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江 李 新 刘崇俊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江苏 南京 210094)
国防军事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战略需求,使得从事国防人才的复合型需求与一专多能特征逐步显现,对国防人才的教育、培养与管理,在高等院校的发展中形成了一股新的冲击。技术型人才、军工专业、企业管理及战略发展统筹,离不开新兴产业联合与多元化、综合化发展。多元化发展,意味着对各技术、管理、财政与统筹业等进行充分互联互通,突破专业与领域瓶颈、藩篱,实现资源的全领域共享。这要求相关从业者必须遵循复合型、多能力型培养模式与路径进行系统性学习,并顺利通过复合型国防人才培育模式才拥有充足的能力与资格进行就业。在培养复合型国防人才的同时,对其从业特质、心理特征、发展能力与素养进行全面管理与提升,各高校间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高教高校间形成高等教育共同体,保障该类人才发展。
目前,国内外高校都开始建设高校共同体,联合培养模式与联合高校路径逐步开始在各高校课程、课业与实践场景中开始推进。高校传统的培养、教育与发展模式均以学科视角进行专业性辅导与设置,无法适应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国防人才的培养流程与趋势。强化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与机构间的管理合作、学分修订、学术研讨,建设学业机制灵活与教育机构成果多元的教育教学资源体[1],实现课程互通,学分有效记录以及跨校联培等模式,有利于高校复合型国防人才整体管理模式建设与体系运行。
国防人才的发展是以社会、国防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国防产业的联合发展趋势实质上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将国防技术、人才、管理等综合领域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中,使得高校自身首先作为技术研发、科技决策、军工建设发展的建设中枢与决策核心[2]。高校成为科技研发、实践、人才培养的桥梁、平台和枢纽,传统单一型教育管理模式将在硬件设施、人力资源配置方向同时进行转变。国防发展是经济、技术、管理、战略等综合区域和学科的培养过程,更是该类应用人才进行自我革新,意识觉醒的重要步骤。新兴国防人才发展路径的建设突出时代、综合领域与个人能力特征充分融合,强调国防教育、国防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复合性与一专多能性,其衔接路径必然为多元、交错的;采用传统较狭窄路径的“隔离”式国防生培养模式,将很大程度上阻碍国防从业者的学习、研修、实践与深入社会的积极性,对国防从业的体制、机制改革,技术、科学理论研究研发以及对战略发展的规划统筹均会产生不利影响。社会需要复合型国防人才,而复合型国防人才需对应复合型管理、协调模式与评估机制,对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可以提供在适合时机、场合与资源充足前提下的发展与提升机遇。改进传统单一、专业性过强的国防生培育模式,强调集创造力、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技术知识、管理能力于一身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管理模式也必须从最基础的交叉学科、综合领域、理论资源共享做起。
复合型国防人才需要适应新时期发展特点,满足新需求,搭配新管理模式,提升学术权利,避免过强的行政权利阻碍创造力发展;学者、从业人员和潜在国防科技研发群体急需教育资源、教学平台与实践元素,通过灵活、全面流通的新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案,实现教学资源、军民融合,突破领域瓶颈,形成产、学、研全过程前后的全方位保障与资源服务。
