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东苹 (贵州民族大学)
唢呐系阿拉伯语“surna”(祖尔纳)的音译,亦称“喇叭”、“苏尔奈”等。唢呐源于西亚一代,约于金、元时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经过改造,有喇叭、大吹、海笛、小青等类型。明代时期,古籍中就有了对喇叭的相关记载,“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唢呐的使用更为普遍。”[1]唢呐是由哨口、唢芯、杆子、喇叭口四个部分组成,唢呐音色高昂、明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无论用于表现自然事物还是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有其独到之处。
由于多年来唢呐在民间广为流传,唢呐的应用多用于婚丧仪式的吹打乐队中,也被广泛运用作为民间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乐器。笔者对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旧盘村苗族唢呐(苗译为“sala”)以及唢呐音乐进行诠释,并结合民俗仪式中的唢呐音乐(丧葬仪式、乔迁仪式以及“sala”会)进行描述。在民俗仪式中,出现了当地苗族人民流行的“悲调”和“喜调”两种说法。随着西方民俗文化的流入,用于婚礼仪式“喜调”的唢呐表演方式逐渐减少,演变至今基本上已经消失;但在乔迁仪式中偶尔还是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致使唢呐现今在当地的生活中受众群体越来越少。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集体创作和传播形成的。”[2]旧盘村的唢呐音乐也不例外。正因如此,才有了它自身独特的音乐。该地区的唢呐音乐发展历史悠久,具体何时开始兴起暂无考证。但从当地老百姓口中,笔者了解到一个关于唢呐音乐来源的传说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唢呐音乐的发展并非短暂,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年以来,旧盘村的唢呐音乐都是通过唢呐师傅们口传心授进行传承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唢呐音乐就好比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旧盘村在燕楼镇西三公里,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距花溪十九公里。全村苗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其村寨以花苗为主,他们经历了世代生息繁衍、迁徙、刀耕火种文化定居于此,分布居住在旧盘村旧寨、天神、桂花、翁秧、草坡、旧盘、摆老七个自然村落。以刘、王、唐、袁、张姓为主。正是在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下,苗族唢呐音乐得到了发展,其苗族唢呐曲也得到了丰富。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贵阳地区苗族唢呐音乐来源于传说故事,并了解到唢呐曲与贵阳地区的苗族箫筒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后来随着唢呐的流入,当地老百姓也能用唢呐来吹奏箫筒的乐曲。在历史发展中唢呐成为了吹打乐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并占据了吹打乐队主奏乐器的位置,也是民俗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花溪区旧盘村唢呐音乐的相关资料没有文字记载,但它已成为苗族人民祖祖辈辈从古以来,最喜爱最不愿丢失和放弃的一种文化艺术。
旧盘村苗族唢呐由哨口、唢芯、唢杆、碗口四个部分组成(见图1)。
图1 旧盘村苗族唢呐
1、哨口
哨口通常是用芦苇或者麦秆制作而成的,是唢呐发声的声源体。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形状为扇形,吹口处平扁。哨口处绑着白线,白线的作用是防止麦秆掉落。
图2 哨口
2、唢芯
唢芯上端连接着哨口、下端则连接唢杆,是声波传入唢杆的必经通道,一般是由铜片制成,呈锥形,并由唢芯的“衣服”装饰(见图3)。唢芯的“衣服”是由三片圆片、两片形似“小擦”的圆片以及四个形似碗片的铜片焊接而成的两个形似球状的物体所组成。唢芯的“衣服”仅作为装饰,具有审美的作用,对唢呐音色不产生影响。
图3 唢芯
