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分割与融合
——从“心理人”到“经济文化人”

2020-03-11 15:41:46牛政凯王保卫
甘肃社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经济学心理学

牛政凯 王保卫,2

(1.澳门城市大学 心理分析研究院,澳门 999078;2.深圳大学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提要: 心理学与经济学从割裂到融合,其间经历了行为经济学、神经经济学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也是独立心理人到经济文化人的认识过程,其中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论述了伟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经济思想,及其在心理人到经济文化人演进中的地位与作用,弗洛伊德奠定了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基础,构建了经济文化人的理论雏型,开启经济学研究的崭新领域。还论述了心理学与经济学从分割到融合的理论演进的价值及现实意义,该融合丰富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催生新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科研效率,对人类认知和社会行为相关政策的设计与应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学者可以结合中国文化创造本土心理学、经济学理论设想,让心理学、经济学摆脱舶来品的束缚。

心理学与经济学从各自为营到初步融合,其间经历了行为经济学、神经经济学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也是独立心理人到经济文化人的认识过程,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弗洛伊德。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催生了诸如行为经济学、神经经济学等新的研究领域,从而丰富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为决策者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提供了除经济模型和数据之外的决策依据,比如考虑到人的心理与行为;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为出现诸如股市崩盘、金融危机等重大经济问题时,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来探求有效的应对和干预方法,并提供心理援助。心理学给予了经济学家们一个全新的人类心理学视角和一套全新的理论框架来理解和预测经济状况。

一、弗洛伊德的经济思想

美国心理学会给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做过三次排位,其他心理学家的排位会有变化,而弗洛伊德在这三次之中都稳坐第一的宝座。他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一生因其“范性论”而遭到无数攻击,但他的思想却掀起了人类关于本能探究的第一次大思潮。他发现并定义了“俄狄浦斯情节”,而其本人几乎就是悲惨命运的俄狄浦斯的化身,33次的口腔癌症手术,几乎切除了包括牙床、淋巴等的整个右侧脸部,亲人(孩子和外孙)的离世,晚年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著作被焚毁,财产被没收,被驱逐出维也纳而流亡伦敦,1939年逝世于伦敦。纵观其一生,他一生遭受太多苦难,但其思想却在苦难中涅槃,给后世留下了巨额的精神财富。

通读弗洛伊德全集英文版,其中有240次“经济”一词,出现形式有作为名词的Economy,作为形容词的Economic和Economical,作为动词的Economize,还有“经济学”一词的直接表达形式Economics。为了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经济思想,有必要先说明西方经济学的两个假设:资源有限性和“经济人”。资源有限性假设广为认可,虽有人用可再生资源来反驳资源有限性假设,但可再生资源同样是有限的。而“经济人”假设却遭到诸多质疑,尤其是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发现人不总是按“经济人”假设的方式进行选择。“经济人”一词最早由约翰·穆勒于1836年提出,在当时是一个激进的提法,他用的是“Economic Man”而非后来的“Homo Economicus”,用以概括出经济学分析中过于复杂的文化、团体和伦理等问题,其中包括了心理复杂性因素。“经济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会用支出的成本衡量所得的回报,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经济人的角度下理解,花5欧去“购买”一次迟到的机会,让自己有更充裕的时间到学校。原先的道德契约转变为了经济契约,人们就开始衡量违约的收益和守约的收益,这种道德情感的纽带由罚款而变得可以量化。但其心理学因素很快被19世纪晚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剥离出去了。约翰·穆勒将“经济人”描述为具有渴望拥有财富、好逸恶劳、性欲驱使等特征。当然,约翰·穆勒在心理学领域同样有着很高的地位,波林所著《实验心理学史》有专门章节对其进行著述。新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人”的特征描述为理性、自利,并精于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来计算。

弗洛伊德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研究经济人本能的“力比多经济学”,以精神分析为前提的经济学假设和以人类潜意识为依据的金钱观。这些思想涵盖了经济学假设、经济学研究内容,奠定了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基础。