1.复合型国防人才综合性能力提升需要符合其联合发展特质的管理模式。在新时代,国防人才的发展依据社会军民融合、国防综合力发展需求进行统筹管理,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与个人兴趣等均呈现较强的综合性与全面性,涉及技术研发、人资管理、产业管理、经济贸易等,对军民技术通用和企业联合体建设等观察、实践能力均在复合型人才发展的过程中。综合领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才培养与发展路径的延伸,对教育培养路径的全方位发展拥有更为精细的要求:各有关技术研发、理论研究、管理制度的课程设计需要体现学科与领域界限,成为从事国防事业、复合能力提升的桥梁。通过高校、研究机构对国防教育的从业者、实验课程设置等整体管理,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国防人才管理的模式则需要充分考虑人才综合能力联合与平衡发展,需通过行政、指令性手段设置机构发展与国防产业研发目标,秉承国防人才以人为主体的核心发展理念,充分构建符合新时代人事教育和个人能力同步行进的服务型管理制度。综合性、复合型管理制度、理论,在实践中则会表现为较为“柔性”的管理模式[3],注重个人与群体间的行动协调与联系,以弹性较强的管理手段,激发人才从事国防技术研发、管理统筹的积极性,缓解群体矛盾,持续性提升管理的综合效益。
2.新管理模式的全域性为国防人才的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针对单一的国防生培养模式与指令式管理方法,新管理模式需依据国防人才复合型发展、均衡提升自身能力的要求,逐步完善对国防技术、管理模式、决策统筹等综合课程、实践与能力的联合培养机制,在每一个环节上充分调动教学与社会资源,使人才发展真正能与社会紧密接轨,引领时代潮流。基于国防人才转型、创新的需要,新管理模式将极大程度上弱化行政命令、指令性研究任务与科研项目分配,适度削弱行政权利,在科研领域强化对个人、组织、群体建设的自由度,将每个领域的专长人才,以国防需求为引导而非命令,吸引在产学研总链条的各个步骤,逐步巩固国防人才各类能力全面发展、全领域适应态势。复合型国防人才的管理模式将在科研平台、研究实践中心与理论研究的综合基础上强化自我独立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联合研发与理论研究能力,成为研究、策划、产业分析与技术钻研的国防骨干,以爱国心与责任心,成为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人才。人才管理方法刚柔并济,提供给研究者、国防学生以足够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划清行政权利与学术界限,保证创新性不被过多繁重的任务压制。
3.多元化管理模式补充“社会-高校”教育渠道,形成国防人才培育新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是人才发展过程,输入资源,强化理论、实践综合力量的整体活动,对于国防人才新时代的发展将产生改革与创新的互动效应;对于培养模式、体系而言,国防军事、战略发展及社会期待相对急迫,培育国防人才的新体系,与社会产业、技术等综合发展间的适应性,在初期将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新国防教育培育体系在与国防从业者、受教育者进行逐步理解、实践与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需要通过类似的新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及对应形成的管理思维、角色进行衔接,将高校本较为缺乏的社会实践、产业发展、军工技术交流等经历与机遇,逐步输送、过渡到高校国防教育、人才培育机制中去,完成社会与学校资源的流动和全方位运用。以“社会-高校”为主要渠道,随时为人才发展、创新与转型铸就机遇之路。多元化且符合复合国防人才特质的管理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研究人员与从业者的眼界与思维方式,其机构管理模式也会逐步成为建设科研平台,完善国防教育与理念转变的关键。以“社会-高校”为渠道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将以突出个人能力,特别是国防研发、决策、科研实践、产业管理为主的国防新从业要求与能力。构建国防复合型教育与管理体系,激发从业者的创新、创造和自主研发能力,运用更合理制度、服务保障从业者、潜在从业人员的知识产权、个人权利、科研资源和工作积极性,使得真正的学术、学业权利真正意义上渗透到国防人才培育的每一个环节。
新时代国防人才的新能力要求,强化国防人才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强调国防人才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有效性。国防复合型人才集技术研发、管理创新、产业统筹等主导能力于一身,其管理模式应为该类人才发展提供完善、便捷、全面而体系化的资源供应渠道,也是该类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建设思路,同时还是社会与高校间实现跨领域、全方位、多维度合作的制度与体系支撑。
