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型Ph染色体慢粒急髓变1例病例报告

2020-12-28 02:28韩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常规白细胞粒细胞

韩泽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 血液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7岁,因乏力、腹胀、腹痛8月于2019年8月5日入院。该患者入院前8月无诱因出现乏力、腹胀,伴有头晕、心悸,常有嗜睡症状,自觉间断发热,未测体温。自觉消瘦明显。入院查体:T37.8℃,BP98/66mmhg,神志清楚,问答准确,重度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周身皮肤未见明显出血点及瘀斑,胸骨压痛阳性,颈部、腋下、腹股沟区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咽无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心率92次/分,律齐,腹软,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未触及,巨脾,达盆腔。双下肢轻度浮肿。血常规:白细胞:453.96×109/L,红细胞:1.49×1012/L,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272×109/L。胸部平片:双肺慢支炎改变合并双下肺炎症,心影増大,考虑间质肺水肿。腹部彩超(2019-8-9):肝大,门静脉增宽;巨脾(21.6cm×13.5cm×6.2cm),胆囊 胰腺未见异常。骨髓形态学(2019-8-7):(一)骨髓片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2.増生极度活跃、G=97.60%,E=0.408,G/E=24.3.粒系增生明显,以中幼粒以下阶段为主,嗜酸、嗜碱粒细胞易见。4.红系增生减低,仅见到一个晚幼红,成熟红细胞轻度大小不一。5.淋巴、单核细胞形态大致正常。6.全片共见320个巨核,以颗粒巨核为主,成熟型巨核血小板形成好,血小板不少,散在、成簇。(二)血片1.白细胞明显增多,分类可见个阶段粒细胞。2.成熟红细胞轻度大小不等,计数100个白细胞可见4个有核红细胞。3.血小板不少,散在可见。融合基因BCR-ABLP210定量检测为:92.9450%。染色体(2019-8-22):46,XX,t(2:22)(p23:q11)[20]。入院后明确诊断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Ph染色体 慢性期);2、肺部感染。入院后给予羟基脲0.5/次,每日三次口服降细胞治疗,诊断明确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日联合羟基脲0.5/次,每日三次口服治疗,同时予水化、碱化、抗感染、纠正贫血治疗。8月15日血常规示白细胞:11.2×109/L,血红蛋白:82g/L,血小板:116×109/L。8月17日患者感腹痛加重,急查血淀粉酶397U/L,脂肪酶220.4U/L,考虑急性胰腺炎,予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同时予解痉、止痛对症治疗后,患者腹痛未见明显缓解。2019-8-20完善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诊断肠系膜栓塞,后予肠系膜上动脉置管,并予以盐酸器粟碱注射液以及肝素治疗,症状渐好转,2019年9月11日血常规:白细胞:8.2×109/L,红细胞:2.4×1012/L,血红蛋白:72g/L,血小板:218×109/L。病情好转出院,院外规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0.4g/日治疗,门诊随诊,每2周复查一次血常规。

