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0-11-17 03:14贺念念吕镇洋赵鹏娟马超群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源导师多元化

付 兵,贺念念,吕镇洋,赵鹏娟,马超群

(1.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2.南阳职业学院,河南南阳474550;3.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当年扩招100万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1]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368.83万人,2019年扩招100万人,招生数同比增长超过27%。[2]不难看出,扩招在数量与对象上实现“双增量”,并向社会群体敞开高职教育的大门。与较为单一的传统生源相比,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三类新增社会生源作为成人学习群体,多数担任相应社会角色和具有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在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3]高职教育原本就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类型,具有行业背景的社会生源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内容与质量提出了更实际的要求,要的是能养家糊口的技能。[4]当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情况,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岗位需求。[5]扩招带来的多元化社会成人生源给高职教师实践技能和教学组织带来极大挑战,将倒逼高职院校在招生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颠覆性变革。在原有属性和新增要求下,高职院校将面临内部的招生、培养到涉及外部企业参与办学两方面的深层次问题。[6]

针对高职扩招的新局面,一些高职教育专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余祖光[7]从成人社会生源群体特征出发,认为高职院校应做好对成人学习者的研究,改革考试招生办法和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工学结合、订单班或现代学徒制等教育模式满足社会生源的需求。任聪敏和石伟平[8]从制定不同的招生标准、实施分班等多元化培养方案、“固定岗+流动岗”混合型师资配置、设计科学规范的职业证书等级标准等方面提出扩招应对策略。多数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提出一些建议举措,但具体落实的微观措施并未过多涉猎。高职院校如何确保按照多元化生源的社会化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有必要结合学校和社会企业的双重力量,充分发挥“教师+师傅”双培养主体的作用。探索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扩招背景下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双导师协同育人”的困境与机遇

(一)高职“双导师协同育人”实施困境

1.高职“双导师协同育人”实施现状

“双导师协同育人”的概念源于“双导师制”,在已有的研究和实践中往往被当作“双导师制”同等对待。“双导师制”是最早应用在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协作式培养模式,起源于20世纪美国的职业学位教育。[9]高职教育“双导师制”借鉴德国“双元制”和英国“导师制”等现代学徒制经验发展而来,着重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层次低、实践技能培养质量差等问题,[10]成为立足校企合作基础上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导师制”蕴意寓于“双”字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方通力合作、各施所长,将原本分裂的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有利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11]鉴于“双导师”培养的优势,各高职院校都逐渐尝试开展应用。有的院校在学生实践环节采用“双导师制”,以学校教师进行学习组织、企业教师进行实践指导;有的院校仅将“双导师制”定义为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多数院校将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的方式称之为“双导师制”,其中一部分延伸的做法是组成校企“双专业带头人”,所有课程与专业实践均由“双负责人”负责。[12]从“双导师制”实施情况来看,当前高职“双导师协同育人”的普遍应用是基于校企合作,结合学校教师理论优势和企业师傅的实践优势组成“双导师”师资队伍,学校导师主要承担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综合素养的培育指导,企业导师主要承担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指导,通过“双导师”的共同指导,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双导师协同育人”培养示意图

2.高职教育“双导师协同育人”实施困境

“双导师协同育人”成为连接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桥梁,促进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耦合,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职业员工的衔接与转换,对保证学生培养质量与提高实践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多数高职院校在“双导师协同育人”推行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很难达到既定的目标和效果。根据已有研究和部分高职院校“双导师”制度实施情况分析来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导师协同育人”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校企管理存偏差

高职院校和企业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为“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共同的建设主体。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双导师”育人制度借助企业的设备、场地和人力等资源,弥补其在实践培养方面的劣势。企业希望借助合作获得人才储备、培训及项目研究、社会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其参与育人带来的更多人力、设备等资源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效率并增加相应的成本。基于经济效益考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严重不足,缺乏推动和保障“双导师协同育人”实施的动力,往往以得到政府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策的补贴来维持对学生的培养。[13]“双导师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增加高职院校原有的教育成本,吸引、培养职教名师成为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重大考验。校企双方在“双导师”机制实施过程中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互动互助机制不够健全,对企业导师的选聘、管理等与学校教师无法统一关联。我国政府、高职院校或相关行业组织尚未建立明确的企业导师认证机制,对企业导师的选拔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如何在企业导师的个人发展、社会声誉与地位提升上提供更多机会成为“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的难题。校企双方若未能在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达到各自利益诉求的平衡点,“双导师”育人机制将流于形式,其有效性和持续性将难以为继。

