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虹, 纪炜燕 张燕忠*
(1.汕头市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广东汕头 515041;2.汕头市绿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汕头 515041)
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品好一杯茶的艺术,即是关于泡好一壶茶和品好一杯茶的技能和艺术。而舞台茶艺表演创作不仅需要适应舞台演绎,还应将茶艺技能展示中所运用的茶叶、茶具等主要元素与礼仪、茶服、茶席、音乐、解说等元素紧密配合,才能完美展示茶艺表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精神,以此开展茶艺创作就至关重要[1]。茶艺作品《一杯热茶寄乡思》在2018年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赛银奖,本文从茶艺创作多方面元素来解析该作品的创作细节。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以“银信合一”为基本特征,是指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侨批承载着潮汕华侨史上那段曾经的集体回忆。侨批是潮汕历史的重要见证,薄薄的家书浸满着侨胞对家乡和亲人浓浓的牵挂,也记载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艰难人生。有侨才有批,虽说侨批已经随着时代的更迭,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它却从未也永远不会被遗忘。
而潮汕工夫茶,是潮汕一带品茶的一种风尚,以其独特、精细而闻名。潮汕人,走到哪都喜欢喝上一杯充满家乡气息的工夫茶。就连海外侨胞们,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创业,也不忘带上一套工夫茶具;闲时泡上一泡工夫茶,以寄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通过将侨批和工夫茶两者关联起来,以“一封侨批寄乡情,一杯热茶寄乡思”为主题,通过冲泡工夫茶来讲述并传播侨批文化,回忆潮汕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史,弘扬潮汕先辈们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
茶艺表演的过程是茶艺师与品茗者之间一个无声的交流,通过发挥茶艺师丰富、生动的身体语言,达到双方心领神会的意境,也是以茶为介,带领观众走入“俭、真、和、寂”的精神世界。在此茶艺作品中,根据作品主题和茶艺表演者自身中年微胖的特点,着重塑造华侨后代的形象。表演者身着蓝色旗袍,眼戴金丝眼镜,与自身气质相衬,显得高贵典雅,突出中华妇女特有气质,展示形象也得到评委与观众的一致认可。
茶席是一道风景,人们在茶席上的活动亦是一道风景。舞台的茶席设计通常指沏茶台面设计,沏茶台不仅有茶艺的三大要素:茶、水、具,还要求有一定的布置、装饰物等。
在茶艺作品《一杯热茶寄乡思》中,茶台用深红色长条桌布铺盖,整体延绵,形如一艘红头船,亦如与海外侨胞紧密相连的纽带;当年潮汕先辈们为了生存和梦想,驾着红头船远渡重洋;现在红头船也成为了海外侨胞们创业史的精神图腾。
茶具的配套与选择也是茶艺表演的根本,必须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既要考虑茶具的色泽、容积大小的配套,又要考虑茶具突出和配合作品主题的表现。在作品中,为了区别历史时期的穷苦生活,突显当今社会主义生活的优越,在茶具选择上突出“潮汕特色”和“高端精致”的特点,选用景泰蓝“酥油灯”、纯手工锡罐、朱泥茶盘、手打铜壶、潮州手拉朱泥壶、若琛杯等;每一件茶具都独具潮汕韵味,特别是让华侨同胞们见到会有亲切感。同时,用“酥油灯”煮水,不仅能用明亮的炉火吸引大家对表演的关注;也能更好保证工夫茶冲泡时的水温。
茶叶不仅是表演的载体,也是茶艺表演最终要达到某种境界的重要基础。在《一杯热茶寄乡思》茶艺背景中,更多是为了寄托海外潮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是他们对家乡味道的回味;所以在选择茶叶方面,宜选用具有潮汕工夫茶特色的茶品。民国翁辉东的《潮州茶经》写到:“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泡制法则为绿茶、焙茶,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可以看出潮汕人冲泡工夫茶所用的茶品包括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等精制烘焙的乌龙茶。本作品选用的茶是传统炭焙铁观音,制作工艺精湛,颗粒紧实,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强,音韵显;是华侨们特别是东南亚侨胞所喜欢的一款茶。这不仅能衬托时代特征,也与茶艺表演的作品主题相呼应。