(一)力比多经济学

“力比多经济学”是指力比多的增加、减少、分配和再分配,类比于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增加、减少、分配和再分配。而力比多又不同于诸如土地、机器等这样的生产要素,“力比多经济学”的提出为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05年,弗洛伊德在其论文中第一次出现“力比多经济学”,“依据力比多经济学,力比多理论是用来解释从精神紊乱患者身上观察到的现象和推演过程”[1]。“力比多”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指的是欲望。力比多经济学,也就是欲望经济学。但这里的欲望,有特别的含义。“力比多”是精神分析的核心词汇,弗洛伊德将其定义为一种与性本能有联系的潜在能量,把它看作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是性欲、性本能冲动。之后,荣格把力比多定义得更广泛,从性本能扩充到了广义的心灵的能量,这也导致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决裂。1915年,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研究的完成,他把性本能当做一种个人经济资源,劝说人们可以把这种能量引导到工作里转化成工作成果,而不是仅仅浪费在肉欲的乐趣上[2]。

“力比多经济学”正是经济学经典理论模型“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理论基础。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指的是,对于劳动力而言,价格的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并没有必然或情理之中的带来劳动供给量的增加,反而会降低劳动的供应量。该理论研究的是人在劳动和闲暇之间的选择问题,最初,随着名义工资或实际工资的增加,劳动供给量会增加,但当工资达到一定水平后,较高的工资导致人们工作更少的时间,并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闲暇,劳动的供给曲线就此向后弯曲。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会出现上述收入与闲暇之间选择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在谈到需求原理时,经济学家们总是要谨慎地加上“对于大多数物品”来说,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就是一个反例。劳动力为何会抗拒高工资的诱惑,“力比多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潜意识层面人的本能是好逸恶劳的,这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效率研究上都非常有意义。

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Management),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把经济学研究领域扩充到人的行为,加里·贝克尔并因此而获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在物质资本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之本指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3]。而四分之三个世纪之前,弗洛伊德已提出力比多经济学理论,力比多即能量、欲望或生命力本身,可以储蓄或消费,可以投入到劳动力,耗尽而又不回到器官,当然也可以像沉睡资产一样没有收益地锁在人的无意识里[4]。力比多已不同于诸如土地、机器等这样的生产要素、物质资本,可视为一种流动人力资本,舒尔茨和贝克尔在此基础上,把这种流动人力资本定义得更广泛,从而提出崭新的人力资本理论。因此,“力比多经济学”的提出为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弗洛伊德经济思想与经济学假设

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假设,即“人是理性的”和“资源是有限的”,前者也就是经济人假设,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用最优的方式配置资源。弗洛伊德经济思想在如何最优配置资源方面与经济学思想有契合之处,而且弗洛伊德在行为经济学出现的半个多世纪之前已提出了对经济人假设的质疑。

弗洛伊德反复从精神分析角度论述了经济学假设之一的资源有限性以及如何最优配置资源,经济学思维随处可见于其精神分析著作之中。在《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中,弗洛伊德反复用“经济”一词,意为节约。讲笑话时同一个词反复在问题和答案中出现,语言的精炼,几个主题压缩一起,他都理解为能量的节约,并与哈姆雷特处理父亲的葬礼和母亲的再婚中所用的台词做类比:“难道葬礼的烤肉不能给婚礼继续用吗?”文末弗洛伊德的结论是,诙谐中的快乐似乎产生于禁忌的能量消耗的节省,滑稽快乐产生于用于观念形成的能量消耗的节省,而幽默中的快乐产生于用于情感的能量消耗的节省,心理活动的三种方式中,快乐都是由节省而产生的。弗洛伊德家庭聚会时有轮流讲笑话的传统,他把讲笑话用经济学上资源有限假设的方式来思考,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诙谐[5]。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讲笑话仅仅消耗我们心理能的很小部分,而带来很多快乐,这也就是弗洛伊德家庭聚会轮流讲笑话的理论基础。在《论心理机能的两条原则》中,弗洛伊德论述了心理装置的倾向,并与经济学做对比,明确指出经济学的原理就是节约成本[6]。在论述梦是《愿望的满足》一文,弗洛伊德用资本家(提供资本者)和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来比喻日间“余念”与潜意识愿望之间的关系,并从经济学原理上说明日间“余念”既为经济学上的约束条件,如土地、资本、劳动力等。

