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本质的内涵及其时代责任

2020-03-17 05:21黄健云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陌生化育人文学

黄健云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苏联化”。苏联化的文学理论以“意识形态论”、“形象论”与“反映论”为核心概念。受其影响,我国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本质的看法就综合了这三个概念,于是,有了如下的定义:“文学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文学是语言艺术”。综合起来的概括则是:“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

这些定义,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也的确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但是,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定义是对哲学中的“二元对立”原理的简单图解,因此,对作家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几乎没有关注到,这个忽略,应该说是无法准确定义文学的。通过对文学活动的考察,可以从四个维度定义文学:文学是情感艺术;文学是创意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是育人艺术。

一、文学是情感艺术

文学是情感艺术,本来是古今中外的共识。例如,中国古代的“缘情说”,浪漫主义时期雪莱的“情感说”。当代美国理论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说:“一件艺术品,经常是情感的自我发现,即艺术家内心状况的征兆。如果它再现的是人,那么它或许就是某种面部表现的复制,示意着这些人应有的情感。也可以说它表现着情感赖以发生的社会生活,即表明了人们的习俗、衣着、行为,反映了社会的混乱秩序,暴力与和平。此外,它无疑可以表现作者无意识的愿望和梦魇。”[1]

苏珊·朗格这段话,可以说是全面总结了文学艺术与情感的密切关系,这些情感,它不但是人本身“某种脸部表现的复制”,还可能表现着情感赖以发生的社会生活,甚至可以是作者无意识的愿望和梦魇。这是十分深刻、科学的分析。

著名作家陈忠实在其名作《晶莹的泪珠》写其父母因为贫困生活而无力供其读书的表情:

每当这时我就看见父亲顿时阴沉下来的脸色和眼神,同时,夹杂着短促的叹息。我便低了头或扭开脸不看父亲的脸。母亲的脸色同样忧愁,我似乎可以看;而父亲的眼睑一旦成了那种样子,我就不忍对看或者不敢对看。父亲生就的是一脸的豪壮气色,高眉骨大眼睛统直的高鼻梁和鼻翼两边很有力度的两道弯沟,忧愁蒙结在这样一张脸上似乎就不堪一睹。[2]

在这段话里,“我”的不安、无奈,父母的愧疚与无奈的感情,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了。这些透明的感情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应该说,文学本质的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它是情感艺术。

二、文学是创意艺术

文学是创意艺术,也就是说,文学必须是自己独特的体验、独特发现和独特表现的艺术,是作家独特的“意”的独特表现。这是作文最可贵的品质,也是文学去“同质化”的美学追求。“创意”要求是“道前人之所未道”或“道前人所未尽道”。当然,这里的“意”必须以艺术的方式予以表达。

独特性是经典艺术成为经典的理由,也是经典艺术的价值追求。优秀作文的价值也必然体现在独特性上。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体验的独特性、发现的独特性和表现的独特性等三个方面[3]97。

体验的独特性指的是创作者对客观对象的体验是独特的。不同的作者,其体验是不同的。因为作者的生活经验不同、艺术修养不同,或者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都有可能导致他们体验不同[3]97。俞平伯和朱自清曾经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由于体验不同,笔下的桨声和灯影就有区别。特别是对歌妓的态度,明显有差异。朱自清拒绝歌女的献唱是由于道德的正义力量,但他也很后悔,认为这么做会让她们很失望。因为在朱自清看来,歌妓实属生活所逼,如果能给他们必要的支持,也是一种善意。因此,朱自清体验到的是接受服务和道德的正义力量之间的冲突。而俞平伯的拒绝是很干脆的,因为他觉得,接受歌妓的服务是肮脏龌龊的行为。因此,他体验到的是面对诱惑时道德先在的优越感。体验不同,他们笔下的歌妓形象就不同。这样独特的体验,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了不同的审美价值。

发现的独特性主要是指艺术家在感受、体验、观察对象的过程中,对对象所隐含的“诗意”的发现的独特性,每一个艺术家的发现都是独特的[3]98。正因为这种独特的发现,客观事物的万千变化的情态美、本质美才被充分地表现出来。如贾平凹的《丑石》,作者通过这块石头的遭遇及机遇,发现了丑石的伟大之处:因为丑,无人看中它。奶奶嫌它碍事和存在的危险、伯父嫌它不规则、孩子嫌它身上长的青苔,所以它是多余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天文学家慧眼识宝,丑石的命运才从此改变。这种变化,贾平凹发现了其与人生之间的“诗意”关系: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4]

这种发现是独特的,因此也是震撼的。在艺术创作中,独特的发现对创作的影响非常重要,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的意思是说,发现美是艺术创作的前提。散文诗作家敏岐曾写过一首《牵牛花》[5]。牵牛花是一种只开花不结果的花,生长速度很快,一路开花,一路生长。敏岐在写完它的生长态势之后,写下这么几句:“不应该是这样的启示/一路上吹吹打打/也能青云直上”这个发现太有价值了!敏岐揭示了在不正常的岁月里,有些人凭着吹吹捧捧的本事走上了领导岗位,从此更加不可一世。这是敏岐独特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使这篇散文诗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表现的独特性指的是艺术家用独特的形式把其体验和发现传达出来[3]98。在这独特的表现中,可以是语言独特,可以是形象独特,可以是表现方式独特。这样的独特,往往给读者一种“震惊”的感觉:我怎么没有想到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呢?所以,独特的表现的价值往往在于艺术家用独特的方式把别人想到而无法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形象地予以表现出来。以马雅可夫斯基的一首诗《唯一的一条腿》为例,来说明独特的表现的价值:

