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台搭建的双导师制落实完善的实践探讨

2020-03-15 20:56毛爱华焦秀华刘嫣然
高教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导师制硕士导师

毛爱华,焦秀华,刘嫣然

(鲁东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实行双导师制。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采取的双导师模式是,校内主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校外合作导师协助主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并主要承担专业实践指导工作。显然,这种培养制度的真正落实,可以让研究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在专业实践中得到实际锻炼,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质量与就职能力。

双导师制推行多年以来,大量学者对其实施情况与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其实施情况与效果并不令人乐观。例如培养单位对双导师制的实施方式仍存在着空有形式不见内容、模仿多于创新的现象[1];双导师制并未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得到真正落实,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2];双导师制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人思考与积极探索如何构建有效的双导师机制[3]。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单位的双导师制形式大于内容,并由此导致校外导师对指导工作的参与程度低、校内外导师的协同程度低等后果。基于此,本研究以鲁东大学教育硕士培养为例,以校内外综合性协作平台的搭建及运行为视角,对双导师制的落实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一、双导师制落实不力的成因及后果分析

1.成因梳理

刘丽艳等将目前双导师制缺位的深层次原因归结为教育观念、管理机制、实践模式和支撑环境要素的缺失[1];黄雪等认为校外导师数量少且难管理以及激励和奖励机制缺失等是导致目前双导师制落实不利的原因[4];杨超等则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三大制度要素的缺失是导致目前双导师制实施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5]。可见,目前我国双导师制落实不利的成因不外乎高校方的观念与态度、校外导师的责权规制、双导师制的监管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上述缺陷可以认为是事物发展初期所具有的粗放的规律性特点。双导师制流于形式,直接导致两方面后果。

2.后果分析

(1)校外导师的参与程度低

尽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初制定培养计划时就选定了校外导师,但由于校外导师数量有限,学生对校外导师的信息缺乏了解,也不存在严格的师生互选环节,所以对校外导师的选择一般由校内导师建议或由学院层面协调进行师生搭配。由于入库的校外导师大多为中学骨干教师或教科院教研员,对于兼职性质的指导工作投放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对导师工作的参与程度较低。有的导师甚至与学生之间长时间不相识,在监管和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这部分校外导师游离在培养体系之外而成为“挂名导师”。

(2)校内外导师的协同程度低

从内涵界定出发,双导师制是指主导师和合作导师共同组成的导师组负责制度[6],两类导师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两种不同知识,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每个学生的条件和特点各不相同,导师双方只有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不仅校外导师与学生之间彼此隔绝,校内外导师之间也交流甚少,基本上由校内导师一人承担了全程的培养工作,由于大部分校内导师缺乏基础教育的教学经历与经验,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工作力不从心,事实表明,这一薄弱环节在学生学位论文选题与教学技能提高两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只有加大沟通交流,切实实施协同培养,才能真正发挥双导师制优势,使其实至名归。

二、搭建有效平台是落实完善双导师制的重要切入点

目前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关系在逐年变化。数据表明,2017年,全国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0.2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5.7%,比2016年提高8.3个百分点[7]。以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地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自2016年开始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2020届毕业生研究生中教育硕士比例为56.3%;2020届地理科学本科学生报考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的比例则超过了60%,社会发展对教育硕士需求增加之快由此可窥见一斑。现实需求是制度改革最强有力的助推剂,也是众多学者和培养单位对双导师制不断进行研究和改革的源动力。

双导师制的落实完善是一项包含导师资源、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实践模式、监管与激励机制等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从综合的角度研究双导师制的构建、实施与完善。实践经验表明,搭建有效的校内外协作平台,把上述要素有序地融合进来,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较好地促进双导师制的落实。鲁东大学于2013年启动高校与中学合作的联合培养策略,依托“高校-中学”联合培养基地,开始实施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制,针对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近年把搭建综合性的校内外协作平台作为落实双导师制的关键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1.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和年度见面会

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学术交流活动,高校导师和中学导师分别就各自领域的热点问题交流。高校导师主要通过教育理论探讨、分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与科学发展前沿研究等为中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持。中学导师分享的内容包括当前基础教育教改现状与热点教改问题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等,这些内容拉近了校内师生与基础教育研究的距离,中学导师卓越学识与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激发了学生们的职业荣誉感。另外自2017年起每年组织由校内外导师和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的见面会,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三方交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就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有力促进了校内外导师协同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统一观念,互助共赢,是平台得以搭建的前提。

