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研究生精准资助工作实效的提升路径

2020-03-14 14:42蒋研川杨利华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助研究生精准

蒋研川,张 燕,杨利华

(重庆大学 1学生工作部;2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44)

1999年《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正式启动,初步形成了“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的大学生混合资助体系[1]。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这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在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的全方位保障体系,但是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削弱了资助工作的实效,导致资助工作精准性、专业性、科学性程度降低,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雪中送炭”“资助育人”作用。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在研究生资助工作中指明了方向,为解决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视野,对促进资助对象的精准化、资助标准的科学化、资助过程的合理化以及资助效果反馈的实效性提供了新路径,利于资助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一、研究生资助工作的困境

(一)资助对象识别精准度有待提升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让资源真正流向需要帮助的人,首要的就是要实现资助对象认定的精准。高校研究生入学率的提升使尚未成型的认定体系中不精准、不细致的问题更加突出,加上学生入学后分散于不同的导师团队,班级观念模糊,极大的降低了资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度。一方面,失信成本低,证明材料的可用性差。学生在参与资助申请过程中的失信成本太低,难以保证认定材料的真实性,降低了证明材料在资助过程中的效用。第二,人为认定资助对象,易受到人员亲疏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缺乏对自尊心强、性格内敛而不愿意表露心声的学生的关注,评定结果客观性、公正性、真实性欠缺。第三,学生来源广,标准难以统一。生源地的多样性导致区域差异存在的必然性,基于人为主观印象决定,其民主性、公开性会受到质疑,但受到时间、人力、资源等条件的约束,结合区域发展情况进行精细化审核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认定工作面临两难境地。

(二)资助工作队伍专业化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是实现资助工作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资助育人实效性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主要以学校资助管理中心为主,各二级学院分管领导、辅导员及学生干部等组成的队伍为基础,在各学院内并未设立专职的资助工作人员,缺乏专业配套的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机制。一方面,资助工作多由辅导员等兼任,专职化、专业化程度低,难以科学、及时地对特殊情况进行判断,在保障民主性、公开性的同时造成专业性、科学性的缺失。另一方面,非专职化资助工作人员受到事务性工作的束缚,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对资助工作深入钻研,降低了资助育人实效。

(三)资助工作制度和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资助工作需要制度来规范和制约,而“现有制度不能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去除不合理因素,吸纳新鲜的、积极的因素,不能第一时间与现实需求保持同步”[2]。高校根据国家的资助精神开展资助工作制度建设的联动性迟缓甚至缺失,难以“因事而动、应势而新”,拘泥于原有的制度框架,出现“不合脚的鞋子勉强穿”的现象,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甚至存在资助政策的真空地带。同时,资助工作“头重脚轻”,根基不稳。资助工作在落实中重前期、轻后期,对后期的资助效果以及政策落实情况未进行规范和监督,对学生受助后的情况缺乏关注,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无法掌握资助育人的实际效果,导致资助工作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虎头蛇尾”难以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四)资助工作育人实效性有待加强

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形式采取刻板而统一的标准,使贫困学生需要获得资助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3]。第一,资助理念落后。重经济资助,偏物质帮扶,将经济资助看作万能钥匙,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缺失,资助育人的持续性、实效性差。第二,资助方式科学性有待加强。名额分配、资助方式刻板单一,缺乏差异性,同时将资助对象划等级管理,对其需求的区分度不清晰,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易造成一刀切。第三,资助育人效果不理想。资助过程较多的关注“济困”,重“输血”,轻“造血”;重物质帮扶,轻精神铸造。如长久无偿享有的国家助学金,大部分学生能够珍惜,认真对待学业,心怀感恩,最终学有所成回报社会,但也滋生出理所当然、“等、靠、要”等错误观念,导致资助与育人渐行渐远。

二、利用大数据提高研究生资助工作的意义

网络及相关设备的普及化,形成庞大的数据资源。在研究生资助工作中基于合理、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正确的使用学生的数据变得十分必要。

(一)数据客观性、统一性助力资助精准

客观性是网络数据的重要特征,是指数据对网络生活的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在网络普及化的背景下,网络数据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记录和反馈,对其进行收集、整理是在学生非直接参与的情况进行的,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主体对数据客观性的干扰。同时对数据的量化处理分析,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数据价值的分析误差,保障了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和使用价值。统一性即数据记录、收集、处理的标准具有一致性。数据收集标准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资助工作的公平性。网络系统算法和记录方式,按其自身所设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运作以及存储信息,其标准的改变或统一是以整体而存在的,不以使用者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对相关数据收集的标准是客观、统一的,有助于实现精准资助。

