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评价标准探析

2020-03-17 03:55王广锋张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价值

王广锋 张娥

[摘           要]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特殊场域中,讲好中国故事有着极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新时代,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前,需要回归到什么是“好”的标准这一根本问题上。高校思政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评价标准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同频联动;情感与价值的耦合统一;形式与内涵的互彰共进。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国故事;评价标准;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6-0006-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阐释“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着力点,并在多个场合身体力行,为我们呈现出讲什么、怎样讲的光辉典范。在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特殊场域中,讲好“中国故事”有着极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在探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路径之前,我们需要回归到什么是“好”的标准这一基本问题上,也就是说我们如何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以实现“讲之前”的指导、“讲之中”的规范、“讲之后”的修正等功能。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规约和外在保障。

一、“有虚有实”:故事与精神的同频联动

“中国故事”这一言说对象,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抗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伟大事迹的集合体,其外在表现是一系列现实故事、事件的汇集,其内在精神则体现为“中国精神”。因此,基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场域,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教学主题体现为通过解读故事情节,传递丰富而又深厚的中国精神。

要深入解读“中国故事”的科学内涵,需要将其内在的层次性、系统性阐释清楚。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国故事”具有多维度的叙述和构建空间。以故事主体为例,可以从以下维度梳理:(1)从中国的领导者看,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领导干部、组织机构构成了历史事件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构成了“中国故事”之所以构成重要历史事件的决定因素。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一执政党的有效应对和推动,“中国故事”的内在价值逻辑能够实现。因此,我们在阐释这一对象时,首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坚定有力、成效卓著的举措解读到位,逐步建构起青年学生对党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同。(2)从中国的社会环境这一维度来看,“中国故事”既基于期间中国社会各式各样的事件所建树起来的,又是对各种事件的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这一凝练和概括的过程,是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方式)。因此,我们在思政理论课堂上解读时,应将社会环境的驳杂面貌和主流声音阐释出来,引导学生建构起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3)从中国的参与个体来阐释。“中国故事”生成的时空背景是每一个生命个体亲身体验的当下场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这一场景是每个人所深度参与及完成构建的。这也决定了我们在阐释这一对象时,要回归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场景之中。这三个维度初步构成了“中国故事”的故事逻辑。当然,这一概括是较为粗略浅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实践中继续总结。

要深入挖掘背后的精神内涵。阐释好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和理论界的重要工作。然而,由于尚处于这一宏大历史进程中,如何总结和凝练“中国精神”还处在一个见仁见智的阶段。以中国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故事所折射的中国精神为例,具象为:为民服务、民生至上的宗旨意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等等。(1)阐释好为民服务、民生至上的宗旨意识。自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人民生命、保障人民生活,赋予“中国故事”以鲜明的“民生底色”“民本价值”。可以说,“中国故事”所折射的“中国精神”,首先表现为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价值内涵。因此,如何借助故事,充分利用思政理论课堂,将党的为民服务的表现和价值传递给学生,培育学生亲近党组织、热爱党组织和跟随党组织的自觉意识。(2)阐释好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中国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故事”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特质,包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牺牲、敢于胜利的价值取向。这些精神为我们呈现出不顾安危、生命第一的价值信念;表现在各领域科学研究人员身上,不计辛苦、刻苦钻研;大量的建筑工人赶赴一线、争分夺秒,一次次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表现在不辞辛苦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身上;等等。(3)阐释好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中国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故事”所涵盖的海外援助壮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新呈现和价值实现。从历史事件层面来看,这一壮举增添和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素材、新材料,进一步完善和验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从理念发展层面来看,这一壮举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内涵、新价值,从“和平发展道路”“全球伙伴关系”“全球治理”等维度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二、“有情有意”:情感与价值的耦合统一

作为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内在规定也决定了“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题要求将情感与价值深层次的耦合。正如习近平同志围绕如何讲“中国故事”时所指出的,要“讲情感”,因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因此,我们在评价相应活动效果的实现程度时,就需要从“情感”与“价值”之间的互动状况来审视和界定。

