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摘 要:任何一项大学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原则和强度适中的训练内容。并且意识到影响运动员体质和运动成绩的因素。因此,在大学篮球的训练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和篮球训练项目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正确且合规的体能训练方法,让体育课安全地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让学生安全、科学地学习篮球,从篮球体育运动中获得快乐,收获健康。
关键词:大学体育;篮球;体能训练;教学探讨
篮球运动是国际上深受各国人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和其他的体育运动不同,篮球需要有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需要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齐心协力,这样才能在这种多人竞技性体育运动中获得胜利。在一定程度上,篮球的竞技排名标示着中国在体育方面的国力强度。这种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篮球的基础教育,如何教好篮球,成了所有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作为篮球训练的重要基础,体能训练的教学设计和训练方法显得越发重要。
1 影响篮球体能训练的因素
1.1 身体因素
篮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很大,只有学生的身体素质好,才能把每一个篮球动作做到位,完美地完成教学体育要求,才能扛得住高強度长时间的对抗竞技运动,从而获得胜利。但是学生刚从高中升上来,或者平时也不运动,身体素质通常较差,篮球技术也有很大差距,有些同学甚至是第一次接触篮球。在这种极大地差异下,运用单一无变化的体能训练,很可能会因为操练强度过大而让学生受伤。
1.2 心理因素
由于大学的选课机制,很多学生选择篮球并不是出于主观因素,而是因为没有课选,或者是学校强制选的。这类学生对篮球并没有什么兴趣,对篮球的技巧、玩法和篮球的快乐一无所知。对这些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他们会由于身体素质达不到标准,无法完成动作技巧而感到挫败,面对单一枯燥的训练模式,也会因为无聊而且劳累而产生抵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篮球运动不但没有兴趣,而是充满抵触和抗拒,篮球训练就很难继续开展下去。
1.3 教师对篮球体能训练的计划不清晰
无法明确篮球速度训练。篮球训练要求很高的奔跑速度,然而,由于课时少,教师不重视,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过篮球速度训练,对篮球对速度的要求毫不知情。篮球速度训练,包括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等,每一项都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各种速度训练的方法又不同。很多大学教师难以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有目的地进行各项速度训练,这就不利于学生篮球速度的提升。(不恰当)
缺少篮球耐力训练。篮球由于竞赛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对学生的耐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学生在赛场上没有足够的耐力,就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更不用提超常发挥了。运动员要在篮球场上不断的奔跑,就要求学生在跑步上足够有劲,现在很多大学生对800米、1000米跑步都头疼,更不用提一个多小时不间断地跑步了。
2 篮球体能训练的方法
2.1 科学定制训练量和强度
由于各个学生的体能素质不同,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把学生分为不同组,对各个组的体能训练进行合理的制定,让强的更强,差一点的赶紧跟上,防止学生因为强度太大而身体跟不上的情况。一旦学生跟不上训练,就会对训练产生怀疑和抵触心理,过于强悍的操练也会让学生感到疲惫,所以教师要延长训练时间,让学生充分休息,在下一个训练来之前有充足的精神去面对挑战。
增加弹跳和速度训练。由于篮球球框的高度,打比赛时也会有人阻挡传球,因此,在篮球运动中,弹跳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为了进行安全健康的弹跳训练,可以将弹跳训练设置为一周一到两次,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还能让学生的肌肉得到充分恢复,不会因为肌肉拉伤而耽误后来的训练,确保学生的身体一直保持在健康的状态。在篮球课的训练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拉伸身体,并进行半蹲练习,然后在进行提踵练习,将两种练习交替进行,就能提升学生的弹跳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强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其他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弹跳能力。也需要系统性地强化速度训练,让学生在运球、发力、反应方面的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
完善篮球体能力量训练方式。篮球竞技中,需要选手充分运动自己的每一块肌肉和骨骼,大学体育中,对学生的训练比较单一,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地方,这导致学生的力量训练不充分,应该及时改进完善训练方式。在其中,俯卧撑是最简单且有效的一种锻炼方法。俯卧撑可以同时锻炼学生的胸大肌、肱三头肌和背阔肌,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手臂力量和耐受性。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卧推举和平推举的训练,这样可以让大学生的肌肉具备充足的氧气,有利于接下来有氧运动的开展。尽管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过于劳累,教师要注重劳逸结合,合理控制时间,在确保学生健康、安全的情况下,针对性地进行充分的训练。
2.2 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篮球体能训练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单调重复地练习,应该在锻炼中适当地穿插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譬如,在学生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快要坚持不下去时,就可以言语鼓励,或者设置奖励,用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耐性和竞争力。如果学校条件允许,也可以把游泳课作为辅助课来进行,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应该及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总之,教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并及时予以表扬,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是能够得到认可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训练中开展篮球活动。一味枯燥的训练会让学生疲惫,此时加入实战模拟,不但可以让学生再次变得充满活力,还会很好地检测学生之前的体能训练的结果,给出及时有效的反馈。篮球可以把体能、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起来,在实战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锻炼着学生的能力。
3 结语
在对大学生的篮球体能训练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同时,也要劳逸结合,把训练和实战模拟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体能的提升,让学生更喜欢篮球这项全民性的运动。
参考文献:
[1]刘大凯.大学体育教学中篮球体能训练法分析[J].文存阅刊,2015(24):65
[2]刘冉.大学体育教学中篮球体能训练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71-73
[3]邱艳.新课改视域下大学篮球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山西青年,2020(14):175-176
(天津商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3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