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牵引及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中的应用

2020-03-17 05:17:06丁晓云张永灵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针眼固定架克氏

汤 菲 丁晓云 张永灵

骨牵引及外固定架是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为针眼感染。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在国内针眼感染发生率为35%~50%[1],国外针眼感染率为85%[2]。品管圈活动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员自愿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全体成员集思广益,相互协作,并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使工作逐步优化的一种质量管理方式。本医院创伤骨科在2017 年10 月开始,在预防骨牵引及外固定术后针眼感染中应用品管圈活动,从而使针眼感染率得到有效降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 月-9 月在本医院创伤骨科行骨牵引及外固定架手术76 例患者(对照组),男40 例,女36 例;平均年龄(42.57±14.53)岁;包括骨牵引患者67 例,外固定架9 例。2017年10 月-2018 年5 月 开 展QCC活 动 后 患 者87 例(QCC组),其中男44例,女43例;平均年龄(42.68±15.44)岁;包括骨牵引患者79例,外固定架8例。资料选取时,排除认知能力不全及精神异常患者。QCC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针眼类型、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遵从自愿自发原则成立创伤骨科品管圈活动小组,1 名高年资护士作为圈长,另有1 名副圈长与4 名组员,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技术指导并参与讨论,确定圈名为“护骨圈”,每月开展2 次活动,每次1 h。

1.2.2 现状分析 活动小组通过脑力激荡法[3],使圈员发挥最大想象力,在材料、人员、环境、其他4个方面找出针眼感染发生的原因,并绘出针眼感染原因分析鱼骨图。圈员进行讨论、打分、排名选出6 大要因,绘制柏拉图,按照80/20 原则[4]选定3 方面改善重点:骨针局部引流不畅、患者合并糖尿病、克氏针松动移位。

1.2.3 设定目标 通过品管圈活动5、3、1 分等级评分标准[5],得出护骨圈的圈能力为73.3%。通过品管圈目标设定公式即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改善重点×圈能力)=37.8%-(100%-37.8%)×81.38%×73.3%≈10.6%将“护骨圈”活动的目标设定为将骨牵引及外固定架术后患者的针眼感染率由37.8%下降到10.6%。

1.2.4 措施的确定和实施 针对发生针眼感染的三大真因,品管圈活动小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针眼感染的管理,规范骨牵引及外固定架术后钉道护理的操作流程。①对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加强对血糖的监测,积极治疗基础疾病。②针眼引流不畅患者,保持针眼局部清洁,有血痂及时去除,同时保持布朗氏垫清洁。③牵引及外固定架患者手术后舒适度降低,易发生躁动不安致使克氏针移位从而发生感染。为提高患者舒适度,利用发明专利牵引保护套为患肢保暖,促进患者舒适,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依从性。在整个措施的实施过程,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有效管理。

1.2.5 活动效果评价 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骨牵引及外固定支架患者针眼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易感因素相同时钉道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易感因素相同时钉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钉道感染发生率比较 QCC组患者的钉道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在同样易感因素下针眼感染的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2 实施品管圈后患者针眼感染率变化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3.1 做好患者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不佳使患者针眼反复感染。住院时间增长,住院费用增加,患者躯体舒适度降低,故从患者入院起,做好血糖管理。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血糖调整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指导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做好每日的五点血糖监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大大降低了针眼感染的发生率。

3.2 保持针眼局部引流通畅 针眼局部因渗出多,易形成血痂,结痂后局部引流不通畅,可形成痂下积脓。每日消毒针眼局部两次,及时清除血痂,保持针眼引流通畅。通过品管圈活动先后可见,保持局部引流通畅,对控制感染发生成效显著。

3.3 保持克氏针位置良好 患者牵引及外固定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及护嘱正确活动。私自调整牵引肢体的位置及砝码重量可导致克氏针移位,增加感染概率。品管圈活动对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宣教及指导,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减少克氏针移位的发生,从而降低了针眼感染的发生率。

总之,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骨牵引及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使圈员掌握了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技巧,并从此次品管圈活动中总结丰富经验,更好为以后患者服务。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并且学会将新的管理方式应用到护理工作中来。

猜你喜欢
针眼固定架克氏
针眼
——破溃
饮食科学(2019年5期)2019-06-03 08:58:54
无天于上2035(一)
航空世界(2019年7期)2019-02-16 14:42:52
快速消除针眼10妙招
饮食保健(2018年22期)2018-11-19 11:43:48
KD407:悬挂器
去除与保留血痂对预防牵引针眼感染的比较研究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打完针千万不要马上按摩
科学启蒙(2015年4期)2015-04-14 03: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