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服务发展的1.0~4.0阶段概述

2020-03-15 19:55方正泉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方正泉

高校校园服务发展的1.0~4.0阶段概述

方正泉

[作者:江南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长期战略规划背景下,高校后勤必须加强校园服务现代化建设步伐,适应新时代、着眼新目标、谋划新征程。本文立足高校校园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回溯高校校园服务改革发展1.0-3.0阶段的发展与演绎,对校园服务的3.0阶段的几个典型高校做了案例分析,形成了高校校园服务(4.0)现代化新内涵与新特征。

改革发展;校园服务;现代化

一、高校校园服务改革发展简述

改革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完善社会制度的基本途径。中国改革开放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推进,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的转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转变,综合国力极大提升。伴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进步,最终取得了丰硕成果。高校外部因素下,政府部门适时出台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制度规定和政策,支持高校后勤管理机制与社会配套的优质服务企业相结合,建立适应高校后勤改革需要的教育后勤协会;高校内部因素下,师生需求、保障投入、体制改革、均衡发展等,这些环境均使得高校后勤具备了改革需要的土壤。高校后勤经过了“粗放改革”到“精准改革”波浪式发展的历史轨迹[1],创造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如何从理论上梳理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脉络,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国内高校后勤协会、行业组织、地方政府、高校后勤等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回顾总结高校后勤改革的成就与经验,如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张柳华、《高校后勤研究》杂志社主编卢彩晨等多位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都产生了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总结了我国高校后勤综合改革的历史经验,系统地整理归纳了高校后勤综合改革的发展轨迹,深入地分析了落实改革要求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后勤发展的经验、道路,对国内各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模式多样性进行比较性研究。专家、学者在理论层面的总结归纳,让我们更深刻的领会到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性,清楚它的特色在哪里,面临的问题在哪里,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高校后勤多种改革发展模式的积极对话和互相借鉴,推动了高校后勤改革高质量发展。

二、校园服务1.0-3.0阶段的发展与演绎

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几十年来,高校后勤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今昔对比,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效,发展已跃上更高台阶,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保障能力、效率效益显著提高,育人功能不断增强。通过总结、回顾全国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发展的成果,本文进一步对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剖析和概括,并且形成了校园服务1.0-4.0的概述,认为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节点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后勤事业新的飞跃。

(一)包揽式、大总务——1.0阶段:(1958- 1995年)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的发展完全依靠国家财力,自办后勤。总体为“包揽式、大总务”格局,高校后勤负责除了党政事务、组织人事、教学科研之外的所有事务。1979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高校后勤也开始了初步改革探索,由饮食单项承包发展为以总务处为单位的全面承包,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通过定额生产、绩效挂钩、奖金分配、自主用工、经费包干等机制,突破了原有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了后勤的积极性[2]。

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社会化”。根据决定精神,中国高校开始启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到了90年代,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已经进入普遍性、持续性的推进阶段。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高校后勤经过多年的累积已形成了封闭式自我服务体系,不仅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又限制了学校的发展。高校后勤改革正是从改制入手,以计划经济为主,遵循市场法则,引入竞争机制。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开始向后勤集团模式转变,逐步建立起了和学校自身特点相对应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届时,高校逐渐放下了原有的包袱,激发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和办学活力,提高了后勤保障的服务质量和能力水平。

(二)契约式、甲乙方——2.0阶段:(1995-2011年)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在1999 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在已扩大的高校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大幅度扩招。高校扩招对于高校后勤来说,既是一个历史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凸显了后勤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一点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后勤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务院连续四次召开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工作会议。200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要求快速推进社会化工作,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2000年底,后勤人员、相应资源从学校行政系统分离,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2002年底,组建跨高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各个后勤实体通过并入、托管、联办、连锁、股份等形式进入此类集团。以此为标志,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社会化改革快速推进阶段,高校后勤典型的模式是“契约式的甲乙方”管理体制及后勤服务的独立核算与企业化管理,同时整合资源,吸收社会企业支持和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

2005年9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下达“21世纪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构想”研究课题,提出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管”基本框架。2011年5月教育部召开“高校后勤改革座谈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会上进一步肯定了课题基本框架,指出履行高校后勤服务公益性责任是政府支持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核心,要按照“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从思想理论层面厘清高校后勤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关系。自此,高校后勤改革开始逐步摆脱矛盾与困惑,后勤服务市场逐步扩大,服务模式呈多样化发展。

