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黄滢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及其培育
许黄滢
[福建江夏学院]
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已成为当下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对福州地区J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抽样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厘清当下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面临的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的因素,寻求新时期文化自信融入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
文化自信;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培育
作为中国互联网忠实拥趸的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上的言行,即其网络道德水平,关系并彰显出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文化自信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及文化的认同与尊崇。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将文化自信融入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思想体系的建构、认同及培育之中,寻求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的有效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文化理念和文化观等的充分认可与积极实践,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的信念。[1]它是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及理念的肯定和发扬。一个人如果缺乏对国家或民族文化的自信,就难以尊重既有的历史文化并与之产生共鸣,也难以在国际文化交流往来中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一起生活和言行举止的标准。基于互联网发展而形成的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在互联网世界的再现。它按照善恶是非标准,通过社会风俗习惯的无形之手,去协调网络社会的各种关系及其行为。[2]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网民也有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需要恪守。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道德乱象,如恶意泄露他人隐私、粗俗用语、网络霸凌等越发频繁,极大程度阻碍了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德认同是一个人基于认识判断和情感,在个人思想、言行举止上承认并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指大学生基于对网络道德本质的正确理解,从内心认可、尊重并践行网络道德。它是大学生道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在观念上的认同,更是在情感和行为上对网络道德的依赖。
本研究在福州地区J大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佐以抽样访谈。本次调研依托辅导员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93份,有效率达到95.78%。调研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对常见网络行为及网络道德认同的观点与态度。
笔者对回收的所有有效调研样本及访谈材料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认为新时期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网络道德意识的主流形体总体是坚定、积极、向上的。首先,政治立场坚定。87.3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网络上他们关注国家的时政新闻,能够主动运用网络力量维护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和谐。其次,更加自主获取知识。网络的发展扩充了大学生取得知识、信息的途径。90.2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网络让他们更加自主地获取知识,涉猎感兴趣的领域。第三,运用新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受访的大学生中有64.17%的人表示对网络热点事件、网络流行词等较为关注。98.34%的受访对象表示善于使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互动、讯息查询等。
互联网的发展在积极影响了大学生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网络价值观混乱。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阻隔,加速了全球的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流、摩擦与融合,尤其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严重冲击了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意识和道德认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混乱,甚至出现偏离现象,诸如“洁洁良”事件时有发生。第二,网络道德意志弱化。16.4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出于猎奇心态及青春期躁动等原因,浏览过一些不健康的网页视频等,有7.60%的人认为,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约束。网络信息琳琅满目,模糊了大学生的主观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削弱了道德意志。第三,网络道德情感麻木。网络社会比现实社会更加宽松自由,不少大学生沉迷网络,38.1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在网络上可以施展自身才华、发挥优势。在失意时,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安慰和满足感。大学生慢慢背离现实社会,对周围现实社会环境的感知力与参与意识日渐淡化。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问题的产生是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又遭到新形势下价值观的冲击。部分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不高,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社会,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问题的根本在于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中文化自信的缺失。
1.家庭网络道德教育不到位
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及文化信仰等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建构与文化自信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少家庭一味追求“高分”,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培养。一些家长对待孩子上网态度粗暴,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责任意识淡化,漠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引发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满时惯性地选择网络渠道进行宣泄,寻求心理慰藉和平衡。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网络道德观的构建与文化自信的养成,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也起到了反作用。
2.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薄弱
从传统教育体制角度出发,不少高校一直以来致力于智育教育,德育及校园文化建设长时间得不到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明显落后于网络发展,这势必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及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亟待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存在如涂鸦文化、宿舍文化、厕所文化等非主流文化,消极文化环境同样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认同。此外,高校对网络道德的相关制度保障不足。高校的规章制度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但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部分高校相关的制度缺位,没有有效的奖惩机制,仅依靠口头教育,难以警醒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同。
3.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缺失
社会是道德观念和文化自信养成的大环境。受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鱼龙混杂的社会环境下的网络道德状况着实让人担忧。当今我国社会文化环境中价值观念呈多元化,传统文化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精华部分被大力弘扬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但大学生思想及行为反映出一些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如炫富奢靡、贪图享乐、以自我为中心等。在当下网络社会中,无中生有的言论层见叠出,蓄意炒作、恶搞历史名人、诋毁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以上问题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及网络道德认同。
在新时期全国推崇并践行文化自信的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同现状面临挑战,虽然有关部门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但往往仅是简单的理论说教。我们应当根据实际从文化自信出发探索有效途径,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长期以来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3]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教育除了抓好智育之外,德育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传承与创新不容忽视。首先,培植爱国主义情怀。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对复杂的网络文化的判断力。其次,挖掘传承诚信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们过去追求的“正心、诚信、修身、齐家”等美德对于当代大学生仍有借鉴意义。应充分挖掘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尤其是要传承其中的诚信思想、立身处世等内容,取其精华,汲取美德,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再次,坚持文化建设的开放、包容性。面对复杂的网络社会,大学生应学会正视外来文化的挑战,加强对外文化交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力,在洋为中用中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融汇中西,让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出去,请优质的西方文化走进来。
自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要全面加速网络建设,优化网络环境,推进网络综合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社会作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应积极完善和加强网络建设与监管,为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营造有利环境。第一,应用网络技术完善网络安全体系。[4]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研究备受重视的大背景下,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各级负责网络技术的机构部门要扎实提升技术审查的技能与强度,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筛选频度和力度,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筑牢第一道屏障。第二,完善网络法规制度。目前在网络环境监管方面,我国法律法规仍存在部分空白,需要不断完善网络法规建设,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为信息传播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三,培育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并遵守网络法律准则,倡导文明健康上网,学会运用法律观念辩证地思考对待网络舆论事件,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信息,从正面引导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同。
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首先,发挥家庭教育正面影响作用。大学生个人道德思想意识与品德的形成深受父母一言一行的影响。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正面影响作用。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及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网络道德观念及水平的决定,家庭良好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够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其次,建设优质高效的校园网络文化。高校应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络文化的正面有效影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各类文体活动与竞赛,既能够陶冶道德情操,缓解身心压力,为大学生自我表现、展示才华提供舞台,也能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此外,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注重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制力,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共筑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最后,加强经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道德的发展水平。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从根本上说,道德认同也是一种对利益的认同。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物质文化水平,着力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是为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提供坚实的社会物质基础和保障。
[1]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EB/OL].(2016-08-05)[2020-04-2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5/c_1119330939.htm.
[2]李玉华,闫峰.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现状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62.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010.
[4]徐桂林.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D].安徽:安徽工业大学, 2015.
(责任编辑:赵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