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体现生态文化理念的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2020-03-15 21:40张国强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区绿化景观

张国强

构建体现生态文化理念的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张国强

厦门大学后勤集团]

就目前城市人造景观中出现的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本文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是试图将环境景观理论如何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做概念性设计探索。强调环境景观的建设要用生态文化理念做指导,文态与生态相结合,构建符合特定场所的环境景观。

风景园林;校园环境景观;人文景观;绿化工程监管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校园依山傍海,自然环境优美佳绝。学校的中西合璧建筑极具特色,被称为嘉庚风格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厦门大学新建翔安校区占地面积3645亩,是以发展医学、生命科学和应用学科为主,主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纳米技术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及中国孔子学院南方基地和学校对外合作办学的示范基地。翔安校区校园的营造,要充分借力思明老校区的有形和无形资源,使新校区校园与老校区保持风格上的一致性,以提升翔安校区校园的文化氛围。

一、树新理念,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

把翔安校区建成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科普型的校园是现在低碳生活的要求。根据校区整体规划,其校园景观设计理念是在服从区域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分析实际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状况,构建符合厦门大学个性特征的人地关系和谐的校园。

近来年,城市建设越来越雷同,公共空间越来越缺乏特色与个性。厦门大学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特色,构建符合厦大特性的文化形态景观,应当作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我们认为:充分挖掘学校有代表性的人文元素,展示厦大优秀的文化积淀;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究特定人群的活动场所;运用生态和艺术理念组织校园空间。这些,如果能在建设之初就周密规划设计,这样校园就能体现一脉相承的厦大文化形态特征。

二、以人为本,建设适合校园人活动的场所

作为大学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校园空间的设计要适应和尊重校园人的行为、心理。

(一)规划设计好人流与车流,让校园交通安全顺畅

由于学校的服务功能不同,校园内部通勤更多是以步行、自行车来往在不同的功能区域。因此,妥善处理好车行与人行的关系,做到交通顺畅、步行(自行车)优先、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二)校园应当成为趣味的活动场所,以促进交往沟通

校园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优秀的校园环境设计,能让师生在丰富多元的环境里感受并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因此,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应认真探索研究校园人的心理、文化与美感,创造符合校园人活动的场所;应该根据学校活动特点增加休憩点,设置小尺度趣味公共空间,以提供师生晨读晚诵,增加师生之间偶发的交往活动的机会。

现在很多的高校,空间的设计与校园教学活动很少营造让师生互动的轻松有趣的场所。教师在教室或谈话间让学生心理感觉紧张,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得不到及时发现、引导,人际关系淡漠。因此,要从学校的实际生活出发,深刻解读当前校园人行为和心理需要,创造丰富多彩、多层次、多元化的轻松随意有趣的活动场所,引导师生在课间时喜欢到这样的场所来,在“不经意间”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与沟通,缓解心理压力,减少逆反心理。这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三、重视生态,创建和谐的山水园林校园

学校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景观设计应提供人们认识自然,以行使功能的景观为设计依据,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破坏。

(一)遵循自然性、地域性、多样性的原则设计景观生态

根据当地的自然状况,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条件,按照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进行植物配置,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维护好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植物群落的适应性;根据地形、水系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类型,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营造地域景观,为各种植物创造适宜的生境;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除了行道树,其它的树要间杂种植;注意常绿树种与落叶树季相变化的植物配合、速生树与长龄树相结合;合理选配环保和减灾植物以及观赏植物,尽量使植物多样化。

以植物生态学特性,构筑多层次绿化植物体系。模拟自然植物群落,培植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采用立体种植,在楼层预先设置绿化池,利用植物品种、形态、彩相造景,创造植物景观多样化。

(二)根据翔安校区的专业设置,要选择与其服务功能相适应的植物

防尘减噪功能是绿化时需重点考虑的,特别是在实验室周围不能有飞絮花粉多的树种。多使用灌木,灌木的生物量比草本植物大,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吸滞烟灰粉尘,稀释、分解、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较多,能更好地净化空气。