情感与价值统一的逻辑起点是激发“情感”,也就是说情感强弱度是实现其与价值互彰的基础。基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活动主题,首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是人类交往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情绪环节,是价值、目的、意义等概念的起点。这种逻辑理论极为强烈地体现在高校思政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活动过程中。基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特殊場域,通过梳理其内在的逻辑演进脉络,我们可以发现激发出的学生情感热情,有这样的发展路径:由“同情”到“共情”,再到“深情”。所谓“同情”,便是激发学生在深入了解“中国故事”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规定上,自发地产生一种“同情心”“同理心”。这种“同情心”表现为学生对其中蕴含的故事和精神有一种积极的情感认同心态,自发地产生一种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人民群众的尊崇和热爱心理。所谓“共情”,指的是在“中国故事”这一言说环境中,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能够开始自觉地将自身的社会个体属性和集体属性融二为一,由“小我”“个性”心理观念开始向“大我”“社会”“集体”观念转变。这一过程体现的是学生基于丰富的故事性表达和基础情感积累,逐步跳出“小我”“私人”这一狭隘范畴,涵育出一种“集体意识”“大我观念”“无我境界”。这一过程的实现是一个跃升的过程,体现一种认知观念上的“质变性表达”。所谓“深情”,指的是培育出一种对执政党、民族精神、人民群众这种集体性对象的“深层次”情感持续积累乃至跃升,凸显出一种终极性诉求。

情感与价值统一的逻辑目标是实现“价值”,即引导学生确认自身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及实现路径意识。激发学生的“价值感”,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乃至专业课思政内容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诉求本身也蕴含在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处的论述体现的是观测这一普适性目标的实现路径和实现程度,这决定了“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教学主题的逻辑演进方式。基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特殊的场域空间,借助讲述“中国故事”实现价值表达。“中国故事”自身蕴含着丰厚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诉求及实现途径。大量的“故事”为青年学生建构出了可亲、可学的现实榜样,这样为我们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大量的鲜活教材。

三、“有滋有味”:形式与内涵的互彰共进

“中国故事”是一个形式极为丰富、内涵极为广远的历史主题。基于高校思政理论课堂这一特殊的言说场域,我们需要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善学乐行的表达载体来实现“讲好”这一价值目标。这种逻辑诉求要求我们既要从形式安排上巧妙切入,更要从内涵延展上进行建构,实现两个维度的互彰共进。

多样化形式的编排逻辑:新颖、亲近。作为青年一代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群体,对新生事件和新鲜事物的接纳积极性、主动性、共生性,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质体现。此处的“新”,主要体现在:(1)“故事”的时效新鲜度,指新近发生的事情。当然,新鲜的“故事”,既可以是国内新阶段的新故事,也可以是国外故事的收集和整理(需要指出的是,在引入国外故事时要把握好分寸,既不夸大、也不忽视,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分析和理解);(2)“故事”的理论新鲜度,指的是“故事”所折射的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最新理论成果。强调“亲近”,如何落实到思政教学课程中去?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故事“主人公”的选择上,不妨把主要目光聚焦于“90后”“00后”等人群。一方面,“90后”“00后”这两大群体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担当意识,让人为之振奋、为之感动,充分体现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学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具有天然的内在亲近感和认同感,容易触发思想共鸣和行为学习。(2)故事发生的“地域”上,凸显空间的“贴近”。尤其是对地方高校学生,要善于将发生于本地区的鲜活的“中国故事”传递给大家。

拓展性内涵的延展逻辑:丰满、广远。“中国精神”构成了“中国故事”的思想骨架,为其内涵的纵深拓展提供了行进目标。然而,我们在凸显和凝练“中国精神”时,更需要把握其“骨架”之上的“肌肉”,呈现出“中国故事”应有的丰满感和亲近性。同时,也应以一种深远的历史反思和重构的视角,来看待“中国故事”的言说场景与话语体系。这种广远的历史视角,蕴含着一种“长时段”和“短时段”双重视角互动交错的运思逻辑。这种逻辑运思过程体现出鲜明的回复互动的表征,它要求我们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处理相应的知识细节和价值诉求时,要有一种“长时段”的历史回视和未来展望,也需要一种“短时段”的现实审视和当下体悟的自觉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分析具体切实的故事细节,进行理性思维之后,基于一种更为普遍性的话语场景,还原历史与现实相交错的故事应有的生动性和典型性。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哲理性的提炼和融通环节,呈现到思政理论课堂上的“中国故事”富有更生动、更典型、更饱满的属性。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5.

编辑 曾彦慧

①本文系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義学院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项目(项目批准文号:19SZJGYB06)、重庆三峡学院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批准文号:JGQN180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项目批准文号:18SKSJ05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广锋(1988—),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法学博士,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党的建设等研究。

张娥(1989—),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价值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