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究

2020-03-15 08:07曹三妹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党务学生党员

曹三妹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12 月7 日至8 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新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重任,作为青年大学生培养基地之一的高职院校,理应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之下,做好新时代的学生党建工作。可从当代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获取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在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探索更适宜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党建工作策略。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教育是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其传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及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1]43-48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兴起,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再度焕发活力,成为影响全球教育界的一股重要思潮。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对当代教育乃至社会改革影响深远,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教育继承了历史上的人文主义和早期人本主义注重人、关心人、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传统。[2]4-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围绕自身构建的自我概念而组织起来的,每个人都有完善自我的潜能和倾向,心理咨询工作者或教育者应营造出一种支持性的心理氛围,帮助个体形成更为积极的自我概念,支持其自主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他进一步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点,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备与生俱来的学习愿望,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信任和支持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内源性的学习动机和多种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自由舒展。

(二)注重人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教育秉持“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生来是向上求善的,且天然具备向上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得到不断完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即为自我实现,个体在对某种高尚事业的不懈追求中逐渐实现自我,成为人格完整、人性丰满的人,这一过程也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所在。自我实验表明一个人充分发掘了自身的潜能,身心发展趋于完善,真正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达到了最和谐的人生状态,而培养人格完整、能力全面、身心和谐的人正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最高目标。

(三)强调情感的教育价值

人本主义教育极为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非理性因素的教育价值,将其视为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认为教育应促进个体认知与情感的协同发展,没有情感参与的认知活动是缺乏意义且低效的。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学习不能脱离学习者的情绪感受而孤立地进行。[3]30-33人本主义教育提出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于旨在掌握事实知识的认知学习,学生需要接触和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社会或科学问题,真正体验到学习对个人的意义,从认知到情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评价。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是人本主义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罗杰斯基于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积累的经验,创设了“以人为中心疗法”。这种疗法没有特别强调特定的咨询方式, 而是首次将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提到了咨询的核心地位。[4]138-145整个咨询过程中,治疗者不扮演权威,不作价值评判,将来访者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积极关注和接纳来访者的想法和感受,并设身处地地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使其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调整。罗杰斯将“以人为中心疗法”迁移至教育领域,构建了“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 教师主要扮演的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 他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隐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5]181-182+187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

(一)让学生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主体

随着“双高计划”的提出和大规模扩招的推进,高职院校当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学生和学生党员的人数随之不断攀升,而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却较为滞后,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明显不足。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不高、缺少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容易在互联网这个复杂多变的舆论战场上迷失自我、受到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在此背景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新发挥学生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巩固和发展学生党员群体、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效率、缓解高职院校日益增多的学生党员与亟待扩充的党建工作队伍之间矛盾的有效举措。

人本主义教育将人视为生来具有丰富潜能和自我实现趋势的能动主体,在适宜的外部环境下能自主地学习和发展,教育者应以尊重、支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以合作者、支持者和跟随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可借鉴这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时为学生广泛提供学习所需的资源,创设信任、支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内部动机和潜能。同时,借助于学生的力量建设学习型、服务型院(系)党支部,让学生党员成为党员发展与管理的主体之一,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榜样示范和队伍带动的作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社区、学生社团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扩大党的先进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此外,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还可以借鉴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重视学生党员自我实现的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员个人的自我实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党员寻求个人实现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鼓励学生党员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事业中,为学生党员的自我实现指明方向和路径。

(二)注重人文关怀与情感疏导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情感的教育价值,认为情感是人整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标的达成也有赖于情感与认知的协调发展,这一观点也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许多启示。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其中半年为教育部规定的顶岗实习时间,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半左右,而入党的完整周期约为两年半,学生最快在三年级上学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而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面临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资格考试和就业的难题,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均十分突出,普遍对前途感到迷茫、困惑。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的基层党建工作队伍也面临着专职党务工作者不足,由兼任党务工作但尚未全部接受系统的党委工作培训的学生辅导员兼任的局面,这类辅导员既需处理烦琐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又需兼顾学生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工作负荷重、责任大,待遇却不高,存在相当程度的工作倦怠感。

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出发,若想提高高职院校党员教育及管理工作目标的达成度,无论是学生,还是基层党务工作者,都应在习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关怀和疏导,从认知更从情感上体验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或党务工作者对于他们个人生活的意义,发自内心地认同党员或党务工作者的身份。高职院校各院(系)的党组织应深入学生和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迫切需要,热心解决其所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做好关怀、帮扶和情感疏导工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革新:一方面,课程内容应紧跟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将宏大的政策理念与个体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回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和精神困惑,在情感上与学生拉近距离,做到以情动人;另一方面,理论授课应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入社会,从情感上体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成果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思政课教师也应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引发学生的心理亲近和情感共鸣,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一种正向的情感互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工作中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