(三)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减少人工草坪的种植量

科学研究报告显示,等面积的树林与草地,树林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分、产氧杀菌、防暑降温等等作用方面都大大优于草皮。现在国外引进的草坪多不适合我国城市常见昆虫,如:蝶、蜂、瓢虫、蚯蚓、蜻蜓、蜘蛛、蚂蚱、萤火虫等等作为栖息地,大面积地铺设这种草坪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同时,国外引进的草种,其病虫害在我国往往缺少生物天敌,只能靠农药治理,而农药将破坏生物生存环境又污染地下水。

人工草坪需要经常浇灌,致使同片区其它植物根系浮在地表,裸露的根系破坏了表土,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有时也拱坏地面铺设,影响美观。而且,在维护方面,树木的养护成本是越久越低,草坪则相反。

植物栽培成活后就要减少直至停止对其继续浇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只要遵循“适地适树”种植原则,植物自身具有求生的本能。自然形态下植物的根系生长是由获取水量决定的,表土水量少,根系深长,表土水量多,根系浮浅。厦门是台风多发地,因此,减少人工过度浇灌更有利于植物根系的深扎,从而根深叶茂,增强抗风性。

(四)扩大行道树坑,减少地面硬铺,或是铺装透气透水性好的生态地面以补充地下水资源

大面积铺设硬化地面危害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不利于雨水渗入地下以补充水源,使地下水位降低;二是不利于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以及能量转换;三是增加居住地的热岛效应,使地面变得干燥;四是会破坏城市的地面生态,影响生物迁徙和其它植物的生长。校园不同于城市沿街店面,行道树坑完全可以不限于一米见方,应该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来设置,或是扩大树穴面积,三两颗或更多颗树之间共用个穴坑,尽量扩大穴位以多收纳水源。

美国波特兰市绿色街区的处理方法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就是用种植的方法合理安排地表雨水径流,从而达到用自然体系来掌控地表径流量、降低水流速度、净化水质,补充水资源,节约市政开支[1]。

(五)人工水体的处理

翔安校区规划有人工湖,建设之初就要特别重视基础格局,根据环境处理好岸线的曲线与走向,符合审美;岸边的处理要硬基与软基相结合,人工与自然驳岸相结合。因是静水湖,基本上不会出现坍塌与水土流失现象;湖的建设应事先做外源水与内源水质净水工程设计,可在沿湖面周围设置截流沟,避免地表径流水及汇流内的污水直接流入湖内;合理种植水生植物,降低水体营养水平,提高湖水抗污和自净能力,为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同时利用此区域营造为湿地景观。比如座落于成都市中心府南河畔的成都活水园[2],以及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它建成后不需要人力物力的维护,由自然做功,都是具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3]。

(六)原生土壤与建筑废土的利用与处理

原生土壤是多年耕种过程中形成的适合当地生境的宝贵的生态资源,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有机质中的腐殖质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它能增强土壤吸水和保肥作用,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刺激植物生长发育。人们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因此,在工程建设之初就应该收集堆积,在进行环境绿化时使用,以提高植物的成活和利于生长。

由于翔安校区地貌景观比较平坦,校园易出现平直单调,因而,要充分利用资源,利用建筑废土和挖人工湖的基土,根据环境因形就势堆山,“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计成《园冶》),这样既解决了土方运输及建筑废土、垃圾处理成本,又丰富了景观地形层次的美感。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应该要充分利用当地石头,为校园添景增色。

四、因地制宜,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

(一)规划校、院系专属纪念绿化用地(永久不动地),供入学、毕业、返校校友及来访嘉宾植纪念树,为校友增加记忆与动态牵挂

选择种植慢长型长龄树木,比如松树、柏树、香樟、楠木、桧木等等,成为百千年后聚秀植物景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植物常被赋予深刻寓意,如梅、兰、竹、菊象征君子,松为坚贞,竹子高风亮节、虚心,牡丹寓富贵,桃李寓学子,银杏长寿等等。这些植物因为文人的诗词歌赋描写,使之在园林中产生独特的意境美。