弗洛伊德还从精神分析角度,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提出质疑。他在对比经济学与精神分析时指出,精神事件所发生的过程是由快乐原则自动调节的,他多次用到“从经济学角度”“趋乐避苦”等表述,这就是经济人“趋利避害”的假设。《受虐狂的经济问题》一文中,弗洛伊德提出,受虐狂的存在不符合经济学理论,因为经济人坚持“趋乐避苦”原则,而受虐狂的存在彻底摧垮了经济人假设[7]。弗洛伊德晚期所著《自传研究》中指出,精神分析以深度心理学为特征,每个心理过程都与三个坐标有关,即动力学、地形学(即冰山理论)和经济学。不能假定经济动机是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唯一动机,毫无疑问,不同的个人、种族和民族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足以证明经济动机并不是唯一的主导因素。经济人的定义,完全忽视了性别、等级、教育、文化等因素,更忽略了在精神分析个案中病人的怪癖,并否认了精神分析师深入到病人的无意识,病人主动说出自己最私密的欲望。

(三)弗洛伊德的金钱观

经济学有货币幻觉概念,指的是人们倾向于认为钱具有内在价值而囤积金钱,然而实情是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而不是金钱的增长。弗洛伊德思想里看不到任何货币幻觉迹象,且他秉承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金钱观。

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经济学把经济人看做宇宙精神的本质,对病人的精神分析之所以要收费,是因为分析能帮助病人把压抑的力比多疏导到病人的职业或生意中,增加其赚钱能力,收费也就变成了一种补偿或交易,劳动所得。弗洛伊德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疾病更昂贵了,甚至是精神分析。”[8]弗洛伊德这些观念并非是其对金钱的渴求,而只是因其经济状况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底层,即生理需求层。弗洛伊德为了养家而放弃成为纯科研科学家的理想,开门就诊养家糊口,同行朋友们不断给他送来病人,以此接济他。弗洛伊德行医的时代,病人自愿支付诊疗费用,但弗洛伊德的名气和能力,使他在这样的观念下也勉强能养家糊口。对于误把钱当做有价值的东西并储藏的行为,马克思称其货币拜物教,经济学家称其货币幻觉,弗洛伊德虽然受困于经济状况,但匈牙利酿酒商安东·冯·弗罗因德捐助的100万克朗设立的精神分析研究基金,弗洛伊德分文未取做私用,而是用来作出版费用,可惜命运弄人,这笔钱只使用了小部分就被新的匈牙利政府禁止移往国外了。凯恩斯认为,储藏货币是非理性的,因为它把货币从流通环节抽走了,当经济和技术发展到能满足人类所有的基础物质需求后,赚钱再也不是为了生存的借口,为积累而积累的真正病理色彩将被揭示。凯恩斯预测这个阶段将在2030年到来,也就是他1930年所著《货币论》之后的100年。在《货币论》中谈到金本位时,凯恩斯引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对金钱的热爱,尤其是对黄金的热爱,文明最终以黄金而非铁、铜或银作为标准而告终。凯恩斯写道:“为什么金子尤为能满足人的本能并享有象征意义,弗洛伊德博士认为深埋人类潜意识里有着特别的原因。”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角度诠释金钱的象征意义,而其本人已超越金钱,终身未囤积金钱。

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从弗洛伊德上述思想观点看,尽管他自己并没意识到,其思想中已经有从心理人到经济文化人演进的痕迹。以下论述中的心理人泛指心理学立场,经济人泛指经济学立场,经济文化人泛指文化背景下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后的立场。弗洛伊德生活的时代,经济学是核心学科,心理学被完全从经济学剥离出去,诺贝尔奖设经济学奖而未设心理学奖,精神分析与经济学有将近100多年都处于互不来往、相互独立的关系。下文将论述心理学与经济学从分割到融合的理论演进。