3、唢杆
一般是由紫木树制作而成,如图4所示,唢杆形似锥形,一端小一端大,口小的那一端衔接着唢芯,口大的那一端衔接着碗口,唢杆上有7个孔,可分别发出唢呐音乐音阶。
图4 唢杆
4、碗口
碗口也叫做喇叭口。连接着唢杆的粗口处,可以拆卸,其目的是为了方便携带。喇叭口的主要作用是扩大音量,可以将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同时,喇叭口材质的质量也会影响唢呐的音准,此时喇叭口就有着调节音准的功能。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见,喇叭口的顶部有花纹,中间部分是形似三角棱(铜片制成)围成的圈,这些顶部的花纹和三角棱角在这里是装饰品,不影响唢呐的音响。
图5 喇叭口
笔者到旧盘村进行田野调查时,亲自走访了当地知名制作人刘大富同志,并且有幸的观看了唢呐制作的流程,对其唢呐的制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刘大富(1958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旧盘村,自小就开始学习民间乐器的制作技艺,特别擅长当地民间乐器——唢呐的制作,同时也擅长唢呐吹奏。他制作的唢呐,除在本地出售外,还销往花溪、贵阳周边其他的地区,很多唢呐爱好者,都慕名来到旧盘村购买他制作的唢呐。
刘大富同志制作的唢呐之所以受大家的欢迎,是因为它的声音结实、清透,演奏起来音域很通畅,音色饱满浑厚,唢呐的外观都是他本人自己设计,纯手工打造的。(见图6)
图6 刘大富制作唢呐工作图
贵阳市花溪区旧盘村苗族唢呐的制作过程共分为制作喇叭口、制作锁芯、哨口与唢芯焊接、制作杆子、拼接和调节音准五步进行。
第一步,制作喇叭口。喇叭口是用半圆的薄质的铜片(见图7)包在模子上,将铜片放到制作工具上,用专门的锤子敲出喇叭口的模样,并且还要保证铜片表面光滑,完成这道工序后,将未成形的喇叭口铜片通过焊接的方式粘合在一起制作而成。喇叭口的尺寸通常为15cm~18cm。
图7 铜片
第二步,制作唢芯。唢芯材制采用的也是铜片,先制作好形似锥形的唢芯,再用铜片制作唢芯的“衣服”。刘大富所制作的铜芯“衣服”是由三片圆片、两片形似“小擦”的圆片,以及四个形似碗片的铜片焊接而成的两个形似球状的物体所组成。按照从哨口到唢杆的方向先是“小擦”片——圆片——圆球——圆片——圆球——圆片——“小擦”片。唢芯的长度一般为10.05cm、10.07cm、11.5cm、11.7cm、12cm。
第三步,哨口与唢芯链接。将事先处理好的芦苇杆与唢芯进行链接固定,之后用白线捆扎,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哨口脱落。当地制作哨口的材质采用的是河头或池塘生长的芦苇杆(当地俗语称为lumang杆)。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哨口,通常选择在水田开始种植稻谷的季节,去采集材料,除了季节之外,麦秆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麦秆的选择以黄青色为最优,麦秆既不能偏嫩也不能偏老,这样才能使得制作出来的哨口音色好听。
第四步,制作杆子。据唢呐制作人刘大富所讲,唢杆的材料有春菜树、金丝楠木等,其中是最好的制作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先固定好方柱形木料的长度约为33cm~36cm。首先,从外侧先用笔根据喇叭口接口尺寸、唢芯与唢杆的尺寸,在方柱形木料上的两端进行标记,紧接着就用墨篼线将同一面的标记所形成的距离弹出印记,目的是为防损坏木管和接口偏大或偏小,再用斧头砍或者锯片将方形木料修成唢杆的模样,形成初步的唢呐杆--实木杆。
其次,先用十个型号的钻花将实木杆钻通,再用12个型号的钻花带锥字型的钻花将实木杆由粗到细钻通,最后用14个型号的钻花锥子型花钻到实木杆顶部的直径部分,直径尽量要小,便于调音,掏空实木杆,形成木管。然后再用一颗锥字型的烧红后的铁签(当地人称为“火漏”)放进掏空的木管中,进行第一道打磨烧平,紧接着再用一根小木棍,将纱纸带进已掏空的木管中,打磨光滑进行二次“清洗”。
最后,用磨光机对唢杆进行打磨,完成型后,用火漏在唢杆上按尺寸钻七个孔(按孔)。唢杆上按孔与按孔之间的间距也是有规律的,按照细口到粗口的顺序前三个间距基本是一致的,第四个间距在前一个间距基础上增加0.1cm,第五个间距在前一个间距基础上也增加0.1cm,第六个间距也同样在它前一个间距基础上也增加0.1cm(详见表1)。如果音高有偏差,可以通过手钻衍伸到唢杆顶部改变里面木管的粗细大小,来调节音准。
表1 四支唢呐管按孔间的间距数据
第五步,拼接和调节音准。唢杆彻底制作完成后,将制作好的喇叭口以及唢芯与唢杆进行拼接。拼接成功后的唢呐,要对其进行不断试奏、调音直到音准无误。这样唢呐才算制作完成。
