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析

2020-03-12 02:31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王 辉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深刻体现。只有不断高度强调精神文明发展,也就是人的精神、品质、道德、理想、作风的全面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才能够在改革开放40年的基础上顺利前进,才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应有之路。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走向21世纪中叶过程中所应坚持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而由人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也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一、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所应追求的根本方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任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只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坚持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与追求,也才能够不断正确而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特征是人民性,它是人民大众自身解放的思想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1]8“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1]17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的主要表现在于求得人类的自由解放,而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这一思想最为具体的体现。习近平指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4]22。其次,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立场是其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5];“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4]19;“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17。但坚持这一立场、这一本质必须要体现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6]3-4。因为只有发展的主题是为了人民、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发展才能紧紧围绕“人民”这个中心,从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发展出发,谋求更为正确、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只有发展依靠人民,在人民群众中吸取经验、智慧、力量,才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正因如此,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789。

(二)强调以实践创新来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实践素质

在当今全球化、科技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人自身的劳动创造能力的持续飞跃发展显得特别重要。中国人只有不断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提高劳动、实践、创新的能力,才能在各个领域追赶乃至占领世界前沿发展的制高点。与此同时,中国人在这场迎击巨大挑战的过程中,由于必须不断地、强劲地提高自己的全方位素质能力,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的劳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也就能够不断得到加强。劳动、实践、创新是首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点。因为,人类的本质活动是劳动,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只有劳动本身才能够使人类生存、造福人类。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实践与创新也都是对劳动自身的延续。劳动铸就一切成功与辉煌,也将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难题。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提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让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崇尚劳动就要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思想与行为,使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题精神,成为改变个人命运、实现人生梦想的主要途径。“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8]46。“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9]弘扬劳动精神就要在全社会不断开展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在全社会范围深入人心的活动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首先,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能力,才能在全社会真正弘扬与更加深入地坚持劳动精神。习近平指出:“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9]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劳动者面临终身学习与增强岗位技能的重大任务。因此,广大劳动者要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劳动者不论身处何种岗位,只要在本职岗位上善于钻研,提高技术,就一定能够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正如习近平强调的,“要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10]其次,当代青年要积极服务社会以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实践素质。青年人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全面发展的素质。而当代社会就是一个大学校,青年人必须要在这所大学校深入学习,从中取得人生经验和社会常识。我们的广大青年不要当现实的看客与过客,而是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社会实践中变为现实。要扎根基层、深入艰苦地区来了解中国的国情与民情,在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在服务群众、报效祖国的过程中使自身本领得到持续提高。“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11]从2013年12月到2017年8月期间,习近平对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大学生村官、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先进事迹予以回信加以肯定。在这些青年代表中,有些人走进社区提供志愿服务,有些人深入贫困山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支教、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他们扎根基层、改变农村面貌、助力农村发展。最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人全面发展的实践素质。无论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创新型国家以及世界科技强国的建立,创新人才的培育,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发掘,是中国经济社会从传统实践模式走向新型实践模式的关键步骤。“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12];“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13]3;“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13]18。我们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与激励人才创新活力和热情来培养创新人才。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出规定,“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7]430第二,改善人才发展环境。要改革创新现存的人才评价机制,彻底打破以论文、职称、专利、学历、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要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第三,激励人才创新活力和热情。“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13]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第五条“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规定,以“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与加大科研人员股权奖励力度”来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