(二)数据实时性、动态性助力动态管理

大数据具有的实时性是指人们的上网轨迹被实时记录,并快速融入数据库里,即数据流具有高速处理的特征。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工作的前瞻性提供了契机,及时的数据存储、分析、反馈利于工作方向的预判,与资助工作的前置性高度契合,便于更好的掌握资助育人发展的动向,发挥资助育人的实效,使动态化管理成为资助工作的常态。大数据的动态性与数据的实时性相伴相生,数据系统的及时更新,使数据整体不断动态变化和增长。从纵向来看,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是时时更新的。从横向来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同设备、不同个体形成巨大的数据流,是及时记录的。数据资源具有的实时性、动态性等优势,利于实现动态化的资助管理,形成完整的资助过程。

(三)数据多样性、全面性助力科学资助

数据的多样是指数据来源的多样化以及数据类型的多样性。数据根植于生活,来源于人们对网络有增无减的依赖,也是对触网生活的多角度记录和反馈。随着触网次数以及频率的增加,现实的独立的学生个体已转化为字符串融入大数据,通过多样的数据资料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剖析和解读,进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实现对资助对象的全面认识,提升资助的科学性。全面的数据也来源于数据的多样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的数据资源而言的一种数据资源更加丰富的表现。数据的全面性是数据分析科学性的有效保障,只有将多样的数据进行结合、联合,形成一个近似完整的数据体,对数据来源的对象有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表征,才能提升数据剖析的整体性,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三、运用大数据提升研究生精准资助工作实效的路径

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为研究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在研究生资助育人工作中要注重对大数据资源的利用和挖掘,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完善的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性方面的作用,提升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促进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发展。

(一)挖掘数据价值,助推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决定资助政策落实效果的基础性工作。[4]在基于传统认定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据平台,挖掘数据价值、分析数据信息,实现认定工作的日常化。首先,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数据库。从入学时、入学后、离校时不同时段、不同程度准确采集学生个人信息,形成研究生个体的完整数据资料和可对照的全体学生的数据库,为后期工作需要夯基垒台。其次,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在保障研究生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对校内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研究生在校的校园卡、手机卡等消费情况、导师项目参与情况以及其他可用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对研究生的基础信息、轨迹信息以及结果信息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剖析,助推资助对象的精准识别。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数据利用的核心在于人,我国资助工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和框架,重点在于如何落实,而关键就在于发挥资助工作队伍的作用。首先,提高资助工作入门标准,严格把关,从源头上筛选热心于资助工作、有正确资助观念的人进入资助工作队伍。其次,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的专职化工作队伍是资助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改善资助工作队伍结构,吸收诸如心理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从能力素养和信息技术上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形成既具备专业素养又有专业技术的专职化的工作队伍。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5]加强对资助队伍信息素养的培育,提升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大数据理念和大数据思维,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和资助工作实现良好的对接。

(三)完善制度设计,增强资助工作动态管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规范是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的准绳,也是衡量和评价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完善资助工作的制度体系设计和制度规范化建设,形成部门联动机制,打破数据孤岛;形成自主预警机制,及时制止套用、乱用资助资金的现象;形成灵活补救机制,应对突发状况;形成监督反馈机制,及时适应新情况。同时,完善高校奖助学金体系,合理运用好资助型的奖学金和奖优型奖学金,梳理具体的工作流程,发挥奖学金的资助、激励和引导作用,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专业素养、创造社会价值,形成完整的“锦上添花”的奖学金和“雪中送炭”助学金制度体系,为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促使贫困研究生成为优良校风学风建设的促进者,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四)改进资助方式,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计划

资助方式是资助育人成效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育人目的的关键,因此要坚持育人导向,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首先,强化相关工作岗位的育人作用。完善岗位设置和考核,引导贫困研究生通过校园工作、社会服务等参与式途径获取资助,将理论与实践、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实现资助与育人融合,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其次,创新资助形式。发挥社会各方面在资助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和实践基地,将更多的社会资金汇聚到高校的资助体系中,广泛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协助受助研究生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在“经济解困”的基础上“助力成才”,实现受助向自助的过渡。第三,坚持育人导向,提升资助工作育人实效。“扶贫更要扶志、立志才能解困”。在资助工作中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将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科研能力、公益服务等纳入考核范围,开展系列评选活动肯定优秀、发扬先进,实现始于资助,成于育人。

教育资助的精准化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学生数据资源是实现高等教育更好发挥作用的保障措施。在大数据的视野下对研究生的资助工作进行审视,是对“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资助理念的切实践行,是实现资助工作助学、育人功能的体现,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表征。

猜你喜欢
资助研究生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