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粤西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了粤西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基础,对构建“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粤西高校;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6-0103-0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亚欧国家深化合作,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和深入。2019年初,中日两国就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为中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了新平台,进而社会和市场对日语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和需求。高校更好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精通“日语+”各领域业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下紧迫的任务之一。
粤西地区开设有日语专业的两所高校都地处湛江市,该市作为“一带一路”临海重镇,正积极打造对接“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新的形势要求地方高校日语人才的培养应适应国家的需求,同时还要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的发展,为地方的經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日语+”应用型日语人才支撑与储备。
一、粤西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粤西地区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一百多名全日制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学校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部分: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理论上分为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和日语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翻译学和文学等,技能课程则围绕听、说、读、写、译等展开。通识课程则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第二外语、军事训练等。课程设置偏重于日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比重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偏低,顺应“一带一路”倡议要求的日语人才培养尚处于摸索阶段,对适应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日语+”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的相关课程体系的自主研发相对滞后。日语人才培养途径单一,教学模式比较陈旧,课堂基本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授课时基于大纲讲解教材内容,对日本企业文化、礼仪、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拓展不够重视;学生大多倾向于应试式的被动学习,学习动机不强或不能长久持续,学生知识面窄,实践应用能力偏低,不能很好地适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同时,师资队伍的专业搭配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占比低,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日语语言、日语教育方向,其他诸如经济、文化、外事法律等方向的教师资源比较缺乏。
二、粤西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首先,粤西地区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国家政策的指引,也有地方政策的支撑。
“一带一路”的实施,对外语类人才提出新要求和高要求,使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也有了针对性。
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发(下文简称《标准》),对外语类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标准》要求外语类专业应培养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同时《标准》指出,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粤西的地方政府重视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政策到资金等方面有力支持高校,大力推进建立地校联系的绿色通道,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与载体,鼓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与高校合办研究所、工作室、实验室等。在人才交流、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共建文化基础设施、建立人才培训体系、设立地校合作发展资金、搭建产学研交流对接平台等方面都有实际的政策保障。
其次,学校方面的支持。从学校的政策支持到日语系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紧密跟随国家政策的指引,适应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省、粤西地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理念清晰,方向明确;学校图书馆、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齐全,每年也积极投入资金建设语言实验室、购买辅助教学的电子平台等。同时,高校较强的软实力是重要保障。粤西有2所高校开设日语系,师资总体学历水平较高,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半数,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也在逐年增高。学生方面也具备成熟条件,据初步调查,学生大都具有工具性动机,学习欲望与学习能力都比较强,预期能达到“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
再次,高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从政策到资金的投入上全面支持鼓励教师的自我提升和人才的引进。增加相关讲座、推进相关项目进行教师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参加短期培训或进修学习。同时迎合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引进适配的“双师型”人才。
三、构建粤西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主,不重视实践环节,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偏低。
目前,日语专业主要开设精读、泛读、听力、会话、阅读、写作、翻译、文学欣赏等以日语语言文学为主的专业课程,以及二外英语、思政等公共课和通识课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全球近乎三分之一的国家建立密切的往来合作关系,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交际日益增加,原有的以单科外语为主的课程体系已逐步显现出滞后与不足。
粤西高校构建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是分模块建设教学体系。主要是在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完善和改革,同时细化评价系统,三管齐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促进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
(一)优化理论教学模块
理论教学模块是“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如下表所示,从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三个方面设置理论课程,构建“语言是基础,经济等为核心,职业素养为辅助”的课程体系。学生在精通日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二外英语等基础板块课程的同时,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
在如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尚需注意下列问题的处理。
首先,各模块的课程比重问题。根据现阶段的开课情况看,日语系学生在校所学主要包括语言类基础课程和辅助类课程等,一般开课7个学期,毕业总学时在2700学时左右,平均每周约25节课,其中如表中所示,基础模块的语言类课程约1600学时,占比接近60%;剩下大约40%的课程再分配于辅助模块的课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核心课程的增设,各类课程的学时占比应如何调整?如何在合理设定毕业总学时,同时将之最大合理地分配于基础、核心和辅助模块的课程学习上。
