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位登玲 周锦晓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文化自信的论述指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分析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以期为我国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文化自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
习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时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认知和认同,艺术设计要基于文化自信进行现代化的创新,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要以传统文化以依托,以中华元素为创意来源,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设计出越来越多彰显文化自信的佳作。
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纵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其进行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识教育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有着深厚的人文背景,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在设计作品时体现出丰盈的人文积淀。根据对于全国各层次、各地区高等院校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调查结果,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只注重专业课程和相关实践,而往往会忽略通识教育,鲜有学校开设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即使在开设的院校,课程的课时和数量也不占优势。
(二)专业理论课程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服饰文化、服装发展简史、服装材料学等理论课的课时相较于成衣工艺设计、服装纸样原理、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版与放码等专业核心课,课时明显不足,就在导致了学生在专业理论课方面也不能够有效地培养自身地文化素养。
(三)实践课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有企业走访调研、外出写生和专题设计等几个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高等院校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进行调研,可以发现培养方案中存在实践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学校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忽视了对其文化素养的培育。由于教师的引导力度不足、课时较短、前期调研效果不佳等原因,学生在进行实践研究时很少选择有关中国文化元素的主题。
二、文化自信视角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策略
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进行我国高等院校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有以下策略可供借鉴和参考。
(一)加强思政教学
要想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必须要优化现有的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政教学,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整个过程中持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通过加强思政教学,才能直接使得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以及其在自己的学习研究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价值。
(二)加强理论课程教学
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學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深入学习理论课程,学生可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内化,体现于自己的设计作品当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对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相应的修改,不仅要增加理论课程的课时和数量,而且还革新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
(三)改进实践课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有企业走访调研、外出写生和专题设计等组成部分,其中,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实践课程体系当中,企业走访调研中缺少传统因子和文化因子,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利于培养出文化自信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针对目前大多数服装产品缺少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问题,高等院校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出包含传统文化元素、有地域特色的服装作品。
三、结束语
文化是民族之魂,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基本、最深刻、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作为艺术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更应该坚持文化自信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领会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实力,对于弘扬我国先进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宇文塔曼.文化自信视域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20(04):24+29.
[2]王小茉,钱婧曦.科学、传承与服装本体探究——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的设计教育思考[J].装饰,2019(01):60-65.
[3]王琴琴.论高职教育中“文化育人”的体现——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0):182-183.
[4]刘艳,李月丽,王林玉.文化传承理念下服装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以《服饰电脑刺绣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