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花,余小娟
(1.同济大学,上海201804;2.上海开放大学,上海200433)
建立相对完整与独立,同时又能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衔接、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而国家资历框架构建一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托和参照平台。从纵向来看,资历框架中职业性和学术性资历等级的纵向延伸及不同阶段资历等级间的有机衔接为职业教育体系纵向序列的形成提供基础与框架,职业教育这一教育类型的内部等级间的衔接贯通关系由此得以明晰;从横向来看,职业教育领域学历资格或职业资格与其他领域资格间的等值关系、互认标准及转换关系的确认也主要参照资历框架中资格标准体系,资格标准体系中各资历等级的“知识、技能、能力”标准,即(通用)等级标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各级各类资格间具体衔接、融通操作的实质内容与基础。
资历框架作为国家层面囊括各级各类资格的基准体系,是所有教育标准制定所参照的“母标准”,其对具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及影响作用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具体化的“子标准”来实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这个“子标准”就是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在(通用)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遵循资历框架中标准制定、运用的基本导向,同时又融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具体要求,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链接职业人才需求、培养与评价三大体系、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结构、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当前1+X证书制度中核心问题的关键。
以下将基于国家资历框架的视角,开展职业能力标准研究,明确职业能力标准的内涵、价值与路向,以期进一步为建设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启示。同时,也为进一步回应当前产教融合、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需求,构建职业能力标准的核心内容与具体路径,进而为直接指导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评价活动奠定基础。
1.能力、资格与学习成果
“能力”一词在宏观层面通常与“资格”挂钩。资历框架中的“资历”通常也称为“资格”。“资格”一词在汉语辞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从事某种活动所具备的条件、身份;二是由所从事某种活动或工作时间的长短所形成的身份[1],二者本质上都是个体能力的承认。“资格”一词在英文中的对应词为“qualification”,在具体的使用中,它以相应的标准或是某一具体活动的实际要求为参照,表征从事该活动的个体是否具有完成完整活动的条件,这种条件是个体在参与和实施该活动时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对其资格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将会被划分为多个维度。例如澳大利亚将这种综合素质划分为知识、技能以及知识与技能运用三个维度;德国则首先将其划分为专业能力和自主能力两大维度,基于该两大维度继续将其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能力以及自主性四个子维度。不同国家对此不同的维度划分出于对相关概念及原理理解的差异,也表现在其相对应的标准及具体活动要求的差异上。
“资格”和“学习成果”概念也紧密相连,前者是一种学习成果,经过完整或是某一阶段的教育与培训获得,并与指定的学习成果标准比较以确定其资格所在等级,同时按学习成果的类别划分对其进行多维度的阐述。各个国家对于资格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例如资格应用范畴的扩展,资格包含维度的调整,资格标准的进一步修订,这些都是根据本国发展需要和参照国际发展趋势做出的适应性改变。例如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将评估个体资格的侧重点由“知”转向了“做”,侧重于对个体能力的评估和考核,侧重于能够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偏向[2]。
2.职业能力标准的上下关联
普通教育路径主要通过“学历+学术性资格”来表征学习成果,职业教育路径则主要通过“学历+职业性资格”来表征学习成果,职业资格标准或职业能力标准(以下称后者)作为职业教育领域学历及资格获取的主要依据,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结果和评价提供了基本参考。
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从上下位、左右位的关联来说,可以说涉及到这样几类标准:(1)作为资历框架通用指标的等级标准,即母标准。资历框架的等级标准(即通用能力标准,Level Descriptors)是人才培养、学业/行业职业能力标准的母标准。资历框架一般用通用能力标准对每一级资历应达到的学习成果进行描述,以明确不同资历所处的级别,不同资历级别反映了不同资历要求的学习深度、难度和复杂程度。[3](2)但除了母标准之外,资历框架的切实落实还需体现在各类各级行业及教育专业,因此,需基于资历框架,根据各学科/专业/行业领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层级化、具体化的可实施性一系列子标准①也可进一步设计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类型标准的职业资历标准,即类标准,是为职业人才提供进修及就业进阶路线的各级职业资历阶梯的相应标准,如通过参照我国技工资格体系的五级资格标准,将其融入在国家资历框架中进行学历与职业资格的一体化和等值性设计。,包括行业职业标准、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及课程标准等系列标准[4]。作为基于各类行业需求的能力标准②在《香港资历框架》中也称之为《能力标准说明》,它作为承接“资历级别通用指标”的通用标准对各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行了具体说明,并且为后续职业阶梯课程和教材开发提供基准。,也是作为统领1+X的专业能力标准;而作为适应行业技术变化、专业补充性的职业技能标准,即为X标准。
只有形成一以贯之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才能确保标准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发挥连贯性和持续性。在这一方面,香港资历架构由资历级别通用指标(即等级标准)到行业能力标准说明再到能力为本的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当前,我国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建设已进入正轨,这也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内部标准体系已基本健全,取得较多建设成果。但基于母标准的子标准的开发,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所提到的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还有待建立。尽管当前我国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还未出台,但行业/职业能力标准的进一步推进“必须植入资历框架的分类分级意识、能力标准意识”[5],才能确保子标准及其证书制度具备框架性的制度保障,并与其他教育类型具有沟通与互认的功能。