(三)强调以文化自信来提升人全面发展的思想视野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高度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的大步前进与精神文明的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8]46物质文明最终影响精神文明的导向与基础,精神文明的发展导向与趋势也将直接对物质文明的发展导向与趋势起着重要作用。两者是相互转化的,即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5]。习近平指出,“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16]291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有更牢固的基础、更深沉的力量来培育时代新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7]6而文化自信主要是指时代新人所应树立的国民精神、国民价值、国民信仰,这种国民精神、国民价值、国民信仰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本支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前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土壤。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集中体现。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弘扬的文化自信,国民就要坚定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所展现的精神、价值的信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要求国民首先要树立对国家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信仰。只有开阔思想视野,坚持这一宏观博大的信念理想,人民群众才能够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注重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长远利益,才能够将个人的幸福追求与国家的发展壮大更好地融为一体,妥善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坚持道德原则,谨守道德原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要求国民充分发挥自我才能与智慧以最终达到实现自由、获得公平的人生理想。在追求自我幸福的同时也要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与法律的规定,善于自我约束,善于处理自我幸福与社会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要求国民要通过日常良好的道德行为来达到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最终信仰。爱国主义必须要体现在这些日常的良好道德行为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土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3-4;“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7]5。习近平在2016年11月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17]9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精神根脉,中国人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有坚持自身的民族文化理想、民族文化价值与民族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而做到这一点,就要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坚持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7]5“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16]325二是坚持中国人独特的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18]84“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9]17三是坚持中国问题用中国方案解决。习近平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19]19

(四)强调以城乡一体化来拓宽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基础

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集中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上,城乡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往往严重影响了中国整体发展的步伐,而城乡发展结构失衡则往往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阻碍。因此,城乡之间融为一体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大目标的基本途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逐步化解,全体人民将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20]882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促进工农融合一体的现代化,而城镇化则是能够实现这一理想的具体途径。“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没有农村发展,城镇化就会缺乏根基。”[20]605“不脱离农业抓工业化,不脱离‘三农’抓城市化”[16]157。习近平在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20]678。农民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谁来种地”的问题,就是“什么人来种地”与“愿不愿意种地”两个方面。首先是“什么人来种地”的问题。习近平指出,“提高农民,就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20]679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三条“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7]283其次是“愿不愿意种地”的问题。“富裕农民,就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20]678第二条“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从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富裕农民做出了全面的计划。习近平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20]592目前,解决中国多达两亿多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城镇化中的最集中体现。第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来去自由原则。也就是不能强迫农民“被落户”“被上楼”,不能逼迫农民进城。农民工不愿或不能落户进城的,要给予自由,允许“两栖人”的长期存在。“让农民这边进得来,那边回得去,来去自由,左右逢源,有进取之路,无后顾之忧。”[16]159第二,引导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并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来加以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仅是一个非农化的问题,而实质上是一个农民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人的现代化问题。人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简单将农民直接推入城市,而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城市化问题决不是简单的非农化问题,还有一个农民变市民的养成教育问题。”[16]159“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真正使农民变为市民并不断提高素质,需要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20]594而养成教育就需要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就业服务、医疗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化步伐就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思想。首先就要去除“以洋为美”“以大为美”“以快为美”的不正确发展思想,而要坚持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与遗迹,以历史文化陶冶人、培育人。因此,对于城市而言,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城市的良性增长就意味着要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舒适感为主要目标,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城市发展中得到体现与贯彻。这就要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破坏性”建设、“城市病”大肆蔓延,是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出发,保护环境、保护绿地、保护农田、保护菜地、保护城市的特色,从每一个细节来保证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幸福感与提升城市自身长远发展的自信。

(五)强调以加强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来夯实人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城乡融合一体的发展与工农相互融合一体的社会基础、社会环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能够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基础。人所要实现的全面发展不可能脱离良好的大自然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生态环境。习近平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题任务与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将人的全面发展深刻融入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这一巨大的时代任务之中。对此,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要面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导致的生态恶化、环境破坏的严峻现实。人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先是导致了人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接着就是人对于自身有机体的破坏致使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基础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人的急功近利实际上是阻碍了人自身发展的美好前景。“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8]209“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7]697首先,“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21]29“天人合一”,就是将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从整个宇宙、世界、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发展所应遵循的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与自然的发展紧密关联的,人不能脱离自然。“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22]12“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21]29其次,生产力将人类与大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类成为大自然有机的一部分,而大自然也成为人类的一部分。可见生产力在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46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自然包含着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16]188再次,以绿色生活方式与绿色行为来夯实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201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将勤俭节约、绿色低碳作为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文明的节约型消费模式。”[16]191“要动员、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达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以最少的物资消耗和环境成本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公众从根本上改变观念”[16]196。