(三)多元、混合式——3.0阶段:(2011-)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体制转轨及政治体制改革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办学格局开始向社会办学、企业办学等多元化格局转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2012年《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高校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模式呈多样化趋势,采取了引进、联合、租赁、资产代管、托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和办法实施社会化改革,开放、规范、多元办后勤的理念和模式被广泛采用。后勤小机关、多实体管办分离,事企分开,经营与服务分开,开放校内市场,引入体制外竞争,实行优胜劣汰,工作重心从“办后勤”向“选后勤”、“管后勤”转移。在综合改革进程中,高校后勤坚持以“公益性”政策为主,使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并保持好二者的平衡。在此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后勤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各高校开始转变建设思路,围绕学校建设工作全面协调的加速推进信息化进程。这一阶段高校后勤运行模式:自主经营为主型、校企合作型、股份公司型、分类外包型、完全外包型。呈现多元、混合状态。

三、校园服务3.0阶段运营模式典型高校案例研究

(一)自主经营型——清华大学

1980 年,清华大学以健全汽车队运行机制为切入点拉开了后勤改革序幕,推出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初步形成多劳多得分配模式,使员工收入与劳动成果挂钩。1993 年,清华大学膳食处第一个脱离校行政体系,转换运行机制,更名为饮食服务中心。饮食服务中心在新的管理机制下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不仅摆脱了学校补贴,还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一举成为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示范单位。1999 年以后,清华大学进一步规范后勤体制,形成多甲方专业化管理的服务保障模式,建立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目前清华大学后勤包含接待服务中心、修缮校园管理中心、饮食服务中心、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幼儿园、出版社、医院等部门。

(二)分类外包型——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1996—2000年期间,以大楼物业社会化管理、餐饮社会化管理、学生公寓建设三大业务为突破口,对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和福利性供给制的运行机制实行改革,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将部分业务承包给社会专业公司进行管理。

2001年以后,复旦大学将原总务处所属的各经营服务实体(中心)逐步分离整合,成立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小组。2002年注册成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上海复旦后勤服务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立项招标、委托服务等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复旦大学以物业、餐饮作为社会化改革的开端,2006年后又将校园道路保洁及绿化、车辆运营、水电管理等纳入到后勤市场开放领域,进一步深化了后勤改革,明确了“一甲多乙”的体系格局。

(三)完全外包型——天津大学北洋校区

天津大学北洋校区于2015年建成运行,后勤保障属于完全开放管理模式,学校所有的后勤事务都实行服务外包形式交由社会企业承担,引进优质社会企业,吸引社会资源投资,让师生获得更高品质服务。物业管理方面,将公共教学组团、学院组团、宿舍组团、图书馆、体育场馆、大型实验室、行政管理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组成部分按区域划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交由苏大教服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爱玛客服务产业(中国)有限公司、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实施管理。北洋校区后勤保障部只进行监管,负责招标引进、日常监督、定期考核、清理退出等工作。完全外包模式缓解了学校后勤用工困难的问题,有效规避了用工风险。

(四)股份公司型——浙江大学

2000年,浙江大学后勤服务系统与学校行政整体剥离,先后成立浙江大学后勤管理处、浙江大学新宇集团(在原有学生宿舍管理处基础上组建)、浙江大学后勤集团。2001年,浙江大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参照社会行业收费标准和劳动定额,开创付费服务运转模式。2006年,浙江大学对从学校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的后勤乙方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改制,以新宇集团为代表的后勤实体实现了学校、员工、社会企业三方持股,进一步整合社会优质资源。2007年,注册成立“浙江浙大新宇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浙江浙大新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奠定了浙江大学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集团化发展格局。

(五)自主经营为主的嵌入式大保障型——江南大学

在高校后勤综合改革过程中,江南大学作为高校后勤改革的典型案例,创建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创新实践、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江南模式”,是高校校园服务3.0阶段的杰出代表之一。2011年,江南大学确立了后勤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凸显教育性,释放公益性,增强协同性,以建设“现代化、新后勤”为基本导向,创建了“大后勤、大系统、大保障、大服务”的大部制“新后勤模式”。凡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公共资源配置的,以及涉及基础保障的各部门都纳入大后勤范畴,将后勤、基建、房产、安保、信息化、医疗、会议场馆等保障与服务部门,组织成“大后勤保障系统”,成立后勤保障系统党委,增设后勤工作协调办公室,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赋予“核心、智库、协调、推进”的职能。这种“大部制”模式顺应精简机构、优化职能、提升能力的要求,稳步深入地推进校园服务体制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原先出现过的过分强调后勤部门自身效益而影响公益性的弊端,回归到了“大保障、大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

2012年6月学校终止了后勤甲乙方契约式管理模式,将甲乙双方合并,组建新的后勤管理处。组建后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原则,采取“小机关、多实体”管办分离,服务与经营相对分开的运行管理模式,全面承接乙方——原后勤集团的工作和职能,并将原有的物业、维修、环境、绿化等职能逐步纳入后勤新的实体中,整合原有九大中心为四大中心。校医院挂靠后勤管理处管理,房产管理处与基建处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学校不动产和能源管理等职能。在自主经营的基础上,把饮食、环境、物业、绿化等方面设计了嵌入式的社会化方式,如保洁业务、绿化养护、饮食小窗口、快递派件业务等等,体现学校主导,引入竞争,专业化团队思想,实现良性互动与提升。