(一)经济人与心理人的隔裂

本文所提经济人与心理人的隔裂泛指经济学立场与心理学立场的隔裂,该隔裂指经济学基于其理论建立在理性选择原则基础之上而把带有非理性思考因素的心理学分割出去,断言人们在做选择时无任何心理因素干扰。隔裂由经济学家帕累托发起,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罗伊·艾伦和保罗·萨缪尔森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9]。而在此之前,新古典经济学和当今的行为经济学一样,建立在理论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基础之上。而从那时到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经济理论的发展主线都是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理性选择模型甚至通过如公共选择、法律和经济学新的分支学科,扩展到之前未被视为经济领域的社会生活领域,如博弈论被视为以理性选择为基础建模的完美示范。帕累托的转向为数理经济学铺平了道路,经济人是理性、自利的边际效用计算者,那他的消费偏好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预测出来。

处于经济人与心理人隔裂的时期,尽管弗洛伊德思想中已经有从心理人到经济文化人演进的痕迹,但精神分析也与经济学隔裂了。在传统观念里,精神分析处理的是象征意义的金钱,而经济学处理真实的货币;精神分析主题是不合理、神经、妄想,而经济学主题是理性的决策;经济学是理性选择的科学,而精神分析是非理性的“伪科学”。这似乎形成了,实体固态能触摸到的是真实理性的而象征抽象的无法触摸到的是臆想的非理性的定式思维。有趣的是,经济人与心理人隔裂了将近一个世纪,理性选择模型却解释不了人为何主动给别人送礼物而不求回报,为了一些人或者事主动牺牲,或者盲目浪费而享乐,更解释不了慈善、慷慨、利他、社会团结。在精神分析中的移情与反移情,更是无法用理性选择模型来解释,因此,经济人与心理人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二)经济人与心理人的融合

本文所提经济人与心理人的融合泛指经济学立场与心理学立场的融合,该融合指基于心理学假设的非理性行为理论被重新纳入经济学研究范畴,并产生经济学新的分支学科,如行为经济学、神经经济学。对行为经济学的定义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一系列与传统的经济决策理论相矛盾的实验数据,并提出了另一种基于心理学假设的非理性行为理论,挑战主流的经济学方法论。他们把该理论命名为前景理论并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上的发表,把心理学融入到经济学研究[10],并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学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心理学史上史无前例,遗憾的是获奖之时后者已经过世,而卡尼曼也从不以经济学家自称,而把自己定位为心理学家。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把经济理论运用到过去同市场力量没有联系的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人口统计学、犯罪学和生物学等[11]。2013年,罗伯特·希特凭借行为金融学“大盘可以测理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共享奖项的尤金·法玛教授持完全相反的传统经济学“有效市场理论”观点,观点完全对立而分享奖项,也算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的趣事[12]。2017年,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因其创造的心理账户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学与经济学的鸿沟被不断地弥补[13]。

查德·泰勒指出,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结合,研究的是市场参与者选择时所表现出的局限性和复杂性。行为经济学研究将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人做决策时会受非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等因素所影响,诸如互惠、公平、规避损失等。市场力量、不断学习和人类进化的结合,均无法让人突破局限性和复杂性做出理性且最优的选择。行为经济学通常从三个层面来论述人选择时会与标准的经济学模型背道而驰:人的有限理性,反映了制约人类解决问题的有限认知能力;人的有限意志力,人们做出的选择并不总是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人的有限利己性,人类往往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他人。行为经济学通常将这些概念应用于金融和储蓄两个领域来证明其理论。金融市场比其它市场有更多的套利机会,因此行为因素在金融市场可能被认为不那么重要,但研究表明,即使在金融市场,用于决策的心理学依然有助于解释由异常套利的限制而造成市场异常。储蓄中的行为因素体现在人在作出储蓄选择时和储蓄过程中,表现出有限理性和有限意志,美国人的信用消费行为把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意志暴露无遗。美国人的退休储蓄更需要复杂的计算和意志力方能完成,其中的心理因素包括了认知问题和自控问题等。行为经济学的核心信念是增强经济分析的心理基础,使用经济学更好地产生理论洞见、准确预测经济,提出政策建议。行为经济学的理念并非否定基于效用最大化、均衡和效率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方法,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方法显然是有用的,它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可以应用于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甚至是非经济行为。