(2)角色定位不清晰

“双导师协同育人”的角色主体包括学生、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从我国各高职院校试行“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情况来看,导师的“双主体”交织、学生的“双身份”融合导致其角色定位不清晰。导师的“双主体”源于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结合,他们扮演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领路人角色。当前高职院校在“双导师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因未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机制而使导师缺乏协作显得各自为政,导师仅以完成既定的指导任务为要求,并不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应该获得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或一项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未能履行对学生全面指导的职责。与学校导师相比,在我国相关立法空缺的情况下,企业导师与学生的关系缺乏法律约束,表现为一种隐性契约下的师徒关系,伦理责任成为维系企业导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纽带。[14]企业导师这一职业技能领路人的角色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学生身份的“双重性”体现在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身份,但学生和学徒的统一并非完全融合的,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依然有主次之分。高职院校学生原有的生源渠道是高中及中职毕业生,该类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进入高职院校身份主要偏重于学生,转变其为学徒定位他们是否接受和认可也成为“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3)“双”字结合不紧密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但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与企业技能脱节较严重,教学过程中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经过校企双方精心挑选出来的企业导师操作技能强,业务精通,但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深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职业技能传授的效果。在不健全的“双导师”沟通机制上,校企导师双方各自承担一个阶段的指导工作,由于双方自身工作与对学生指导的差异,往往制定的指导方案标准不一,难以就所指导学生达成一致的目标,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聚焦自己的学习目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双导师”结合的不紧密,导师双方的优势未能有效发挥,难以实现对学生的互补培养。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而教师受到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低等因素的影响,报考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数量逐渐变少,造成高职院校的师资数量紧缺。多数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意派遣技术能手或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而导致企业导师队伍普遍匮乏,学校与企业导师的双向缺失致使“双导师”队伍数量上不能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

(4)“导”字实施不科学

从多数高职院校实施“双导师协同育人”的具体方式来看,往往忽略了导师制“导”的功能,只是将课程教学与企业关联,将“双导师”理解为“1+1”校企师资配给制。导师中的“导”重点指教师对学生的示范指导作用,一般为一对一或者一对少数。高职院校的师生配比低,按学生人均导师配比设置,必然面临导师数量不足的情况。学校教师大部分具有高校教育背景,大多数存在学校到学校的工作方式,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其对高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偏重于以课堂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导师的指导作用得不到应有体现。高职院校为了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往往缺乏对企业导师强有力的约束,对其工作内容规范不够,没有制定考核标准或标准前后不一致。由此造成高职院校对校外导师管理的不便,未能及时对不合格的导师进行筛选与淘汰,以致校外导师工作的随意性太大,甚至存在“挂名”现象。此外,高职学生往往为了获得导师的认可和高度评价,需要在维护师生关系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淡化了导师应有的“导”学作用。

(二)高职扩招背景下“双导师协同育人”机遇窥视

从高职扩招的成人社会生源群体可以看出,扩招有在高职教育中增加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蕴含,使高职教育的定位可能将与继续教育及职业培训相整合。[15]较于“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则是成人群体更适合的培养方式。扩招生源的成人属性,加强其对职业技能培养的需求,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培养制度凸显的“企业教育”优势成为高职扩招群体培养的有效选择。综合扩招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变革因素可以看出,“双导师协同育人”在扩招背景下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扩招后的教学之变适合“双导师”培养模式

扩招后社会经历、家庭背景、学业基础和学习目标上各有不同的社会成人生源进入高职院校,传统生源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扩招人群的学习需求,亟需高职教育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适合多元化社会群体的弹性教学模式。企业导师参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修订,以项目实践、跟岗、顶岗等灵活的教学指导方式匹配不同生源群体的学习安排,并能针对岗位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薪资报酬,有效解决成人学生群体工作与学习难统一的问题。扩招的社会成人群体大多面临着职业转型、就业困难、生活压力等多重问题,自身学习能力又相对较差,更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技术,并能够迅速运用到就业岗位上,职业技能的培养成为成人群体学习的重心。“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具有资深技术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弥补高职教育教师实践技能弱化的问题,为社会生源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锻炼,从而满足其实践性的学习需求。

