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点与做法
——以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为例

2020-03-15 04:13:15孙秀春廉新宇艾静蕊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资源库陶瓷专业

孙秀春,廉新宇,艾静蕊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自2010年以来,为盘活示范校和重点专业建设的教学资源,教育部强有力地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信息化对专业教学和文化传播的作用,基于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同时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河北省高职院校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将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作为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升级版,打造面向更多专业的以“群”为逻辑起点和服务对象的教学资源库,为群内各专业的平衡发展扫清壁垒。

1 专业群资源库建设的重点

从“专业”到“专业群”虽是一字之差,却反映了高职教育从封闭式、学科导向到开放型、能力本位的转变[1]。与专业群相适应的专业群资源库库建设同样需要认清重点工作,做到方向明确,目标清晰,重点突出。

1.1 建立清晰的组群逻辑

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与专业资源库建设有关联,也有区别。按照专业群组群逻辑,推进专业群资源库的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认真研究核心专业和相关专业所对应的产业、专业类对应的行业、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等一系列的问题;然后按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逻辑实施库内资源和课程构建[2]71。因此,清晰的专业群组群逻辑是专业群资源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1.2 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与规划

对于专业群资源库来讲,结构化课程应该侧重于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所有课程的构成方式,是在将这些专业课程进行系统化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分类重组,而不是简单的专业方向课程的罗列。按照课程性质,可以将这些课程分为底层共享性课程、中层方向性课程、高层互选性课程。按照专业群内一般含3~5个专业,每个专业一般开设15门左右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式,专业群资源库的专业课程数量(去掉专业之间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25~50门之间。相对于专业资源库来讲,专业群资源库的课程建设工作量要大的多。因此,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实施的时间段,需要考虑专业需求、自身条件、课程性质等因素,并按照近期、中期、远期3个时间段来规划与实施专业群课程建设。

1.3 推动专业群协调发展

专业群资源库建设必然要与专业群建设同频共振,不断满足教师教学、学生线上线下学习以及更多的社会学习者泛在化学习的需求。紧扣“使用”是专业群资源库建设的生命所在,而专业群资源库建设可以激发更多的可能性,更大面积的动员专业内更多的教师、学生、社会用户、企业用户等参加到“使用”中来,避免出现单个专业“独木难成林”的局面,形成有利于资源库建设的生态圈,从而推动专业群协调发展。

2 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资源库建设的做法

专业群资源库需要针对组群逻辑、课程体系、推广使用等几个重点工作开展建设工作,结合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资源库,需要明确和做好关键的几项工作。

2.1 确立建设思路和规划

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资源库以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核心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为支撑,共同形成专业群合力。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培养面向陶瓷产业的核心岗位人才,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专业从造型创意、纹饰设计、文创产业、室内装饰设计等方面提供支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在陶瓷3D设计与打印、数字花纸设计打印等前沿技术领域服务专业群。专业群资源库建设按照传承传统技艺,培养新时代杰出艺术工匠的原则,立足中国陶瓷文化,辐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整合行业企业资源,构建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资源库[3]。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足中国陶瓷文化,开发资源库。以传承和创新陶瓷工艺、文化为责任,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助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遵循“调研咨询→方案制定→总体设计→资源建设→应用反馈→评价论证→修改补充→推广应用→持续建设”的路线开发建设资源库。

2)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设计资源库。基于“能学、辅教”的建设理念,遵循“颗粒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组织建构逻辑,按照“共建共享、分期开发、边建边用”的原则,规划设计资源库。

3)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共建资源库。整合全国陶瓷产区合作企业的文化与设计资源,在全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协助下,与合作的陶瓷企业、文化传媒公司、设计类相关企业共建共享资源库。

4)服务群内专业建设,使用资源库。面向陶瓷产业高端,对接专业群所面向的文化服务产业,针对陶瓷文化、造型设计、装饰设计、创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岗位要求建设标准化课程和个性化课程,服务专业群建设。

2.2 着力应用与推广

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资源库针对陶瓷行业转型升级,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传播需求,以弘扬中国陶瓷文化为基础,立足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辐射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信息化建设,立足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建设大容量、全开放、多互动、可更新的,兼顾文化传承与专业群教学的“一库多功能”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以专业群学习者为基础,制定并推送典型学习方案;紧贴“1+X”证书制度,建设陶瓷培训课程,开展陶瓷装饰、成型、材料,以及影视后期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等工种的行业培训与鉴定,提高资源库品牌影响力;实现职业教育和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双向互动、协同发展,助力专业群各专业教材、教师、教法改革与创新。