教师以非指导性的角色与学生互动,真诚表达意见,尊重学生想法,感学生之所感,思学生之所思、和学生建立彼此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是人本主义教育的创见之一。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教师不再以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担任“促进者”的角色,创设一种自由、坦率、友善的心理氛围,支持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自主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卓越的共情能力和真诚待人的态度是建立和维系这段关系的关键。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管理方式还比较滞后,学生党员的培养往往停留在集中上党课,统一发放学习资料的模式,党课大多以授课教师为中心,以逻辑化、系统化的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党员的管理则主要以党章党规为参照, 党务工作者(一般为学生工作副书记或带班辅导员)依据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奖惩,很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党员教育,还是党员管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或党务工作者与学生都处于不平等的关系中,学生的兴趣和想法不受重视,只是被动地学习和规范自我。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党课的兴趣不足、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挫,对学校的党建工作缺乏认同感,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成效。积极借鉴人本主义教育所倡导的师生关系,重构学生党建工作中组织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

首先,在党课教学中, 教师应学习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潜能,以尊重和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积极接纳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体验教学对他们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进而提高党员教育的成效。其次,就党员管理工作而言,党务工作者应鼓励学生深入参与班级、院(系)的学生党员管理工作,适当将部分工作授权给学生,广开言路,主动邀请学生参与党内事务讨论,广泛征求学生建议,使管理方式更为人性化、民主化,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自我管理者。

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依托平台,创新党员教育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互动中介和平台, “网上党建”势在必行。[6]31-33微信群、QQ 群、微博、抖音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舆论的主要渠道,对学生群体有着深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手机、电脑为主要媒介的在线学习、移动式学习日益成为学生熟悉并依赖的学习方式。借助手机、电脑等信息化设备,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具有生动活泼、不限时空、感染力强的优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表达意见的渠道,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高职院校党组织可安排专业技术人才在学生较常用的新媒体平台上运行官方账号,组织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集体建设微党课、微视频等丰富多样的信息化党员教育资源,定期在官方账号中投放,并结合新媒体平台和信息化教育资源引入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翻转课堂、自主选学等参与式、体验式的教育模式。这些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理念,应用新模式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教师固有的“传道者”角色转换为“促进者”角色,学生成了积极主动的教育主体,在教师的支持下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在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即时反馈学习成果和意见,作为教师调整改进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依据。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微党课等教育资源的制作中,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潜能,提升学习成效。

(二)开展培训,深化党建工作队伍中的和谐人际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每个人生来即具备向上发展的潜能,在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极大地帮助来访者或受教育者释放自我发展的潜能。咨询者或教育者真诚、包容的态度,以及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是建立这种人际关系的关键。将此观点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鼓励高职院校对党务工作人员进行人际关系专题培训,推动党务工作者和学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具体而言,人际关系培训的对象应以高职院校中直接面向学生的党务工作者为主,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专职党务工作者;培训应以提高参训人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为目标导向,通过团体演练、课堂会议、交友小组和专题研讨会等形式营造气氛,设置问题情境与研修任务,嵌入典型案例,让参训人员在合作探究和研讨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提高相关能力;培训应使党务工作者掌握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知识理念,重塑其对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培养其真诚待人、尊重接纳他人的态度,倾听、表达等沟通技巧,以及设身处地感知他人情绪与想法的共情能力;培训的实施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循序渐进地展开,集中培训与返岗实践交叉进行,使参训人员可以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再带着问题和思考回归下一轮培训,如此往复,充分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提高实际能力的目标。

(三)加强引导,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情感凝聚力

党支部是高职院校培养、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的基本单位,是实施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力军,也是联结党组织与学生群体的重要枢纽。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情感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没有情感参与的学习往往是无效的。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引导,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增强党支部在学生群体中的情感凝聚力,是团结学生,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应建立党支部与学生双向沟通交流的渠道,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这种渠道既可以是面对面接触的线下渠道,也可以是由移动设备和网络通信工具架构的线上渠道。各院(系)党支部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与学生联系,倾听学生的意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从情感上关怀学生、疏导学生,从而获得学生认可,使其从情感上接纳党支部。同时,党支部应联合团支部、学生社区、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创设宽松、温暖、支持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通过实践互动和亲身体验,充分了解党支部和党的优秀思想文化,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情感上认同党支部与党建工作。预备学生党员和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应起先锋模范作用,更加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表现,主动与同伴合作互助,以榜样的力量团结和感染更多的学生。

结 语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回归“人”这一重要命题,聚焦人的潜能、人的非理性部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深刻批判了片面强调人的认知发展、忽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点,将人视为情感饱满、个性丰富的个体,对人的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一思想不仅对学校教育,也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启示意义。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专职党建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欠缺、学制短而入党周期长、党员培养和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挖掘学生潜力、突出学生在教育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等观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施途径。高职院校应结合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借鉴有效的培训模式和心理咨询方法,在党建工作实践中灵活地践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优化工作策略,提升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党务学生党员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