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丽 张勇波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慕课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迅猛发展。教师应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制作慕课的能力。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归纳慕课的视频制作模式,提出建设策略,希望能为高校教师的慕课开发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慕课;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6-0017-03
Mode and Strategy of College Teachers MOOC Constructionunder Information Environment//SONG Xiaoli, ZHANG Yongbo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MOOC, as a new online education mode, develops rapidly.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maste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OC. Based on the authors own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duction mode of MOOC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hoping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OC for college teachers.
Key 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MOOC; college teachers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高度整合,微课、MOOC(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等逐步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在我国成燎原之势,迅猛发展。2013年,在教育部大力推动下,我国慕课建设开始起步,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带小、强带弱、同心同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1]。2018年,教育部认定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慕课。2019年,教育部认定推出第二批801门国家精品慕课。慕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资源。因此,慕课的制作逐渐成为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教师要把教学技术恰当地运用到慕课制作中。
2 慕课制作模式
教学技术的运用不在于多而在于巧,不在于复杂而在于恰当,当一线教师掌握了新技术新工具来主导课程设计的时候,实际效果要优于技术人员设计的方案[2]。在选择掌握一种慕课制作技术之前,首先要选择慕课的制作模式。笔者查看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知名网站上的慕课作品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主讲教师是否出境来分类,总结出如图1所示的慕课制作模式。
教师不出镜时,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或者DV进行讲解过程的拍摄,也可以利用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来录制电脑屏幕的操作,或通过手写板或交互白板,用演示软件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类似于可汗学院模式)。还可以用软件来创作视频,比如,可以利用Flash、3D Max软件来制作二维、三维动画;利用VideoScribe软件制作手绘动画;利用CrazyTalk软件可以制作出使静态图片加上脸部动画特效的视频。
教师出镜时,可以选择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视频的录制,也可以选择在专业的演播室录制;演播室可以是实景拍摄,也可以是在蓝箱或绿箱中拍摄,后期通过抠像与背景叠加的形式进行视频的制作。在演播室录制时,教师可以一人出镜讲解,也可以邀请专家访谈,或者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当讲解过程需要在实验室或者博物馆等场所进行时,就需要在这些特定场景中进行拍摄,也可以使用一大一小(人物和PPT)两个视频画面叠加(画中画)的方式。
总之,慕课的制作模式有很多种,笔者只是概括了几种比较常见的模式供参考。在制作慕课时,要根据知识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视频制作模式,一般像公式、定理推导之类的知识点多适用教师不出镜的模式。在选择制作模式时,切忌盲目追求高大上、炫酷的技术,要根据知识点本身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技术、适合知识表征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点。选择好慕课的制作模式后,高校教师在进行慕课视频录制时要过以下三关。
1)语言关。不论教师选择哪种制作模式,在慕课视频中都会有教师讲解的语音,尤其是教师不出镜时,对语言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讲解时口齿清晰、详略得当,要有合适的语速和语调,因为知识点是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的,视频的特点是可以暂停、回放、反复观看的。因此,在视频制作的时候语速可以适当快些。因为是网络授课,缺少互动交流,所以在讲解时要尽量营造与学生一对一的感觉,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老师在给他自己上课。在制作视频的时候尽量避免出现学生的镜头。在录制视频时不要出现“同学们,大家好”这类语句,而是用“同学你好,我们”等个性化语言来讲解。讲解时语言要幽默、柔和,給学生亲切感。
2)镜头关。教师在讲课时的肢体语言包括走姿、站姿、面部表情、手势等。阿尔伯特·麦卡宾发现:一条信息产生的影响力中,7%全部来自语言文学,38%来自声音,剩下的55%来自肢体语言[3]。出镜时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如果有多媒体课件,心里要有课件,要恰当地与课件进行互动,手势要恰当,因为手势是吸引学生的注意点,做手势时尽量看镜头、表情自然。教师讲课时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要面带微笑,眼睛直视镜头,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在正式录制之前,在摄像机镜头或者镜子面前反复试讲,加以练习。
3)技术关。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也应该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教师应该至少要掌握一种简单的技术来制作慕课。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恰当地支持教学理念与知识表征,制作技术与效果较好[4]。切忌追求技术的高大上而忽略内容的设计,知识点能用二维动画来很好地表征的,就沒有必要花大精力和时间用三维动画来表示。
3 慕课建设策略
教师需提高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慕课课程建设与传统课程相比,除了要讲解知识点之外,还要进行视频的录制、课程网站的维护等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很多教师望而却步。开一门慕课需要投入多大的工作量?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曾在一论坛中提出:如表1所示,开设MOOC课程,首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准备传统课程,但重复几次开课后,投入的工作量显著降低,最后将远远低于准备传统课程。所以,建设慕课课程,教师需要花时间用心来制作,后面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提高对慕课的认识,从思想和态度上接受慕课;同时应加强自身的能力,掌握一两种信息技术工具来制作或修改慕课。
积极参加培训活动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教学技术层出不穷,软件、平台的更新速度飞快,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化建设处每学期举办一次主题为“如何制作一门慕课”和“‘石大云课堂网络课程建设技巧和经验交流”的培训讲座,介绍慕课的制作软件和技巧,以及邀请课程建设比较好的教师分享建课经验。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每学期也会举办信息化教学研修班,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或团队,围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等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发展活动,强化实操培训模块,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慕课的发展,社会上也有很多关于慕课建设的培训班。教师要积极参加类似的培训,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建设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资源共建共享 慕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使优质资源得到广泛共享。因此,教师除了同自己的校内团队建设慕课外,还要善于同不同高校的教师或慕课开发商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制作慕课。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能共享一些优质资源。制作好慕课后也要将课程放在公共平台上共享给他人使用。
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政策激励 除了教师的自身因素外,学校教务处、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教师建设慕课的积极性,如组建相应的团队,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另外,在职称评审和成果认定方面也要考虑教师在慕课制作方面的工作和成绩。
4 总结
当今社会,信息化已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信息化摆在突出位置,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化。信息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改进管理方式、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都需要信息化的全面支撑。慕课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有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因此,高校教师要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应用到慕课的制作和运营过程中,使我国的慕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慕课行动宣言》发布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慕课[EB/OL].[2019-04-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904/t20190410_377278.html.
[2]魏传光,洪志雄.超越与局限:MOOC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比较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4):10-17.
[3]余英龙,张桂力.基于快课理念的慕课视频技术解决方案研究[J].科教导刊,2016(2):27-28.
[4]新总裁金晋瑛.肢体语言造就大演说家[EB/OL].[2018-09-12].http://k.sina.com.cn/article_6393678535_17d17cac700100cnl6.html.
[5]张一春.精品微课必过六关[EB/OL].[2014-09-24].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2v2cc.html.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网络课程建设项目“‘慕课教学模式改革与资源技术服务课程群”(基金编号:WLKC1604)。
作者:宋晓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化建设处,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学资源建设和高校信息化;张勇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化建设处,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2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