专业群资源库建设的重点依然是要强化使用,着力资源的应用与推广。为此,要做好几项工作。

1)做到逐步开发,保证资源库功能实现。首先是要面向学生、教师、行业企业人员、社会学习者搭建基于教学、学习、后台管理、网络实时监测的综合平台,实现资源存储、资源检索、资源评价、资源管理、讨论互动、跟踪评价等功能,支持个人自学、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等;其次是要紧贴“1+X”进行陶瓷装饰、成型工种的网上培训和鉴定;最后是要设计体现中国陶瓷文化风格的界面,建设涵盖陶瓷百科、陶瓷工艺、陶瓷非遗、陶瓷科技等内容的数字陶瓷博物馆,在实现泛在化学习功能基础上,搭建三维虚拟、具备交互功能的仿真学习训练环境,实现课堂教学、陶瓷工艺虚拟仿真教学。

2)做到边建边用,强化资源库教学应用。专业群资源库要全面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依托专业园地、陶瓷文化等模块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发挥专业群资源库对信息化教学推进力,促进专业群改革发展,另一方面要发挥资源库文化平台影响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3)做到校企融合,拓展资源库服务领域。项目组要联合陶瓷企业、传媒设计公司等建设培训中心、行业信息、企业在线模块,构建陶瓷技艺、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三维实体设计与3D打印等培训课程;发布艺术瓷、日用瓷等的新产品以及新媒体设计等方面的新技术,服务企业技能提升培训。

4)做到应用驱动,推进资源库特色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要求,依托资源库搭建中国陶瓷文化与欣赏等选修课,探索基于课程标准化认证体系和建立校际学分互认机制;与国外院校合作,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国工匠、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向拓展课程资源;支持印度阿拉嘎帕大学陶瓷专业建设,输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融合发展,提高资源库国际化水平。

5)做到共建共享,加强资源库推广宣传。建设过程中要协调群内专业共同发力,并与联建院校、行业企业等互联互通、信息对等、实现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丰富企业信息、行业动态、大师风采、培训中心等栏目,服务社会,例如,建设陶瓷艺术大师和设计师网上工作室,让更多学习者接受名师指导。

2.3 按照规划节点实施

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资源库按照一体化设计原则,同时兼顾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属性,将本资源库课程分为底层共享课程、中层方向性课程、高层互选课程3类,面向专业群内各专业学习者建设对应的课程资源;在群资源库具体建设过程中,按照协同共建、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互联共享的原则,将本资源库课程分为在建课程(一般是2年建设期内)、中期规划课程(3年内)、远期规划课程(5年内)3个规划期建设。为了避免专业群资源库课程重复建设,并尽量减少课程平台间的切换,允许中期规划课程和远期规划课程同时在校本平台建设,适时将课程平台进行有效链接,并最终实现整合统一。

本专业群资源库按照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标准,并兼顾专业群内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构建资源库知识树体系,依据“一树、两库、三类课”的构建原则,建设素材库和题库,近期规划建设标准化课程20门,在线开放课程10门,基本资源达到10 000条,覆盖专业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资源涵盖文本、音视频、图片、课件、企业案例、虚拟实训、动画、富文本等,题库中题型丰富;按照陶瓷造型、陶瓷装饰、陶瓷文化、陶瓷工艺4个方向建设微课,并增加三维设计与3D打印技术、激光花纸打印等微素材资源,体现陶瓷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

3 重视资源库建设质量

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是教育部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其核心任务是要完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树立现代质量文化。专业群资源库建设涉及到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4],在专业群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贯彻诊断与改进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要保证专业群资源库的资源质量。简言之,是要基于国家现有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教材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资源认证标准、技术标准等[2]73。其次,按照建设目标和绩效任务要求,要发挥优质资源“能学”“辅教”的功能,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专业群资源库建设需要建立基于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简明、清晰的评价机制,紧扣绩效任务和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及时改进或调整资源库标准化课程建设、个性化课程搭建、颗粒化素材资源的表现方式、平台运行以及监控等。最后,要结合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对专业群资源库建设的要求,加强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针对专业群资源库建设的激励政策;建立基于专业群资源库的在线开发课程建设、微课或微视频开发等的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完善对学生、企业、社会用户在课程学习方面的鼓励和认证[5]。

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不是新生事物,但建设与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在专业群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要针对建设工作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构建、建设目标和步骤、推广与使用等要点工作,明确建设思路和步骤,建立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资源库建设的质量和绩效,助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资源库陶瓷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28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4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23:31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