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耀谦,冯春花,李 鹏,岳 锋,吴玉萍,刘兴友 (.新乡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新乡453003)
中国养兔历史悠久,饲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兔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发展养兔业既是现阶段国家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区位优势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据报道,我国现已是世界养兔生产大国,家兔饲养量和兔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兔毛和兔肉出口量也居世界首位[1]。但我国目前家兔饲养的现状多为单家独户分散饲养,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缺乏竞争力,而且在发达国家已消灭的豆状囊尾病在我国还广泛流行,严重影响养兔业的发展。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大网膜、肠系膜、肝脏和直肠等部位而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本病对幼兔的危害最大,轻度感染时可引起消化紊乱,生长迟缓,消瘦,容易继发其他疾病;重度感染时可引起幼兔大批死亡。有些中小型兔场可因本病严重流行而倒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囊虫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试验[2-4],发现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医学方面用2种药物按一定的疗程对人囊尾蚴病的治疗及疗效的对比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5-8]。兽医学方面用这2种药对兔豆状囊尾蚴病进行治疗[9-11],但不分疗程,也没有对比,2种药物治疗效果尚不清楚。本试验用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患豆状囊尾蚴的病兔进行治疗,并分疗程做了较详细的比较研究。
1.1 病兔来源、确诊及分组用于本试验的30只2月龄患豆状囊尾蚴的病兔均来自宜阳县某个体养兔场。该兔场近两年豆状囊尾蚴病流行严重,感染率几乎达100%,曾多次对死亡的幼兔和病兔剖检,均检出大量如囊泡状半透明豆状囊尾蚴。30只病兔经临床检查,具有患豆状囊尾蚴病的典型症状,再用抗兔豆状囊蚴尾蚴阻断ELISA 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查,均呈阳性反应者作为试验用兔。将病兔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trol group,C 组)、阿苯达唑治疗组(albendazol group,A 组)和吡喹酮治疗组(pyquiton group,P组),每组10只病兔。
1.2 药物来源及使用方法阿苯达唑为龙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1888;吡喹酮为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0195。2种药物均按50 mg/kg的剂量,每天分别给A 组和P组经口给药1次,C 组则经口服用相同剂量的淀粉,5 d 为1 个疗程,停药10 d后,再用药1个疗程,等病兔临床完全康复,即试验的第45天,将之无痛处死,做宏观和微观病理学检查。
1.3 临床观察和体质量测量购来的病兔在实验场饲养3 d,进行观察和适应。每天上午8点,下午2点,晚上8点用颗粒饲料饲喂病兔,中午加喂适量青草。每次喂料量根据病兔的需求添加,饮水充足。第4天开始用药治疗,即将全药量在上午8点给每只病兔分别经口饲喂。在整个试验期间,每天注意观察病兔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被毛色泽及粪便等全身变化,并做记录。从病兔进入实验室随机分组后,即对其测体质量,此后在用药治疗后每隔3 d于上午饲喂前测量病兔的体质量并做记录。
1.4 白细胞分类检测整个试验期间,对病兔进行3次白细胞分类检测。用药前检查,即当病兔在实验场饲养的第3天采血检测;用药后检测,即当第1疗程用药后第5天,采血进行检测;停药后检测,即第2疗程用药后第7天采血检测。每次均从耳缘静脉采血,制作血液涂片,用Giemsa染液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检查,并列表记录。
1.5 病理形态学检查第2疗程治疗直到临床完全康复后,将全部试验兔均分别剖检,进行病理学诊断。先做眼观检查,看肝脏、胃大网膜、肠系膜及腹腔脏品表面有无豆状囊尾蚴,其形态及数量的变化。之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将检出的豆状囊尾坳用石蜡包埋,切片,经HE 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并记录。
1.6 扫描电镜检查将从C、A、P组取出的不同形态的豆状囊尾蚴,先把囊泡剖开,取出坏死和未坏死的头节,用2.5%戊二醛固定。充分固定后,先用生理盐水充分漂洗2次,然后再用PBS液(p H7.2)漂洗2次,用吸水纸吸干豆状囊尾蚴体表的水分,按观察的需要用导电胶将要检查的部位固定在样品检测台上,样品喷金处理后,用Quanta 200型扫描电镜(美国FEI公司制造)观察并记录。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3组试验兔的体质量变化,血细胞分类变化和剖检后豆状囊尾蚴的数量等进行统计,并用SPSS Statistic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做统计学分析。当P<0.05 时表示差异显著,P<0.01 时,表示差异极显著。