2.增加校外导师授课比例

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不断增加由校外导师承担的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校外导师以微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常规化授课。以地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在2019年最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在原有《典型地理教学案例研究》和《中学地理教学反思技能》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新增了《地理校本教研》《中学地理活动研究》和《地理教育发展前沿》等课程。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了解到当今中学地理教育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也加深了学生与校外导师的交流沟通,导师面对面授业解惑,使学生容易捕捉到教学研究的灵感与切入点,学生学位论文选题更加切合中学教学实际,论文外审成绩优秀的比例明显提高,连续3年有不同专业论文入选全国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

3.校内导师进入实习基地走访交流

为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各个培养单位(学院)会在每年学生实践教学期间走访实践基地,通过与实践基地负责人、校外导师以及学生座谈、深入课堂听课等形式检查实践教学,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此外,校内导师不定期带领研究生参加中学各类观摩课的授课及评课活动,以帮助学生提升教学技能,2017-2019年在国家教指委主办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29次。

4.“E+C” (E-learning+Classroom)教学模式推动双导师制落地

实践性强的学位属性决定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双导师制的出现与存在,而校外导师的兼职或合作者身份又决定了其空间上与学生的阻隔性以及时间分配上的局限性。综合性的协作平台所提供的是一个运行良好的支撑环境,“互联网+”思维和手段则为该平台下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E-learning+ Classroom原意为一种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与面对面课堂授课的混合教学环境,此处用“E+C”表示一种利用互联网与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教育硕士教学内容和场地具有多样性,C意指各类面对面教学活动。“E+C”模式与通常意义上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一样,它以校内导师为主导,学生及其校外导师三方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共同体。该模式是针对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探索与实践,是校内外协作平台的延伸,也是双导师制落地的实证与窗口。该模式的初期实验主要在鲁东大学地理教育硕士的培养中进行。

鲁东大学地理教育硕士的培养自2018年始,尝试以QQ交流为主,学习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辅的方式,与不同时段和情境中的面对面授课相结合,构建和实施了“E+C”教学模式。集交流对话、分享大文件、视频会议、录播讲课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QQ平台,可基本实现校内外导师与学生三方的密切沟通与交流。通过两届学生的实验教学发现,这种模式在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学位论文指导上的优势尤为突出,以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为例说明。首先由校内导师组织学生及其校外导师建群,学生上传讲课视频或PPT录课视频后,组织全部成员参与观看和评课。一般通过1~2个视频就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一个基本判定,进而进行针对性指导,实现因材施教。小组内每位导师从不同角度以文字方式发表评课意见,利于学生回看,讲评且不限于讲评,学生因此有了获得感,也有了进步的动力;看到学生的进步,导师也收获了成就感。除实践教学与学位论文的指导外,其他教学内容都无不可借助QQ或其他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与交流。总之,“E-learning”消除了校外导师与学生在空间上的阻隔,把它与“Classroom”有机结合,构建“E+C”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有望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该模式的运作机制还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中。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和年度见面会、增加校外导师授课比例、校内导师进入中学访问交流以及“E+C”教学模式等实践措施,使得校内外协作平台日益完善并有效运作,双导师制不再是空中楼阁或徒有其名。鲁东大学各学科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2018和2019年的初次就业率都在85%以上,比2013年增长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与思考

自2009年至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十年,校内外协作平台将在运行中不断改进,双导师制仍需要不断完善。目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校外导师资源的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校外导师数量不足的情况随之出现,校外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敬业程度也参差不齐。好的导师不仅专业水平高,且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需求,深受学生喜爱。可通过完善和规范校外导师遴选方法和扩大遴选范围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充足优质的导师资源。

二是监管和激励机制作用不强。目前对校外导师的工作尚没有详细的量化标准,形而上的监管和激励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导师的职业道德、义务能力等个性化要素是完成指导工作的主要保障,这也是学生对不同校外导师的评价差距甚大的原因之一,亟待建立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

三是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在走访实践基地中了解到,非城市中心区域的实践基地对实习研究生的接纳量相对更大,指导教师与学生的配比更加合理,实习工作更加规范严格,实践效果明显好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实践基地。但实习生每天长途奔波,时间成本较大,需投入一定资金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导师制硕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