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修身意蕴
——以《修身》篇为例

2020-03-17 05:21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修身公义义利

聂 磊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 230039)

荀子的修身思想有着独特的内涵,是荀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荀子的修身思想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荀子认为修身的根源不仅在人性恶的理论中,还隐藏在人自身所具有的内在自觉性中,并提出了修身的方法和准则。本文拟从“修然自存”的修身根源、“治气养心”的修身方式、“公义胜私欲”的修身表现等三个方面来探究荀子等修身思想。

一、修然自存的修身根源

荀子在《修身》篇中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1]12荀子所提的“善”并非孟子所指的天赋道德的“善”,而是指一种好的行为,这也是修身的根源所在。荀子看到了身体对行为的作用,认为我们的身体是行为的直接发动者,一切“善”或“不善”的行为都由我们的身体直接发动。因此荀子提出了“修然必以自存”的修身思想,认为人作为主体行为的直接发动者,当主体见到美好的行为,一定要用它认真地对照修正自己,使这些美好的行为也出现在自己身上。

荀子使用“见善”二字为修身奠定了基调。通过“见善”并加以“修”可以使人们达到善的行为结果,从而进一步开启自我的自觉,也就是“修然必以自存”。他通过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结果来说明修身之本,从“见善”与“见不善”和“善在身”与“不善在身”这两个方面,以及所对应的“自存”与“自省”和“自好”与“自恶”,来说明在修身过程中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结果对修身的影响及其重要性。荀子又从人对这两大方面的反应来进一步说明修身的自觉性。

“见善”就会使之“自存”;“见不善”就会使之“自省”;“善在身”就会使之“自好”;“不善”在身就会使之“自恶”。这些现象的结果都是通过自己的“修”来达到身的自觉性。“自存”并不是说善本身就存在于人心中,虽然见到美好的事物和行为人们都是心向往之的,但是不“修”是不会“自存”。这里可以看出荀子性恶论的萌芽在《修身》篇中已初见端倪。同时,荀子在《性恶》中说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289。荀子从人性论的角度给出了的回答,他认为善是人为的,并不是天生的。换言之,善是后天“修”来的。因此,荀子修身的根源就是看到了人性的恶的一面,人的行为是人身体最直接的体现。当人们“见善”“见不善”“善在身”“不善在身”时都要对照自己本性加以“修”。

荀子所说的“修然自存”并不是依靠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来使自己必须要达成某一行为结果,而是一种依靠内在的道德自觉来使自己达到某一行为结果。荀子在《礼论》中说:“性者,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也。”[1]243在这里荀子论述了性和伪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人性在生理层面上是根据欲望决定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所说的“性恶论”。人性是恶的,需要人为来使人性趋向善,“如果没有人性的自然本质,人为就会没有意义”[2]。从这里来看,修身思想中所彰显的人的内在自觉性,正是性和伪的结合。荀子认为,性和伪的结合使得“见善”就会修然自存,使人体现出人性的内在自觉性。荀子从性恶论的层面和人在“修”之中的内在自觉性来说明修身的根源所在。

二、“治气养心”的修身方式

荀子从修身的两重意蕴进一步阐释修身方式。他认为修身是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使人的精神达到更高的道德修养。对此,荀子引入“心”的概念阐释修身:“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1]206他认为心能依据五官所提供的印象而认识万物,因而强调心具有主导作用。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心的自由意志,认为心能够主宰行动[3]。荀子用“治气养心”来概括修身的方法,并且认为修身的关键就在于“治气养心”。“心”作为一种感官,既具有认识作用又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把“治气养心”作为修身方式,通过“治气养心”来使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1]16荀子认为“治气养心”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遵循礼,最重要的就是得到良师指导,最神妙的就是要做到专一。