2.1 治疗前中后病兔的临床表现治疗前,病兔精神不振,萎顿,不愿运动;明显消瘦,发育迟缓,可视粘膜苍白,呈现贫血状;被毛精乱,无光泽;食欲明显减退,饲喂时病兔对饲料反应淡沫;消化不良,腹部明显膨大,触诊时可闻及拍水音。经第1疗程治疗后,病兔的精神明显好转,食欲增强,对饲料的反应积极,被毛逐渐光顺,并出现光泽,膨大的腹部开始变小。在第2疗程治疗前,对照组的病兔虽然长大,但精神欠佳,反应不灵活,机体消瘦,腹部较膨大,被毛粗糙无光泽(图1A)。2个治疗组病兔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精神良好,反应灵敏,食欲旺盛,放在草地上就积极的摄食。其中A 组的病兔,被毛光顺,富有光泽,发育较好(图1B);P组的病兔,虽然毛色较光顺,也出现光泽,但病兔的腹部还显膨大(图1C)。经第2疗程治疗后,A 组和P 组病兔达到完全的临床康复,而对照组病兔比较消瘦,被毛欠光泽。
图1 第1疗程治疗后3组病兔发育状态比较 A.对照组;B.A 组;C.P组
在整个试验期间,A 组和P组分别在第1次用药的第2,3天各死亡1只病兔,而C 照组在进入试验的第6,7,8,13天分别有1只病兔死亡。所有死亡兔经剖检均发现大网膜有大量豆状囊尾蚴,肝脏也寄生有少量豆状囊尾蚴。
2.2 治疗前中后病兔的体质量变化体质量变化是幼兔生长发育和机体变化的重要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幼兔阶段性的发育情况。病兔进入实验室至第1疗程用药后,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治疗组体质量下降持续的时间较长,对照组的较短。其中A 组长达21 d,P组为18 d,C 组为12 d。这种体质量下降变化既与病兔的饲养环境和方式改变有联系,也与用药治疗后机体对豆状囊尾蚴及药物的反应有关。在第2疗程开始前,治疗兔的体质量开始增加。第2 疗程后治疗组的体质量增加明显,每天平均可达40 g左右,其中A 组的增加更明显,而对照组每天体质量的增加仅有20 g左右。这说明用药后病兔体内的豆状囊尾蚴得到有效的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加速。3组病兔治疗前、中、后的平均体质量变化见图2。
图2 3组病兔治疗前、中、后的平均体质量变化示意图
2.3 治疗前中后病兔的白细胞分类变化白细胞分类变化能够较客观地反映机体健康与否。从治疗前中后病兔白细胞分类变化来分析,治疗前,病兔的机体有炎症反应,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目较多,而抵抗力较弱,嗜酸性粒细胞较少。第1疗程治疗后,病兔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特别是P 组表现的更为明显,同时还有炎性反应,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仍然较多。第2疗程治疗后10 d再次血检,A 组和P组病兔的白细胞分类变化均接近正常,但嗜酸性细胞仍然在较高的水平,说明机体的抵抗力明显增强。C 组3次血检,不同的白细胞数量虽然有变化,但不太明显。从3次检查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淋巴细胞数量始终都较高,这说明豆状囊尾蚴可引起良好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先前的研究[12-13]也证明豆状囊尾蚴的囊液蛋白可引起免疫器官增生,生成多量淋巴细胞。治疗前中后白细胞分类变化结果见表1,嗜酸性粒细胞变化见图3。
表1 治疗前中后3组病兔白细胞分类变化 109/L
图3 治疗前中后3 组病兔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示意图 ∗∗P<0.01
2.4 治疗后病理剖检和超微结构变化病兔经2个疗程的治疗,并恢复到临床完全康复(活泼好动,食欲佳良,被毛富有光泽,体质量增加明显)后,在试验的第45天,对3组剩余的受试兔全部无痛剖检。C组剩余的6只病兔,其大网膜均见大量发育良好的豆状囊尾蚴,与A,P组的差异非常明显。其囊泡较大,泡内囊液较多,头节清晰(图4A)。超微结构检查,头节的顶突有明显的齿钩,吸盘和原始体节完整(图4B)。另外,1例明显消瘦的病兔,在其肝脏上也见有较多豆状囊尾蚴囊泡。A 组康复兔的腹腔中仅见少量豆状囊尾蚴囊泡的残迹(图4C)或机化状囊泡,即在胃大网膜或肠壁上见有灰白色米粒样小颗粒,或囊壁机化,无囊液,表面光滑的小结节。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呈凝固性坏死,并有数量不一钙盐沉积。超微结构检查,顶突的齿钩脱落,吸盘闭锁,头节坏死、凝结而粗糙(图4D),原始体节不完整。P 组的剖检变化与A 组的基本相同,但有2只病兔的胃大网膜和肠系膜上分别检出5个和2个体积小、发育不良的豆状囊尾蚴的囊泡(图4E)。其囊尾内有少量囊液,头节明显肿大且混浊。镜下检查,头节表皮有小泡和溃烂,发生变性和坏死。超微结构检查,头节的表皮严重破坏,甚至崩解,平滑肌明显收缩,吸盘坏死呈毛团样结构(图4F),体节呈扭曲状。