2.扩招的生源群体促进专业与产业的有效衔接

高职教育主要的出发点是使人才培养与区域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其建设载体是专业建设。“扩招百万”使来自一线的成人生源接受高职教育,是国家“稳就业”的重要举措,此举将扩招群体、企业、高职院校、政府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就业”脉络紧密联系在一起[16]。成人生源的社会角色、工作经验和对职业技能学习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将一线产业需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培养体系中,促进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同时扩招人数的快速增长凸显了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加剧了资源有限性与学生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如在教学硬件资源上表现为教学设施不足、教学场所有限等,在教学软件资源上表现为师资力量、教学能力等与成人生源多元化的需求不匹配。“双导师协同”的校企合作育人格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教育与职业跨界结合,使原本关注个性需求的单一育人教育向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需求与培育人文精神的教育需求相结合的双重需求转变,将扩招后成人群体的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企业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17]

3.扩招后社会生源契合企业导师管理方式

社会生源作为成人学习群体,易于接受个性化和灵活性的教学风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认可和利用以往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在较短时间内提升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技能,帮助其快速重返社会成为他们的期望。[18]职业教育原有的管理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掌握不同工作能力的多元化社会群体,成人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甚至管理经验,往往拥有较强的个人意识,需要民主参与到教学管理之中。高职教育势必将在该类群体教学中更加注重对技术技能的教学而减少对于文化课程的要求,以弹性学制的授课方式协调社会生源的个人时间,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生活。但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师培养无法充分融合多元化社会群体学生的个人意识到教学管理中,容易产生教学管理层面的矛盾。[19]此时企业导师的专业技能、产业对接、社会经验等优势更能把握好社会生源的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的平衡,成为管理成人学生群体的重要教育主体。企业导师对专业实操、企业实践、顶岗实习指导等“师傅式”的教授方式能更好地迎合社会生源的特点,其技能评价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学习成果之间的认定、转化等问题。

4.多元化生源的社会经验可以有效实现校企联合培养

扩招的多元化角色生源所参与过的学习、培养经历和工作单位不尽相同,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自身与社会群体保持着紧密联系,都有即时工作的需要。多元化社会群体的工作经验及社会关系能帮助高职院校引进所在区域的中小企业群体,实现以学生“牵线搭桥”的服务于地区的校企深度合作。基于“双导师”的订单班、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协同培养方式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此举不仅满足了扩招生源的职业技能需求,还能达成社会生源“养家糊口”的生存要求,激发企业与企业导师的热情,解决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困境。“双导师协同育人”的企业深度参与职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融合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两者的优势,从共性囿于学校的评价走向个性校企合作的多元化评价,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难以满足多元化成人群体的难题,灵活突出了多元化人群实践学习经历与学习需求。

二、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双导师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分析

“双导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改变目前高职学生培养中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发展、与一线行业联系不紧密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和职业化的学习需求。扩招后生源角色的拓展促进高职教育“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如何确保“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稳定有效的良性实施,实质上需要深刻认识到“双导师”育人机制的功能特点。总体而言,“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在校企合作关系、“双导师”师资队伍、培养需求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一)稳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通过制订相关政策与制度措施,对多元化社会生源培养建立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利用“社会学生”作为媒介、“导师”培养作为桥梁和合作企业进行常态化沟通协作,打破校企合作形式化的僵局。校企合作通过“双导师”育人机制的落实,有效结合专业需求和合作企业的优势资源,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使学校导师或教师通过与企业导师的有效沟通对接,更深入了解合作企业,通过与企业导师的相互学习及便利的企业实践,不断提高职业实践技能,企业导师也能积累教学与管理经验,两者相得益彰,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相互了解。企业利用高职院校提供的平台培养企业人才、服务企业项目、锻炼企业工作人员、扩大企业区域影响力,既完成多元化社会生源的职业化培育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又兼顾企业人才培养储备和参与育人的社会化效应,形成校企协同共建合力,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促成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定期沟通,促使更多成果转化类合作项目的产生,成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重要载体。

