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升,刘武军,梁忠辉
(百色学院 1.马克思主义学院;2.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为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指明了方向。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017年12月,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遴选部分工作基础较好的省(区、市)和高校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等系列文件。在这些顶层政策推动下,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构建了“三全育人”体系,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目前效果如何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成为高校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从基本内涵来看,“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其中,“全员”是主体维度,包括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全过程”是时间维度,指的是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全方位”是空间维度,涵盖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育人”是目标维度,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见,“三全育人”涉及到多个维度,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科学的协同机制,才能有效运行并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推进,“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影响,已经或即将给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载体等带来巨大变革”[2]。高等教育正呈现出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内容多样化、教育目标科学化、教育环境复杂化等新特点。因此,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努力构建系统协同的育人格局。
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更加鲜明、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在复杂多变的信息海洋里,大学生的认知边界、思维模式和价值选择时刻被刷新,他们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均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的立德树人问题,尤其是立德,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3]。基于此,高校必须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调动多种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立德树人的预期效果。为此,高校要建立科学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处理好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好各教育要素的育人功能,并准确把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运行规律和变化特征。
基于上述的理论判断,本研究对8所高校进行了深入调研,重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建立科学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结构化访谈。调查时间为2019年6至7月,调查对象是广西、广东、重庆和云南共8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在遵循样本可获取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调查学校的类型层次、教师的职称岗位和学生的年级、专业、性别等情况,选样尽可能体现异质性和全覆盖。问卷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发放教师问卷共200份,回收188份,有效率为94%;发放学生问卷共800份,回收772份,有效率为96.5%。采用SPSS13.0对单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对双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交互分类统计。结构化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党群部门、学工部门的负责人和二级院系的学工组长,以及专任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等,访谈结果只作为辅助分析调查问卷,不直接用于定量分析。
调查问卷的设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意见》《实施纲要》等为理论基础。问卷框架包括基本信息、客观题和主观题,内容设置涵盖了“三全育人”的四大基本问题,即师生对“三全育人”的态度问题;对“三全育人”的内涵、特征、作用等认识问题;对“三全育人”的效果评价和改进建议问题;对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等育人体系的认识态度、效果评价、改进策略问题。为便于对比印证,在四大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师生在“三全育人”中的不同角色,对问题的设定角度进行了适当调整。
访谈提纲则从“三全育人”的内涵、问题、评价和优化层面提出四个问题:如何理解“三全育人”的内涵;学校“三全育人”存在的问题;目前“三全育人”的作用发挥如何;如何构建科学的“三全育人”体系。同时,为辅助分析调查问卷,访谈内容的设置也对问卷内容进行了印证,如对“三全育人”的效果评价、师德师风评价、校园文化建设评价等。
1.教师对“三全育人”有理性认识,希望系统落实
教师是“三全育人”的责任主体,也是“三全育人”的实施主体。因此,教师对“三全育人”的态度如何,将决定着“三全育人”的实施效果。调研发现,教师对“三全育人”有理性认识,希望得以系统落实。
首先,多数教师对“三全育人”认同度高,但也有少数教师存在认识偏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的作用是“三传三塑”,即“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4],这就要求新时代教师不仅能教书而且会育人。调研发现,有90.2%的教师认为自己关注并了解“三全育人”;有92.6%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育智”的同时也注重“育德”,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有87.5%的教师认为“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这说明教师在总体上认同和支持“三全育人”,并积极参与其中,体现了教师队伍的育人使命和担当。数据也同时显示,还有少数教师缺乏对“三全育人”的认同和支持。有9.8%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太关注“三全育人”;有12.6%的教师认为“三全育人”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有10.5%的教师认为“三全育人”实施难度大;有23.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难以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表明,教师对“三全育人”的认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高校加大对教师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其次,教师能够认识到“三全育人”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还需深入理解。在“三全育人”内涵的理解上,90.6%认为自己了解“三全育人”的含义;87.4%认同“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83.2%赞同“三全育人”要做到“育德”和“育智”的统一;92.5%赞同“三全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85.7%认为“三全育人”要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体现了教师对“三全育人”的重要性认识比较到位。但同时也发现,有部分教师对“三全育人”具体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在“三全育人”的地位问题上,62.1%认为“三全育人”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34.2%认为“三全育人”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在“三全育人”的立足点上,78.3%的教师认同应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要求;80.4%的教师认同应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6.5%的教师认同应立足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72.9%的教师认同应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反映了部分教师对“三全育人”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还需高校进行系统解读,增强教师参与“三全育人”的行动自觉。
