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出路:生态文明观对学生德育渗透的思辨

2020-03-16 14:00牛建平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明德育生态

牛建平

困境与出路:生态文明观对学生德育渗透的思辨

牛建平

[作者:太原师范学院经济系讲师]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要想打造出一个美丽的中国,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便是建设生态文明。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融入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重要德育活动。本文针对生态文明观在学生德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旨在破解其困境,提出生态文明观对学生德育渗透思辨的出路。

生态文明观; 德育渗透; 困境; 出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也面临着考验。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而生态文明观在学生德育中渗透显得尤为迫切。

一、生态文明观对学生德育渗透的理论性和必要性

(一)理论品质:生态文明观对学生德育渗透的机理性分析

1.“物质变换”生态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资源是社会财富,自然资源是商品价值的来源。因此,生态具有使用价值,通过劳动而实现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物质变换”这一自然科学的术语解释人与自然及自身的关系,既赋予它以新的内容,又“给人和自然的关系引进了全新的理解。”[1]马克思还认为,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是实现人与自然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某种程度上,结论即是方法存在的形式。马克思告诉我们:以科学的角度去调整人类与自然在物质方面的变换,就是尊重自然的思想。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必须要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尊重自然,唯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意蕴,理性审视生态文明的时代价值启示,追求生态价值合理性和生态文明正当性,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人都要爱护自然环境,给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两个和解”生态思想

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两个和解”的思想,即“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转变,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2]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就是完成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人类本身的和解,即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解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前提,共产主义不仅仅在社会生产关系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异化束缚,还应当包括生态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是共产主义的必须条件。关于资本主义在生态方面所面临的危机,对于其实质而言,是由于资本家过度使用自然形式的资源,这也从更深层次揭露了其根本致因。倘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长期矛盾,便必须转变为共产主义性质的社会。这样一来,人类与自然才会实现同步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我们从中能够深刻认识到为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开设相关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明确解决生态性质危机的正确方向。

3.“两山论”生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著名的“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将全球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和新举措,让人民看到了党为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方面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进而也使人民对美好生态文明生活向往的信心更为坚定。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民要实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如果无法保证生态的安全,人类便不能够享受到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并且将会面临生存上的危机。

(二)时代使命:生态文明观对学生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生产力得以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群众生活的质量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这是每一位国民均能够看到的普遍现象。然而,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 例如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导致的环境危机、资源的枯竭在能源方面引发的危机,人口大爆炸造成的粮食短缺等诸多问题。一系列难题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将生态认知、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应当极力构建整体性、系统性的德育体系,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学校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生态环境道德信念。当学生在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联问题时,可以潜意识地去遵守生态环境方面的基本道德,甚至能够由自我的带动作用使得家人朋友养成生态环境的道德观。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衡量人类文明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尺度,生态文明观的养成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各种生态理念方面,例如,生态知识、生态情感、生态言语和生态行为等多个方面,就需要开设生态德育性质的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在道德层面上的素养,创造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德育环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观在学生德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一)学校生态德育培养欠缺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生态文明观在学校德育中也较为欠缺。学校教学是以教材作为依据而存在的,关于学生目前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其中也涉及到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但是,教材并未将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特别是我国大多数学校注重对学生专业教育的培养,而忽略了生态文明观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并且制度体系也不健全,导致学校生态德育培养较为欠缺。老师对生态文明观教育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存在不足,关于生态文明观教育思想道德性质的课程,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体化融合,缺乏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课堂上通常都是一个人在讲授,这就形成了以听为主的授课模式,甚至有的老师完全照本宣科,仅仅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设置,难以塑造学生的生态行为。