背景音乐的选择对茶艺演绎尤为重要,恰当的背景音乐不仅可以让观赏者在欣赏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尽快进入角色,感受场景主题的寓意,同时音乐选择也可以对茶艺演绎进行更深层的解读。在这个茶艺表演中,选用纯音乐《蓑衣渡》,音乐中夹有潮涌和海浪的声音,与红头船茶席设计相融合,也与海外侨胞出海打拼的故事背景相吻合;节奏舒缓轻盈,便于表演者朗诵抒情。
背景视频开场是华人华侨们当年坐上红头船远渡重洋的情景,他们冒险拼搏、同舟共济;接着视频转入一封侨批,这与表演作品讲述侨批文化呼应。紧接着放映年迈老翁和老太太在喝潮汕工夫茶的情景,这幅背景视频放映的同时,茶艺表演刚好演绎到念侨批环节,海外游子在侨批信件最后写到:“儿在他乡,唯有一杯工夫茶令吾异乡思亲”。背景视频对茶艺表演作品衬托和渲染,亲情浓厚,催人泪下。背景视频能使人静心,有助于观众对茶艺主题思想的理解和作品的欣赏。
茶艺程式的编排,先根据所冲泡茶叶的类别与性质来确定大体的冲泡方法,再根据所冲泡茶叶的具体品质特点,把控冲泡技术,投茶量、泡茶水温和浸泡时间。此外,解说词以及情感语言叙述与程式的配合也相当重要。解说词以及情感语言叙述,既可以帮助解释茶艺师所做动作的内容和含义,又可以用语言阐述主题,使观众易于理解茶艺主题。综合考虑冲泡技艺的技术要求和表演过程的美学意境。就本表演作品而言,茶艺程式按照潮汕工夫茶冲泡程式进行,解说词也围绕着“侨批文化”和“工夫茶”来开展讲述;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创新点:
表演者从舞台左侧携侨批进场,一边走一边念:“茶香飘万里,情谊越重洋,何时邀明月,共品佳茗香”。这诗词将茶与海内外情谊联系在一起,品茶抒发海外同胞思念之情,直接点题,“一杯热茶寄乡思”。行至舞台中间,用对比手法解述时代背景及引入主题--侨批文化:“今天互联网联通时代,即使与亲人之间相隔万里,思念亦可随时跨洋海。转身走向茶席,边走边讲:但是在那个望洋兴叹的时代,海外华人华侨同胞漂洋过海,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将钱物寄回家。这便促成银信合一的家书“侨批”。”接着表演者用深情与无限忧思朗诵手中的侨批:“双亲大人阁下,孩儿不孝,寄上大圆六圆......儿在他乡,唯有一杯工夫茶令吾异乡思亲”。通过这一封虚构的侨批,将节目主题完整带入,为后续的工夫茶冲泡讲述侨批文化奠定基础。
本作品的解说词,语句通顺,贴合主题。在温杯环节“年轻的风景里,那些被时间淹没的东西,慢慢在城市的微澜里醒来。又如一封薄薄的纸批,牵起绵绵的情丝,一头是天涯羁旅的海外赤子,一头是翘首以盼的故土亲朋。”,而后“侨批带着历史的印记,茶叶带着家乡的味道,一直跟随在海外游子的身边不曾离开。于他们而言,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一罐茶叶就是一种牵挂。而侨批与茶叶都有一段历史,他们共同汇聚成一条河流,在子孙后代的记忆里面一直流淌。经过时间的淘洗,沉淀出最有温度的记忆。”将茶与侨批、牵挂等紧紧关联在一起。
在冲泡环节中解说:“侨批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每张泛黄的侨批家书,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华侨同胞心系家乡、亲人,更是侨乡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反复有映衬了作品主题,让整个表演的内容更丰富。最后一句“一封侨批寄乡情,一杯热茶寄乡思。希望今天的这杯热茶,能够给你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将观众的情绪带到高潮。
表演者双手端上朱泥茶盘,将茶一一敬奉给客人。区别常规的用奉茶盘敬茶的做法,独具潮汕工夫茶的文化特色,与实际民俗相符,贴近生活。
茶艺表演是从茶艺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明确功能目标的茶艺表现形式,其通过形象化而艺术化的要素组织和舞台化呈现,以丰富观赏性,完善茶艺表演氛围和环境,使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充分感受茶艺美学表现和情感表达。本人认为一部好的茶艺表演作品必须具备的有四方面----主题立意、解说词、整体茶席、冲泡流程。主题需立意鲜明,文字精辟简练,表达含蓄,想象富有诗意。解说词应文字精简,衬托主题,情感生动,与冲泡流程,茶艺动作相协调。而茶席的布置当以茶起点,以茶器为素材载体,并与其他形式的器物相结合,烘托适应相关主体表现和功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