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照片不是太亮就是太暗?首先要找对测光点,测光点如果是画面中最亮的地方(高光),相机就把曝光值减下来,于是画面就显得过暗了。而测光点如果是画面中最黑的地方(暗部),相机就会认为太暗了,于是自动把曝光值加上去,画面就显得过亮。所以,应该找个比较中庸的亮度当作测光点,画面的亮度也就比较均衡了。但有时候即便是中间部分测光,拍出来的照片还是过曝或欠曝,这种时候就可以认为拍摄环境的光比太大了!
所谓“光比”,是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假如亮部的正常曝光值是f16,而暗部的正常曝光值是f2.8,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光比是5倍。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的明暗反差。反差小了不好看,雾蒙蒙的;但是反差太大也不行,若反差过大就会造成明暗两极都过度,在一张照片上同时存在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甚至溢出(影像无法记录)。
什么情况下亮部和暗部会损失细节?当然是超过了相机的图像传感器的记录能力时,也就是从最暗处到最亮处所能记录的最大比值。上面说的这种能力,当下的数码时代称为“动态范围”,而在胶片时代称为“曝光宽容度”。
如果你玩过音响,懂得功放的原理,那么对“动态范围”更好理解,那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静默白噪声之间的范围。没错,“动态范围”这个词就是来源于电路学——数码相机机身不就是电子电路么,镜头才是光学部分。
那么,如果现场的光线条件超过了允许值,那必然会造成亮的一片死白,暗的一片死黑。比如一台动态范围12EV的相机拍摄时,如果在同一画面中出现了大于12EV光比的情况,那肯定会出现溢出(也就是死白死黑),无论你对着哪里测光都没戏。
看见没?遇到这种大光比画面,你无论如何测光,都无法做到既照顾亮部细节又照顾暗部细节,《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关于宽容度一节中说:“……就可以感觉到的光强范围来说,我们的肉眼比胶片具有更大的宽容度。我们肉眼的宽容度是多少呢?科学家指出,人的肉眼具有50000左右的宽容度。意思是说,肉眼所能察觉到的最亮光线的亮度是其能察觉到的最暗光线亮度的50000倍。肉眼可以区分两个极端之间的任意强度的亮度值。”这也是为什么人眼可以看清大光比细节,而照相机看不到的原因。
那么究竟在拍摄时如何突破这个极限呢?有两种解决方法。
大场景的,比如风光照,用渐变滤镜给天空戴上“墨镜”,压暗亮部。注意,除非是海平面、地平线等一刀切的画面可以使用硬渐变镜,通常使用软渐变镜。
如今有些相機和手机已经有了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叫“HDR”功能。HDR功能是这么解释的:高动态范围图像(High-Dynamic Range,简称HDR),相比普通的图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LDR(Low-Dynamic Range,低动态范围图像),并利用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来合成最终HDR图像。简单地说就是它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亮部测光和暗部测光综合起来,也就是说它拍的不是一张,而是把若干张合成了一张。
所以,如果你的相机或手机有这个功能,那么遇到大光比画面时,启用HDR功能就好了,就这么简单。那么没有自动HDR功能的老设备就只有手动操作了,也就是分别对着亮部到暗部的不同测光点测光,拍摄至少三张照片(不同曝光值越多越好),然后再后期合成。当然,要在三脚架上拍,后期合成才方便,万一不同照片的机位有变化,会比较麻烦。
注意,HDR 通常只针对静态的物体,画面中不要有明显移动的东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动态模糊。合成之后就如下图,各部分曝光看上去都正常,天空没有特别亮,地面也没有特别黑,反差很恰当。
有人说暗部不够亮?那是为了视觉上比较自然。注意:宽容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超过人眼的习惯,会显得很不自然。另外,暗部的宽容度会比亮部更宽容(在后期把暗部提亮的范围要比把亮部压暗的范围更宽),所以我们通常宁可欠曝,也不要过曝。
是不是会有人问,为什么不用“包围曝光”一次拍三张?因为包围曝光的范围最大也就是±2EV,如果光比在4EV以内当然也可以用包围曝光啦,但如果像上图那样光比超过了4EV,那还是手动分别拍更保险。
还有一种后期合成的方式是用堆栈(堆叠)法,对不同区域分别测光拍N多张,然后合成为一张。与HDR的原理大同小异,而且更麻烦,这里就不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