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谢仁恩
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广西 桂林 541004;2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贫困生资助工作逐渐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许多高校将贫困生资助工作作为现阶段重要育人手段之一,开始关注贫困生经济与思想双贫困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发展性资助模式下,如何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加强贫困生思政教育工作做了积极的探讨。
一个人的思想从启蒙、到发展、再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与其成长环境、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贫困生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其成长与教育经历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特征。
古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大学生出身贫困的家庭,一般都比较能吃苦耐劳,希望通过学习自力更生,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家庭现状的强烈欲望,所以普遍表现努力、向上。但由于他们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从小在物质需求甚至在教育投入上都不能随心所欲,受到一定压抑,在当今这种物质社会中容易滋生自卑心理。励志与自卑并存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心理冲突。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攻坚任务的逐步推进,精准扶贫给予贫困大学生个人及家庭的扶持与资助力度前所未有,贫困大学生受到党和国家的特别资助,作为扶贫政策的最直接受惠者会对党和国家满怀感恩之情。但从小在物质社会中的成长环境,经历了人有我无、我有人优的过程,会有“为什么他们可以拥有我没有”等想法,容易产生对现状的不满,滋生戾气。这种感恩与戾气同时存在,常常相互转换成为矛盾体。
贫困大学生从小接触社会少,视野相对较窄,在高校校园这种大交融的集体中,由于见识少,常常表现出不自信,进而在思想上有自闭的现象。同时大学的新生活给予贫困生广阔的天地,扩大了其视野,有充分的资源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于是乎他们敞开心扉,如痴如醉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吸收来自各方的信息、知识,充实和强大自己。这种思想的自闭和吸收的开放同时存在,急需外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促使其思想和求知一样开放自如。
党的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目标都决定了要消灭贫穷这一根本任务,所以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与帮扶。贫困大学生多来自贫困农村,受党的阳光雨露成长,务必对其进行价值观培育,使之成为党的坚定拥护者,党的政策受惠者,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的成果体现,也是办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诸多职能,其核心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贫困大学生作为校园重要群体,如何将其培育成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优良、视野开阔的新时代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发展性资助是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由学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资助”。 是一种新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比起以满足贫困生生活需求的那种“输血式”资助更能够促进高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发展性资助能够提升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有助于充分调动贫困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贫困生的主动性,积极调动贫困生参与有利于个人素质提高的活动,有利于改掉过去的那种“靠”“ 等”的思想,提升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既能帮助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又能促进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生目标和理想。因此,在这过程中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广大贫困生家庭和个人受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家庭的帮扶政策,感受到了政府、学校及身边人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爱护。是党和国家相关政策亲历者、体验者、受惠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恩惠,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体验到了社会主义的真谛。以致其更愿意接受党的教育,接纳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作为发展性资助下的贫困大学生来说,其视野更加开阔、能力提升更加显著、更加的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更加深刻,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价值观的培育绝不仅仅是课堂的灌输和辅导员的说教就能培养好的,它需要在发展性资助过程中培育,是细微的、有温度的。价值观的培育是依附于对大学生帮扶培养中,是隐性的。可能在创业孵化室里,在志愿服务队里,在教师助理岗位里,在清扫楼道的劳动教育里,在学校教职员工言传身教里,隐藏在教育者各种有心和无心的安排中。在发展性资助体系下价值观的培育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发展性资助背景下贫困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还有多重性的特点,在高校的发展性资助过程中,贫困大学生不再只接受其所在学院及辅导员的管理、教育和引导,同时受到创新创业团队、社会实践团队、志愿服务团队、社团活动、勤工俭学等学生能力训练、锻炼的各类项目的指导教师影响,在各类组织中得到朋辈激励,得到多重的关爱与引领。价值观地得到多重的引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传统的保障性资助只能满足贫困大学生物质的保障,满足需求层次的最低两级需求,这并没有达到脱贫攻坚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因此,我们务必在贫困大学生更高层次需求中完成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赋予的使命。笔者在长期的学生资助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探讨出了贫困大学生“四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
传统的勤工俭学更注重的是岗位报酬,旨在通过贫困生的劳动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缓解其经济压力。在发展性资助理念下,更加注重的是通过勤工俭学岗位注入能力与价值观的培育,不再仅仅是获取劳动报酬。笔者在担任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期间,在校内外开发了多个勤工俭学岗位,为贫困生设置一人一岗,在岗位职责和要求上,着重从培育学生敬业爱岗的角度进行设定。通过每个岗位聘请一名指导教师,规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对学生在岗位上进行一对一指导,每月对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劳动报酬发放依据。每学期对设定岗位的管理部门及指导教师进行考核一次,检查其在贫困大学生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引领方面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并将结果作为是否继续设岗和继续聘任的依据。通过双重考核,保障了岗位练兵的作用,学生通过岗位历练培育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将勤工俭学岗位打造成学生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
众所周知,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使其能够成人、成才、成为国家栋梁。国家助学金就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无偿补助,旨在从经济方面帮助困难学生,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受助金额和人数逐年增加。作为高校,如何将国家助学金资助合理,资助到位,资助出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统筹全校助学金发放过程中注入诚信教育,专门出台了《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获得者校内义务服务与实践规定》,将奖助学金“挂钩”校园义务服务实践,提出“奖(助)工作”与“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相结合,从贫困生认定到助学金评审再到助学金发放及发放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诚信教育,推动机关、院系部与学生资助部门协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使广大学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树立感恩诚信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一时间,校园里争做“义工”成为一种新风尚。
贫困大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上会比较拘谨,为了鼓励贫困生走出自己班级、宿舍的小团体,笔者在培育贫困生价值观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社团是贫困生人际关系的重要训练基地。要求其在大学期间必须加入一个社团,并专门成立了属于贫困生自己的专门社团—自强爱心社,利用社团平台加强贫困生互助互帮、自立自强、利他利人,并利用学生社团资助中小学生、帮扶孤寡老人、素质拓展、义卖等活动增进贫困生间的交流,增强他们融入社会、关爱他人的能力,打破其人际交往的隔阂,增强朋辈激励,搭建贫困生的“家”文化。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培育友善的人际观。
感恩是个体成长中的重要品质,每个人的生活只有学会感恩,满怀感恩才懂得珍惜,才懂得珍惜生命、珍惜他人,懂得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针对受国家资助和支持的高校贫困生,笔者从感恩教育入手积极引导其回馈社会、感恩祖国,鼓励学生将青年人的激情投入到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大熔炉中,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助人的快乐,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国家的发展。在学校寒暑假社会实践中设立贫困生专项,资助贫困生走进工厂、走向农村、走向社区去了解社会、感知外界。比如成立“革命老区红色故事搜寻小分队”“湘江战役感恩实践团队”等,旨在引导学生在搜寻遗留在民间红色故事、感悟革命历程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航天文化科普团队,通过深入中小学开展航空航天知识科普教育活动,对外传播了科普,对内增强了文化的自信等。在学校专项培育下,贫困大学生逐渐成了学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骨干力量。贫困大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增强了能力,学会了感恩,体现出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当前,各高校资助工作已从原来提供保障性的物质资助向提供发展性的能力资助拓展转变,但许多高校在实践过程中,过分强调能力至上,忽视了构建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本文就如何在高校发展性资助工作中,加强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思想引领与能力提升并重,从四个方向重点分类培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协同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双贫的问题。资助工作与价值观培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营造了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发挥了校园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的本质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