在行为经济学的基础上,神经经济学进一步在曾经截然不同经济学与心理学两个学科之间搭起融合的桥梁。这种融合归因于经济学内部的变化,神经经济学的对经济学的冲击远大于对心理学的冲击,缘于神经经济学最重要的发现——双系统决策模型,对传统经济学决策模型提出了挑战。传统经济学认为,决策是一个单一而简单的过程,即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神经经济学发现,决策是自动和受控相互作用而驱动的过程。神经科学最重要的洞见之一就是,当大脑面临不同类型的问题时需要处理时,大脑不是一个同质的处理器,而是融合多种方式的诸多专业处理并存的过程。可喜的是,最新的经济学模型中,已接受了双系统决策模型,而该模型在心理学领域已流行已久,神经经济学已经激发了经济学中大量的个人选择模型的诞生。随着神经科学家开发的最新技术设备越来越便携(如可穿戴传感器),神经经济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便利。主导近70年的理性选择模型留下了诸多重要的问题未得到满意解答,神经经济学的前景是可期待的。对诸如赌博的巨大吸引力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金融市场如此明显的繁荣和萧条周期这些问题,均给神经经济学巨大的研究空间。神经经济学研究可以用核磁共振扫描仪对经济工作者进行扫描,来发现诸如股市繁荣或崩盘时人脑的变化。对人类行为的精确理解有可能阐明上述问题和其它现象,而对神经处理过程的更深了解反过来又有助于理解人类行为[14]。

巧合的是,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领域的创始人以及最活跃的研究者之一乔治·洛温斯坦,正是心理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的曾外孙。行为经济学宣称要替换新古典经济学无限制自利,无限制计算能力的假设,个人利益最大化并非理性的唯一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不符合理性模型,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这是人决策错误或病态决策,需要政策干预进行修正。经济人与心理人的融合经历了行为经济学、神经经济学,而融合远未结束。

(三)经济文化人

本文所述的“经济文化人”特指在中国文化背景之下,经济人与心理人融合之后的产生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也正是经济文化人的思考方式。与经济人相对比,“经济文化人”的内涵为:经济人所追求的是最佳,而经济文化人常常接受次优,“经济人”以最佳为理性,而“经济文化人”以实用为理性;“经济人”在实现最佳时似乎忘却了成本,而“经济文化人”当发现实现最佳的成本过高时,他们会放弃最优而选择次优。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人”似乎一直是书本上的假设前提,而“经济文化人”才是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人”。“经济文化人”这一概念最早由李振华提出,但其并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论述,他提出的经济文化人仅指商人应该有知识、有文化。夏振坤(1996)在《中国现代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文中,把“经济文化人”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探讨,解释了经济文化人的内涵,指出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概念应该被利己与合群融为一体的“经济文化人”的新概念所取代[15]。

陶一桃于2004年在《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中用大量篇幅论述“经济文化人”的内涵,并于2018年于《生活中的经济学》教材中再次论述,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从经济人到经济文化人的演进[16]。从消费者角度,经济人是一个最大效用的追求者,他会有效地使用手中的每一元货币,使每一元货币用于购买无论什么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从生产者角度,经济人一定是一个最大利润的追求者,坚持边际收益一定等于边际成本,实现的利润最大化。经济人要做到理性是需要条件的,起码要具有较完备的知识和信息对称的支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知识的完备和信息时时刻刻的对称又几乎是不可能的。制度学派认为,由于知识完备与信息对称几乎是不可能(成本太高),所以,所谓的理性的经济人是不存在的,因而“经济人”的假设也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古典学所假设的理性的“经济人”。当然,即使理性的经济人存在,古典经济学有关理性经济人的最佳方式与最佳结果之间的必然的因果联系也未必是“必然”的。按照古典经济学的逻辑,最佳的才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选择,而次优的则不是理性的,可制度经济学派们则认为,当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后,行为方式的选择也必然要发生变化,此时,次优的选择则是理性的。制度经济学派别用“狐兔博弈”的例子说明,不仅最佳方式与最佳结果之间的逻辑链条被现实斩断,而且最优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也被割断。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况下,古典学那里的经典的“经济人”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被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文化人”所代替[17]。

