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君 俞洁 郭晶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来华国际学生在人数、规模、国别和学历结构方面日趋优化。但该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紧迫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结合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从“三全育人”机制下探究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尤为重要。
关键词:“三全育人”;来华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仅在全国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的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万名国际学生,我国也已成为国际学生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高校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该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紧迫性问题日益凸显,如逃课旷课率高、学业过关率低、校园冲突升级、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文化适应能力不足、违法犯罪多发、“超国民待遇”等问题,给我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模糊
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其社会成员转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方面的问题,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部分高校负责国际学生教育的管理者、专业课教师甚至辅导员因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敏感,出于避免意识形态渗透和宗教冲突嫌疑的心理,故意规避对国际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导致近年国际学生群体不良状况频出,给校园稳定、社会和谐、国际舆情带来了诸多隐患。长此以往,忽视或放弃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给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和“内涵式”发展战略布局帶来不利影响。
2.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匮乏
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始于1950年,并于1962年在《外国国际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草案)》中确定对国际学生的培养目标。50多年来,关于国际学生教育理论的著作和系统研究凤毛麟角,其中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接收国际学生的各高等院校,在国家没有制定统一标准化、精准化、制度化考核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情况下,只能各自探索适合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然而,探索的结果并不乐观。各高校或因缺少适合国际学生的专业思政课教材,或因缺乏具有跨文化技能的思政课专业教师,或因国际学生语言层次复杂等原因,缺乏为国际学生专门设计和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因此,国际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成了真空地带。此外,各高等院校管理国际学生的基本模式是划归国际教育学院单独负责,独立于中国学生的学生工作处和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然而,国际教育学院的工作又往往侧重于对国际学生的招生录取、后勤保障、签证外事等基础服务上,难有余力建立和支撑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和系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各高校丢失了对国际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阵地。
3.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教育部在1951批准的《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暂行规程》中,对国际学生的班级任务、行政组织、入学条件、课程设置、纪律和毕业都作出相应规定,即“对外国国际学生的教学、研究、生活等趋向于与中国学生相同的管理”模式。然而,“趋同化管理”并不意味着“等同化管理”,尤其在对来华国际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牢记“一般”和“特殊”的原则性问题。尽管高校在实施“趋同化管理”模式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国际学生的国别、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等特殊性的客观存在,仅仅依靠讲授《中国概况》《汉语课程》等单一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推进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反而不利于国际学生接受我国的国情、法律法规、思想道德和文化风俗,造成国际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进而消极抵抗,学习效果不理想,进而放弃在中国继续深造的愿望,甚至引发一些负面的个人情绪和国际舆情。
二、“三全育人”机制下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要求高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求“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有利于推进高校总体育人工程。
1.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三全育人”的要素之一是全员育人,即高等院校所有部门教职工都负有育人的责任。因此,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扩大育人主体范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决定着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成败。
首先,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技能,积极发挥对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从事国际学生思政课程的教师也应克服语言关障碍,并根据该群体的国别、宗教信仰和文化风俗的特殊性,开展对国际学生的跨文化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系统传播我国国情、思想道德和风俗文化知识。在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国际学生的思想中,重塑来华国际学生的认知体系。其次,建设高校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积极发挥对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作用。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利用与国际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联系紧密的绝对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服务中,指引和规范国际学生的道德行为和认知行为。再次,提升高校职能部门全局育人理念,积极发挥对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力量。对国际学生而言,学生宿舍管理中心、后勤产业集团、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团委等职能部门是对外窗口,代表学校整体形象。因此,职能部门教职工应加强服务意识,克服语言沟通、文化差异等畏难情绪,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标准。
2.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衔接
“三全育人”的要素之二是全过程育人,即贯穿国际学生学习、成长和就业的全部过程。由于国际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中国学生截然不同,普遍在初到中国校园时,存在“跨文化适应”的问题。“跨文化适应”分为第一阶段的“充满兴奋感的蜜月期”、第二阶段的“充满误解的危机期”、第三阶段的“调整期”和第四阶段的“适应期”。因此,要根据来华国际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各关键环节间的衔接工作。
首先,在国际学生来华前,招生部门在对外宣传学校招生政策的时候,可以增加关于学校所在地省情概况、民族文化特色和学校重要规章制度等内容,使国际学生初步预判来华求学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其次,当国际学生来到中国校园时,深刻体会到远离自己熟悉的亲人、朋友,在陌生的环境里无所适从的茫然和焦虑。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国际学生新生入学关键期,因势利导,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比分析各国间的国情特点、法律法规、文化特色、道德规范,帮助来华国际学生克服在政治心理、文化冲突、学业制度等方面适应性的困难,平稳顺利的度过困惑期。再次,国际学生经历了兴奋期、困惑期之后,在思政课教师有计划的目标引导和国际学生调整个人状态下,逐渐接受了新环境,适应了中国式教育。此时,要发挥国际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鼓励、调动国际学生参与到该群体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如选拔优秀的国际学生担任本国班委、宿舍楼长、国际学生联合会干事、会长等工作,获得学业以外的管理实践成就感。最后,在国际学生了解党的性质、认同我国国情、接受我国思想道德的基础上,为有意愿毕业后继续留在中国的国际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中国和世界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储备国际人才力量。
3.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建设
“三全育人”的要素之三是全方位育人,即体现在国际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国际学生课堂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高校要立足于目的性、国际性和时代性原则,实现“课堂”间的无缝衔接和优势互补,多维度深化来华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首先,守住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在设置国际学生专业课程规划时,要根据国际学生政治、文化背景和語言层次的差异开设中国国情、中国法纪、心理健康、创业就业、中国传统技艺研修等多向发展的思政课程,落实好“一手抓专业,一手抓思想”的工作思路。其次,丰富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者要用国际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中华文化育人功能渗透到各项文化活动的筹备和开展中,如在组织“汉语角”活动的过程中,除计划好活动的时间、地点、宣传和形式外,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应更多地联系国际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为国际学生提供锻炼汉语口语的同时,也起到了有效宣传中国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育人作用。最后,开拓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随着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教育”模式越发显现出它的“传染性”特点。利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引导国际学生接收正向价值观导向信息。此外,也可以从国际学生视角出发,鼓励他们创建中华文化网站、国际学生服务网站、世界文化风情网站,在多元思想和不同文化的碰撞过程中,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创造思想政治育人的网络环境。
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播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思想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时代重任,更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在“三全育人”机制下系统研究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高校以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为导向的育人体系,实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5.
[2]黄凯锋,印超慧.高校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4-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2017-02-27/2020-07-01.
[4]徐倩,谢志芳.国际学生教育趋同化管理探究[J].改革与开,2017(17):153-154.
[5]方平.强化“四个聚焦”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08):15-17.
作者简介
赵丽君(1984—),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云南民族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英美文学、跨文化管理。
俞洁(1987—),女,汉族,云南省红河州,云南民族大学,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及管理学。
郭晶(1981—),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云南民族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WTO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