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慧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河南 洛阳 471023)
专业的信息情报是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1]。企业只有重视信息情报,有效利用信息情报,才能更好地将等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把知识形态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要全力以赴地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利用最大化。在为其服务的过程中要以“质”为基础,不能延续传统的服务,而是将所收集、整理的信息更多地应用到小微企业发展中,为企业的自身发展助力。小微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受到限制,他们基本做不到信息系统的开发、购买以及维护,这时,要想获得技术、管理方面的支持,可选择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他们不仅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大量而丰富的数据资源,还有专业的文献检索人员,这些前提都是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信息服务的基本保障。与其他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也许是小微企业最好的选择,图书馆不论在数据资源、文献检索技术,还是管理规范性、资金投入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社会性服务也是图书馆业务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服务小微企业是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图书馆逐步面向社会化服务的一个趋势。图书馆与企业之间合作,其主要目的就是搜集信息、及时提供情报,使小微企业以少量的投入获得大量的市场、人才等信息。其服务形式是多元化的,是互惠互利的,是双赢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信息服务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普通高校图书馆2000余所,馆藏文献6亿多册,约占社会总量的40%以上。其中网络版电子期刊约占65%,联机数据库约占30%,在数量、质量、类型和内容等方面位居国内几大图书情报机构之首。高校图书馆拥有较为完备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在6万多图书馆工作人员中,9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在资源管理、信息处理、科研和服务方面有较强的实力。然而,由于附属性、封闭性、被动性、局限性等多种凶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率不足30%,相当数量有实用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3]。可见,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不理想,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等原因,对信息获取得不到更大的满足。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用户群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内容认识有限,不知道高校图书馆具备可以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条件及功能;第二方面就是高校不能提供合适的供求渠道,双方不能通畅的交流互动。
在信息化社会,现代情报信息是海量的,如何从海量零散的信息提取所需信息,加以精炼,以信息间相互关联性形成系统化信息,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自身专业的局限性以及图书馆内部转型的限制下,无法短时间内成为复合型人才,对企业知识缺乏,并且,紧靠自己内部提升,效率很低,效果也不尽人意。例如,跟洛阳市一家通讯性企业合作过程中,图书馆馆员中并无相关专业,我们经过内部的学习、交流,仍然把握不好方向。经过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我们培训后,才可做出更专业、可靠的可行性报告。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很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有限,无法达到无缝对接,这就致使我们很难将服务做到系统、全面。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设有查新工作站,是洛阳市高校中唯一一个科技查新工作站。近年来,洛阳市各企业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创新,科技查新的数量逐年递增。2019年本站查新用户中企业用户所占比例已达90%左右。图书馆拥有中外文数据库100多个,2019年正式订购的数据库新增CIDP、Incopat和Patsnap专利知识分析平台等5个数据库。目前河南科技大学查新站服务最多的是专利咨询、专利查新、专利分析等,这些还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据了解,企业更偏重于专利的撰写、专利价值评估、专利预警等,这将意味着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朝着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但是,专利信息服务有着较强的专业性,目前,现有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队伍普遍存在专业人员比例不足,缺乏专利信息服务专业知识,尤其是法律法规知识,大部分工作人员不能独立完成较深层次的工作。为此,信息服务部门内部应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学习专利信息知识,也可鼓励大家考取专利代理资格证;另外,图书馆上级应对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给予支持,多参加教育部、专利局举行的培训班,进行有计划、有层次培训。
高校图书馆开展对外信息服务工作,目前业务还比较单一,例如,河南科技大学查新站目前还只是以科技查新服务为主,没有从各角度更深层次地为企业服务,合作的形式单一,内容也不够深入。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信息服务理念难转变,信息服务包括专利信息服务,目前河南科技大学专利信息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服务人员还缺少市场意识、经济效益意识等。(2)能充分利用用户的反馈。用户的反馈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信息服务过程中。一次信息服务成果的交付,不代表服务终止。在平时的业务交流中,我们发现与委托人的沟通还很欠缺远见性,大多都是停留下当下问题,欠缺挖掘后续的能力。另外,图书馆的信息反馈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满足用户的需求,导致企业向图书馆寻求服务的积极性。(3)上级部门各方面的支持有限(如:资金、政策),一些工作难以进行。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本馆实际出发,加强与有经验的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汲取其他高校图书馆好的经验,建立适合本馆、本地区的新型管理体制。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离不开政府、学校的共同协作,为企业提供更多渠道,同时,图书馆也应积极努力拓展新业务,并从多角度出发,全方位为小微企业服务。
利用本研究提供的服务方式及途径,发现电话咨询、微信公众号的利用率较高些。继续完善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同时,也要寻求到简单而贴近大众生活的沟通方式,是难点也是重点。
提高小微企业的专利意识,普及专利基本知识;意识障碍是小微企业,甚至是中小企业专利信息利用中的一个重要障碍,所以要促进中小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首先要提高中小企业的专利意识。为此我们选择了“主动上门”服务,主动深入到企业中,举办有关讲座。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想得到更多的延伸,关键就是转变传统观念,不是等企业主动寻求帮助,而是主动地“走出去”了解企业需求。
讲座内容要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企业,与当地企业所处形势及政策相结合。据考察,本地小微企业对政策及发展趋势不了解,造成错过申报机会等,其原因都是信息意识的浅薄,所以我们把握好申报前的一些时间段进行培训,所培训的内容不宜过深,主要包括如何获取、利用专利信息,包括如何检索各种免费的专利信息。
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具备了一定的检索能力及分析能力,但不能精通每个行业的相关技术。这就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企业可以挑选专业强的技术人员定期为我们培训专业。
高校图书馆在对小微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中存在转型难,服务的系统性、全面性不足,深层次服务欠缺等问题,通过对信息服务的宣传、服务内容的精细化使服务多元化,达到与企业的双赢,是图书馆业务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