三、从心理人到经济文化人演进中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一)奠定了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基础

弗洛伊德通过其精神分析三大法宝——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与暗示,对人类的无意识获得一种理性理解。他提出的“力比多经济学”中的“力比多”,类似于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同样数量的力比多,如何用最优的方式产出最大的能量,正是经济学的思想。“力比多经济学”的提出为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有人指责弗洛伊德泛性论,可他一生忠于其妻子玛莎,他的本能论与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有相似之处,而其本人却用精神分析中受虐狂、移情与反移情等否定了趋利避害的经济人假设。弗洛伊德的整个一生就是否定经济人假设活生生的一课,他一生并非为追求快乐,而是矢志不渝地探索人类的无意识,而遭到无数攻击与不解。弗洛伊德一生都受经济困扰,但其对朋友捐赠的100万马克分文未取做私用。弗洛伊德文集中,其反复“从经济学角度”论述其心理学理论,已提出和预示了心理学与经济学未来的融合,奠定了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基础。

(二)构建了经济文化人的理论雏形

根据我们提出的经济文化人内涵,弗洛伊德的思想和行为已构建了经济文化人的理论雏形。弗洛伊德一生中的几次重大抉择,正与我们提出的“经济文化人”精神相契合。弗洛伊德自小天赋异禀,中小学成绩一直名列榜首,获得很多特权,绝大部分考试免试通过。197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欧洲最好的医学院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先后追随动物学家克劳斯教授和现代生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布吕克教授进行研究并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1881年,弗洛伊德已比正常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间推迟了3年,非因其学业不达标,而是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其不愿意离开。而父亲的白发和佝偻身躯让他做出选择,必须放弃纯科学研究,而要开业行医赚钱养家,他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优秀毕业。弗洛伊德虽然没能做纯科学研究,成为一个可能比心理学家更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教授职称(他仅于1902年被维也纳大学提升为名誉副教授),但他却获得了最佳结果——坐上心理学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并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家庭。再来看弗洛伊德另一次重要选择,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弗洛伊德的书籍被查禁并遭焚烧,精神分析家纷纷逃离德国。1938年,德军占领奥地利,国际精神分析出版社财产被纳粹没收,弗洛伊德家也数次遭到敲诈、勒索、抢劫,但弗洛伊德坚持自己的气节,拒绝离开祖国。两周后纳粹抓走弗洛伊德的爱女安娜·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才同意流亡伦敦。弗洛伊德为人类保留了巨额精神财富,其女安娜·弗洛伊德也因其选择成为后来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并在伦敦创立安娜·弗洛伊德中心,培养出很多杰出的心理学家。

(三)开启经济学研究的崭新领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开启了人类对潜意识的探索和对人性本能的思考,经济学等其它学科不断引入精神分析理论,因此而催生出了崭新的研究领域。精神分析创立之初是为了帮助诸如歇斯底里症患者、盗窃狂这样遭受精神痛苦折磨、功能失调的人,然而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精神分析对正常人的行为同样具有深邃的洞察力。20世纪50年代,动机研究(Motivation Research)之父欧内斯特·迪希特在其对经济行为动机的研究中引入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潜意识理论。他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用于购买行为研究,他认为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必须深入到无意识水平,着重于消费者的情感及非理性的一面,并设计了多种投射调查法如语言联想法、语句完成法、图画故事法和角色扮演法等调查无意识动机与购买情景和产品选择的关系[18]。迪希特对消费者潜意识深处的独特精神分析见解,帮助他能够洞见消费者动机的核心。弗洛伊德思想在应用层面同样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如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站,利用大数据挖掘消费者潜意识的购买愿望而进行推送,其理论依据是消费者意识层面经常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而潜意识层面的需求虽然看不见但却存在,淘宝正是帮助消费者挖掘潜意识层面的需求。

