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怡静 (西北师范大学)
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语:Liszt Ferenc;德语: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1]婴儿时期的李斯特同其他婴儿一样并未能展现出任何天赋,甚至在他两三岁时由于神经衰弱而高烧不退,一度被诊断为无药可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六岁,当时家里甚至都已经为他备好了棺材。虽然李斯特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他对音乐非常敏感,当他的父亲在家弹奏钢琴时,他总会停下手头的事跑去听父亲弹琴,并且他还能哼出父亲所弹乐曲的曲调,从这一点便能看出他过人的音乐天赋,于是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钢琴,每天饭后都会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练习巴赫的赋格曲,而他早期音乐学习和创作的主要对象也是以宗教音乐为主,这也使他对宗教非常虔诚。在匈牙利的国家博物馆中还存放着一幅画像,画像下写着“羽管键琴旁正襟危坐着弗朗兹·李斯特的父亲兼教师,年轻的李斯特向自己的父亲学习琴艺。
李斯特6岁开始跟父亲学习钢琴,9岁就能演奏难度很大的钢琴作品,[2]其父模仿贝多芬父亲的夸张做派动用各种门路为儿子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学琴三年就能开起一场音乐会的人在现如今来说也是寥寥无几,不得不佩服这样的音乐奇才。这场音乐会非常圆满,李斯特也因此获得了贵族们为他提供的学习经费,他也自此踏上了维也纳求学之路。来到维也纳后,极负盛名的音乐家卡尔·车尔尼成为了李斯特的钢琴老师,杰出的歌剧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成为了他的作曲老师,能有如此优秀的两位老师,再加上小李斯特的刻苦,他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当时的老师除了专业水平很厉害以外还是很惜才的,对于当时经济条件很是紧张的李斯特,老师除了免费授课,还为他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以至于他不负众望,在12岁时出版了个人首部作品《迪亚贝利圆舞曲主题变奏曲》,并在维也纳市政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3]
在维也纳的这几年李斯特学到了不少东西,而在他来到巴黎之后,他的音乐学习时期就已宣告结束,接下来就是接连不断的商业演出。这样做有利有弊,但他的老师车尔尼并不看好李斯特父亲这样的决定和做法,车尔尼不留情面的批评道:“虽说挣了个盆满钵满,却也浪费了许多宝贵年华。尽管他的演奏技巧非常出色,但也难掩其凌乱粗俗的瑕疵。”尽管车尔尼如此批评李斯特,但他日后的成就还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毫不愧对于音乐天才这个称号,他的钢琴技巧可谓出神入化,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李斯特在巴黎一待就是12年,期间有成功也有挫折,在巴黎他成为了众人瞩目的音乐之星,可他的情感经历一点也不成功,16岁情窦初开的他爱上了自己的女学生,可一切还未开始便已结束,这样的结果对于他这样的音乐天才是无法接受的,而生活的悲剧不止于此,同年他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有些难以承受。之后的日子李斯特便专注于钢琴和和声课程的教授,以及不断的各地巡回演出。
37—50岁是李斯特人生中的“黄金”年代,他放弃了利润可观的音乐会巡演生活,定居于魏玛开始进行大量的音乐创作,其创作了大量可供独奏的钢琴作品,[4]并致力于展演一些歌剧作品。在这短短的十三年间,李斯特创作了12部交响诗和2部交响曲,《浮士德》也创作于这些年,他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谱写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浮士德传奇”。魏玛的光辉岁月成就了李斯特的音乐理想,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幻灭了他的艺术期望,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更多的专注于音乐教学与传承。李斯特的晚年生活有诸多的不如意,这使他常常处于一种深度抑郁的情绪中,最后在前往参加瓦格纳音乐节的路上,因寒冷染上肺炎,加上一路颠簸最终离开人世,享年75岁。