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旧盘村的苗族唢呐音乐主要用于丧葬仪式、乔迁仪式中。丧葬仪式中的音乐土话称为“悲调”、乔迁仪式中的音乐则称为“喜调”。除此外它还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活动场合中,当地人们称为“sala”会。旧盘村唢呐音乐的产生离不开“sala”队,“sala”队中的乐器组合唢呐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旧盘村的“sala”队是一个鼓吹乐队,“sala”队乐器编制为一对大sala(即唢呐)、一个双面大木鼓或双面小木鼓、镲、锣组成。其人数也是按照乐器编制来规定人数的,至少由五个师傅组成。
旧盘村的“sala”队一共有五支,是根据自然村落进行分组的,即旧寨一队、天神一队、桂花一队、旧盘一队、草坡一队。“sala”队主要担任村寨红白喜事仪式和民俗活动中的演奏队伍。
在旧盘村丧葬仪式中,其仪式分为七个阶段,唢呐音乐在该地区丧葬仪式中的运用与丧葬仪式是同步的,每一个阶段的唢呐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不同的,这也算是该地区丧葬仪式唢呐吹奏一贯的程式。
第一阶段,准备入棺。老人离世后准备入棺的时候,唢呐音乐为“古悲调”(追述自然万物,悲调),通常是徵调式的乐段,节奏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具有当地苗族的音乐风格。乐曲常采用四度或五度的音程大跳,音乐节奏缓慢与音程大跳的手法相揉和,恰到妙处,就好比叙述者在向大家叙说关于生命从生育到衰亡的过程一样。人的生死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界维护大自然的一种方法。也是对自然万物敬仰的一种表达。这样的作曲手法在“古悲调”中具有烘托其追述万物的作用。笔者在在田野调查时,以下所选取的唢呐音乐为演奏过程中的经典片段,此阶段“古悲调”中的音程大跳以纯四度、纯五度为主,旋律采用了跳进与缓慢的速度相结合,即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敬佩,也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及亲人离世的悲痛。(见谱例1)
第二阶段,“共悲”。此阶段要持续3~6天,需要一到五支“sala”队进行轮流守夜。此阶段的唢呐音乐为“悲调”,通常也是徵调式的乐段,节奏以、×、××、××·为主,乐曲的音程常采用大跳与小跳结合进行,节奏缓慢。笔者节选了第二阶段“悲调”中最典型的经典片段。该片段表达了对亲人的离逝难舍难分、悲伤不已的情感,后附点的运用在“悲调”就好比一个老人在对生死的感慨,加强了感情悲伤的深度。(见谱例2)
第三阶段,正酒。此阶段是最热闹的一天。在这一天,亲戚们来做客,并会请“sala”队演奏者随着他们的脚步迈进“院内”,而逝者家里也会专门请一支“sala”队来负责座席迎接亲戚们带来的“sala”队。此阶段的唢呐音乐同样也为“悲调”,但不同的是,它是商调式的乐段,其节奏手法与阶段二相同。笔者节选了做客吹的“悲调”中最典型的经典片段,开始处通过八分节奏加四分节奏再加一个大附点为进行,伴随着速度给人一种对亲人难舍难分的感觉,并以前两小节的旋律为主干音,作为之后旋律的展开,使得悲伤之情得以延续,表达了亲戚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见谱例3)
此阶段笔者还节选了迎客吹的“悲调”中最典型的经典片段,音乐旋律就好比在安慰亲人一样,节奏通过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来贯穿全曲,具有一种诉说的感觉,告诉亲人们不必难过,一切万物都是需要一个结果。(见谱例4)
第四阶段,发丧。此阶段是由年长的长辈根据死者的情况,推断发丧时间,推断好了时间会将死者连棺准时抬出家门,并到达寨口指定的位置停放。在行走的过程中,“sala”队也要进行演奏,曲调与第二阶段是相似的。(见谱例5)该片段表达的意思是将逝者送走难舍难分的情感,但希望死者一路走好。
第五阶段,停棺。将棺材停放在村口,直到下葬前为止。此期间“sala”队要进行演奏。演奏的曲目同发丧的曲子一样。
第六阶段,准备下葬。此时的吹奏与下葬时抬棺是同时进行的,演奏时间与抬棺时间要一致。演奏的唢呐曲同发丧的曲子一样。
第七阶段,“浮山”。也就是逝者下葬后的第三天,逝者家里会请一支“sala”队到死者坟前进行演奏。此时在丧葬仪式中,除了发丧时期间及停棺、准备下葬时的唢呐曲不能演奏外,其他阶段的唢呐曲都可以演奏。
在早期,该地区所修建的房屋都是以木架结构为主进行修建的,建造过程中,上梁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所以会将上梁这一天作为吉日、吉时,建造房屋的主人会请一支“sala”队进行演奏。此时上梁所演奏的唢呐音乐只能为“喜调”。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梁”的过程改为了“开大门”的过程,所以大家都会在“开大门”这一吉日、吉时进行唢呐音乐的演奏,也是以“喜调”为主。这里一定要切忌不能吹奏“悲调”以及与“悲调”相关的唢呐曲。由于乔迁仪式的淡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在乔迁吹奏的唢呐逐渐减少。
