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研究治疗唇炎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

2020-03-15 16:25:02王春文跃强吴也可颜家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方唇炎组方

王春,文跃强,吴也可,颜家渝,,3*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安医院/广安市中医医院,四川 广安)

0 引言

唇炎是一种唇部的慢性、复发性、浅表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1]。临床主要以红肿疼痛、糜烂、渗出、结痂、干燥、皲裂、持续脱屑为特征。多发于青、中年人群 ,且年轻女性较多,好发于秋冬季节。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文献总结其发生原因为情绪失常、免疫失调、异常天气、季节变化、外在因素刺激、日光照射、自身不良习惯等[2-3]。某些急性唇炎可治愈,但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而发展为慢性者,不仅影响患者的形象与生活质量,现如今更是成为临床口腔黏膜疾病疑难杂症之一。故积极开展唇炎研究,不仅对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也对医疗卫生事业具有推动作用。中医药在治疗唇炎方面有诸多的研究报道,提示部分中药及中药复方对唇炎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其组方用药规律尚未见报道。故本研究试图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唇炎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本病临床用药提供数据参照。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专利来源

近10年CNKI、VIP、万方数据库、Soopat平台中收录的治疗唇炎的文献与专利。

1.2 处方筛选

1.2.1 文献、专利检索

点击进入CNKI、VIP、万方检索页面,选择“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项,检索条件:检索词为“唇炎”,匹配为“模糊”;检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从2008-01-01至2019-02-28;点击进入Soopat平台,直接输入“唇炎”,选择时间从2008-2019。检索到与“唇炎”相关文献及专利记录合计1008条。依次阅读收录文献及专利,参照文献及专利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符合纳入条件的方剂共有145首。

1.2.2 纳入标准

选择治疗唇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及专利,包括专家经验及药理实验研究的文章中含有治疗唇炎并提供治疗方剂且临床病例数不低于30例,临床总有效率高于80%的文献,获得授权的专利。

1.2.3 排除标准

①文献综述或理论研究中记载的医治唇炎的文献;②临床研究中相同方剂的文献或与专利中重复的方剂;③少数民族特色医药医治唇炎的文献或专利;④诊断为唇炎,但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文献;⑤未明确记载方剂组成及用药剂量的文献或专利;⑥未获得授权的专利。

1.3 处方录入与审核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由第二人审核修正保证数据源的精确性。

1.4 数据分析

利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算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具体包括:常用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提取组合、网络化展示、潜在药对及新方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唇炎中药出现频次15次及以上的中药

在治疗唇炎的145首处方中,利用“频次统计”获得治疗唇炎中药使用频次在15次及以上的中药33味,见表1。

表1 治疗唇炎中药出现频次15次及以上的中药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治疗唇炎常用药对

利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设支持度为“17”(表示最少在17首方剂中出现),置信度为0.6,得到治疗唇炎的常用药对32个,见表2。同时,调整支持度后获得不同的治疗唇炎方剂核心组方的网络图,如图1。

表2 唇炎治疗支持度设为17的药物组合频次表

图1 唇炎核心组方网络图示

2.3 性味归经特点

唇炎治疗药性偏寒凉,五味以甘、苦、辛为主,用药归脾、胃经为主,其次为肺、心、肝、肾经。详见图2。

2.4 潜在药对及新方

采用软件集成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参照收集的方剂数量,设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提取相关组合,挖掘到的能够配伍治疗唇炎的潜在药对21个,见表3;潜在新方21个,见表4。

表3 潜在药对

图2 唇炎治疗用药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特点

表4 潜在新方

3 分析与讨论

唇炎隶属于祖国医学“唇风”范畴[3]。本病的病因大致分为胃经风火,脾胃湿热,外感风热,脾经血燥,胃经阴虚等,其病位在唇,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中医无论是从病因病机[4-5]、病位[6-7]、辨证[8],还是气血阴阳[9]等方面均对唇炎进行了广泛研究,遴选出许多有用方药,为临床遣方用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本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运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和聚类算法[10]分析挖掘了近10年有效文献及专利中处方用药频次在15次及以上者发现,治疗唇炎的中药主要以清热药、行气药、祛风药、利湿药、活血药为主,同时,从挖掘得到的核心组方网络图可知,治疗唇炎的核心药物不仅体现了用药的集中性而且具有明确性,即以黄芩、栀子、生石膏、生地黄清热泻火滋阴,山药、甘草、茯苓、薏苡仁健脾行气利湿,丹皮、赤芍、防风等活血祛风除燥的药物进行组方配伍 。另外,从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分布可以看出,现代治疗唇炎的中药药性多偏寒凉、五味以甘苦辛为主、病位多在脾胃两经,充分体现了隋代医家巢元方“口唇生疮者,脾胃有热,气发于唇所致”的病因病机及“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湿则利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病原理。

此外,利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等算法[11]。挖掘出治疗唇炎的潜在药对和新方分别为21个,其中有常用的药物组合,如荆芥_生石膏_茯苓药对和新方荆芥_生石膏_茯苓_山药等;也有不常用的药物组合,如竹叶_乌梢蛇_怀牛膝药对和新方白花蛇舌草_桃仁_远志_火麻仁_细辛_蒲黄等。通过挖掘得到的潜在药对和新方为诊治唇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但其有效性还需要在临床上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新方唇炎组方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说说嘴唇皮上的那些事儿
健康博览(2018年3期)2018-10-23 03:28:24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唇炎为何长期不愈?
基于焦树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用药规律探讨
创制新方80首 治疗顽癣新突破
乐活老年(2017年5期)2017-09-14 06:32:37
“新方”治“旧病”,让老年人摆脱难愈性创面病痛困扰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经验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