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艺晶
摘 要:本文根据企业文化理论,针对时代变迁下新华书店所面临的大环境,提出要建立适应新时代的企业文化,继承优良的传统,融入当下的新思潮、新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重新定位新华书店的价值观、企业愿景与目标,并探索采取怎样的措施呵护企业文化稳妥落地。
关键词:企业文化;组织文化;新华书店;协同共享;组织承诺
新华书店的文化自信,不仅因为身处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更因为从诞生之初,就不断浸润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逐渐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至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前有电商和电子书的冲击,后遭民营实体书店拦截,年初又冒出新冠疫情,新华书店靠着“金字招牌”,依旧坚挺着,为广大人民群众输送优质文化资源,传播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正能量。我们要始终保持危机感,抢占文化至高点,从而增强企业文化自信,在竞争日趋复杂与激烈的环境中如鱼得水,实现可持续发展。[1]笔者就职于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过内部行政工作和一线市场服务工作,以下以广西新华书店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在新时代语境下,企业文化在新华书店的继承和发展。
一、企业文化分析
(一)企业文化的有关定义和发展脉络。
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企业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将改革开放前的企业文化探索阶段划分为学习苏联、自我探索、破坏和停滞三个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从单纯学习苏联到自我探索创新,聚焦企业内部且关注执行型文化,重视基层劳模的示范作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紧密;将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文化建设阶段划分为全面引进与系统建立、大规模推广、蓬勃发展三个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日益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既强调经营型文化,又关注执行型文化,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企业大学成为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阵地,教学和研究蓬勃发展。[2]现在都强调文化软实力,以陈春花为代表的优秀学者不断为企业文化的学术研究添砖加瓦。陈春花表示,未来无边界的组织的核心凝聚力来源于组织文化,企业要有竞争力、安全度、创造需求的能力以及引领号召力,将优秀的人集合起来,文化自信才能立起来。
组织承诺对离职率和缺勤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我国,员工会把自己与企业的关系看作一种公平的交换关系。因为他们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具有人性的仁慈或恶意的实体, 员工会把代理人的许多行为看作是企业本身的行为。员工只有感到企业真正关心自己, 才会对企业形成高承诺。[3]
(二)新华书店企业文化的传承。
新华书店历经八十年的风风雨雨,延续至今,积累了很多独有的文化痕迹,继往开来,值得将其整理和归纳。
1. 从始至终带着红色基因,致力于传播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1937年4月24日,伴随着战火硝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圣地延安清凉山创建了新华书店,为热血奋战中的战士们,送去知识的甘霖。随后,全国哪里解放,新华书店就在哪里生根、发芽,遍地生花。为了新中国,新华书店和新华人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始终不忘自己的民族本色和革命本色。
2. 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艰苦奋斗是新华人的底色。新中国成立前,新华人也是“战士”,在战火的轰鸣中,穿梭大江南北,鼓舞着彷徨流离的中华儿女。新中国成立后,设施条件简陋,为了让偏远山区人民读到好书,新华人用花篓背上五六十斤的图书,翻山越嶺,用身体护住书本,搏击激流。“背篓精神”“扁担精神”“骆驼书店”是当时的“女排精神”。
3. 不变的激情和情怀是初心,革命精神激发创新。很多人脑海中有着新华书店古板陈旧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新华书店门店焕然一新有所改善。浏览新华书店的历史,真相浮出水面,这个伴随着国家成长,与一代代国民相守的“大家伙”,曾经是最“时髦”的存在。战乱中除了温饱,还有对知识的辩论,还有边弹唱边演故事,内容是鼓舞人民、痛斥敌人、歌颂战士。新华书店是那时知识分子心中港湾,是心中净土的化身。
4. 一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和人本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华人办店的唯一宗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老一辈新华人心中,都不忘曾经流行的口号,“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新华书店员工在这个口号的激励下,急读者之所需,千方百计为读者找书送书的动人场景,时至今日,仍然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新华书店贴心服务人民的宗旨恰好与今天现代企业的人本主义思想不谋而合。
二、新华书店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广西新华书店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度有待提高。物质层面上,包括视觉识别文化系统和员工制服。门店改造升级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中,但不可忽视其装修的设计风格不统一,缺乏美感,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不适应当下人民对美好的追求,一旦新鲜劲一过,或者民营书店迎风直上,改造升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战略制定更是举棋难定。制度层缺失,大多公司几乎没有关于企业文化的制度(除少数子公司对员工制服有规定)。精神层面上,经访谈,老员工对新华有很大的自豪感和忠诚度,但倾向于介绍之前的荣光和自我价值实现,近几年有减弱的势头。新员工仅从新员工培训中了解新华书店的历史,部分初期对新华有一定向往和冲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淡化,更多新员工不在乎公司的企业文化,随波逐流。
(二)将企业文化和工会活动等同。广西新华书店的企业文化即工会活动,包括排球比赛、探望老病员工、“百家宴、庆元宵”等活动,混淆了企业文化的含义。工会在公司发放福利,属于保健因素,即有工会活动,员工会感到没有不满足,没有工会活动,员工会感到不满足,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三、新华书店企业文化的定位