2019-10-31患者因周身乏力、腹胀,加重伴恶心呕吐3天再次入院。血常规:白细胞:97.66×109/L,血红蛋白:74g/L,血小板:55×109/L,血涂片:S:25%,L:8%,M:1%,幼稚细胞:60%。血生化示:尿素16.06mmol/L,尿酸 1496umol/L,肌酐247.5umol/L,乳酸脱氢酶6478U/L,α-羟丁酸脱氢酶11336U/L,谷丙转氨酶91U/L,谷草转氨酶67U/L,NT-proBNP7569.07pg/mL。10月31日骨髓形态学检查: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2.增生明显活跃;3.粒系增生明显减低,各阶段形态大致正常;4.红系缺如,成熟红细胞轻度大小不一;5.淋巴细胞形态大致正常;6.单核系增生明显,其中原+幼稚细胞占81.6%,该类细胞大小明显不一,胞体偏大的细胞:胞体规整,胞浆量偏多,染灰蓝色,无颗粒,空泡明显,核染色质纤细,核仁明显。胞体偏小的细胞:胞体规整,胞浆量略少,有伪足,部分有颗粒、空泡,核染色质疏松纤细,核有折叠、扭曲,核仁明显或隐约。7.全片未见巨核细胞,全片血小板少。结合病史,考虑CML急变骨髓象,多考虑AML-M5。流式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在CD45/SSC点图上设门分析原始向单核细胞延伸的分布区域可见异常细胞群体,约占有核细胞的67.7%,表达CD15、CD33、CD38、CD64,部分细胞表达CD7、CD36,少数细胞表达HLA-DR、CD13,不表达CD14。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或M5可能)。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7,XX,add(2)(p16),del(5)(q15q31),i(8)(q10),add(14)(q32),-16,-20,-22,+4mar[20],分析20个分裂相,显示均存在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BCR/ABL1融合基因ABL1激酶突变检测是未见突变区域。结合上述检查明确诊断慢粒急髓变(AML-M5),因考虑患者既往胰腺炎病史,此次入院有仍感腹痛,淀粉酶升高,故未予二代TKI类药物治疗,将甲磺酸伊马替尼增量至600mg/日口服治疗,同时积极水化、碱化治疗。胸腹部CT(2019-10-31):1.考虑右肺下叶胸膜下炎症;2.左肺上叶舌段及右肺中叶慢性炎症;3.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4.升主动脉局限性增粗;5.甲状腺增大,密度不均;6.中腹部见部分肠系膜呈漩涡状改变,肠系膜扭转不除外,建议增强检查;7.腹腔内见多发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考虑增大淋巴结;8.胰头部显示不清,周围脂肪层欠清;9.脾脏体积增大,腹水。入院后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生长抑素持续泵入治疗胰腺炎。10月31日予外周血白细胞单采去除治疗,给予阿糖胞苷50mg/次,每日二次皮下注射降低肿瘤负荷。11月1日患者出现少尿,积极利尿后效果欠佳,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出现急性肾衰竭,给予床旁血滤一次,肾功能无明显好转,仍无尿,并出现多脏器衰竭(肾功能、肝功能、心功能),家属拒绝继续行床旁血滤及白细胞单采去除术治疗,于11月3日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2 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类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粒细胞系增殖而不丧失其分化能力。慢粒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全球年发病率约为(1.6~2)/10万人。慢粒的致病病因比较复杂,较为公认的因素是电离辐射。慢粒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无症状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4个阶段,慢粒患者诊断时大多处于慢性期,诊断初期95%的患者会出现Ph染色体,即22号染色体长臂与9号染色体发生易位,t(9;22)(q34;q11)[1]。所有的慢粒患者都会有BCR和ABL1基因重排。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羟基脲、干扰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近年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TKI类药物伊马替尼代表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线治疗的重大进展,此类药物通过抑制P-Stat3活化来抑制P-Stat3依赖性存活途径来促进细胞凋亡。慢粒急变的机制主要与白血病干/祖细胞BCR/ABL扩增性突变有关,并导致慢粒急变的遗传不稳定性,出现Ph染色体外的染色体异常,最终导致细胞分化与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阻滞[2-3]。本病例患者老年人,病初染色体核型检查示46,XX,t(2:22)(p23:q11)[20],为变异型Ph染色体,变异型Ph染色体见于5%的慢粒患者,往往形成复杂易位(累及3条或以上染色体),除Y染色体以外其他染色体均可累及。在变异型Ph染色体中,22q-存在,但缺失的部分易位至9号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或形成累及9、22、其他染色体的复杂遗传物质互换[4]。该患者经TKI类药物治疗后2月余快速急髓变,且染色体出现重度突变伴Ph染色体消失,综上考虑该患者快速急变与其染色体异常突变有关。因变异型Ph染色体慢粒白血病患者较少,研究偏少,该类患者是否应早期应用二代、三代TKI类药物或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血常规白细胞粒细胞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