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瑛碧 施并招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研究
翁瑛碧 施并招
泉州师范学院、澳门城市大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将会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对各大高校而言势在必行。本文将从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助推后勤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促进高校发展等方面来论述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良莠不齐的现状、深入剖析制约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症结、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提出优化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制度,制定适宜本校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并充分运用信息化系统。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更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有助于信息化生活方式的培养,助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高校后勤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食堂管理、公寓管理、工程修缮及校园绿化等,涵盖了学校师生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保障。高校后勤管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应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后勤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通过系统进行分门别类的归口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后勤管理流程在网络平台上实施,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由此,信息化建设将成为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助推器[1]。
将学生公寓及教学场所等报修工作纳入网上报修平台,将餐饮相关的食堂订餐、外卖、食堂评价等纳入网络餐饮平台,将水、电、餐卡充值等纳入网络充值平台等,将其他所有与师生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后勤保障内容统一纳入后勤管理相关系统平台。加强后勤信息化建设,需以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网络平台设计,提升系统可操作性,确保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更加高效的为师生提供服务,提高师生工作生活的便捷性,从而提高师生满意度。
后勤信息化建设作为智慧校园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的后勤保障体系,才能更好的满足师生的工作学习需要及方便师生的校园生活。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消除原有管理模式的弊端,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后勤管理效率,优化后勤服务保障,进而更快、更好、更有效的服务于学校师生,促进智慧校园发展。现代化的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类信息有效的整合,有助于加强后勤精细化科学管理,将会促进高校快速发展,为创建智慧校园搭好结构,同时成为智慧城市的先行试点。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部分高校还处在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的状态,部分高校已走在前列,整体而言,发展势头良好。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比如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建设、出口带宽利用率的逐步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网络扩容和升级、资源数字化与服务网络的完善等;二是高等教育校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比如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采用了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
有些高校信息化程度已非常高,如南京审计大学,已使用能耗监控系统,能监控学校能耗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学校漏水点。开设后勤官微等服务平台,升级一卡通的使用。江南大学已启用多个智能系统,报修系统、用电预付费系统、后勤综合服务平台,水电监控系统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统计、分析学生在食堂用餐次数,用餐金额等,筛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并善意的私下向贫困学生餐卡中发补助金。这是利用数据分析、发挥数据作用,彰显学校人文关怀的典范。
然而不少高校仍旧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后勤管理部门的网络页面只涉及发布采购信息、停水停电等相关内容,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仍是人力为主。多数专科院校、职业技术院校或民办高校,资源较为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不高。
大多数高校的后勤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仍是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传统方式仅靠人力资源进行后勤管理,效率低下,且服务效果不佳。部分高校虽已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程度不高。主要症结在于:
许多高校财务系统、办公室系统、教务系统建设得很流畅,然而后勤仍旧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还有一部分高校对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浮于表面,以为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平台即是信息化管理[2]。搭建了平台没有真正利用起来,仍是传统的管理模式,递交材料仍是以纸质版本为主。同时许多高校也没有对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挖掘利用。例如基本的一卡通的利用,仅停留在食堂、超市、公寓、图书馆的使用,没有将一卡通数据合理利用,也没有将一卡通的使用范围升级、扩大。
很多高校建立了不少信息平台,然而各信息平台没有统一联结起来,信息未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如后勤管理部门未掌握保卫处负责的监控管线工程的布置图,也没有掌握宣传部广播管线布置图,部门之间互相没有信息交流,直至出现问题才协调解决。分散的信息平台,同时也影响师生使用,师生需了解熟悉各平台的使用方法,需要下载不同客户端,在不同的平台上填写信息。分散的信息平台信息不共享,浪费资源,不利于操作和使用。
高校后勤管理涉及事务繁杂,因许多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后勤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影响后勤信息化建设进程。既缺乏开发后勤信息化建设系统的人员,也缺乏善于使用信息化平台的人员。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偏低,且没有加强业务培训[3]。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将在高校后勤管理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将依托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及移动终端的使用。
搭建协同化的后勤智能型信息化平台将是高校后勤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将所有与后勤服务相关的需求纳入平台使用范围内,如报修系统、水电监控系统、学生缴费充值系统、咨询查询系统、采购招标系统、应急突发系统、一卡通使用系统等,逐步完善,使全校师生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在搭建协同化信息平台后,必须在充分使用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促进后勤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提升。注重日常数据采集,同时充分利用智能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如通过对水电监控记录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校园内哪里的水耗多,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漏水还是水被窃用,或是用水器具老旧需要更新换代等问题。如学生使用一卡通的数据,分析学生的用餐偏好、次数、金额等,是否因菜品存在问题、环境问题还是服务问题,可以进行调查,完善食堂管理工作。可见数据分析可以深化后勤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后勤管理效率。
现今每位都市人都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高校后勤协同化的智能型信息化平台与手机APP、电脑PC客户端相结合,将使师生使用更加方便,后勤工作更加高效。如后勤工作者在校园现场发现水管漏水问题需要解决,即可及时调取水管线布置图,该地点相关管线布置图,与相关负责人联系。学生不出宿舍门即可在手机上进行报修,给一卡通进行充值。
各大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采取适宜本校的策略。
高校在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本校情况,明确适合本校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路径,并从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系统构建等方面有计划的进行信息化建设[4]。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才、资金、设备等基础条件的问题,才能按计划有效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后勤信息化系统的高效运转。
1.利用现有平台进行后勤信息化建设
目前微信、微博、易班等网络平台、完美校园APP等在高校学生中使用较为频繁,这些平台受众广。《教育后勤“互联网 +”行动计划(2015—2020 年)》提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具体措施,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技术提高后勤服务。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以上平台中任选一个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如可建立高校后勤服务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并接收师生的需求,师生可在微信平台进行报修、水电缴费、反馈问题等,通过微信平台率先解决与师生工作生活相关的重要问题。
2.建立校园管理服务系统
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本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校园管理系统,将师生在校园工作、学习、生活所需要用到的项目纳入到统一的一个平台当中。平台既要包括电脑上的PC客户端,也要建立手机APP。
3.后勤信息化服务外包
高校后勤物业可以进行外包,信息化服务同样可以进行外包。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服务外包可弥补后勤专业技术人员缺少,素质水平不高等不足。但必须注意信息保护、保密工作,签订信息保密协议,需保密信息不得外包,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维护保障信息安全。
当本校的后勤信息化系统建设起来后,学校需加强培训、宣传、应用,切实将系统运用起来。许多高校有后勤信息化系统,却不注重建设后的应用。信息化系统若建成没有充分运用,等于没有建设,同时只有在日常应用中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后勤信息化发展。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系统收集后勤工作所需的相关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将有助于提高后勤工作效率。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国家的政策方针也必将有所倾斜,相信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大有可为。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适宜的方式,推进本校的后勤信息化建设,相信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将促进智能校园建设,给智慧城市发展以借鉴。
[1]雷峰利,张兆泉.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推进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5 (22):57-59.
[2]张锦武.大数据时代高校后勤智能化管理研究[D].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
[3]王铁.论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8):74-75.
[4]费云生.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智慧后勤”建设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7(03):57-58.
(责任编辑:赵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