在资历框架、类型教育、职普等值、学习成果等思想理念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与本土研究,多途径探索衔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贯通各级职业资格与教育的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明晰职业能力标准的内涵、外延及定位,是进一步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度、标准或机制相关理论的源头与基础。
我国现行的资格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由教育部门主管的学历资格体系和人社部门主管的职业资格体系。这两类资格标准体系各自发展,相互之间仍然缺乏融通渠道,与之相关的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多种教育质量标准并存,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脱节,教育成果难以衔接等,这些壁垒共同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目前学术界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职业资格/能力标准体系之间关系的关注与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围绕该主题,梳理现有文献,得到以下基本的研究内容: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与沟通的核心价值基础:学习成果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理念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了高度重视。学习成果作为国外持续实施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将迎来一种教育和课程开发的新范式”[6]。学习成果的内涵发展由关注教学策略的改进,到关注教育质量的评估,再到关注教育的衔接与融通[7]。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寻求与普通教育的等值、融通更加需要正视通过职业学习路径产生的学习成果的价值。
采用学习成果能够描述资格层级、国家资格,说明学科基准和行业标准。例如,在欧洲,无论是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还是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都采用学习成果概念来描述学历资格或职业资格。就当前国内学分银行的建设来看,大多基于证书、课程或学分。但基于证书、课程、学分的沟通在相同层次、相同类型或者沟通双方较为熟悉的基础上还较为可行。然而要实现学习成果在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转换,前述的沟通方式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且仅是学习成果的载体形式,必需通过学习成果(国际通常划分为知识、技能、能力三维)这个核心价值基础来进行比较、认证与沟通。这也意味着,各类教育应均以核心层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都要围绕这些学习成果展开,所有的教学环节和安排都是为了证明和传递学习成果信息。一旦各类教育都以学习者获得的学习成果为标准,那么沟通和衔接自然就会方便许多。这需要整个教育范式的转变,即以核心层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而仅仅在沟通机制上创新是不够的。
2.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框架制度基础:资历框架与资格标准
学习成果是各类教育的价值标签,要实现各类教育产品的高效等价交换,标准化的“产品货架”就是资历框架。资历框架中学习成果的维度、分类分级、同一描述分别决定了各类教育与培训的统一标准要求、资格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等值性与可比性,共同的标准和规范也为各类教育后续的教育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评价设定提供统一指导。《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定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而一以贯之所依据的职业资历(标准)体系是其类型及分级基础。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如前所述,我国对国家或地区国家资历框架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后尤其近几年才开始由对国外的经验介绍进入到理性及逻辑的反思阶段,并逐步由单纯的文本探究进入实施领域。与此同时,研究关注点固化的问题也一直延续了下来,无论前期的国外发展经验介绍,还是后期有一定创新性的本土化构建,学者们的关注点始终聚焦于框架构建的必要性及意义、框架结构、构建程序及主体、保障措施等,而对框架内容层面的核心部分——资格标准体系构建则关注较少。该部分内容仅有张伟远(2017)[8]、李建忠 (2011)[9]、李雪婵(2020)[10]、郑炜君(2020)[11]、李静(2020)[12]等少数学者进行了专题研究,相对于这部分内容对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重要性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由此可见,当前在资历框架视域下研究职业资格/能力标准的成果并不多见。当然,有些关于资历框架中标准体系的研究并不局限于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职业资格/能力标准,如“职业层级标准与能力要求”[13],大多是跨教育领域的资格标准,如层级描述符,等级标准等。相关研究在前述关于资历框架的比较研究中较为多见,而针对我国背景的标准现状及理论研究则很少见。当前一些较新的研究也指出,需要“重点研制国家资历基准框架及各行业的子框架标准”[14],这也要求进一步探索作为向上对接跨教育领域与产教融合的资历框架,向下指导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内部标准的职业资历框架的核心:职业能力标准。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的基准:职业能力标准
诸多关于资历框架和1+X的研究(李海东,2019[15];吴南中,2019[16];杜怡萍,2019[17])都强调了职业能力标准/行业资历等级标准的重要性,但如何构建该标准却很少进行深入探讨,与现有标准等上下位标准如何联结也很少涉及。学分银行作为资历框架制度实施的核心问题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多为解决学习成果的积累与转换问题,而更根本的问题则是需要从制度上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与融通问题,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解决该问题的核心举措之一就是建立兼容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资历框架及资历发展等级与要求,奠定跨教育领域共同的资历等级标准,即通用等级标准,进而具体到每一种教育类型,如职业教育中,根据产与教的关联以及上下位的标准体系建立自身的职业能力标准。基于此,才能进一步形成既能对接产业要求和基准体系,又能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的专业教学标准以及课程标准等系列标准。总体而言,跨教育领域的综合资历框架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等值互认提供基础。其下位的职业资历框架的核心,即职业能力标准则进一步“传承”这一导向与机制,并进一步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内部的衔接提供各级各类的贯通基准。