细数新华书店发展的历史脉络,新华人的初心和使命清晰可见,为了中国的崛起,为了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一直未变。进入新时代,我们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与党同心,坚定文化自信,筛选出了更多优秀好书,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不同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其特殊性,不可以直接生搬硬套。然而,公司也无法摆脱其社会性,其企业文化必然受到周围环境和所处国家、社会的影响。了解国家的发展理念,跟随政府的脚步,可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可以以此为基准来制定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很多企业在制定其价值观的时候,纳入太多,员工反而不能抓住重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制定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树干,再分出更详细的分枝。因此,在继承新华书店固有的企业文化的同时,用当下最新的语言来解读,新华书店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定位为:信任、成长和协同共生。
信任,相信彼此,一起走花路;
成长,肩并肩,向阳生长;
协同共生,竞争是润滑剂,只为了同一个梦想。
四、呵护企业文化成长的有力举措
(一)设置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打造新华特色企业文化。
随着企业文化频繁被国内知名学者提及,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强,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部门,选派专人用更专业的方法来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属于人力资源学科,有些企业将其丢给人力资源部,然而人力资源范围非常广,企业文化不如其他板块效益明显,只顾眼前利益会造成这一块弃之不理,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决定着战略,是企业的生命线,很多企业已然捷足先登,在当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下,设置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刻不容缓。
(二)领导率先做典型,调动员工参与度。
在苹果公司,员工们对于乔布斯有疯狂的认同。有调查称,苹果公司对乔布斯的支持率为97%。这样的支持率在世界公司史十分罕见。公司领导者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于企业文化有很深的影响。
1996年,苹果公司首次在公司的内联网上运行福利登记系统,替代掉原来繁琐的书面登记,让员工参与其中,进行自我管理。此举收效甚佳,调查显示,苹果公司员工满意度大大提升。他们逐步养成习惯,了解到相关政策和知识,知悉公司福利,并能根據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完善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独有偶,海尔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到扩展延伸到海外,与张瑞敏强调企业文化的参与性不无相关。无论是海尔的“人单合一”绩效模式,还是其干净负责的企业氛围,随地乱扔甚至小便的员工走路都井然有序,自觉靠右边排队前行。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没有一个人事不关己,所有人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有生机。由此可见自我管理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4]
与自我管理相辅前行的是对这一行为的肯定,这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达成。换句话说,要让员工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的同时,感到心情愉快。如果激励满足具有吸引力,能够达到激励标准以及达到标准后的可兑现这三点,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激励是有效的,可执行的。
(三)将企业文化与组织承诺挂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乔布斯说,文化不是纸面上怎么宣传,而是信仰什么,如何思考,如何做事。光说不做嘴把式,要想真正落地,要让文化价值观真正成为员工的思维模式,外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参考上文组织承诺的研究成果,可知中国员工更倾向于感性思维,绩效奖金必然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但是当失去了人性的关怀和温暖,即使能够留住员工,也很难调动其激情性,导致消极怠工成风,比离职率攀升更加危及企业的健康发展。须知规章制度只是前期保驾护航的工具,是规避不良风气的最后防线,仅靠制度来限制和约束,只会造成心口不一的有害企业亚文化滋生。因此,新华书店要想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坚持人本主义,站在员工的角度,提供更加开放轻松的文化氛围,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四)企业文化应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更新,包容多元。
企业文化与很多理论一样,短时间很难评判是好是坏,时间会检验一切。很多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后将之当作金科玉律,任何有违背的情况出现就杀鸡儆猴,上纲上线进行严厉批评。长此以往,员工会畏首畏尾,不愿冒险和尝试新事物。有容乃大,新华书店需秉持宽容接纳的胸襟,把握最新的思想潮流,结合调研到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补充企业文化,鼓励包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多元文化,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文化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蒲毅. 国有企业“最受尊敬”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N]. 中国报,2020-07-03(009).
[2]刘刚,殷建瓴,刘静.中国企业文化70年:实践发展与理论构建[J].经济管理,2019,41(10):194-208.
[3]刘小平,王重鸣.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承诺及其形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01):17-21.
[4]北大纵横.苹果如何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连锁,2014(11):88-89.
(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