(二)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较低

生态文明素养是学生的内心和自然的互动以及融入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特别是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深度蔓延,因买卖、食用野味的口腹之欲引发学生对疫情的热议,再次反思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不够。由于学生对生态文明认识不够深刻、情感不够稳定、意志不够坚定,因而不能自觉地去遵守生态文明方面的各种行为准则。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有些同学讲卫生的意识淡薄,不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在校园乱扔垃圾,在餐厅浪费饭菜,在教室寝室白天开灯,洗漱时长时间不关水龙头。虽然很多同学知道这是不正确的行为,但由于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肤浅,对其本质和规律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全,在认知层面上并未形成意志与情感的转变。这不仅会对他们的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对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造成障碍,必须引起学校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三)生态责任意识的缺乏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生态环境却在不断恶化,生态文明观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作为一种协调性和平等性的意识,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培养旨在通过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生态责任教育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把科学的生态认知转化为生态责任意识,进而外化为社会实践中生态责任行为。生态责任意识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价值的缺乏。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校的教育发生矛盾时,特别是在生态文明观教育方面,往往缺乏统一性的价值取向。此外,社会重大的变革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存在局限,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不具备强烈的意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最终致使其产生逆变。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并未真正了解学生的具体需要与实际体验,仅是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与责任就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最终致使整个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想的目标产生较大差别。二是生态责任意识缺乏。生态责任意识不健全,不能意识到生态责任的担当,更没有转化为生态实践,也没有发挥带动辐射作用,更谈不上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了。

三、生态文明观对学生德育渗透思辨的出路

(一)建构生态文明观教育话语理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具有认识直接性的特点,并且人是以实践而存在的,这是一种独特的方式。环境道德方面的各种情感与认识,以及意志等有关活动均存在于物质层面,物质决定意识。首先,关于我国的生态文明观。马恩经典作家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指导性,坚定的立场,鲜明的观点,引领人们洞悉当今在生态方面的各种问题,深入了解其社会层面上的结构性本质,进而唤醒人类内心深处对人与自然之间本质联系的感悟,从而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孕育更深层次的意识,最终在生态文明方面创建出丰富的原创性与生命力的相关理论。其次,关于我国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要创设出适合的话语性体系。马克思将教育作为基本点,提出了有机论和辩证法原则,需要将这两者作为依据,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等国在生态教育方面的有关理论建立必要的张力。在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既是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教育自觉的理论脉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二)拓展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广度

在学校生态文明观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要努力克服理论教学中的那种呆板、乏味和枯燥的课堂讲授形式,增强其互动性开拓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点适时得到解决,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能力”。[4]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生态理论知识外,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如阅读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等,然后写读后感。还要加强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宣传。通过校园官网、官方微博、宣传栏、横幅、展板等多种途径,加强对校园生态文化活动的宣传,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与生态文明观教育相关的讲座,在提高生态理论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对校园生态文化活动的理论指导。要充分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开展生态文明校园文化活动,如节能环保设计比赛、生态文化节、光盘行动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行为,深化对生态文明观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生态行为的实践。

(三)优化学校生态文明课程体系

优化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的主要对象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这就需要为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开设有关的教育课程。一是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作用,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在建设过程之中的内在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从根本上提升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从科学的角度开设更为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学校要结合生物、物理等相关学科,设置生态文明教育板块,使学生具备足够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三是将专业化的教育与生态文明观教育相融合,结合各个专业的优势,有意识地将生态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优势互补,从而拓展教育的渠道,形成特征鲜明的课程体系。

(四)完善校园生态文明观教育制度

如果要构建科学、有效、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必须健全相关的制度。首先,完善学校的组织机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主管领导牵头建立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部门,统筹设计生态文明观教育方案,增强顶层设计力度,逐层合理分配相应的任务,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各个职能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协同推进生态文明观教育。其次,积极争取政府政策的支持,引进生态专业的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形成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合力。再次,制定相对完备的规章制度。在执行与监督,评价与奖励等主要环节上,形成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科学规范,成为切实可行的有效制度,进而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化体系,建构和谐生态的浓厚氛围,使之汇聚强大的正能量,致力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5]

[1][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吴仲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3.

[3][英]哈维.后现代化的条件[M].剑桥:波利第出版社,1990:180.

[4]何瑞强.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嵌合[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03):107-109.

[5]牛建平.困顿与突破:“美丽中国”背景下的生态补偿机制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商业时代),2013(34):11.

本文系山西省软科学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山西矿产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启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041002-5);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新时代高校宿舍生态育人共同体的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ZSSZSX056)。

(责任编辑:赵永奎)

猜你喜欢
文明德育生态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