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于养老领域,“智慧养老”随之诞生。本文从PEST方面分析了智慧养老的外部环境,以期为智慧养老提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老龄化;外部环境
2000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6.96%,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2%,这标志着中国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的大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龄化是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未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之一。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2017年,政府层面提倡开发应用智能终端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可见,智慧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所谓智慧养老是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与智能化等信息技术设备,研发能够为各种养老模式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与平台。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四个层面对智慧养老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治因素(Political Factors)
近年来,中国老龄人口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趋势,老龄人口之多、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历史上可谓史无前例。巨大的养老需求日益凸显,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机构养老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2017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均提到,开发应用智能终端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然而,纵观整个养老行业,信息化水平程度整体偏弱,执行效率低,难以达到老年群体的个性化、多层次需求。因此,智慧养老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通过智慧养老平台与传统养老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形成新的养老发展生态。
2019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养老服务,提出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运用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加强老年人身份、生物识别等信息安全保护。
(二)经济因素(Economic Factors)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市场需求,供需之间存在巨大市场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也在日益增多,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生活照料需求和医疗养老需求等很多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养老产品与服务需求,发展养老产业成为我國应对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必然选择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战略。《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61.26万亿元,是2020年的8.73倍。蓝皮书对老年人消费规模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30年老年人口总消费将达到18.33万亿元,2040年将达到36.36万亿元,2050年则将达到61.26万亿元,可见,今后,银发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篇章,这是因为老年群体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全体居民,老年人的购买力有望不断增强,老年人的总体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也提出将促进老年人消费增长:一是鼓励创新老年人产品用品,促进成果转化,提供老年人产品用品目录,为老年任提供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养生需求研发合适的营养饮食产品,逐步改善老年人群饮食结构。可见,随着老年群体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老年群体的消费总额将不断加大,智慧养老逐渐成为养老市场的热点与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社会文化因素(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截至 2019 年底,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为 1.76 亿人,占人口总数的 12.6%,老年抚养比已经高达 28.3%。老龄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除了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还在人口结构上呈现出面临日益严重的高龄化、少子化、独子化、空巢化,老龄化还与人口高峰、就业高峰相重叠,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相交织,因此,老龄化问题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养老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难点、焦点和热点,机遇与挑战并存,智慧养老服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智慧养老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是在先进技术和智能高效管理上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借助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手段,有助于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精准服务,提高养老个体的幸福感受程度。
(四)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
现阶段,老年人文化水平逐渐升高,进而增强了对心理慰藉、老有所养、文娱活动以及情感疏导的需求,并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尽快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将人工智能融入养老服务体系之中,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享受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已经成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它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移动通信、可穿戴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为养老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服务。智慧养老旨在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根据老年人的个性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采用“平台+服务+老人+终端”的服务模式,以智能终端为纽带,利用社会养老资源满足老年群体各种养老服务需求,实现共享养老和精准化养老;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以及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和数据网络互联,重点打造以“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为中心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对老年人进行实时监测,为老年人的安全提供保障,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便捷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颐养天年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唐亚林,张潇.国家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模式的转型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3):13.
[2]徐成文.孝亲敬老需要智慧[J].中国社会工作, 2011.(23):8.
基金项目:曲靖师范学院青年项目(2016QN010)
作者简介:
史雪琳(1981年10月-),女,硕士。汉族。河南商丘人。现就职于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云南曲靖 65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