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有意识形态的命题,其涉及国家、公民等多个方面。要想辩证统一教育与服务人民,就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意识角度,进行多次考察和澄清。结合现代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进而能够通过对大众化、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和推动,来使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公式化的形态,能够使庸俗、异常等命题远离马克思主义,通过自我批判,以免其意识形态混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意识形态;公式化
引言:目前,大家对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最为熟知,但是大众一直都不知道它的由来。近几年,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被赋予了公式化的意识形态,针对抽象理论公式来说,仅仅只是以人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融合了过程中的物质和相关矛盾,却没有根据内在矛盾及其品质,对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进行考虑,根据相关规律对公式进行了总结,跳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中国的状况和境遇来说,最终会一无所获。通过对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推进,能够使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具有方法性和哲学性。由于无法做到对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深入理解,进而导致形态公式面临着空洞化的危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其问题意识、特性等方面出发,从而能够挖掘其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战略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意识
(一)背景以及旨趣
现代社会发展,必须汲取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营养和智慧。目前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社会意识形态体系角度,国家的指导性意识形态与人民自身的思想理论需求等意识形态存在着辩证关系,外来的政治和学术思潮以及本土所衍生的新型文化,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阵地战。因此在这种境遇环境当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始出现,其主要任务为关切社会大众,深入人心,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的思想意识进行正确的引领。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整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基础和实践基础得到巩固。
从执政党的方面来说,执政需要在科学、民主、依法的要求下进行,因此要推进与其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作用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之下,构建和谐以及科学发展的服务。站在国家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工作是需要对公民的国家意识以及爱国主义进行有效强化,进而能够使公民能够深度认同国家。而站在公民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解决公民现实的困惑和疑问,从而为其指明科学的方向和目标。
(二)当代指向
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需要结合其历史渊源和相关基础进行批判,从而能够得出正确的方式。虽然其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但是在我国却面临着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而用其教育人民的问题。该类问题涉及国家和公民多维层面,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意识,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追问和考察,澄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我们便会陷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目标进行自我欺骗的困境,那么会直接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命题。与此同时,也可能会使新的意识形态在混乱中产生。
(三)效用以及边界
目前,我们所讲的现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幫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认知马克思主义,在其认知的基础之上,改变人民群众的评判标准,从而能够调整自身的三观,激发出为国家、为自身利益而奋斗的热情,从而能够真正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成效。如果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意识,那么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将会成为空想。
二、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便是人民。人民的存在是动态发展的,有着独立的特性和为我性,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存在。人民的社会本体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论意蕴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之间的核心,是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自由。该核心能够直接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价值,人民作为社会本体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如果脱离这一核心,那么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以为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为前提,能够有效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抛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中的理论至上观点,从而改成为人民至上境界,彰显和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结合社会现实,剥离抽象思维,从而以现实为基础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有效考虑。
三、相关矫正
(一)以价值取向为基础,有效结合服务和教育人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不仅是要以人民教育为基础,从而评价中国巨大进步,而且还能够对人民日益增长的自由全面发展需求进行服务和满足。单方面的思想压制,会束缚人民思维主动性,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服务人民的向度,对人民群众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马克思主义本身所有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精神。
(二)融合马克思主义、当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
任何一个在抛弃自身传统而进行发展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依靠传统文化,使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得到推进和发展。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再生和价值的发挥。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目标的培育和塑造,需要充分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两者相互通融,存在共性。在帮助中国人民群众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人民群众也能在了解文化的过程当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3]。
(三)站在个性化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
要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在中国喜闻乐见,不仅需要宽容、宽松的学术和政治环境,同时也需要借助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能够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要想得到激活,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思想阐述方式进行激励和发扬。个性化的解读方式和解读成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帮助群众能够更加深入的认知了解评价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能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帮助人民群众能够熟练的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最终赢得民心。
参考文献:
[1]孙梦琪.大众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13.
[2]杨海波.意识形态世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祈[J].东岳论丛,2011:75-78.
[3]张永红,殷文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大众化向度[J].理论界,2016.
作者简介:
姓名: 孟楠楠,出生年月: 1986.2,性别: 女,民族:汉,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学历: 法学硕士,职称:(现目前的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辽宁营口 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