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按语

2020-03-14 22:23:15杨国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刘玉老山界抗日战争

杨国伟

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抗日战争史构成了一部中国现代史,它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民族伤痛和集体记忆,它给中华民族和人民带来的历史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无疑是伟大而值得铭记的。

本专栏中的70后作家刘玉是一位长期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现任广西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与抗战老兵的长期接触和采访中,刘玉创作了多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作品,如《烽火青山》《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征服老山界》等。不消说这些都属于抗战题材的作品,都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相关,都在挖掘着中华民族和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刘玉的这些作品既可以当作历史书籍来阅读,也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用最契合当下时髦的叫法,或许也可以称之为非虚构写作。透过刘玉的作品,我们既可以感受中华民族抗战史的深沉,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民间抗战史,更可以感受到作家笔下那种回到历史中去追求真实的艺术再现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与魅力。因此,我们坚信刘玉的这些作品,将会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是值得想要了解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的广大民众好好品味的,更值得当前学界做出应有的反应。

本栏目的三篇文章中,刘铁群和宋扬的《战争画卷·神性写作·地域风情——关于刘玉的<征服老山界>》主要从作品的叙事内容、叙事风格和叙事精神等对刘玉的《征服老山界》进行较为深刻的解读。文章挖掘了老山界这片土地对于作家创作《征服老山界》这部作品,以及《征服老山界》这部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的双向价值与意义,指出《征服老山界》是一部以湘江战役为题材并同刘玉的生命有深刻内在联系的作品,认为《征服老山界》“既具有严谨的‘纪实’品格,也渗透了作者对老山界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史实的严谨、情感的投入和乡土的情怀使《征服老山界》在铺展壮阔的战争画卷的同时,也打开了神性写作的空间,展示了地域风情的魅力”。

曾攀的《历史的重新发现——刘玉<征服老山界>读记》从作品的叙事技巧和叙事伦理等方面,探析了《征服老山界》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把握“历史”的方式和方法,认为《征服老山界》是以“他者重构”的方式展开的历史叙事,其“通过蒙太奇手法将多个视角糅合还原了历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指出“在通过对真实历史中人的意志的凸显,呈现战争对人的存在的异化,刘玉赋予了《征服老山界》以人道主义关怀和战争反思,并在线性时间叙事逻辑之外,开辟出新的叙事伦理,以完成了历史的文化重构”。

杨国伟的《沉重的肉身与民族的光辉——<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读扎》试图探讨的是刘玉《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中的主题关怀和时代价值,认为刘玉的《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既揭示了24位抗战老兵抗战前后最真实的生活与生存状态,如实地再现了抗战老兵被压抑的沉重的肉身,也真实地展现了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中华民族和人民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质。刘玉的这种创作,还原了抗日战争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是纪念抗战胜利最有力度和最有深度的姿态”。

这组文章是对刘玉当前重要代表作进行的初步解读,它们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刘玉老山界抗日战争
春走老山界
登临老山界
红色史迹
刘玉 李康楠作品
大众文艺(2022年10期)2022-06-08 02:33:28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al and dynamic basis of kinesin dissociation from microtubule by atomistic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Continuities of Progressive and MixingAlgorithm for Surface Modeling and Editing
老山界
抗日战争(第一卷)
学习月刊(2015年15期)2015-02-27 00: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