荀子从“礼”“师”“一”三个方面来阐释治气养心之术的内容,这三个方面也是修身的三种途径。从第一个方面来说,荀子认为“礼”是“治气养心”的修身方式。他认为,礼不仅为治国的政治制度,还是规范民众行为的社会制度。同时,荀子通过对法的强制约束性的借鉴,将其引入到“礼”的自觉约束性中,使得礼在荀子那里具有了法的强制约束性。荀子认为,“治气养心”的关键就是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使自己的心符合礼的要求。有学者指出:“荀子援法入礼,使本来具有法律功能且宰制法律的礼本身成为一种类似于法的存在。”[4]这说明荀子认为礼不仅具有法的性质,还具有人的自我约束性。因而,礼不仅要规范人的行为还要规范人的心。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1]16可见,礼在“治气养心”中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从第二个方面来说,荀子认为“师”是“治气养心”的修身方式。学习礼,才能使人的行为符合礼。但是人不能无师自通,学必有所授。“君子曰:学不可以已。”[1]20为什么如此强调学的作用呢?原由在于学的内容是什么和谁来教授。荀子提出了“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1]20“师者,所以正礼也”[1]20等观点,认为学就是要学习礼,学必有所授即是老师教授。“师”不仅是指礼的践行者,更是礼的规范约束在人身上的具体体现。荀子认为,老师可以纠正我们不符合礼的行为,可见“师”在“治气养心”中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从第三个方面来说,荀子认为“一”是“治气养心”的修身方式。“一”是爱好专一、用心一处、专心致志;也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礼”的约束和“师”的教导下,“一”作为“治气养心”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达到“神妙”的作用。修身必然要有所学,学习就要用心一处,心意专一。荀子认为,通过长时间的熏修涵养才能达到一定的修养境界。荀子生动地描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4-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1]5。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的境地。只有用心一处、专心致志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即使自己没有捷径可走,只要用心一也,也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

“从内容看,《修身》多道德说教而少理论思辨,主张以礼养心,尤其重视师法的作用。”[5]荀子通过对治气养心之术的三种描述,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荀子修身思想提供了途径与方法。仅从治气养心之术的方法与途径来说,荀子的修身思想主要侧重在内在自我修养,即儒家的内圣修养。我们从整体上看荀子的修身思想,会发现荀子的修身思想重点在于“外王”,即如何使得内在的修养落实在外在的事上。我们不能简单的从道德修养方面来看荀子的修身思想,更要从外在功用方面来理解荀子的修身思想。

三、“公义胜私欲”的修身表现

通过对荀子修身思想的整体把握,发现荀子不仅注重内在修养还注重内在修养完成之后的外王的体现。修身不仅要修内,还要有外在的体现,荀子给出了“外王”之道的标准:“君子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荀子认为,内在的修养完成之后所显现的标准为“不离公义”,即在处理外在的事上能按照公义来去摒弃自己内在的私欲。

荀子修身的要求在最后所要达到的完满境界,具体体现在义利、志向、容貌等三个方面。首先在义利方面。荀子认为,在处世过程中难免会触及到义利,因此不要过分追求利,更不要为了利而违背了义。这也是荀子提出“公义胜私欲”的修身标准,“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1]22,“君子之求利也略”[1]36。在义利之辨中,孔子基本上不谈利,荀子认为君子是可以追求利的,但是不可以先利后义,要把义放在首要的位置。荀子认为义利之中,义是明显高于利的。荀子修身思想把义利和荣辱放在一起论及,可见荀子已经开始不回避利的问题,正视利的存在。他认为当人修身达到完满之后,自然对名利看得比较淡泊,即使追求利也是在符合礼和义的规范。

其次是志向方面。志向是修身的重要体现,可以展现出修身的水平。荀子说:“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1]22修身就是由普通人到士人再到君子,再由君子到圣人的不断修养。荀子认为,通过不断地修身涵养自己,最终根据自己修养的水平来判定自己属于哪种水平。他认为能够坚定地遵循法度并有所行为的人则是士人;能够意志坚定并且身体力行的人则是君子;能够思虑敏捷明智并且力行不止的人则是圣人。圣人是对“仁”的超越,是“仁”的极致,是一种理想[6]。荀子认为,修身的最高志向就应当是成为圣人,如果不能成为圣人则要做一个坚定志向、“笃志而体”、孜孜不倦追求人生理想的君子。

最后是容貌方面。人的神情容貌能够展现一个人的涵养。荀子说:“安燕而血气不惰,穷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1]19人休息的时候气血并不是怠惰的,劳苦困倦的时候神情容貌并不是萎靡不振的,恼怒的时候处罚不过分,喜悦的时候赏赐也不过分。荀子认为,神情容貌都会处处合乎礼的要求,无论是恼怒或喜悦所做的决策都不应受到私欲的干扰,都要按照修身的准则去修身养性,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达到“公义胜私欲”的修身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言,荀子从人的“性恶论”及人的内在自觉性的角度论述了修身的根源性。同时,荀子认为“礼”是修身的中的重要规范,通过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从而达到“治气养心”。荀子的修身思想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我们认识到修身的意义,并为我们提供了方法途径。努力涵养自己,使自我成为一个笃志体行的君子,这也是荀子修身思想对当代的启发。

猜你喜欢
修身公义义利
北京义利经典味道百年情
面包老炮儿
辛公义爱民如子
兼济天下:苏南义庄经营中的儒家义利经济
公平正义视野下对洞穴奇案法学思想的探究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应坚持义利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