我将保护和疼爱,

你的身体,

就像一个在战争中,

受伤的士兵,

保护着他的,

对任何人都不需要的,

唯一的一条腿。

这是一首爱情诗,他要表达的是一个孤独的男人在寂寞难耐之时想念他远方的情人的感情。在文学史上,爱情诗多如牛毛,马雅可夫斯基这首诗与其他作品相比,他有很独特的意象和表现方式:借助一条再也不能或缺的一条腿表示自己对爱情的珍爱。这条腿已经成为了自己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所以,他要坚守它、呵护他。这样独特的表现方式,就让人享受到一般爱情诗所没有的震撼之美。

三、文学是语言艺术

文学塑造艺术形象的媒介是语言,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质特征。由于语言媒介的特殊性,使得文学形象是以“间接”存在的方式出现的。那么,如何使这“间接的形象”栩栩如生呢?这就需要“陌生化”的语言了,这样的“陌生化”语言具体表现在形式的陌生化和内涵的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代表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文学即技巧。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艺术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6]要实现“陌生化”的效果,语言的创新是首要的选择。因此,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就会消除日常生活的“自动化”语言,而采取形式新颖,打破语法常规的语言。以笔者创作的一首短诗《应急灯心语》为例:

别笑我素面朝天,

别妒我安逸自由。

假如太阳突然沉没,

我会即刻给你送去光明。

明知瞬间会耗尽生命,

我也要学那樱花,

迎着你的目光,

倾情绽放。

诗中的“假如太阳突然沉没”就是采取了“陌生化”的手法,如果直接说就是“假如突然没电了”,这样的表述合理,但没有“趣”,缺乏“诗意”,就无法称为艺术品。在文学史上,更多的优秀作品无一不把这样的“陌生化”当成自觉的美学追求。

内涵的“陌生化”主要是说,文学语言能超越“所指”的局限,而以其“能指”的丰富性增强文学艺术的韵味,从而产生“其言也浅,其意也丰”的美学效果。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来表述这种陌生化的美学效果,所以,作家在很多时候,就是自觉地追求“陌生化”的表述。最典型的有两首诗。一是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二是张籍的《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从“所指”来看,第一首说的是一个新婚的媳妇在拜见公婆前的羞涩与不安;第二首说的是“越女”的矜持与自信。从“能指”的角度看,第一首既可以说是在拜见陌生人之前,我们必须先“修饰”自己,以示尊重;也可以说是传达了“仪式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这首诗的最初意义是朱庆馀在临考前试探他的老乡、主考官张籍,他的意思是“我的水平能考上吗”。张籍作为主考官,当然不能直接说:“你很厉害,没有问题。”于是,他也含蓄地以诗回应。从“能指”的角度看,既可以指对越女的美丽和价值的高度评价;也可以指对朱庆馀谦虚姿态的肯定。当然,其最初的含义是想对朱庆馀说:“你水平很高了,放心考吧。”

正是“陌生化”的内涵,使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读者赋予新的含义,从而不断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品也因此获得的永恒的生命。

四、文学是育人艺术

关于文学的育人问题,最早可以从柏拉图的“寓教于乐”中得到体现。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很早就有论述,比如孔子“兴观群怨”说,《诗大序》中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善乎诗”,以及“文以载道”等,这些文论都表现了对文学的育人功能的高度重视。但是,这种传统在当代多元化美学思潮中受到弱化,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重申文学艺术的“育人”功能是时代之需,是对文学优秀传统的坚持和发扬。坚持文学的育人功能,实际上就是要坚持通过文学对读者的情感的熏陶,通过对读者灵魂的濯洗,引导读者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作家应该承担起引路人的作用。

育人功能的回归是时代之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文学家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对文学艺术创作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我们今后从事文学研究、文学创作的指南,我们必须自觉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做好文学研究工作。

育人功能的回归是文学艺术的应有之义。文学是“人学”,写人的生活,熏陶人的情感,引领人的发展是文学艺术本该具备的天然功能。纵观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无一不是因为感动人、鼓励人、鞭策人而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

最近十多年来,创意写作在中国大陆得到快速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了燎原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创意写作理论书籍;2007年,复旦大学设立了全国首个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学位点;2009年,上海大学成立了由葛红兵领衔的创意写作研究中心,2011年该校又组建了创意写作创新学科组,实现了创意写作硕士招生;201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先后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方向)本科生;广东财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等高校也在积极进行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7]。很多专家认为,创意写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接地气”。它不但继承了传统文学的优点,强调作品的“美”,还充分发挥了文学渗透性的优势,把“审美生活日常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当成了自觉的追求。创意写作强调,写作是大众的,可以快速地进入产业链终端——文化消费领域。这个观点表明,创意写作自觉地把美化社会生活当成自己的责任。

而要实现文学的社会责任,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创意写作在“育人”方面,突出了作家培养的可能性,他们把多萝西娅·布兰德的“作家是可以培养的”,当成是“育人”的旗帜,积极探索培养作家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同时,在具体的创作引导中,创意写作强调从内心体验出发,从“意”出发,从内容出发,从非虚构文本出发,目的是让有志于创作的普通人树立信心,从而突破传统写作理论中的条条框框,逐渐走上创作道路。在创意写作理念引领下的文学作品,也因为其“接地气”的本性,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育人”效果日益明显。

总的来说,我们通过对文学性质的多层面的解释,能更全面地认识文学本质,从而促进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陌生化育人文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我与文学三十年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