(六)强调以增进全球文化交流来开阔未来人全面发展的世界眼光

世界文化与文明的交流是促进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只有加强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明交流,才能够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中国价值来影响世界人民。与此同时,中国也要与世界各国加强文化交流,使中国的老百姓积极接受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公民与个人。当今世界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经济的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世界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大潮流是根本无法阻止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无法逃避这一现实。因此,世界各国也就成了命运的共同体,各国的自身发展也只能在这个世界命运共同体中得以实现。独占、对抗、逃避、无视都不能解决自身与世界的任何问题,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和难以处理。不可否认,各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使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借鉴。首先,习近平在2015年9月访问美国时指出:“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23]作为人,相互支撑就要相互理解,而相互理解就必须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为,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不同文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要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世界人民对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同时促进各国学生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其次,当代中国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世界的道路探索与道德建设都有着现实作用与广泛意义,对于各国人民在制度信仰、道德养育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国际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努力使中国价值在国外人民之中传播,使中国价值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8]16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4]再次,要以“一带一路”建设来开阔周边国家民众与我国人民的世界视野。由中国政府倡导推动的“一带一路”和设立的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同时又树立当代丝绸之路的精神。而当代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就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民心相通,只有在民心相通的基础上才能够“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25]。

二、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共产主义学说,其本质思想、基本追求就是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主张通过对旧制度的革命与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生产资料共有的制度,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才能够达到将受到束缚、受到压制、受到剥削的人民群众从被奴役、被压迫的悲惨境地中解放出来。而只有实现了这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标才能够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够实现。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来说,则是极端重要的理想目标。因为,人的类生活、类本质是人的最主要的本质特征,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原因。人的类生活、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而正是这一劳动使人类从大自然走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那就是由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在这一艰难漫长的过程中,人类使用自己的大脑与双手进行了无数次的实践和突破。人类不断将整个自然界变成了自己的对象化世界,在深入改造和开发这个对象性世界的同时,人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和飞越。人在把整个世界的客观现实进行对象化探索的同时,也为自己主观世界的精神飞跃创造了极大的空间。一切人类精神性的认识,只有在具体实践的范围内、空间内才能够得到确证。自然界是人类实践生存的基础,人从根本上而言,也是自然界的一个有机部分。人与自然界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分离的。两者的不可分割、不可断离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不能幻想在持续损坏自然界的基础上又能够持续享有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因为,自然界是不能被反复掠夺、损毁又能重新恢复的。人如果要使自身得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就不能破坏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深刻联系和互动规律。人类从远古至今的发展是从自然与社会相互碰撞、相互生长的基础上开始的。因而不可否认,人如果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全面的发展,就必须重新认识自己脚下的这个自然界,重新建立良性互动的自然机制。只有将人又一次真正纳入这个自然机制、自然规律之中,人类才能够获得自身进一步、全面的发展。而城乡对立、城乡分离也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界时犯下的错误。城乡分离源自人类对于财富的无休止追求、对工业化的无限制扩大,导致了将广大的农村变为偏僻蛮荒之地,而恶性发展的现代城市化正在侵占农村、大自然的可利用资源。人的社会化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改变城乡对立、工农对立、脑体对立的基础,也就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与此同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而言,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也极其强调人的自觉性、人的文化的增长、人的文明素质的发展。只有在智力和体力共同发展的情况下,人才能够有全面发展自身的前提条件。影响历史进程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因素、物质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上层建筑的因素、意识形态的因素、思想文化的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类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经济基础的不断进步,也需要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提高与加强。同时,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精神面貌的改变,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方向与目标。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