第三,教师认为本校“三全育人”实施效果较好,但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不够紧密。教师对“三全育人”的效果评价总体较好,认为很满意、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35.6%和30.9%,说明教师多数认可“三全育人”效果。教师对自身在“三全育人”中应具备的素质认识依次为:“为人师表”(92.5%)、“爱岗敬业”(91.7%)、“严谨治学”(86.2%)、“廉洁从教”(74.8%),表明对师德师风的评价会影响到“三全育人”的实施效果。调研结果同时显示,师德师风问题成为影响“三全育人”实效的重要因素。如“重科研、轻教学”(74.3%)、“重育智、轻育德”(60.5%)、“存在学术不端行为”(30.6%)等,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认为内部原因主要是:“职称评审不科学”(82.3%)、“管理制度不健全”(66.5%)、“奖惩机制不完善”(58.2%);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为:“功利化的社会风气”(79.4%)、“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56.3%)、“教师的总体地位不高”(51.8%)。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完善教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并加强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协调沟通,重塑师德师风,为推进“三全育人”提供制度和条件保障。
2.学生对“三全育人”有积极认同,期待协同推进
学生是“三全育人”的实施对象,他们对“三全育人”的认同状况和现实诉求,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三全育人”的认同度较高,期待能够协同推进。
首先,学生对“三全育人”的认同度较高,希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调研发现,96.4%的学生认为良好的思想品德对自身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认为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90.2%的学生希望在大学阶段能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反映了学生对“三全育人”的认同度较高,也体现出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发展充满期待。同时,学生希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综合素质调查方面,22.7%的学生认为“总体素质很高”,也有56.3%的学生认为“主流是好的,但还有提升空间”。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学生最希望得到学校指导帮助的依次是:“思想价值引领”(81.4%)、“社会实践活动”(73.2%)、“人际交往能力”(69.1%)、“开阔社会视野”(58.6%)、“生活基本技能”(45.9%)、“心理健康教育”(40.5%)。由此可见,高校“三全育人”要在精准识别学生具体诉求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化、类别化、阶段化的教育引导,并发挥协同效应,以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其次,学生对课程的思政作用有客观认识,能够清晰认识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在课程作用方面,75.3%的学生认为“两课”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水平和解决思想问题等方面作用明显,这表明“两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当不断强化其铸魂育人的核心功能;68.1%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59.0%的学生认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有效的育人途径。这就要求高校不断强化教师的育人职责、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在师德师风作用方面,认为师德师风对学生价值观塑造“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分别为45.6%和38.9%;认为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科研、轻教学”(70.2%)、“敷衍教学,缺乏育人意识”(63.4%)、“存在学术不端行为”(35.8%),这与教师对师德师风的评价相近。说明师德师风建设对“三全育人”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协同推进“三全育人”有新期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三全育人”的价值旨归。95.6%的学生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93.7%的学生赞同“核心价值观是立德之本、立身之魂、立业之基”的观点;90.2%的学生认为“时刻以核心价值观衡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由此可见,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较好。同时,学生也认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83.6%)、“强化理想信念教育”(72.2%)、“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69.3%)、“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64.1%)、“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50.4%)。从教育途径来看,除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以外,76.2%的学生认为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当中,71.7%的学生认为应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平台,64.8%的学生认为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50.8%的学生认为要发挥校园文化的涵养作用。这体现了学生对成长发展的多元化、系统化需求。为此,高校应不断创新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推动建立科学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
3.访谈情况印证了问卷结果
为了验证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对西部8所高校的56人进行了结构化访谈,包括8名学校分管领导、16名学工部门负责人和32名师生代表。在对高校“三全育人”内涵和意义的访谈中,87.5%的人认为“三全育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大思政”的时代要求,建立“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访谈发现,师生对“三全育人”的认识比较宏观抽象,还不够具体和深刻。对如何看待《意见》《实施纲要》等提出的有关“三全育人”的要求时,94.8%的人认为“三全育人”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并就如何通过“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提出有效建议。对于如何理解“三全育人”,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三全育人”的核心是“育德”,并强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为谁培养人”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在问及目前“三全育人”存在的问题时,被访师生大多认为由于“三全育人”是个巨系统,各方的协同还不够紧密、育人的内容体系还不够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等,还有个别对问题的把握不够准确。总之,访谈对象认为“三全育人”是具体的、是有可操作性的,但对建立“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深化。