德国古典主义著名戏剧家、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世界文坛的不朽传奇,诗体悲剧《浮士德》作为他毕生的倾力之作,既凝结了他一生的创作思想,也体现着18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巨作是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像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但他笔锋逆转,刻画出与炼金术士相对立的浮士德,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谱写出新的乐章。歌德自幼年起就开始从木偶剧和通俗戏中接触到有关浮士德的故事,期间断断续续的一直在创作,直到他去世前的八个月这部巨作才得以封卷。
这部史诗般的戏剧故事情节包括了“天堂——人间——地狱”三个部分,三位戏剧人物浮士德、梅菲斯托、格雷琴,他们的形象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传奇故事发展脉络,主人公浮士德是崇高理想与自强不息精神的总和,也是当时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他不断通过实践追求真理,一生都在永不停止的追求中度过,最终,也以行动实现了对生命根本意义的探索,以实践完成了对人性之美的追求。
“浮士德传奇”不仅承载着歌德的人生梦,也是李斯特探索人性之美的心灵呼唤。交响曲的创作与文学作品的创作颇有几分相似,都可以说是几经波折,很多作家都创作过,甚至李斯特还指挥过舒曼所作的《浮士德中的场景》,但在其深入了解歌德及其作品后,他深感《浮士德》的创作不宜草率。在1854年7月,李斯特与蜜月旅行的英国小说家艾略特夫妇讨论了歌德在德国文学史上所处地位等问题后,再一次激起了李斯特的创作激情,在短短两月之后《浮士德交响曲》问世,并于1857年9月首演于“歌德——席勒”纪念碑揭幕仪式,由李斯特亲自执棒指挥,并题献于柏辽兹。
李斯特赋予了《浮士德交响曲》人性美之辩证音乐诠释,他以歌德戏剧中浮士德、梅菲斯托、格雷琴三位主角形象给予这部交响曲最为明朗化的标题音乐解释,用赋格写出了戏剧性很强的作品。[5]全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浮士德》,浮士德的精神是探索人性美的象征,此乐章在奏鸣曲式结构中,运用多重音乐动机,刻画复杂人物性格,通过循环出现的若干主要音乐动机描述浮士德性格中的多个侧面,并突出表现主人公积极与肯定的人性面,以呈现音乐深层寓意;第二乐章——《格雷琴》,李斯特赋予格雷琴神圣形象,引领浮士德的灵魂进入一个至高境界;第三乐章——《梅菲斯托》,李斯特用闪耀的音响效果与讽刺式音乐语言塑造“魔”的形象,用前后呼应、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描述出梅菲斯托对浮士德的诱惑,使其意志与灵魂动摇。这部作品共有五个贯穿性动机,作者解释这五个动机为探索、怀疑、热情、引领、胜利,而这五个动机也展示了浮士德双重性格——人性的两面性。浮士德曾这样自述道:“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近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翔崇高的先人的灵境。哦,如果空中真有精灵,上天入地纵横飞行,就请从祥云瑞霭中降临,引我向那新鲜而绚烂的生命!”
1860年《第一首梅菲斯托圆舞曲》问世时名为《乡村酒店之舞》,因为故事的地点选自《浮士德》中的一间乡村酒店,由于主人公是“魔鬼”梅菲斯托,所以有时候也被称为《魔鬼圆舞曲》。这首音乐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间乡村酒馆中正在举行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婚礼,“魔鬼”梅菲斯托与浮士德“突然闯了进来”,但这并没有影响现场活跃的气氛,人们欢声笑语、载歌载舞。而婚礼现场的一位漂亮乡村姑娘仿佛勾走了浮士德的魂,但胆小怯懦的他根本没有勇气去追求这位姑娘,就算是梅菲斯托一直鼓励他,也不敢表白。梅菲斯托看着敢爱而不敢言的浮士德内心很是着急,于是从乐师手里抢来一把提琴演奏起来,想用音乐去鼓励浮士德,这首音乐起初唯美动听仿佛初恋的感觉,然而逐步转向猛烈且粗犷,更像是浮士德对姑娘的狂热,此刻酒馆中人们的激情也再度被点燃,开始不停的喝酒和跳舞,疯狂的喧闹声弥漫整个酒馆。浮士德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再也按捺不住了,终于鼓足勇气对这位美丽的姑娘表白,可喜的是两个人一见钟情惺惺相惜并携手走出了酒馆,他们钻进了茂密的森林之中享受甜蜜的美好时光,那里草长莺飞,花儿竞相开放,悠闲自得,而梅菲斯托的得意的笑出声了。整首乐曲还是继续刻画着浮士德那经典的形象,他虽然胆小怯懦但还是会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一切。
李斯特创作的《第一首梅菲斯托圆舞曲》虽然是以故事情节创作的,但音乐演奏并不能与故事情节而一一对应,对于演奏者来说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当然娴熟的技术也是必不可缺的,毕竟大师用他独具匠心的作曲技法诠释着魔鬼对自己柔弱生命的缉拿,这无可厚非也是对演奏者的考验。