四、心理学与经济学从分割到融合理论演进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经济分析的优越性以及其现实意义已为历史所证明,在此无须赘述,但经济学研究方法却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弊端:必须使用高度简化和程序化的人类认知、偏好和行为决策模型,而这些模型忽略了大量的心理现实。当然,为了提出精确的、可验证的假设,忽略人性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

首先,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丰富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具有足够的弹性,无法容纳心理学的许多发现。融合之后,一些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能被标准的经济模型合理化,而可以有效地纳入经济分析。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本就一直有交叉,如两学科从不同的视觉研究人类决策,但各自的理论假设却大相径庭,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由外在激励而形成,而心理学相反地认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内在的驱动。以卡尼曼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们,在不断修正“经济人”假设缺陷的过程中,发现复杂的决策行为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不同于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由此正式产生心理学与经济学在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上的融合。二三十年前,行为经济理论还属于边缘经济学派,因其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挑战而难登大雅之堂。如今行为经济学研究已成果丰硕,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神经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难言其不是未来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心理学给予了经济学家们一个全新的人类心理学视角和一套全新的理论框架来理解和预测经济状况。

其次,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催生新的研究领域,激发经济学研究者们运用心理学中洞察人性的方法研究经济学。跨学科的研究是当前最有前景的研究方法和领域之一,正如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跨学科研究,以气候和经济增长研究荣膺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进一步了解和改善人们的决策行为也可能是未来最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心理学在研究内容、方法上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相互渗透,不断拓展和加深,催生出新的研究领域,两学科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学术也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挖掘经济学分析的内在资源也起到了引导作用。长远来看,行为经济学与神经经济学并非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学派或一个研究领域。过往研究已表明,行为模型已逐渐取代部分基于严格理性假设的简化经济模型,行为模型在解释和预测异常行为方面比传统经济模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准确性。严格理性假设的简化经济模型在阐明更普遍的经济行为时,依然不可取代。

再次,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古典经济学家们偏好用经济学思维指出学科之间的自然分工,认为心理学家应该专注于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而经济学家应该专注于研究博弈、市场、效率等。许多西方国家依照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劳动分工理论,让最专业的人做与其技能最匹配的工作,就此让他们走上富裕之路,但只有在有效的协调下,劳动分工才是最有效率的。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强调,我们应该与具有比较优势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而经济学的强势学科地位让很多经济学家往往无法与在理解个体行为方面具有比价优势的心理学家们进行知识贸易。所有的经济学理论均建立在某种内隐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当然,内隐心理学理论也不总是有益于经济学,但不关注心理学而去研究经济学是显然是不明智和低效率的。

最后,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对人类认知和社会行为相关政策的设计与应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决策者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通常以经济模型和数据为决策依据,而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让决策者把人的心理与行为纳入决策依据。当出现诸如股市崩盘、金融危机等重大经济问题时,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可以用来探求有效的应对和干预方法,并提供心理援助。经过并不漫长却爆发式的蓬勃发展,行为经济学研究已数次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神经经济学也正在蓬勃发展,正如二三十年前难登大雅之堂的行为经济学一样。相比经济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容易被应用化,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研究成果也延展了经济分析优越性的应用。

结 语

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已取得丰硕成果,并体现了其融合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与经济学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是西方的舶来品。因此,创立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体系就势在必行。心理学家申荷永教授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结合,创立了以“心”为本的“核心心理学”学科,并称之为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陶一桃教授在《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对中国文化引经据典,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用大量篇幅论述经济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重点论述的“经济文化人”,也正是为中国人创立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抛砖引玉,毕竟科学研究的强大是国家强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6日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经济学心理学
简明经济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经济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