职业能力标准作为职教领域人才培养结果的基准,是联结人才需求、培养与评价三大体系的核心,是体现社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对人才质量与结构要求的对接平台,是实现出口端与培养端产教融合的关键纽带。分析制约产教融合的核心要素,应用学习成果新理念,开展系统的职业能力标准研究,对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以下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世界各国构建统一资历框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原有多元资格体系分立的状态,将各级各类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纳入统一的等级序列框架中,为各类资格的认证、评估及相互间融通提供同一平台。统一资历框架中的能力标准体系,作为国家层面上适用于所有教育领域的综合性基准体系,为该平台的运转确立了规范化轨道。能力标准体系中的各级各类标准要求在指导相应具体学科或职业领域资格标准制定的同时,不同等级、类型资格标准相互间在总体及知识、技能、能力等具体维度要求上的衔接和贯通,则能够为教育实践领域的融通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依据和操作上的参照。职业能力标准基于资历框架中的标准体系建立,在标准构建的学习成果导向、标准构成的维度划分、不同类型资格的衔接机制等方面“一脉相承”,继而深入到职业教育教学实践领域中,实现不同领域资格在专业教学和课程实施等层面的深度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离不开构建国家资历框架这一大视野。国家资历框架主要囊括了来自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及各级各类非正式、非正规学习过程的标准化学习成果,并最终表征化为学历教育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正式的资格证明形式。其中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在提供主体上横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学校系统与社会系统,在培养目标上以面向职业世界为主同时也兼顾升学的跨界教育类型,其学习成果所在等级的跨度及囊括资格类型的范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来说都更大,可授予的资格类型包含了大部分的职业资格,并且实现在学历资格授予上的纵向延伸。职业能力标准为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级各类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的授予划定“红线”,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搭建资历框架机制及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
职业能力标准作为联结人才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综合性标准,反映了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是对教育、培训及学习成果的具体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较为突出,办学首先满足的需求并非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质量和结构需求,而是升学需求、学历需求。国家层面多个大部头文件大力倡导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目的就在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突出矛盾。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犹如水之于鱼,是职业教育存在的本来之意,具有最大的迫切性,同时也更具实现的可能性。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通实现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作为人才质量参照平台联结人才培养供需两端的能力标准体系的建设还不充分。基于时代背景探索职业能力标准,在理论上可以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资格标准体系的建设规律,丰富产教融合和学习成果理论,在实践上可以回应当前产教融合、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关键问题,明确职业教育的真正需求,探索实现产教融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与可能路径。
我国专业教学标准在开发内容上参考了职业标准的要求与内容,但由于专业相应的职业面更宽,所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也更广泛,两类标准之间的对接机制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衔接模式,需要发展跨界的职业资历/能力标准,为职业界的要求顺利转化为职教界的课程提供坚实基础。尤其是当前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开展更加要求企业学习地点基础上的教学内容标准的开发,“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标准需要与学校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标准一体化设计”[18]。而职业能力/技能涵盖胜任劳动力市场行业职业群的能力要求和个人未来的发展要求,是学制范围内职业教育最终需要产生的学习成果,因此是能够指导各个学习地点开展职业教育的总方针。当前现代学徒制以及深度产教融合的开发、实施与评价更需要能够统领职业学校与企业教育培训统一的职业能力标准。
职业能力标准介乎于制度层面资历框架与证书层面1+X证书制度之间。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将实现职普等值、融通,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推动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融通,作为介于制度框架与资格证书之间的能力标准则是上下衔接沟通的重要桥梁。缺少该桥梁,则意味着上位的资历框架的建立缺少核心基础,也不能形成一以贯之的参考标准来实现证书价值和指导证书开发,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与价值又是国家资历框架各教育领域资格等值归类的直接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对下位的标准和证书体系制定产生较强的指导约束作用,在这一承上接下过程中承担了将国家基准要求转化、贯穿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是统领1+X的一体化标准,也是书证融通的核心基础。