乐曲以重复单音开始,并逐渐增加到音程、和弦,声音由弱渐强,当达到最强时由逐渐减弱,并以双手相同音型的短音阶结束第一遍引子,紧接着又重复了一遍引子,李斯特这样的写作手法将“魔鬼”梅菲斯托的飘忽不定刻画的淋漓尽致。引子开始的前一小节,作曲家还加了一小节的休止,并在引子的第一拍加上重音记号,这样的“突然开始”仿佛直接将欣赏者带入到这间乡村酒馆,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梅菲斯托的神奇魅力。
谱例1 第1-9小节
第一次主题出现之前作曲家用双手重复八度由弱到强,一切情感色彩达到顶峰时出现了最开始时的引子片段,对梅菲斯托的形象再一次形象刻画,使欣赏者牢牢记住这一“魔鬼”形象后,梅菲斯托正式登场。
谱例2 第81-87小节
第一主题是舞曲主题,也是整首乐曲的动机之一,刻画了梅菲斯托正式登场后的情景,中间出现的活跃的顿音、夸张的倚音很符合梅菲斯托的古怪气质。
谱例3 第112-117小节
乐曲在欢快的载歌载舞中迎来了浮士德的登场,浮士德的胆小与懦弱致使他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姑娘时也不敢大胆表达,右手断断续续的单音仿佛是在小声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像是想说又不敢言,左手的低音持续和平均的和弦弹奏形象的刻画了他内心的不安。
谱例4 第341-348小节
在一段急板后引出了爱情主题,爱情主题之前的急板更像是梅菲斯托的催促,而后女主角登场,这位温柔的姑娘也很是羞涩,很是怯懦的表达着自己的感情,变换的节奏和她纠结的内心如出一辙,但在“魔鬼”的引诱下,她慢慢的开始变得激动,最终表达出她对浮士德的感情。
谱例5 第481-487小节
乐曲在梅菲斯托的不断催促下逐渐进入高潮,浮士德与女主人公的感情也急速升温,大量轮指的旋律声部仿佛是夜莺在歌唱,又仿佛是梅菲斯托内心情感变化的刻画。华丽的乐段将浮士德感情推向高潮,而这也是对演奏者的高度考验,连续的高难度技巧,鬼斧神工的写作技法,也给欣赏者带来了听觉上的震撼。
谱例6 第547-567小节
乐曲发展到最后,狂欢后的一切都恢复到平静,静到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旋律是浮士德主题乐段的变形手法,仿佛意犹未尽还包含思念。
谱例7 第845-852小节
在最后乐曲结束时梅菲斯托发出了胜利的笑声,李斯特用其惯用的炫技手法刻画出梅菲斯托癫狂的笑声,整首乐曲也就此结束。
在《第一首梅菲斯托圆舞曲》中随着音乐的发展起起落落情绪变化很大,整首乐曲以圆舞曲的形式展示,速度快且节奏感强烈。乐曲以梅菲斯托突然登场为开端,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随后浮士德与乡村姑娘登场,爱情主题也由此出现,几次催促主题与爱情主题的交叉出现将音乐推向高潮,直至最后达到一种癫狂的状态,这一切都旨在刻画梅菲斯托飘忽不定、却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活跃形象,以及浮士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积极追求。虽然乐曲没有再现《浮士德》中的故事情节,但“浮士德精神”贯穿全曲,李斯特用擅长的技巧写法细致的刻画了梅菲斯托在性格上戏噱的一面以及浮士德精神。
总之,李斯特的作品因为他极高的难度,所以也成就了他的一种炫技的特性。而作品《第一首梅菲斯托圆舞曲》也毫不例外,大量的炫技技巧,在钢琴上所产生的空前未有的电闪雷鸣般的音乐效果让当时所有人都大为惊叹,因而作为演奏者首先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演奏水平,其次要准确的演奏好每一个炫技点,这样才能准确的表达出作品想要带给欣赏者震撼。《第一首梅菲斯托圆舞曲》这首宏伟壮丽的音乐作品除了在钢琴技巧上给演奏者提出了魔鬼般的挑战以外,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也极为强烈,而对于演奏者情感上大幅度变化的把握也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所以把握好三位主人公的性格也是非同小可的,会不断引诱人类进步的“魔鬼”梅菲斯托,不甘堕落、勇于追求的浮士德,美丽而又温柔的女主人公,当演奏者能准确的拿捏好每个人的情感时表现出每一段的“起”和“落”也就能更好的诠释出音乐的意义了。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歌德巨作《浮士德》,而“浮士德”不仅歌德的人生梦,也是李斯特探索人性之美的心灵呼唤,所以在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我们要首先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和文学内涵,其次乐曲中故事情节的不断变化推动音乐的发展,在音乐的进行中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体会到一个活生生的场景展现在眼前,也通过这样的作品将这种对人性美的追求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