在乔迁仪式中唢呐音乐为“喜调”,通常是商调式的乐段,节奏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乐曲音程常采用大跳与小跳结合进行。整个片段同丧葬仪式中的音乐旋律相比显得更加明亮,旋律变得活泼欢快,具有明显的“喜调”风格。(见谱例6)笔者节选了乔迁仪式“喜调”中最典型的经典音乐片段,该片段节选《发财富贵曲》的唢呐曲,由此可见,音乐旋律中透露了一种欢快热烈的气氛,洋溢着欢庆喜悦的心情,同时也在祝福财源滚滚、大吉大利。
每年在春节过后,该地区都会举办春节唢呐会酒,俗称“sala”会,据了解“sala”会不单存在于旧盘村,贵阳市其他地区也举行。活动期间唢演奏的曲子都必须是充满喜庆的调子,即“喜调”,吹的曲子基本上与乔迁仪式中的“喜调”相同。
旧盘村地区的“sala”会分为大“sala”会和小“sala”会两种。所谓大“sala”会就是由旧盘村的旧寨、天神、桂花、草坡、旧盘这五个村落老一辈的演奏师傅共同创建而成,一般是在大年初四组织举行。而小“sala”会是由大“sala”会按自然村落分别建成,其成员包括演奏师傅及每一个家庭成员(仅限男丁),一般是在大年初二举行。不论是小“sala”会还是大“sala”会,所举行的活动仪式是一致的。每年负责组织“sala”会的成员由四人组成,这四个人是以村落中的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中的男丁为一个成员,四个成员为一组。轮到哪一组就由哪一组来负责请演奏师傅到任意一家中举行“sala”会。
请师傅时需要至少一尺六的红布、一只公鸡(杀鸡师傅用于敬“八洞神仙”“鲁太师乐”)、另给杀鸡师傅的一升米再加上一个红包。一般情况下请师傅是提前一天请。到了初二或初四上午十点左右,“sala”师傅们(包括杀鸡师傅)会一同来到举办“sala”会的家庭中,到家中后要等杀鸡师傅做敬神仪式,将鸡血滴在一碗盛满酒的碗里,传递给在场的师傅以及成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女性是不能参与的)喝下,完成敬神以后,才能开始进行唢呐音乐的交流。这一天的“sala”会将会持续一天一夜,组织操办者也会负责起“sala”会的午饭、晚饭以及宵夜。在这一天里,“sala”师傅们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唢呐音乐交流、寻找接班人、培养对唢呐乐器或者打击乐器感兴趣的人。
究其旧盘村唢呐发展传承,笔者认为其发展势态是非常好的。花溪区旧盘村苗族唢呐的传承发展就好比溪流延绵不断,最主要的有这两个原因。其一是“sala”会的存在。对寻找唢呐接班人、培养唢呐接班人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二是“强制性”的规定。据笔者了解到,旧盘村的五个自然村落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吹打乐队,因为在民俗仪式中“sala”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就有了强制规定每一个自然村落都必须推荐出或者自愿参加“sala”队的接班人。这样的“强制性”规定不是政府规定的,而是当地老百姓已经自我接纳的规定。尽管唢呐接班人得到了传承,但是不难发现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徒们的吹奏技术在下降、吹奏唢呐音乐要注意的礼仪知之甚少,尤其是在民俗意识中,特别□要的仪式环节。唢呐曲在传承的过程中,虽然数量在逐渐增多,但可惜的是一些传统的曲子开始逐渐消失等。值得欣慰的是,在笔者进行田□调查时发现,民间的唢呐音乐爱好者为了让唢呐曲延续下去,自发的收集唢呐曲并通过简谱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见图8)
图8 “sala”展演仪式现场
本文通过对旧盘村苗族唢呐的由来、形制及制作、民俗仪式中的苗族唢呐音乐的分析以及苗族唢呐传承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旧盘村苗族唢呐的发展史。因笔者知识有限不能够进行全方位详细的阐述。但希望通过笔者对旧盘村苗族唢呐及音乐的研究能够引来各路的专家学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注释:
① 贵阳市花溪区苗族研究会编制:花溪苗族古乐器秀,贵阳:花溪区苗学研究会(内部刊印资料),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