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依然 徐 劲
脑卒中是以突然发生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与冠心病和恶性肿瘤共同称为三大致死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缺血性脑卒中(C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虽然目前CIS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但高血压是CIS的独立、持续的强预测因素已成共识。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并发CIS的概率至少是正常人的13 倍[2]。舒张压每下降5 mmHg和收缩压每下降10 mmHg,CIS的发生风险可减少30%~40%,由此可见,通过降压治疗可明显降低CIS的风险。近年研究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BPV)密切相关[3]。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血压患者CIS与BVP的特点,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医院神经内科与心内科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 收 治 的100 例 高 血 压 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符合201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诊断标准诊断为高血压。并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将其分为高血压合并CIS组(观察组,50 例)和原发性高血压组(对照组,50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年龄18~85岁;知情同意并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②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或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有恶性肿瘤者。
1.3 观察指标 ①一般资料:记录并比较所有受试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高血压病程。②BPV: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并比较所有受试者的BPV指标,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分析CIS与BPV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采用点二列相关(pearson)系数分析法,P<0.05 表示存在相关性。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性别、BMI、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BPV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24 hSSD、dSSD与nSS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DSD、dDSD与nDSD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PV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BPV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24 hSSD 24 hDSD dSSD dDSD nSSD nDSD观察组14.02±3.24 9.92±2.3 13.42±3.59 9.86±2.61 11.7±2.89 8.3±2.21对照组12.76±1.79 9.46±1.85 12.22±1.5 9.38±1.71 10.4±2.28 7.72±2.17 t 2.41 1.1 2.18 1.09 2.5 1.33 P 0.02 0.27 0.33 0.28 0.01 0.19
2.3 CIS与BPV的相关性分析 24 hSSD、dSSD、nSSD与CIS的发生呈正相关,见表3。
表3 BPV与CIS相关性分析
Metoki H等[5]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危险性与较大的血压昼夜波动相关,说明高血压患者发生CIS可能与BPV有关。Rothwell PM等[6]发现,与平均血压相比,SBP的变异性能更强地预测卒中和心脑血管事件。有实验发现,BPV与靶器官损伤的相关系数是血压水平的两倍[7],这说明BPV是独立于甚至超过血压水平的对各靶器官损害的影响因素。余传庆等[8]研究表明,CIS患者中脑血管狭窄与平均血压标准差和收缩压变异性有关。Duan JL等[9]发现,SBPV每升高1 mmHg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风险增加20%。
本文对5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BPV相关参数与50 例高血压合并CIS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年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发生CIS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是年龄增加导致血管弹性降低,从而血管顺应性降低,最终导致血压波动增大,使CIS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同时,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24 hSSD、dSSD与nS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4 hDSD、dDSD、nDSD相关性甚小,说明高血压患者发生CIS可能与BPV中的这三个收缩压标准差密切相关。BPV增大可能会导致血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剪切应力增加,从而加大内皮细胞的损伤风险,长时间可引起内皮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卒中。
总之,高血压患者发生CIS与年龄有关,而BPV尤其是24 hSSD、dSSD、nSSD这三项收缩压指标与CIS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与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时掌握患者的血压变化并做出有效的治疗,这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甚至是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