3.1 阿苯达唑的药性及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治疗效果阿苯达唑,又称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或肠虫清等,是苯并咪唑的衍生物。该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蠕虫药。阿苯达唑主要是在肝脏内代谢为亚砜、砜醇和2-胺砜醇,从而呈强大的灭虫作用。这些代谢产物可通过豆状囊尾蚴的半透膜性质的囊膜进入囊液中,被头节吸收后而将之杀死。据报道[14],阿苯达唑主要通过2条途径影响豆状囊尾蚴的能量代谢。一是阻断虫体从寄主吸收葡萄糖和多种营养,导致虫体内的糖原耗竭,产能物质减少;二是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止了三羧酸循环的顺利进行,使虫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ATP生成障碍。另外,阿苯达唑的中间代谢产物还可与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微管的形成。微管既是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内运输系统的主要成分。因此,微管蛋白的缺乏,可使细胞外形破坏,细胞内运输堵塞,高尔基体内分泌颗粒积聚,胞浆逐渐溶解,导致细胞死亡。先前的豆状囊尾蚴的组织结构研究证明[15-16],豆状囊尾螺的头节中有大量散在平滑肌纤维,这是头节灵活运动的基础。平滑肌纤维中有大量微管,被亚砜等中间代谢产物破坏后,豆状囊尾蚴就不能运动,失去了活力,结果导致死亡。本试验证明,阿苯达唑具有良好的杀灭豆状囊尾蚴的作用,经2个疗程治疗后,通过剖检,发现病兔体内的豆状囊尾蚴基本消失,仅见小颗粒状的囊虫残迹。病理组织学检查,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坏死,被苏木精染成深蓝色,有的发生钙化,或被吸收而残缺不全。
图4 3组病兔治疗后病理剖检及超微结构变化比较 A.发育良好的豆状囊尾蚴;B.超微结构检查;C.豆状囊尾蚴囊泡的残迹或机化状囊泡;D.超微结构检查;E.发育不良的豆状囊尾蚴的囊泡;F.超微结构检查
3.2 吡喹酮的药性及对兔豆状囊尾病的治疗效果
吡喹酮为吡嗪和异喹啉化合物,是一种新型广谱抗寄生虫病药物。该药毒性低、疗效高、疗程短,对吸虫病有特效,对绦虫及其幼虫如猪囊尾蚴、牛囊尾蚴等也有较好的疗效。结果证明[17-18],吡喹酮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豆状囊尾蚴:一是引起其头节和原始体节中的平滑肌兴奋,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虫体内能量过度消耗而麻痹,并影响其他生命活动的代谢。二是吡喹酮对虫体皮层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引起豆状囊尾蚴的外皮肿胀,出现空泡,形成突出体表的大疱,最终表皮糜烂溃破。皮层破坏,影响虫体吸收和排泄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豆状囊尾蚴的头节有大量散在的平滑肌,有利于头节灵活运动,其原始体节有长条纵向平滑肌和横向平滑肌,有助于体节的纵横收缩。吡喹酮可使豆状囊尾蚴的平滑肌纤维发生麻痹[19],甚至变性和坏死,就意味着豆状囊尾蚴生命活动的结束。本试验发现,吡喹酮对豆状囊尾蚴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在剩余的已治愈的9只家兔中,其中7只兔体内几乎检不出病原,仅有2只兔体内见有3~5个变性坏死而含少量囊液的囊泡。坏死囊泡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从坏死的头节到原始体节的表皮,均有大小不一的空泡或溃烂。可能正是因为吡喹酮引起虫体皮层的破坏而影响了其吸收和渗透功能,所以用吡喹酮杀死的豆状囊尾蚴,其囊泡中常留有少量囊液。
3.3 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疗效的比较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均为广谱抗寄生虫药,对蠕虫、吸虫、绦虫及其幼虫等均有不同的杀灭作用。人的猪囊尾蚴治疗也使用这2种药,并且有许多研究[5,20]将这2种药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主要结果是它们对猪囊尾蚴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阿苯达唑的疗效更好。近年来,阿苯达唑和吡喹酮也常被用于治疗兔豆状囊尾蚴病[21-22],但它们对豆状囊尾病的疗效如何并未见详细的对比研究。本试验用2种药物对兔豆状囊尾蚴病进行治疗比较,证明2治疗组之间主要有3点不同。一是2种药引起豆状囊尾蚴的病变不同。阿苯达唑组的死亡头节多呈凝固性坏死,并常发生钙化,囊液完全吸收,囊泡消失呈灰白色小颗粒。吡喹酮组的死亡头节及原死体节多呈弯曲状,表面皮层常有空泡或破坏,囊泡中残留少量囊液。这可能与皮层吸收障碍有关。二是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有比较明显的差异。3组病兔在治疗前的白细胞分类分析,证明病兔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较高,说明机体有一定的炎性变化;而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说明机体对寄生虫的非特异性免疫较低。用药治疗后,2个治疗病兔的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并且延续至治疗结束后,说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得到提升。其中以吡喹酮组最为明显,第1疗程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这可能与吡喹酮破坏了虫体的表皮,使虫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抗原大量释出有关。三是家兔的增重程度不同。经2个疗程治疗后,从3组病兔的增重程度来比较,阿苯达唑组的最明显,吡喹酮组的次之,对照组的最差,2个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2个治疗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阿苯达唑比吡喹酮更能彻底地杀灭豆状囊尾蚴有关。总之,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前者的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