(二)建立理论与实践互补相长的“双导师”专兼职师资队伍

“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有机结合校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资深专家,以制度化沟通协作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形成对学生校内外完整的指导。“双导师”的结合能有效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导师对教学的理解,有利于实现学校导师实践能力和企业导师教学水平的双向互补,增强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认识及企业导师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理论+实践”的同步指导。在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企业导师能就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社会生源的工作经验也能反向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也提高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企业导师利用其工作经验、社交网络和社会影响力,可以推荐学生兼职、就业及指导学生创业等,实现多元化社会生源的学习与就业均衡需求的匹配。“双导师”的制度化协作方式使校企导师组成优势互补专兼职师资队伍,能够在完善“理论+实践”教育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社会资源,指导学生在社会化环境中完成职业教育学习,实现多元化社会生源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目标。

(三)满足社会生源职业化培养需求

“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继承导师制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特性,弥补高职教育传统教学环节对学生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不足。[20]在“双导师”框架下,不仅能够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学校和企业导师还可以打破课堂内、校内的培养界限,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学习和工作给予更多关注,自多元化生源入学之日起就以校内外制度化沟通方式给予他们全过程的指导。与此同时,“双导师”有效的全过程指导方式能及时疏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见的种种问题,给学生创造边思考边实践边验证的良好学习环境,并将社会与高职院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利用企业导师在岗位一线的工作优势将行业最新动态、前沿的技能知识融入对学生的培养中[21],带给学生“学校—企业—社会”三者教育贯穿一体的全方位教育体验。“双导师协同育人”的校内外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机制,能促进教育教学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使学生的知识、实践技能与行业同步,[22]加上及时跟进社会生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的响应机制,切实做到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增强其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有效满足扩招后社会生源的职业化学习需求。

(四)契合多元化生源动态弹性化的培养方式

多元化成人生源因承担的社会角色需面临较大的经济生活压力,边工作边学习的动态弹性培养方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选择。“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立足于扩招后社会生源的现实经济生活情况,着重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快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体的培养思路中,校企“双导师”共同修订多元化生源具体培养方案,明确“知识+职业”的培养目标、学习方式、考核标准及沟通办法,切实实现灵活且稳健的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为依托,采取产教融合、工读交替和订单班等的形式,制定符合多元化社会生源需求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在教学手段上,制定不限于时间和形式的在线讨论、工作指导、企业实践和创业辅导等多元化的学分制培养方式,契合多元化生源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在考评机制上,实施实践考核、以赛代考、产品代试卷、行业成果转化、工作绩效评价等多种方式[23],满足社会生源的差异化考核。“双导师”育人模式不仅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而且能够督促学生知识和实践的相互转化,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也成为多元化社会生源创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获取和提高的一种方式。

三、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阐述

(一)“双导师”角色界定

通过“双导师协同育人”在高职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得出,“双导师”作为实施主体,不应单指“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组合,而是基于校企合作,重点突出“导”学功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协同教育方式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如图2所示,对“双导师”的界定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双导师”的选拔聘用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合作选聘的“双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和生活三大方面的教育和指导。第二,“双导师”是以“导”为基本要求,共同完成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学校导师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辅助,注重学校教育“导学”的指导;企业导师偏重于技能实践应用、学生的工作和职业经验的教导,注重企业培养方面“导能”的指导。第三,“双导师”指导学生具有一致性。为方便“双导师”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学生培养问题的共享共商,实现对学生校内外的全方位指导,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应共同指导同一批学生。第四,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应以共同管理的学生为沟通融合点,建立三者有效联系的闭环渠道,同时便于相互监督。

图2 “双导师”界定示意图

(二)多元化生源“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

鉴于高职扩招多元化社会生源的特殊性,应当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尊重其职业积累和实践经验,从“双导师”的遴选、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与原有全日制学生培养区分开来,激发成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搭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双导师”协同育人平台、规范协同育人制度、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和采用协同育人考核方式的一体化育人机制,如图3所示。

图3 多元化生源“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示意图

多元化生源“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建构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以高职院校为主搭建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内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拟定“双导师”选聘、管理、考核和沟通的协同育人制度。在协同育人平台和育人制度的保证下,构建从专业认知、专业基础、专业应用和专业创新的四阶段“双导师”协同一体化递进培养体系,注重社会生源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需求,将对学生的指导分解对应到课程、专业实践项目、课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环节,保证学生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培养。根据社会生源的学习特性和“双导师”考核主体的优势,应用传统考核方式及职业认证、工作实践并举的多元化协同考核方式,保障社会生源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具体而言,多元化生源“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平台

