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020-03-12 05:24陈然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陈然

摘  要: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整体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若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自然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到教学质量降低。为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本文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探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038-01

引言:高中化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化学能力。然而从当前学校的化学教育情况来看,普遍教师把化学学习的重心转移到高考化学的解题上,使得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探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此促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概念

在对学生自身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中,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育人要求。高中化学的学科素养包括了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的探究意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教师就需要以此为核心,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此提升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核心素养下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化学学科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习的时间较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学习化学指出了重要的方向,通过有效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整体思维,在面对新知识点时,懂得融会贯通,进而使得自身学习水平得以增强。

(一)感受“科学理念和社会责任”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基于基础内容本身,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情景,将“科学理念和社会责任”价值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出化学科目的价值导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有效引导,让其体会到化学科目的价值所在,逐步形成良好的认知,认识到社会责任。

例如,在进行“铝单质性质”知识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一些铝制的餐具和饮料瓶,以此让学生们明白化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促使其深入观察日常生活。再以此为基础,将金属铝的基本性质内容引导出来,拓展学生现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铝的相关知识,加深对铝应用的理解。在其他知识内容的学习也能应用这种方式。诸如,氨气能够液化,因此可以通过使用液氨完成制冷剂的制作;硅属于半导体,所以可以在太阳能电池中进行应用;氢氧化铝本身能够和盐酸之间产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公式一)

因此如果某个患者胃中的胃酸量较多,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对这些课外知识内容充分利用,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进来,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实现“社会责任”的教育目标。

(二)加强概念内容的学习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概念和原理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对学生的化学能力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因此,在实际授课时,教师理应提高重视程度,基于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展开深入培养。如果学生对概念认知模糊和不理解原理,后续的教学内容很难正常开展。只有通过将概念和原理二者有机联系,才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对“化学物质分类”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充分引导,让其慢慢掌握如何正确对物质进行分类,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分类观念。并对该思想予以有效利用,加深对反应类型和元素内容的理解。在进行典型元素和物质教学时,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研究方法,讓其懂得自主探究和思考,逐步形成微粒观念以及元素观念,进而对元素和物质的认知有所提升。不仅如此,对于不同种类的化学反应,教师同样需要深入探究,促使学生们掌握其本身存在的基本特点,形成守恒观念。在面对一个新的化学反应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面分析。长此以往,学生们就能具备较强的平衡思想和变化理念,为其自身未来的学习发展提供了更多帮助。

(三)注重实验内容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非常高。毕竟所有概念和理论都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对高中化学来说,其本质便是实验探究,并完成推理和分析工作。因此,教师对此提高重视度。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尽管教材中有着大量实验探究的教学任务,但基本上全都是对已经得出的理论内容进行重新验证,并未针对新发现而设计。因此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们已经了解到了最终结果,如此自然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会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教师理应尝试将各类资源全部整合,选择最为合适的主题,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交换意见,一起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让其潜在的探究意识逐步得以形成,慢慢演变为核心素养。在探究的时候,教师理应将重点放在学生思维模式的创造性、严密性以及敏捷性的培养方面,让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对“氯气性质”的知识内容教学时(如图1所示),教师就可以将整个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让其结合自己早期学过的知识内容,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投入到探究之中,诸如。由于实验内容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理应对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予以详细检查,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让其严格落实。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实验室巡回指导,详细观察,把握各个小组的研究情况,给予合理指导。如果发现小组的实验方式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危险,必须及时纠正。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探究意识便能形成,从而对学科的思维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方法优化。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化学意识,学会如何从化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符菊花.试论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9(24):223-223.

[2] 杨斌元.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7,000(029):P.55-55.

[3] 许培芬.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26):45-46.

(作者单位:罗定中学城东学校,广东   罗定   527200)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