1.依托国防人才培养平台与多元路径,建立完整管理服务链。国防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通过的培养路径,依据综合性教育教学平台、机构等提供教学资源,提供理论、实践研究可持续发展。国防联合体、企业等跟随技术、理论引领而逐步扩充,该类群体将成为复合型国防人才可持续发展人选。国防复合人才管理模式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高校为平台集成的培养路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平衡并分配过程。复合人才发展过程需要复合资源在属于自身的维度上充分供应,在合适的时间段、实践机构与组织中发挥其作用;调配该类资源,结合科研合作、企业讲学、战略决策、技术研发、军民融合等,统筹与组织部署任务,减轻科研人员、国防从业群体负担;管理人员需系统学习国防事业发展对国防人才的意义,提升理论、实践研究的重点和行业从事者所需具备素质。管理者自身也是科研能力的研发者与从事者,与其他从业人员一样,对国防战略发展趋势、技术研发方向、产业合作以及战略决策具备基础知识,并熟练地将行政权利、学术权利和管理理论研究进行领域、区域区分,组合成自理论研发、社会需求至技术、生产全过程服务与产业链,进行全体系提升;在国防研究群体、机构需要资源、人力、技术供应时,实现“召之即用”,“各显其能”,精准衔接技术、国防产业的全方位管理态势。
2.设置师生互动与联合管理小组,强化学生自我综合性管理。行政管理权力对应刚性模式,应对研究群体与个人对待权力、利益平衡问题时,常采取“管、卡、压”的思维模式,会一定程度压制教师、研究人员的研究与学术积极性。学生同教师间互动,也常因压力型管理模式而削弱本可能存在的学术合作机遇。在管理模式多元化、服务体系扩充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就国防技术、管理研发领域进行互动,需要中间平台支撑,以学院、机构为中心的师生互动与联合管理小组进行设置,责任教授担任小组中心成员,学生骨干担任该小组机构管理者,成为和教师、导师与项目的直接责任者;通过学术交流,强化学术权限,可为师生互动发展构建柔性管理、多元管理路径与渠道,同时也为学生自我管理、监督提供学术信息、制度规则服务。管理小组一方面需要结合学院、高校与国防从业需求,融合学校规章制度,设计并制定复合资源、复合能力与专业技术发展情形下人才教育规则条例,并自觉引导师生共同遵守,形成新管理行为与思维。教师、学生作为管理参与者,对国防技术、企业管理、事业统筹等领域,统筹实践并进行充分的心理管理、行为管理、环境管理等理论内容[4],把国防事业参与者视作对国防产业、行业发展的主导者、创造者、先遣者,逐步改变其相关被管理者的角色。国防教育、产业发展要求的多元性,也为培养国防复合人才,实现多目标发展模式、形成多目标管理模式,提供了更多社会资源、渠道与信息,从而为潜在从业者创造了更多全面、综合性参与,复合型发挥才能的机会与职能。
3.巩固多元管理模式制度,强化多中心、跨领域部门联合培养管理体系。多元管理模式体系将逐步适应跨领域合作、综合型研究模式,突破行业范围与界限,实现管理模式在多维度、多层面上逐步关联;针对不同机构、不同研究群体所设置管理规则,通过科研组织、管理机构、管理者共商议机制,实现对跨领域部门、研究者与群体的共同管理。多部门联合研发意味着各部门基于自身所研究侧重、研究群体及相关研究理论,综合融入并强化管理模式制度的全部步骤与过程中。各部门在保留自身科研领域、学科倚重、研究长项的基础上,逐步以激发科研从业者、国防事业群体的创造性为动机,以教学管理委员会、师生互动组等综合性管理平台为中心,建设与国防教育、从业、发展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教学管理委员会制,提升师生互动层次与关联度,使得国防事业、科研技术、管理思维等可以在师生平等、人才权益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充分交流、共享,并与社会需求、事业发展渐次挂钩,产生联动效应。各部门教育与科研参与者可共享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研发、管理引导理念,逐步推动自身管理结构、组织与研究属性变革,从而实现自身管理能力、组织协调功能的提升。多元部门所形成多元管理中心的过程,实质上为权利中心的多维度化和多视角发展,避免单一路径与狭窄的资源流动模式;国防技术、管理模式、产业发展专家、学者以及潜在从业者进行横向、纵向往来,为各机构、科研组织发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