(二)制订长中短期的绿化规划

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体现了这个地方的文化景观,比如北京天坛、山东孔府,那些树木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积淀,一种文化。绿化需要有速生,同时也应间于慢长类,要规划轻重缓急,注意培育那些能够体现当地生态、文态景观的缓生长寿植物,这样才能在自然更替过程中,逐步建立长远林态。绿化不是简单的种树,绿化要讲究美化、香化、生态化,更是文化。试想,厦门大学建校甫初,如果有选植一些长寿植物,近百年后的今天,会是怎么样的一种郁郁葱葱,陪伴这些独特风格的建筑物,这是多么厚重的历史积淀!再设想另一个百年后、千年后,我们的学校,是否就是另一片“孔林”?因此,应该制订短期、中期、长期,全面、平衡的可行规划的绿化措施,以增加校园文态景观。

(三)让校园充满文化艺术气息

利用塑像、勒石等,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或突出贡献的校友(是纪念也是荣誉)建碑立传、铭志,用具体形式展示于校园,通过这些“见证人”的解读传播,让人在不经意间获知学校的历史,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学校、场所的特色标志,丰富校园文态景观;发挥专业优势,可以利用美术的相关专业课程,对校园合适区域、节点进行艺术活动,或装置艺术,或园林小品等等,以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气息与特色。

五、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方法

(一)绿化工程建管合作

目前绿化的建管分离是经常造成植物养护管理责任的扯皮问题。有的绿化建设方为了降低成本,种树时建筑渣土不清理,只要保证植物在维护内能活着就行,而至于移交管理方后是否能良好的成长,则不予考虑。因此,绿化工程施工应该甲乙方配合,施工过程中,要有管理方人员参与监督、验收。

(二)任何规划最终都要落到实处,植物建造过程也是一样

植物的种植是几十年几百年的事,所以不能随便。如何根据功能和环境的关系,平面的疏密、立面层次和树冠线的控制;如何组织透景,群落的远近观赏效果,用什么品种的树,树的形状、植物色彩的配置组合,是孤植还是丛植,群植还是林植等等。这些都要求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与把控,甚至要具体指导至一树一草一砖一石。这也是当前绿化工作中极为薄弱的环节,因而致使植物种植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三)设置统一植物标识牌

传播植物知识,并对所有树木建立植物档案;建立校园植物苗圃培育基地,可利用待建用地培养备用林。这样既节约苗木费用,又使植物从小适应环境,提高成活率。

(四)区域植物自然化

规划区域有意识让天然的野花、野草、野藤、野灌木回归校园,由此建设少花钱、省维护、免喷药、不施肥、没污染、轻管理、景观好、有特色、多趣味和生态完整的景观环境,形成科普校园。只要管理得法,自当尽显野趣与生灵之美(如北大燕园)。

六、结语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一切的理论,终归也是在于运用。面对现在快速城市漫延对环境的破坏和城市景观越来越雷同,越浮炫奢华的背景下,应该正确理解景观审美,正确定位场所的功能、个性特征,把从不注重生态的形式美回归到其行使功能的自然生态美。让大学生们通过自然做功的展示过程,了解自然知识,补充课本不足。一个一流的校园,应该是充分展示自身特色与个性、充满人文气息和生态文明的舒适的场所,这样的场所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人,教育人,培养人,使学生在认识自然中自觉加深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和环保意识,让他们走向社会后影响并引导社会在经济建设中善待自然、敬畏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

[1]翟俊.不以审美表象为主的师法自然——行使功能的景观[J].中国园林,2010(12):36-40.

[2]一文.成都活水园——城市水净化生态工程的典范[J].园林,2004(05):25-26.

[3]俞孔坚.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J].建筑学报,2010(7):30-35

(责任编辑:赵永奎)

猜你喜欢
校区绿化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