其次,核心课程模块中课程的增设,将带来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考虑如何进行校校合作,使设备、图书馆等平台共享。教师团队定期交流,在专业课程、师资、图书馆、实验工作室等方面可以互为补充,高校之间积极协力开发教学共享平台,实行学分互换,使学生可以跨校选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问题,同时缓解学校课程建设的资金、人力、场地等方面的紧迫问题。
同时,应考虑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子科技。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跨校上課的时间、地域受限问题,也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与沟通。目前,高校积极利用雨课堂、Q群课堂等各线上平台和线上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二)完善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模块是实现“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构建全面、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块,积极提升校园内的实训教学成效,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并开发国外实习实践基地,多形式、多渠道地打造应用型日语人才。
1.校园内的实训
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教学手段,打破每节课45分钟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拓展教学和学习的途径,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展。
(1)在校内的训练
①综合实训课。将日语语言的学习和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相结合,在夯实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对接职场上在礼仪、经济实务等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②课下实战能力训练。每学期定期安排外语角口语训练、商务社交礼仪培训、职业素质提升教育培训、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主题教育训练与讲座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③比赛促学。目前,国内外赛事种类繁多,比如,各级别的作文大赛、日语、英语演讲大赛、日语知识技能大赛等。组织团队分析各类赛事,筛选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各种知识性、应用性强的赛事,敦促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同时,开展文化节、外语角、学习合作小组等活动,促进团队精神。通过这样的比赛或社会性活动,可以使学生看到自身不足,有助于学生在写作、知识的综合应用、同伴合作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④考证促学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目标和情况,积极合理地报考资格证。除了日语能力测试和专业八级外,日本簿记能力资格认证、计算机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各种资格证书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职场上的敲门砖。在备考各种实用性的资格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与国外院校的合作
根据就业形势与市场、学生的双方需求,开拓多样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促进与国外大学之间的合作办学,协力打造应用型“日语+”人才。以提升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增强学生其他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为目的,开发“3+1”或“2+2”培养模式、短期留学(3~6个月)等项目;或开展更短期的1~2周的短期交流活动等。在国内打好语言基础的条件下,选拔优秀学生输送到国外进行时间长短不一的留学培养;在完成要求的学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学分互换∕互认或学位互认等。
2.校园外的实践
注重实践实操,寻求多形式的实践渠道,开拓建设实习见习基地。
(1)校地合作、校企合作
与地方、企业建立协作机制,建立校地合作定点单位,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开展长期的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分批次定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和市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调研和实践,补充在校所学知识的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课余等时间,自主参加外贸、经济、教育、商务等相关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在校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业务实践操作,全面提升职业技能与综合能力。
(2)国外实践活动
建立与日本和英语国家的合作机制,输送学生到国外进行短期见习或实习工作。积极开拓“赴日带薪”“赴美带薪”等项目,推进与东南亚、东盟国家之间的协作,使学生“走出去”,到日本、英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国外风土人情、社会历史文化和企业文化,有助于学生克服隔阂,养成跨文化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标更明确,同时对企业运营与市场供求等有初步的了解。
(3)毕业前实习
大学第七学期结业后直接进入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环节。学生利用半年的实习时间,提前进入与自己所学知识对口的单位,初步确定就业目标,积极了解企业、机构、单位的职能、运作与所在岗位的具体细节要求等,提高职业能力、社交能力、风险处理能力、具体岗位工作能力和择业能力等。
(三)评价体系细化
重视形成性评价,突出实效性和过程考核,加大实践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利支撑。
目前理论课程的成绩评定主要是由平时成绩、期中考和期末考等构成。实践教学课程方面,学分主要来自学生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而教师的评分依据主要来源于实践单位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总结评价。理论和实践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及时客观合理评估自己教学或学习效果。
改变现状,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全面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尽量细化形成性评估体系,对学生的每一分努力都予以肯定和评估。及时全面的形成性评价和科学的终结性评价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每个具体的工作、肯定学生的每一分努力,也是每个细化学习阶段的具体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更了解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足,从而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达成“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合理的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粤西高校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困难。在现有基础上,必须着重做到以下两点:(1)关注市场的需求,密切联系地方与企业,市场导向,重视人才的实际竞争力的培养。(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优化理论教学体系的同时,投入资金与精力,开发多渠道见习实习和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星.“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3).
[2]范莉婷.“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13).
[3]姜丹.“一带一路”战略对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8(6).
[4]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
[5]张婷婷.“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8(10).
[6]王新博.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1+”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2016(4).
[7]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2(8).
编辑 武生智
①基金项目: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9)“一帶一路”倡议背景下粤西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编号:ZJ19YB19)。
作者简介:王珏钰(1975—),女,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