大后勤保障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江南大学后勤完成了从单一职能向大后勤保障的转变,实现了由甲乙双方利益博弈向着双方融合、共谋优质服务的模式调整。后勤系统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合并,既不走老路,对学校后勤事务大包大揽,又不以单纯甩包袱为主要目的,趋从所谓的“社会化”,而是通过高位思考、理性统筹、有序分工,进一步管理好学校的资源和资产,优化公益性资源配置,激发服务运营活力,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在保障校园稳定和谐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对管理和服务的新需求。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和“双一流”学科的战略目标,积极践行“一盘棋谋划、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一条龙保障”的运行格局。

四、迈向校园服务4.0阶段应具有的内涵特征

未来的现代化+为特征的4.0阶段深层次的内涵发展首先要依托现代思想观念和新型人才队伍,按照新时代要求,促进组织形态、管理架构和服务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服务业态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提高软硬件建设的水准,离不开现代技术源源不断的应用。要以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为基本方针;其核心是信息化,管理、服务、经营三位一体,统筹发展;以社会化、自主化、多元化有机统一,协调发展;其发展状态是与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频共振,相互相成,互为支撑的。当前在迈向校园服务现代化阶段初步总结应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一)坚持教育公益性

高校后勤推行社会化改革后,为什么还要坚持高校后勤公益性原则不动摇?因为公益性是我国高校后勤的基本属性。高校后勤肩负着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的服务保障工作,后勤保障服务的质量水平、价格定位对师生的学习生活、情绪思想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对校园的安全、稳定、和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高校后勤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后勤运营模式越来越多元化,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实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后勤还是要以教育属性为主,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这就要求高校后勤必须坚持“突出公益性,兼顾经济性”的原则,平衡好二者关系,实现育人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强化发展内生性

发展内生性即是从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的外生动力转变为制度变革、内涵发展的内生动力。经过一系列的高校后勤综合改革,高校后勤从大锅饭走向竞争机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单位走向企业。后勤的文化、价值开始潜移默化的对师生产生影响,师生的现代价值观与校园服务现代化建设两者实现了有机结合,师生的切身利益和需求与校园服务现代化建设两者实现了有机结合,市场格局与校园服务现代化建设两者实现了有机结合。这一切,使高校后勤校园服务现代化建设具有一种强劲的、大面积的内生推动力量,初步形成了内生性发展格局,进而使得校园服务现代化顺利实现并持续健康的推进。

(三)促进协同共生性

要树立政府、行业、高校、社会、企业共同构建校园服务现代化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意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社会、行业分化程度日益提高,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共生环境日益优化。实现高校后勤现代化,意味着建成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完成后勤体制转型和产业升级,包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服务业相融通、符合现代大学发展需求三个方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独在某一大学实现,必须政府、行业、高校、社会、企业共同努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四)提升市场开放性

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高校后勤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践行开放、多元、共享的发展理念。基于市场化、社会化的推进,高校后勤形成了大部制、混合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引入优质企业参与后勤服务,建立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的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评价、认证机制,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高校后勤市场秩序规范,开放有序。

(五)增强数字智能性

近25年,中国互联网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飞速发展的智能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着人的认知与思维方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带来颠覆性、丰富性新业态的同时,也对高校后勤发展趋势的转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即是建立一套设施先进、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智能化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助力后勤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全面创新,促进后勤管理服务流程的优化重组,推进产业融合、服务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引领业态创新,推动高质发展及校园服务现代化实现。

(六)实现绿色生态性

随着绿色社会的兴起,高校后勤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打造生态文明校园,推动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智慧校园管理,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为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服务。如江南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研制出高校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在今后继续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提高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构建绿色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舆论环境,潜移默化地塑造师生员工的绿色价值观,引导师生员工践行绿色行为,真正做到绿色管理、绿色发展、绿色育人。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高校校园服务改革实践雄辩证明:改革是高校校园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一流后勤的必由之路。总结过往,面向未来,改革任重道远。2019年,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也为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勇往前行,在时代征程中奋力谱写高校校园服务改革的新篇章!

基金课题:本文系江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JYJ/2017/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黎玖高,皮光纯. 关于高校后勤改革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R].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网站,2015.12.

[2]张柳华. 奋进四十载改革再出发——改革开放40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改革开放40年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峰论坛主旨演讲)[J].高校后勤研究,2019.01.30.

(责任编辑:卢彩晨)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