通过对高校“三全育人”的现状调研,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一是师生对“三全育人”的认同度较高,但对其内涵和意义的理解还不够具体,影响到“三全育人”实效的提升,高校应通过建立主体协同机制,增强全员的责任意识,使“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师生对“三全育人”的总体评价较好,但在课程思政、师德师风等关键领域,还需高校加强建设。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教师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三全育人”提供坚强的主体保障。三是师生对“三全育人”中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认识较为清晰,但在具体实践中,还需高校不断创新育人的途径和载体,建立系统化的落实机制和协同化的推进机制,打造“三全育人”命运共同体,实现精准育人。
“三全育人”是党和国家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方针[6],是对立德树人特点和规律认识的全面提升和深化。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前高校的立德树人还存在育人主体缺乏联动、育人资源有待整合、育人方法创新不足等问题,要完成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协同机制。这里的协同就是“协调各种教育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7]。因此,要在准确把握各教育要素作用及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系统构建,形成主体协同、内容协同和方法协同的育人机制,不断提高“三全育人”效能。
1.强化主体协同,推动“三全育人”高效运行
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主要包括行政人员、专任教师、学工队伍和后勤人员等,构成了系统化、层次化的育人主体体系。在这个育人主体体系中,辅导员是核心主体,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是关键主体,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是重要主体。要在明确各育人主体职责的基础上,构建职责明晰、互动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在党政协同方面,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育人体制,党委在其中发挥育人的核心作用,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解到各个领域各个岗位,形成各主体育人的责任清单,并建立联动机制,推动各主体的协同配合,凝聚育人主体合力,激发育人主体动力。在二级单位协同方面,既要加强党政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也要加强党政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的纵向配合,始终将育人目标贯穿于业务工作的推进中,共筑协同育人网络格局。在教师队伍协同方面,着力完善“两课”教师、学工队伍和专业课教师这三大群体的交叉协同机制,通过制度安排,让“两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参与到专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见习实习等环节当中;让“两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当中;让学工队伍和专业课教师参与到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环节当中。此外,还要发挥后勤人员的服务育人作用,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共同推动“三全育人”高效运行。
2.强化内容协同,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内涵融通
内容协同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之间的关系。在“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体系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其他“九大育人体系”则属于工作育人范畴。据此,在育人内容上就可以分为课程体系内容和工作体系内容两个方面。首先,在课程体系内容协同方面,必须处理好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和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强化思政课程协同,要整体构建和创新发展思政各门课程,整体构建要求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拓展课程空间、灵活课程设置等,实现思政课程供给的多样化和推送的精准化;创新发展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同时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和本校本地的思政资源充实到思政课程中,形成系统化的思政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政资源。强化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协同,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全面融入思政元素,“深化和拓展主流价值引领在知识传授中的重要作用”[8]。使各类课程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要通过建立课程思政数据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设立课程思政科研项目等方式,拓展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在工作体系内容协同方面,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九大育人体系”的有机融合,使其既不出现内容重合,也不产生作用相抵,形成优势互补、互为中介、协同配合的育人资源矩阵。最后,统筹推进课程体系内容和工作体系内容的合力运行。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课程体系内容作为育人的主导性内容,将工作体系内容作为育人的基础性内容,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拓展性内容加以协调推进,实现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功能互补和育人内涵融通。
3.强化方法协同,增强“三全育人”实施效果
在“三全育人”实践中,方法协同主要是指教师“师德引领”和学生“自我教育”两种方法的协同。“师德引领”彰显的是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自我教育”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两种方法的有效协同,是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手段。首先,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师德引领”。毫无疑问,教师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要靠教师全员育人来推动,其师德师风如何,直接体现为教师能否履行育人职责,也体现为教师能否做到言传身教,关系到“三全育人”的实效。基于此,高校应秉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从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方面入手,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和师德师风制度规约,“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9]。使师德师风涵盖育人的全过程全方位,成为引领学生成长发展的强大动力。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可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个体自我教育主要有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行为管理;集体自我教育是指在集体内部,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方式”[10]。为此,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提供优质的实践活动载体,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力。如通过搭建网络思政平台并加强指导,让学生成为网络“思政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受益者,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最后,要强化“师德引领”和“自我教育”的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德育导师制度,通过发挥师德熏陶和师德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