赖特通过平行蒙太奇剪辑,将安娜和沃伦斯基、列文和吉蒂俩条故事情节平行发展,俩人所处不同时空,代表不同阶级,不同的家庭观念,完整的呈现给观众。观众既可以看到安娜为了欲望追求爱情的悲惨命运,也可以看到列文代表的理性拥抱爱情的幸福。
在这版电影中,导演大胆的将舞台剧与电影相结合,巧妙的运用视觉元素来实现舞台与实景的转换。如列文打开一扇门,就从莫斯科回到了乡下;剧院的屋顶开启,烟花映在正在离去途中的沃伦斯基的马车上;安娜拉开窗帘,她已身处带她驶向生命终点的火车上。观众在导演的引领下,在实景与舞台间穿梭,在真实与虚拟间游弋。
五、结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不同的创作者对《安娜·卡列尼娜》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结构,创作出不同版本的电影,而乔·赖特对这一部经典著作做出了重新的诠释,大胆的将舞台剧与电影相结合,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对原著忠实的还原,虽然这部影片一上映就饱受争议,但何尝不是电影史上的一次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月.《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荧幕化[J].艺海,2019.
[2]周月.经典世俗化回归人与情感-分析电影乔·怀特版《安娜·卡列尼娜》[J].西部广播电视,2019.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