总结而言,鉴于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而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成果、资历框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的分别研究,对于职业能力标准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间关联的关注较少,相关研究成果尚不成系统,研究视野也需进一步拓展。具体来看,当前研究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对联结产教之间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建设的关注不多;学习成果导向的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成果数量少且不深入;资历框架制度建设视角下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研究尚欠缺;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研究尚未展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职业教育实践发展都亟需系统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加以指导与规范,面对理论研究供给与实践需求间供需失调,未来研究可考虑基于当前职业教育主流的思想理念,如职业教育类型学、职普等值与融通、学习成果范式、职业知识理论、技能发展阶段理论等。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的阐释,对我国职业资格体系的追溯,对发达国家学习成果导向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分析与比较,对作为核心关节点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系统化研究,形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构建路径、具体内容与结构、运行机制等。
针对我国职业资格体系内部多元标准分立、育人与用人标准缺乏长效对接机制等问题,需要突破职业教育领域多元资格体系限制,构建综合性能力标准体系,并搭建人才培养与供给桥梁,构建统一的职业能力标准。此外,还需开展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与比较。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背景与过程、体系概貌、构建结构与内容、构建策略的横向比较及其基本规律可以为建立我国职业能力标准提供经验借鉴。如何统一资历框架的等级标准与当前已开发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中的能力标准,及其与当前教育部和人社部分别主导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统一,也是学理研究和治理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统一核心构建原则的遵循及能力描述规则的确定,是能力标准内容构建的基础。应基于时代背景与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来构建职业能力标准的基础理论,分析职业教育类型学、职普融通、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职业知识、技能发展阶段等相关基础理论,确定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要素、结构、关联分析。利用学习成果分类理论为横向维度划分提供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依据,形成职业能力标准的横向结构,同时结合我国现有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等级划分与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分析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中职业能力的发展路径,划分纵向的职业能力进阶阶段。除了确定职业能力标准的横纵维度描述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以及相互关联外,核心能力作为变迁世界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也需要被融入到各级能力标准条目中进行一体化描述。并且可以典型行业为例,尝试开展个案研究,构建职业能力标准理论体系指导下的某一典型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结构与内容。
通用能力标准作为上位标准,受其综合性和基准性的影响,只包涵最一般意义上的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标准。基于此,职业能力标准应遵循通用资格标准—职业能力标准—1+X专业能力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X)的开发路径。该路径不仅能使得体现普职等值与融通思想的资历框架职能和理念层层推进和实施,而且也能使专业/学科标准及其评价标准的构建路径获得各方认可。此外,横向上,职业能力标准构建路径也受到现有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影响。
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涉及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中观层面的标准建设和微观层面的培养实施。作为中观层面衔接产教之间综合职业能力的统领性标准,是落实上层制度设计的核心关节,也是指导下层培养实施的关键目标。在跨教育领域及跨产教领域综合视角下的职业能力标准构建完成后,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整体如何产生作用至关重要。在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普等值与融通的大背景下,应针对作为核心关节点的职业能力标准,探寻其构建的程序与内容,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机制,一方面体现为对上位制度层面的体系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为对下位培养层面的实践作用。还应在微观层面探索其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更新、人才质量评价转变等方面的应用可能性。
依照香港资历框架建设过程与结果,资历框架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与发展的过程。香港自2008年起就开始建立框架体系,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从资历架构到资历级别通用指标、能力标准说明、职业资历阶梯(即各行业进修及就业的进阶路线图)、职业阶梯课程及相应教材的完整体系。截止目前,共有18个行业完成了35套行业《能力标准说明》,为各行业资历的获取、培养、评价提供了系统依据。[19]结合内地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路径,职业能力标准建立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之上,在确立职业资历阶梯(含资历级别和该行业职业资历范畴的横纵结构)后,描述行业内的各级各类职业能力标准,形成能力标准说明。该标准说明也可为后续的以“能力标准说明”为本的职业阶梯课程和教材编写提供基准,同时,跨行业的“通用能力说明”(如语言、运算、信息技术等)也可作为横跨能力融合于行业职业内容之中。此外,职业能力标准的建设可以充分借鉴北京职业教育分级制的职业仓分析方法和香港资历框架及《能力标准说明》的方法与经验,系统化地进行设计和开发,包括确立通用等级和职业资历阶梯,开发行业职业能力标准,以及与后续的课程与教材开发建立一体化关联,这也是建设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