多元化社会生源带来的迫切职业诉求推动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共建“学校本位”和“企业本位”相结合的“双主体”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切实提供学生学习与工作、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培养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强调校企双方共同承担育人责任,而不再是企业简单的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突出多元化生源实现实践和理论的培养、企业特定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重点解决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校企双方可以依据多元化社会生源的社会属性将招生与签订预就业合同相结合,实现招生与招工融合的培养机制。校企双方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企业实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及委托培养、订单式培养等举措发挥平台的功能,降低企业的培训和人才获取成本,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双导师”协同育人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共享师资资源为目标,建立健全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一系列制度,保障“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长效良性运行。高职院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协议》《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双方责任和权力》《校企“双导师”选聘标准》《校企“双导师”管理制度》《校企“双导师”工作职责说明》《校企导师联合培养方案》《校企导师互助互学制度》《“双导师”沟通机制》以及《校企“双导师”考核管理办法》等“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制度管理文件,明确校企双方合作育人框架、管理职责、导师的聘用、导师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导师的考核管理办法及制度化沟通机制等。根据校企协同育人制度保障,有计划、有依据地在学校与企业选聘有责任心、具有管理能力和符合条件的优秀导师开展校企师资的指导工作,确保对多元化社会生源的培养质量。同时以规范完整的制度引导“双导师”队伍相互沟通交流,促进双导师通过互补学习进行能力提升,为“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切实保障。

3.协同一体化育人体系

“双导师”协同一体化育人体系通过制定多元化生源人才培养方案,“双导师”在既定的人才培养框架下,按照“专业认知、专业基础、专业应用、专业创新”四个阶段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学校导师以校内指导为主,辅助学校各部门的日常管理,侧重理论指导并参与教学授课,在专业认知和专业基础两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指导。企业导师以校外指导为主,同时也通过与学校导师的协作沟通辅助学校各部门的日常管理,侧重实践指导并参与实践教学授课,在专业应用和专业创新阶段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按照时间、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两位导师请教,并不区分导师侧重的指导阶段。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校企“双导师”在课程教学、课外活动、专业实践、专业竞赛、项目训练、企业实习和思想教育等工作上协同配合,如专业实践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战演练,学校导师协助完成实践组织和理论授课的指导。通过弹性、灵活而且严谨的校企“双导师”协同合作培养方式,有效满足多元化社会生源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切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方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思路。

4.目标导向的多元化协同考核方式

多元化社会生源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差异性会表现为学习进度各异,出现学习目标达成不一致的情况,此时高职院校原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就会显得“不服水土”。多元化社会生源在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基础上,往往更容易接受“企业标准”而非“学业标准”的评价考核体系。鉴于此,高职院校应根据生源的改变情况以“双导师”协同育人体系为契机,针对不同角色学生和个人学习差异,实施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融入课程评价、项目成果、职业认证及将学生在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的“学业+企业”的多元化校企协同一体的考核方式。同时辅以灵活考核支持,多元化社会生源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申请多次考核,以在规定考核期限内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考核要求,保证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结语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将社会经济发展与学生个体生涯发展相结合的类型教育。“扩招百万”意味着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传统的办学模式,致力于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从学校到学校的应届生源不同,扩招后增加的社会生源社会经历各异、家庭背景不同,其学业基础参差不齐,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导致传统的针对单一应届生源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与创新,向符合多元化社会生源的教学模式转变。扩招的多元化社会生源给高职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在一定条件下促进了结合高职院校与企业“双主体”优势的“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在多元化社会生源培养中能发挥稳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关系、建立理论与实践互补相长的“双导师”专兼职师资队伍、满足社会生源职业化培养需求及有效契合多元化生源动态弹性化的培养方式的重要作用,较好地实现多元化社会生源的个性化、差异化及职业化的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应结合多元化生源的社会属性,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协同育人制度、协同育人体系和协同考核方式的“双导师协同育人”多元化生源育人机制,切实发挥协同育人机制全方位、全过程的优势服务于多元化社会生源。扩招带给高职院校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各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且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双导师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对扩招后多元化社会生源的培养教育,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生源导师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V eraW an g
导师榜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